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7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40 毫秒
1.
结合恩施市水资源时空分布特征,在已有研究成果和指标选取原则标准上,基于水文的可持续利用标准构建了湖北省恩施市的水资源承载力评价指标体系,通过搭建水资源评价标准,采用模糊综合评价法对恩施水资源承载力进行了综合评估,并对未来恩施需水量做出了预测。研究表明:恩施市整体水资源利用处于较差水平,其水资源压力较大,评价结果与恩施市水资源承载力实际状况具有较高的吻合度,为该区域人水和谐建设和可持续水文利用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2.
基于“驱动力-压力-状态-影响-响应”(DPSIR)系统模型,分别从水资源、经济社会和生态环境等方面选取22个评价指标,建立了沂河水资源可持续利用评价指标体系,运用基于层次分析法和熵值法的综合权重法确定各指标权重,采用综合指数法进行水资源可持续利用评价。研究表明:沂河水资源可持续利用综合评价值介于0.478~0.633,可持续利用水平为基本可持续,准则层以影响评价值最高,其次是状态、压力、驱动力和响应。通过实际调研可得,评价结果与流域实际情况基本相符。近年来,沂河水资源可持续利用水平逐渐提高,但未来仍需通过加大政府水利投入、增强人民环境保护观念等措施,提高沂河水资源可持续利用水平。  相似文献   

3.
李湘姣  王先甲 《水文》2005,25(6):12-17
按照复合系统理论。水资源可持续利用系统是一个由水资源、社会经济和环境等子系统组成的复合系统.且各子系统包含多个要素。由此,本文构建珠江三角洲水资源可持续利用评价层次结构多指标体系.采用主成分分析法和层次分析法对珠江三角洲水资源可持续利用进行综合评价,评价结果客观地反映了珠江三角洲各地区的水资源可持续利用状况。在评价结果的基础上,对珠江三角洲各地区的水资源可持续利用问题提出了相应的建议。  相似文献   

4.
在详细分析庆阳市社会经济发展与葫芦河流域水资源状况的基础上,分别从水资源、生态环境以及经济发展三个层次构建评价体系,对该区域水资源状况运用最大熵法进行科学评价,在此基础上提出了促进水资源可持续利用的合理性建议。结果可知:庆阳市2012~2016年水资源可持续利用处于较弱水平,水资源状况处于"一般"状态,水资源利用效率较低,为进一步提高该区域水资源利用现状,应通过提升工业产值比重、制定科学合理的政策引资招商、加快建设水利工程建设和多渠道引用水工程建设等措施缓解用水压力。以期为提高庆阳市水资源与社会经济的协调发展提供一定参考。  相似文献   

5.
《地下水》2016,(6)
基于水资源生态足迹和水资源生态承载力的计算模型,构建洮河流域农业用水、工业用水、生活用水和生态用水4个水资源账户,通过计算水资源生态容量、生态压力、集约利用度、负载指数和可持续发展指数等评价指标,对洮河流域2006—2015年水资源可持续利用状况进行分析与评价。结果表明:洮河流域水资源承载力总体呈减少趋势,水资源生态足迹相对稳定,但存在结构性矛盾,主要表现在农业用水比重过高,是水资源生态足迹的主要贡献者。评价指标总体反映出洮河流域水资源利用程度、效率和经济效益显著提高,具备可持续发展条件,水资源开发利用处于安全状态,能有效保障区域经济社会发展。  相似文献   

6.
区域水资源可持续利用的综合评价方法   总被引:8,自引:4,他引:8       下载免费PDF全文
水资源可持续利用指标体系及评价方法是水资源可持续利用研究的核心问题之一。以复合系统理论为基础,将水资源、社会经济和环境组成的复合系统定义为水资源可持续利用系统(RSWRS系统)。应用Bossel可持续发展基本定向指标框架,建立了水资源可持续利用指标评价体系。应用系统综合评价法,权重采用基于Bossel评分标准,以参考状态的离差平方和最大法计算,建立了以RSWRS系统发展综合指数和发展态势度量模型。以陕西省为例,进行了水资源可持续利用的综合定量评价。  相似文献   

7.
赵云峰 《地下水》2012,(3):69-71
采用2005-2009年社会经济和用水资料对秦皇岛市沿海经济区水资源开发利用状况进行分析和评价,提出了秦皇岛市沿海经济区水资源可持续利用的对策,为水资源的合理开发利用、配置和管理提供了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8.
区域水资源可持续利用评价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程乖梅  何士华 《水文》2006,26(5):20-24
水资源可持续利用评价是可持续发展战略研究的核心问题之一,选取合适的评价方法是正确评价水资源可持续利用的基本前提。在目前提出的评价方法中,关键性的问题是如何合理确定各个评价指标的权重,层次分析法是解决这一问题常用的有效方法。但是,层次分析法没有给出判断矩阵一致性的调整方法;而且评价结果也只能表明各个指标对水资源可持续利用的影响大小,并不能判断研究区水资源可持续利用程度。本文在层次分析法的基础上,探讨了判断矩阵一致性的修正方法,构造出判断水资源可持续利用程度的综合指数,并对云南省水资源可持续利用程度进行评价。  相似文献   

9.
潘峰  梁川  王志良  付强 《水科学进展》2003,14(3):271-275
在模糊物元分析的基础上,结合欧氏贴近度的概念,提出了基于欧氏贴近度的模糊物元分析方法.在对区域水资源可持续利用进行综合评价时,把各地区各开发利用阶段作为物元的事物,以它们的各项评价指标及其相应的模糊量值构造复合模糊物元,通过计算与标准模糊物元之间的欧氏贴近度,并采用层次分析法计算各评价指标的权重,实现对各地区水资源可持续利用的综合评价与排序.该模型被应用到西安市的水资源可持续利用综合评价中,取得了较好的效果,对西安市水资源的可持续利用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10.
《地下水》2020,(4)
根据庄河市2015-2018年水资源公报、统计年鉴等数据资料,结合当地水资源自然赋存条件、开发利用现状及其可持续利用发展要求,遵循可测性、准确性、科学性、系统性等原则构建评价体系标和分级标准。然后对庄河水资源现状利用AHP层次分析法进行科学评价,结果可知:庄河市水资源可持续利用综合指数E为0. 37,整体处于较差水平,但开发利用率和生态环境等方面则处于良好状态,在后期开发利用过程中应建立有效运行机制,提升水资源配置,以期为促进当地产业结构调整和优化经济发展布局提供科学的指导。  相似文献   

11.
姚娜  陈方  甘升伟  胡彩虹 《水文》2017,37(6):29-34
协同学是关于开放、非平衡系统的理论,而水资源系统正是一个开放的、远离平衡态的复杂系统。以湖州市为例,以两年为步长,选取2011年、2013年、2015年水资源开发利用指标、经济社会指标,将协同学应用于湖州市水资源可持续利用评价。研究结果表明,将协同学应用于区域水资源可持续利用评价是可行的,可为区域水资源可持续利用评价以及区域水资源承载能力判别开辟新途径。  相似文献   

12.
王莉花  袁龙  冯金 《地下水》2011,33(2):125-127
水资源作为经济社会发展和生态环境保护的重要因素,在可持续发展中地位显著。本文介绍了渭南市水资源的特点,分析了水资源开发利用中存在的问题,在此基础上进行了渭南市的水资源供需平衡分析。最后提出了实现渭南市水资源合理配置的保障措施,以保证渭南市经济社会的正常、稳定、可持续的发展。  相似文献   

13.
通过介绍徐州市的水资源情况,剖析了该市在城市化进程中水资源开发利用方面存在的问题以及造成这些问题的主要原因,提出了解决水资源危机、确保城市可持续发展的策略和途径:实行地表水、地下水、矿井水、城市雨水以及过境水的优化分配、联合调度的可持续利用战略;配套高效、健全的保障体系等。  相似文献   

14.
黄河流域水资源调控方案评价与优选模型   总被引:5,自引:1,他引:5       下载免费PDF全文
在明确黄河流域水资源调控目标的基础上,结合黄河流域的水资源利用特点,从水资源利用效果和可持续发展两个方面,提出了体现水资源调控目标的指标体系;将效用理论、人工神经网络理论和理想点技术结合,建立了调控方案水资源利用效果评价模型;从可持续发展的内涵和流域水资源利用的角度,提出了流域水资源调控方案可持续发展评价的准则和量化评价方法。用黄河流域水资源调控方案验证了模型和方法是合理可行的。  相似文献   

15.
沧州市经济持续发展水资源支撑能力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李桂然 《地下水》2010,32(3):146-148,167
在对沧州市水资源现状分析的基础上,从水资源及其利用、区域发展和生态环境等三个方面选取了7类指标建立评价指标体系,并对沧州市所辖的15个县(市)的水资源支撑能力进行了分析评价。根据评价结果,得出以下结论:①沧州市的水资源和人口分布、经济发展、耕地资源以及生态环境需水等不相协调,水资源匮乏已成为沧州市经济持续发展的瓶颈;②沧州市所辖的15个县(市)中,有任丘、河间等12个县(市)水资源和区域发展极不匹配,水资源支撑能力明显不足。因此,沧州在未来的经济发展中应实施"量水发展"战略,对水资源进行科学管理和优化配置,确保沧州经济的可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16.
冯金  刘科伟  郝晋伟 《地下水》2011,(1):119-122
水资源作为经济社会发展和生态环境保护的重要因素,在可持续发展中地位显著.在总结当前研究的基础上,分析咸阳市水资源分布及利用现状,提出水资源可持续利用的建议,认为在咸阳市统筹发展视角下,应加快水资源的城乡协调、部门统筹利用,以实现区域的可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17.
冷爱国  孙爱华 《地下水》2010,32(6):147-149
分析了日照市的水资源现状以及在开发利用方面存在的问题,提出了解决水资源危机、确保城市可持续发展的策略和途径:实行地表水、地下水、城市雨水以及过境水的优化分配、联合调度;发展节水农业;配套高效、健全的保障体系;建设污水处理与中水回用工程;改善水库周边环境,提高水资源保护意识;采取有效的海水入侵防治措施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