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温湿多雨洪涝成灾--2004年夏季(6-8月)山东天气评述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杨成芳 《山东气象》2004,24(3):53-54
利用2004年6—8月山东省气温、降水、500hPa高度场和距平场资料,分析了2004年夏季的环流特征、山东天气气候特点和主要天气过程,并时夏季天气气候时农业和人民生活的影响作了简要评述。  相似文献   

2.
孙兴池  赵宇 《山东气象》1997,17(2):25-28
用常规天气资料及MM4模拟分析结果对1996年6月影响山东的一次冰雹过程进行诊断分析,结果表明强对流的发生与对流层中低层的温度分布、垂直风切变密切相关,强调指出了中尺度散度场,涡度场及海陆分布差异的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3.
孙兴池 《山东气象》2002,22(4):46-48
利用2002年9~11月常规天气资料、500hPa月平均高度场及距平图、气温、降水等资料,分析了今秋山东省主要天气过程特点及其影响。今秋山东降水偏少、气温变幅大,多大雾、大风、冰雹等灾害性天气,给工农业生产、交通及人们生活造成较大影响。  相似文献   

4.
对登陆北上影响山东的两次路径相似,天气不同的台风过程,从环流形势,物理量场的分布以及台风强度变化原因进行了对比分析。结果表明:在台风登陆北上过程中,由于环流形势演变,物理量场分布及其强度变化不同,影响山东时造成的天气有显著差异。指出:水汽输送通道的维持与否,是两次台风强度变化差异的主要原因。初步揭示了此类台风物理量场和降水分布的对应关系。  相似文献   

5.
2003年10月11-12日山东暴雨及风暴潮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文分析了2003年10月11-12日山东一次秋季暴雨的水汽条件及物理量场特征,并简要分析了这次天气过程引起的莱州湾沿岸风暴潮的形成机制,提出了此类天气形势下风暴潮的预报思路。  相似文献   

6.
2004年秋季(9-11月)山东天气评述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赵宇 《山东气象》2004,24(4):50-51
利用2004年9-11月山东省各地的气温、降水及月、旬平均500hPa高度场和距平场等资料,分析了2004年秋季山东省气候特点、环流特征和主要的天气过程,综合评价了天气气候对农业生产及人民生活的影响。  相似文献   

7.
2003年夏季(6~8月)山东天气评述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张飒 《山东气象》2003,23(3):46-48
分析了山东今年夏季天气气候特点及其成因,并对其产生的影响进行了评述。  相似文献   

8.
通过对1981—1990年期间雷达回波资料的分析,总结了产生山东暴雨的主要影响天气系统下的雷达回波特征。指出当气旋,切变线或热带气旋影响时为涡旋带状回波;当受低槽冷锋或无明显低涡结合的切变线影响时为混合型回波;而在强烈的位势不稳定环境条件下易产生超单体及雷暴群回波。同时,也举例说明了暴雨雷达回波同环境场条件的关系。这种结合天气系统的雷达回波分析,对提高山东暴雨的短时预报能力有一定意义。  相似文献   

9.
孙兴池 《山东气象》2005,25(1):45-46
利用2004年12月-2005年2月的500hPa月平均高度场及距平图、气温、降水等气象资料,分析了2004年冬季山东省主要天气气候特点与主要天气过程及其影响,冬季前期全省天气温暖多雾,后期天气寒冷多雪。  相似文献   

10.
辽宁春季沙尘天气特征及前期影响因子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利用1961~2003年辽宁53个气象观测站春季沙尘天气资料,分析了辽宁沙尘天气的时空分布特征,探讨了500HPa高度场、海温场、地温、月平均气温及环流特征量等多种气候因子对辽宁沙尘天气的影响。研究表明:前期春季东亚至北太平洋地区的正高度距平控制、赤道东太平洋海温偏低、前冬2月气温偏低和地温的下降,对辽宁沙尘天气日数的增加贡献很大。尤其是沈阳北部和阜新地区沙尘天气出现的多或少受这几种气候因子的影响最为明显。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