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趙君亞會孛予仁,河北蠡縣人,生於前清光緒二十四年,今年三十二歲,於民國六年考入北京大學預科,八年入大學,初擬入數學系後乃改入地質學系,十二年大學畢業成績最優,各教授均甚稱許,旋應地質調查所練習生考試及格,入所練習,期滿升調查員,又升技師,十七年秋又兼古生物學研究室主任。因其研  相似文献   

2.
李學清 《地质论评》1936,1(1):55-60
一,引言南陽玉石,産於河南省南陽縣獨山。標本爲河南焦作工學院張嗚韶先生於調查該處地質時所採集。二十四年秋,張先生將標本郵寄著者,囑爲顯微鏡之觀察,茲將所得結果,述之於下:  相似文献   

3.
畢慶昌 《地质论评》1938,3(1):77-78
吳君希曾字亦魯,江蘇淮陰五里莊人。民國二十年夏,負笈入都,考入国立中央大學。初攻農業化學,一年後轉入地質學系。時故教授鄭厚懷先生主講中大,君從之遊,因於鑛物學及鑛床學所獲甚多。二十四年夏,君在中大畢業;旋即考入實  相似文献   

4.
黄汲清 《地质论评》1938,3(3):229-250
自丁文江張景澄二先生於民國八年在地質彙報第一號內發表第一篇地質報告:「直隸山西間蔚縣廣靈陽原煤田報告」以來,到現在約有二十個年頭了。在這二十個年中先後在地質學  相似文献   

5.
李學清 《地质论评》1936,1(3):237-240
地質論評爲紀念丁在君先生發行專刋,崇德報功,禮也。丁先生之才德學問,中外報章,騰布已廣,毋煩贅辭。茲所寫者,僅就作者個人之所受知於先生,及先生曾爲國立中央大學地質學系所擘畫者,追述一二,藉作紀念而已。前清宣統三年,余肄業於上海南洋中學,其時丁先生甫自歐  相似文献   

6.
東北地質學院地質矿產勘探系,按照新的教學计划,其中規定三年級同學在畢業前要進行生產實習,主要的任務是參加礦區的詳查工作實習,包括槽探、坑探、鑽探等工作,以便畢業后更好的为生產建設服務。我們這次生產實習的地點是中國有名的鞍山鐵矿區。在我們确定了地点的,就進行一系列的准备工作,參加實習的同学三十四人,所到的地點有  相似文献   

7.
地質界消息     
《地质论评》1937,2(5):505-508
河南省地質調查所消息一 調查確山信陽等七縣地質礦產 查河南南部確山,信陽,桐柏,泌陽,遂平,唐河,經扶等七縣,山勢連綿,蘊藏各種礦產,如鐵,如銅,如石墨,水晶等礦,頗為豐富,聞河南省地質調查所,奉建設廰令,已派技士曹世祿,技佐韓影山等,前往調查,想各該縣所有礦產,不日當可公佈於世云。  相似文献   

8.
胡伯素 《地质论评》1937,2(5):471-482
中國礦產分佈甚廣,尤以南方為最著,工業上或軍事上佔重要位置之金屬除鐵錳不計外,如鎢鉬錫銅鉛鋅銻汞等,皆分佈於粤桂閩浙贛皖湘黔川滇等省,湖南之銻,產额冠全球,尤屬名震中外,今則鎢錫等礦,在湘省亦渐臻重要,故在歐洲之習礦學者,莫不知湖南金屬礦產之豐富。作者抵德隨許那德勋教授Schn-  相似文献   

9.
一、基本情况一九五三年暑期各地質院校學生舉行生產實習與教學实習。參加實習的學生人數眾多。實習時間,一般自七月中旬開始,八月底先后結束。接受實習的單位,多數人力不足,普遍缺乏經驗。在分配實習的地區上,有的過於分散,有的離校太遠,增加了實習領導和物资供應上的許多困難。在实習性質方面,有的也是非常複雜的,  相似文献   

10.
曹世祿 《地质论评》1938,3(2):157-158
導言螢石礦為氟化鈣質之礦物,常呈立方體結晶,呈黄色微帶紫色及綠色,為製造氟酸之原料,及製造寶光玻璃之用,亦化學工業之重要物品也。查此种礦產,於河南省境內,經調查所知者,約有兩處:一為南召縣境之丹霞寺,一为洛  相似文献   

11.
强人鑑 《地质论评》1940,5(6):537-542
總論查石棉礦在鑛物學上,可分二類:凡屬於角閃石類者,爲纖維透明角閃石或陽起石,其化學成份爲無水硅酸鈣,呈纖維狀塊體,易於劈開成細絲,作白色至灰綠色。其屬於蛇紋石者  相似文献   

12.
黄懿 《地质论评》1940,5(5):441-448
林格崙(Waldemar Lindgren)爲鑛床學(Mineral Deposits)一書之作者,此書於我國各大學中之習地質或鑛冶者,莫不熟讀,而奉為圭臬者也。林氏之名,早已稔悉於世界地質界及鑛冶界。1933年秋華盛頓第十六屆國際地質學會,先生任大會主席  相似文献   

13.
地質新知     
衡陽紅色岩系中骨化石之發見湖南紅色岩系,分布甚廣,其年代迄今未有定論。最近經濟部地質調查所楊鍾健卞美年李悅言等曾先後在長沙附近湘鄉等地考查,雖於層位先後構造關係有所彈明,但迄未得得有  相似文献   

14.
葉良輔 《地质论评》1936,1(3):301-310
我們早就知道浙江平陽縣出産礬礦,牠的標本在民國三四年間已由浙江實業應技術員送進北平地質調查所的陳列舘了,但始終沒有人給牠詳細研究。民國十六年浙江省政府鑛産調查委員會的宋雪友君實地調查之後,著了一篇簡略報告。十八年我和張更君在浙江沿海研究地質,到了礬山,才親自見到這個礦産的實  相似文献   

15.
趙一陽 《地质论评》1957,17(3):369-374
幾年來在系統的學習中,使我突出地感覺到在有關地層接觸關係的確定上、描述上,一些地質工作者常有些輕率、簡單、混亂,甚至某些是錯誤。去年夏天,為畢業論文設計收集資料,作者到山西參加野外實際的地質勘探工作。在勘探隊裏,由於自己親身的觀察和閱讀一些地質報告後,更加深了我的這種印象。我看到即使是同一個地區(同一地層),不同的人,於不同  相似文献   

16.
川鹽礦床論     
李悦言 《地质论评》1940,5(6):495-506
附圖三版分佈 四川鹽礦之分佈颇磺(圖版一),凡紅色地層露出區域;地下幾皆含鹽質,以産鹽見稱於世者,則有(1)自貢區(自流井及貢井),(2)川北區(閬中、南部、蓬安、三台、綿陽、鹽亭、射洪、蓬溪、樂至、簡陽等縣),(3)犍樂區(犍為、樂  相似文献   

17.
馬振圖 《地质论评》1940,5(5):423-430
中央研究院地質研究所簡報第二十四號,李四光教授所著鄂西、川東、湘西、桂北第四紀冰川現象述要一文中,載有五峯鹤峯及長陽等縣皆有冰流遺迹等語,兹就本人在該區所見冰川现象,略連於后:  相似文献   

18.
編後     
謝家榮 《地质论评》1936,1(3):381-384
丁師在君先生是地質學的大師,中國地質的創造者,他在事業上學術上的功績和貢獻,已由章師演羣及李學清黄汲清諸先生在本刋裏說得狠清楚,毋須編者在這裏賛辭了。以這樣一個大師,竟溘然長逝,不克見到他所手創事業之發揚光大,這是如何遗憾!而在整個地質學術上說,又是如何重大的損失!  相似文献   

19.
馮景蘭 《地质论评》1939,4(Z1):173-184
月前接到中國地質學會食誌第十八卷第三四期,讀了楊锺健、卞美年、李悅言三君的「湖南之紅色岩層」,及陳國達君的「中國東南部紅色岩層之劃分」(259—324頁)二文,想起我民國十六年冬,在粤北丹霞、南雄、民國二十三年冬,在湖南潭市、湘潭、衡陽、宜章,舆民國二十七年春在廣東坪石,雲南祿豐、楚雄,及民國二十八年春在雲南路南旅行時,所得的一點印像和所發生的意見,茲特寫出,以供討論。  相似文献   

20.
親愛的同志們: 請允許我向你們——新中國年青的水文工作者致以熱烈的祝賀,你們通過短期學習,將要作爲一支新的水文大軍,投入新中國的水利建設事業中去。 水文局請我向大家作一個報告,當然,我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