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天文经度的测定精度要求按细则规定不应超过±0.~s03,一般评定公式如下:M_λ=±(M_λ~(12) M_((?)λ)~(2~2) M_((?)Δλ)~2)~(1/2)式中M′_λ为一等经度的测定中误差(根据观测的内部符合情况计算的);  相似文献   

2.
1 引言在大地测量中,假设有n个固定点P_1(ξ_1,η_1),P_2(ξ_2,η_2),…,P_n(ξ_n,η_n)。如果将补充网看做自由网,以P_1、P_2为起算点,按观测角度依次推出了其它n—2个点的坐标(ξ_3~0,η_3~0),(ξ_4~0,η_4~0),…,(ξ_n~0,η_n~0)。于是,对于这些固定点就分别产生有坐标误差:(△ξ_3,△η_3),(△ξ_4,△η_4),…,(△ξ_n,△η_n)。现在假定,依起算点P_、P_2的坐标又推导出m个新点的坐标为(α_1~0,β_1~0),(α_2~0,β_2~0),…,(α_m~0,β_m~0)。那末,如何从刚才的已知误差来算出这m个新点的坐标误差(△α_1,△β_1),(△α_2,△β_2),…,(△α_m,△β_m)呢?在第1卷第2期的测量制图学报上,佟沉从热传导理论的观点,提出了解决上述平差问题的一个方法。这个方法给出了如下的基本公式(只就ξ坐标论之):这里的A,B,C,…满足误差方程组  相似文献   

3.
长距离网络RTK是实现GPS/BDS高精度实时定位的主要手段之一,其核心是长距离参考站网GPS/BDS整周模糊度的快速准确确定。本文提出了一种长距离GPS/BDS参考站网载波相位整周模糊度解算方法,首先利用GPS双频观测数据计算和确定宽巷整周模糊度,同时利用BDS的B2、B3频率观测值确定超宽巷整周模糊度。然后建立GPS载波相位整周模糊度和大气延迟误差的参数估计模型,附加双差宽巷整周模糊度的约束,解算双差载波相位整周模糊度,并建立参考站网大气延迟误差的空间相关模型。根据B2、B3频率的超宽巷整周模糊度建立包含大气误差参数的载波相位整周模糊度解算模型,利用大气延迟误差空间相关模型约束BDS双差载波相位整周模糊度的解算。克服了传统的使用无电离层组合值解算整周模糊度的不利影响。采用实测长距离CORS网GPS、BDS多频观测数据进行算法验证,试验结果证明该方法可实现长距离参考站网GPS/BDS载波相位整周模糊度的准确固定。  相似文献   

4.
04 0 6 0 1 GPS载波相位测量中的信号多路径效应影响研究 袁林果 (西南交通大学 )…∥测绘学报 .- 2 0 0 4 ,33(3) .- 2 10~ 2 16论述了载波相位测量中GPS多路径信号的特征 ,分析了其对载波相位测量的影响 ,提出了在坐标域用移动平均进行短基线静态GPS测量多路径误差探测的方法 ,实测数据取得了满意的效果。0 4 0 6 0 2 一个新的GNSS模糊度估计类 P .J .G .Teunissen(荷兰代尔夫特理工大学 )∥武汉大学学报·信息科学版 .-2 0 0 4 ,2 9(9) .- 74 1~ 74 6说明了整数等变估计类较整数估计类和线性无偏估计类的范围大 ,给出了一个…  相似文献   

5.
不等分经纬线多圆锥投影的设计与解析计算方法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用多圆锥投影作为世界图的数学基础,可以获得较良好的面积和角度变形。但以往的多圆锥投影,多为等分纬线的,在改善变形方面又有其局限性。若采用不等分经纬线的多圆锥投影,则可克服这一局限性。文章中,作者提出了建立不等分经纬线多圆锥投影的方法和计算变形的解析式子。本法的主要特点是:经线方程用的参数方程表示:x_(ij)=a_(0i)_j+a_(1i)_j~3+a_(2i)_j~5,y_(ij)=b_(0i)+b_(1i)_j~2+b_(2i)_j~4+b_(3i)_j~6。赤道方程用λ的奇次冪方程表示:x_(i0)=0,y_(i0)=c_0λ_i+c_1λ_i~3+c_2λ_i~5+c_3λ_i~7。非零度的纬线方程则用多圆锥投影一般公式表示x_(ij)=q_i-ρ_jcosδ_(ij),y_(ij)=ρ_jsinδ_(ij),式中δ_(ij)则由相应的赤道坐标(已由赤道方程求到)乘上一个与纬度有关的常数求得。关于经线的圆滑性问题,文章作了专门的讨论。为了简化经线方程和赤道方程的解算工作,作者提出了“过渡引数”法作为补充。“过渡引数”法即是:解经线或赤道方程时,不直接用或λ的弧度数为引数,而用一个简单的数ψ或θ为过渡。而ψ与,λ与θ之间则以一个常数α和β相联系。文章中应用本法,设计了一个适用于世界政治交通图的投影。在该投影中,1.0的面积等变形线正好通过我国中部,因而使  相似文献   

6.
许闯  罗志才  周波阳  林旭 《测绘学报》2013,(4):501-507,515
利用Canberra、Matsushiro、Membach和Metsahovi 4个台站2008年5月的超导重力数据对汶川8.0级大地震激发的球型地球自由振荡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0S0~0S48全部基频振型以及1S4、2S4和3S13个谐频振型与PREM模型的误差在0.02‰~1.93‰,且所有振型的信噪比均大于阈值3,表明本文的计算方法是有效的,计算结果是可信的;0S2、0S3和0S4存在谱线分裂现象,其谱线分裂率R为1.093 40、0.674 30和1.071 00,验证了地球自转和椭率是引起0S2、0S3和0S4谱线分裂的主要原因。  相似文献   

7.
美国加州泰雷兹导航定位技术公司推出一款ZXEurocardGPS接收机插件,该插件是一具有1 2通道L1C/A码及载波跟踪、1 2通道L1P码和1 2通道L2P码全波长载波跟踪的36通道全域观测并联装置,该装置可用于瞬时实时动态测量(RTK)和5Hz同步实时动态测量。水平圆形概率误差为1 0cm 2PPM实时精度,尺寸为9 9×1 7 2 7×1 5 2cm ,重量为2 2 7g ,功耗为4W ,并与本公司生产的ZEurocardGPS接收机插件逆向兼容。该插件适用于机械控制、测绘和导航。36通道GPS接收机插件…  相似文献   

8.
载波相位观测值精度远高于伪距,利用时间差分载波相位的组合导航可避免整周模糊度解算问题。本文以简化的时间差分载波观测模型为基础,分析其误差特性,说明了短期内时间差分载波观测更新的特点。时间差分载波在距离域本质上是相对观测值,存在误差积累,提出了利用伪距在另一个更长的组合周期上进行系统的观测更新方法。重点推导了双周期组合情况下时间差分载波观测值的实用随机模型确定公式,并结合多普勒观测值进一步保证姿态修正的精度。将采用时间差分载波的组合方案与传统伪距组合方案进行比较。结果表明,时间差分载波精度组合系统高,在观测随机模型可靠的情况下优于传统的伪距紧组合导航,误差最大的高程方向精度提高可达47%。  相似文献   

9.
一、微带天线相位中心变化模型根据A.Geigr推导的天线相位中心变化模型,当天线相位中心的变化而引起的位置误差为:δX(Q,λ)=N~(-1)A~Tδr(Q,λ)(1)式中:Q为天顶角λ为方位角  相似文献   

10.
祝会忠  雷啸挺  李军  高猛  徐爱功 《测绘学报》1957,49(11):1388-1398
参考站载波相位整周模糊度的准确确定是实现BDS网络RTK定位的关键。本文研究了BDS参考站三频载波相位整周模糊度单历元确定方法。首先推导了参考站三频载波相位整周模糊度之间的多个整数线性关系,根据双频载波相位整周模糊度的整数线性关系,以及B1载波相位整周模糊度备选值,确定B1/B2和B1/B3载波相位整周模糊度的备选组合。然后利用不受误差影响的三频载波相位整周模糊度间整数线性关系,对整周模糊度备选值进行约束和确定。根据大气误差的空间相关性,采用以卫星高度角和方位角为依据的基准卫星选择方法,降低了对流层延迟误差残差对多频载波相位整周模糊度之间线性关系约束能力的影响。试验结果表明,本文方法能够实现参考站三频载波相位整周模糊度的单历元准确确定,且计算效率高,算法简单。  相似文献   

11.
关于点、线和面误差带的研究是较为成熟的,对基本理论进行了延伸,研究了一种点位误差条件下表示圆曲线不确定度的新方法,并将其结果进行了可视化实现,取得了较为理想的效果。  相似文献   

12.
多路径误差分析是北斗卫星导航系统性能评估的一项重要内容。本文给出了一种新的计算3频多路径误差的方法,该方法只需对B1和B2载波相位观测值进行处理就能得到3个频率的伪距多路径误差。利用MGEX跟踪站的数据计算了BDS的多路径误差,从GPS和BDS多路径误差比较以及纬度、轨道和频率因素分析了BDS多路径误差的特性,结果表明,BDS多路径误差小于0.5 m,符合质量检查要求,其性能优于GPS卫星系统。  相似文献   

13.
多径信号是GPS定位的主要误差源之一。码和载波跟踪环是GPS接收机的重要组成部分,它们直接决定了接收机的性能,因此当前多径消除技术研究的核心即是从跟踪环内部着手研究。本文仔细分析了GPS接收机信号跟踪环以及多径信号对跟踪精度的影响,对伪距码与载波相位多径误差进行了比较,并且通过仿真结果和图表阐明了码和载波相位多径误差之间的协同关系。  相似文献   

14.
本文论述了用矩阵法作大三角网分组平差的问题。作者的目的在于简化平差计算。首先,通过适空地排列法方程组,建立了一个分组平差的方案。此法把三角网按典型图形来进行分组,从而使法方程中主对角线上子矩阵的结构具有一定的规律性。作者用普通累代法同样得到了分组累进式K=b_0+b_1+b_2+…+b_s+…,并进一步得到了它的吉德尔累代法的算式。用公式1/P_F=[ff]+[qφ]来计算平差值函数之权倒数。其次,为了加速分组累进式的收敛性,作者找得了在累代矩阵B存在一小最大特征值λ_1,且|λ_1|<1或二个最大特征植λ_1=-λ_2,且|λ_1|<1时的收敛公式。第三,作者建议用汉森法或加边矩阵法以求逆矩阵A_(11)~(-1),同时还给出了一些用加边法求逆矩阵的计算用表。最后是一个21个法方程的算例。该例子由作者一人计算完成仅化去了16小小时。如果由三人同时进行计算,那末在8小时内是一定可以完成的。用此法进行计算速度是很快的,且计算精度还不受到限制。因而此法极适用于用手摇计算机或快速计算机作大三角网的平差计算。  相似文献   

15.
美国加州Javad导航定位系统公司最近推出一种可供单独导航设备或装有多个传感器集成导航设备使用的JNS惯性测量系统。当JNS惯性测量装置配有JNSGyro-4GPS接收机时,在单独模式情况下,该系统可提供大约1.0m的定位精度。而在载波相位差分模式状态下,它可提供大约0.005m(3DD rms)的定位精度。在GPS信号多路径环境的姿态测定,其对准目标的误差为0.001/L 0.003弧度(rms)。  相似文献   

16.
处理了 TOPEX/Poseidon(第 9周期至第 2 4 9周期 ) ,ERS2 (第 0周期至第 44周期 )和Geosat/GM(第 1周期至第 2 5周期 )以及 Geosat ERM(第 1周期至第 66周期 )卫星测高资料 ,求解了各自卫星任务的交叉点和垂线偏差 ,利用逆 Vening- Meinesz公式确定了 2 .5′×2 .5′中国近海海洋重力异常 ,并与我国南海船测重力异常作了比较 ,其精度为± 9.3m Gal( 1 Gal=1 cm/s2 )。本文同时导出了严密的 2维平面卷积公式 ,它与 1维严密卷积公式计算结果差值的标准差为± 0 .1 m Gal,而 2维球面公式为± 0 .5 m Gal  相似文献   

17.
大范围网络RTK基准站间整周模糊度实时快速解算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网络RTK是目前实现高精度实时动态定位的重要手段之一,而网络RTK高精度定位的关键问题是基准站间整周模糊度的实时快速准确固定。对于大范围网络RTK,由于基准站间距离的增加,电离层延迟误差、对流层延迟误差和卫星轨道误差相关性降低,导致基准站间整周模糊度不能快速准确地固定,因此本文提出了一种大范围网络RTK基准站间整周模糊度固定算法。该算法首先利用L1、L2载波相位观测值和P1、P2伪距观测值解算基准站间的双差宽巷模糊度;然后采用Saastamoinen模型和Chao映射函数模型相结合解算双差对流层延迟误差,并将双差宽巷模糊度作为L1、L2双差载波相位整周模糊度的约束关系来确定L1、L2双差载波相位整周模糊度;最后采用CORS站的实测数据进行试验,并将本文的试验结果同GAMIT软件的解算结果进行比对,结果表明该算法可以快速准确地实现单历元双差载波相位整周模糊度的固定。  相似文献   

18.
在道路工程测量中,常遇甲、乙两路交叉口转角曲线的放样。如图所示,过去通常是先测定道路中心线AA′、OB,将其平移得路边线A_0A′_0、A_2B_0、A′_2B′_0,交会得O_1、O_2,根据设计半径R_1、R_2和实测交角I_1、I_2,计算(查表)曲线要素,再行放样。此法存在着一些缺点,如平移、交会时需架设经纬仪多次,在交通量大的交叉口施测不便,同时也影响测定精度。本文介绍另一种方法,即利用一个公式计算出道路中心线交点至各转角曲线起迄点在道路中心线上的对应点的距离OA、OA′、OB、OB′,测定A、A′、B、B′,这样就不难定出转角曲线起迄点A_0、B_0、A′_0、B′_0,然后选一种测设曲线方法放样转角曲线。  相似文献   

19.
线阵推扫式影像外定向的一种新算法   总被引:4,自引:2,他引:2  
王涛  张艳  徐青  谭兵  邢帅 《测绘学报》2005,34(1):35-39
线阵推扫式影像外方位元素间的强相关性,导致法方程病态,外方位元素的最小二乘估计值误差较大.本文提出采用岭-压缩组合估计解决线阵列推扫式影像的外定向问题.该算法是综合岭估计和压缩估计的一种新有偏算法,它通过对最小二乘估计值的不同分量进行不同比例的压缩使估计值最优.文中采用10 m分辨率的SPOT 1全色影像和2.5 m分辨率的SPOT 5全色影像进行实验,并与商业遥感软件Erdas的实验结果进行比较.研究结果表明该算法能有效地克服线阵推扫式影像外方位元素间的相关性,定位精度较高,定向点精度在1个像素内,检查点精度在1.5个像素内,达到Erdas软件的定位精度.  相似文献   

20.
基于$\frac{{{{\bar{P}}}_{nm}}\left( \cos \theta \right)}{\sin \theta }\left( m>0 \right)$的非奇异递推公式,给出了基于球坐标的引力矢量和垂线偏差非奇异计算公式;针对极点λ可任意取值引起的地方指北坐标系方向的不确定性问题,证明了引力矢量在转换到地心直角坐标系后不随λ的变化而变化,即与λ的取值无关。最终的数值计算结果表明,直角坐标系下的非奇异计算公式与本文提出的球坐标下的非奇异计算公式所得计算结果绝对值差异小于10-16m/s2,证明了该非奇异公式的正确性。最后总结了所有引力位球函数一阶导、二阶导非奇异性计算的一般思路。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