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71 毫秒
1.
《地震学报》1999,21(6):667-667
为了便于读者了解国内和邻区以及全球的地震分布图象 ,本刊每年在第六期上刊登两张上年度的地震震中分布图 .地震资料来源于中国地震局地球物理研究所九室 ,由陈培善研究员提供 .1 998年中国及邻区地震震中分布图1 998年世界地震震中分布图1998年地震震中分布图  相似文献   

2.
《地震学报》1998,20(6):665-665
为了便于读者了解国内和邻区以及全球的地震分布图象,本刊每年在第六期上刊登两张上年度的地震震中分布图.地震资料来源于国家地震局地球物理研究所九室,由陈培善研究员提供.1997年中国及邻区地震震中分布图1997年世界地震震中分布图1997年地震震中分布图...  相似文献   

3.
1979年7月9日18点57分23.1秒,江苏省溧阳县发生Ms=6.0地震。据江苏省地震局测得:微观震中为北纬31°27′,东经119°15′,震源深度约12公里。宏观震中位于上沛公社石家圩与东塘村附近。震中烈度为Ⅷ度。 1974年4月22日在靠近这次震中处,曾发生Ms=5.5地震,即微观震中在北纬31°27′,东经119°19′宏观震中在这次宏观震中之西北胡家边一带。这两次地震在震害上有共同点和差异点。分析这两次地震震害资料,得出以下几点认识,供重建家园参考  相似文献   

4.
神经网络方法在爆炸地震震中定位方面的应用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下载免费PDF全文
地震定位过程中,由于地球介质的不均一性以及台站局部地质条件的复杂性,使震中距和地震波走时呈非线性关系。利用通常地震定位方法所确定的爆炸地震震中位置和实际震中存在20~30km偏差。人工神经网络具有高度非线性映射功能,可应用于地震震中定位。应用BP(反向传播)神经网络确定远场爆破地震震中的实例表明,所确定的震中位置和实际震中位置偏差在8km以内,外延预测确定的震中位置和实际震中位置偏差小于18km  相似文献   

5.
《地震学报》1996,18(4):544-544
1995年地震震中分布图为了便于读者了解国内和邻区以及全球的地震分布图象,本刊每年在第四期上刊登两张上年度的地震震中分布图。地震资料来源于国家地震局地球物理研究所九室,由陈培善研究员提供。1995年世界地震震中分布图1995年地震震中分布图...  相似文献   

6.
本文通过天津遥测地震台网在华北遥测地震台网联网后的监控能力的计算和对1992年1—10月地震观测报告的分析处理,得到了一些主要结果。首先,台网的控制能力为:以天津市为中心,半经30km范围内,震级下限为M_L2.0,天津地区及邻区20km内震级下限为M_L2.5。其次,台网的定位精度百分比为:震中误差小于15km的占88%,震中误差15—30km的占8%,震中误差30km的占4%,若以全国地震月报目录定的震中位置为准,天津定的震中位置与其误差小于15km的占81.4%。同时我们还对不同震级,不同震中距(以天津市为中心)的地震的定位精度进行了统计,统计结果为距天津200km范围内的地震,震中误差在15km以内的占91.4%,而距离天津300km以上的地震,震中误差大于30km的占70%。这表明天津台网对远距离地震定位精度较差,这是因为对远距离的地震,天津台网的子台全集中在震中的一侧所致。  相似文献   

7.
《地震学报》2004,26(6):677-677
为了便于读者了解国内外和邻区以及全球的地震分布图象 ,本刊每年在第 6期上刊登两幅上一年的地震震中分布图 .地震资料来源于中国地震局地球物理研究所七室 ,由陈培善研究员提供 .2 0 0 3年中国及邻区地震震中分布图2 0 0 3年世界地震震中分布图2003年地震震中分布图  相似文献   

8.
2010年7月30日河北省易县相继发生ML3.8、3.3地震,震中距离易县地震台仅7 km,震中附近主要以形变观测台站为主.虽然地震震级相对较小,但是12个形变测项均有不同程度的同震响应,这在中小地震的同震响应分析中是较为突出的震例.根据河北台网的地震波形资料对地震进行了重新定位.根据速报震中和重新定位震中分别计算两次地震的震源机制,震源断层初步断定为NEE向断层,断层表现为正断兼右旋走滑.  相似文献   

9.
《地震学报》1995,17(4):537-537
1994年地震震中分布图为了便于读者了解国内和邻区以及全球的地震分布图象,本刊每年在第四期上刊登两张上年度的地震震中分布图.地震资料来源于国家地震局地球物理研究所九室,由陈培善研究员提供.1994年中国及邻区地震震中分布图1994年世界地震震中分布图...  相似文献   

10.
基于Matlab可视化图形用户界面程序,编制基于Mapinfo地理信息和双差地震精定位结果的地图及地震震中分布绘制软件,为地震预报研究提供高精度的震中分布图.运用该软件绘制重庆荣昌地区地震震中分布,可较好反映区域范围内构造展布情况,对地震研究起到积极作用.  相似文献   

11.
全球震中光盘数据库3.0版,向科研单位及所有用户提供地震震中资料。包括地震震中的地理位置,震级大小及震源深度,和发震时间都存贮在光盘地震数据库。通过人机对话方式进行地震数据的存取。  相似文献   

12.
陈国顺  黄振昌 《地震研究》1993,16(2):199-206
本文讨论了公元512年山西北部7.5级地震的震中、震级、震中烈度等问题,根据我们在大同盆地所发现的该地震的发震断层和许多地震遗迹,认为该地震的震中应在大同盆地,震级和烈度也应适当提高。  相似文献   

13.
根据历史资料对公元138年陇西郡地震进行了考证,认为该次地震的震中应在青海省民和县与甘肃省临洮县之间,震中位置为北纬35.9°,东经103.3°.震中烈度为Ⅸ,震级为634.对该次地震的区域构造背景也进行了讨论.据史料记载,张衡地动仪曾记录到了这次地震.  相似文献   

14.
以震中迁移始发点的前兆讨论了唐山7.8级地震震中位置的预测,并以此为例分析了汶川8级地震和芦山7级地震的前兆问题。另外,从震中迁移延长线上的前兆来讨论了唐山大震的发生时间。  相似文献   

15.
根据历史文献记载 ,我国历次正式出版的地震目录 ,皆将此次地震审定为M5 ,宏观震中为41 8°N ,1 2 3 4°E ,震中烈度为Ⅶ度。为进一步核实此次地震的参数 ,笔者查阅了已发表的有关资料 ,调阅了辽宁省档案馆 3 0卷历史档案 ,以确定文献中提供的破坏点的具体位置 ,统计了近、现代中强地震的烈度分布和人员伤亡情况 ,咨询了有关专家。经进一步研究认为 ,历次出版物对这次地震宏观震中位置和震中烈度的认定是合适的 ,但Ⅶ度区范围较笼统。我们依据历史地震烈度评定原则 ,确定了各破坏点的烈度 ,圈定了Ⅶ度区的范围 ,宏观震中在Ⅶ度区内 ,地震发生在当时的沈阳市区 ;根据极震区建筑物破坏程度和极震区长轴尺度、现代中强地震的震中烈度和人员伤亡情况 ,并考虑到确定历史地震的误差 ,震级取M5 较为合理。  相似文献   

16.
公元1831年安徽凤台地震宏观震中考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公元1831年(清道光十一年)安徽凤台曾发生一次破坏性地震,史料记载情况基本一致,但现有各版地震目录所确定的震中位置存在分歧,震中位置竟多达4处.在分析已有资料的基础上,作者对该地震进行了实地考察.经综合分析认为,应当对此次地震的宏观震中进行调整,震中位置应改为32.88°N、116.89°E,名称相应变更为"安徽怀远西南地震".同时认为此次地震原来所确定的震级(614)偏大.  相似文献   

17.
整理2013—2014年连云港地震台测定的地震MS震级,与中国地震台网中心公布震级进行对比,统计两者震级偏差平均值,并分析震级偏差与震级大小、震中距、震中方位的关系。结果表明:连云港地震台MS震级比中国地震台网中心低0.22,且震级偏差随震中距的增大逐渐减小;地震震中不同,震级偏差均表现为负值,震中方位在东北和西北方向,震级偏差最大,为-0.24,西南方向偏差最小,为-0.2。  相似文献   

18.
2003年9月2日在阿克陶发生了5.9级地震,震中烈度为Ⅶ度。地震形成的雪崩、滚石,压死了大牲畜数百头,并造成Ⅵ度区的部分房屋裂缝。地震发生在新构造活动强烈的帕米尔高原东部北北西构造带上,该构造带的断裂性质多为右旋走滑的全新世活动深断裂。该次地震微观震中和宏观震中之间有一定距离,依据宏观震中位置判定,发震构造为布伦口断裂。  相似文献   

19.
对143年甘谷西7级地震史料的新见解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下载免费PDF全文
根据地震历史资料的考证分析,143年甘谷西地震可能由2次地震组成,其中陇西、汉阳(今甘谷)、武都三郡地震有感区为一次地震,称为南区;张掖、武威、北地(今吴忠)三郡地震有感区为另一次主震,称为北区。南区地震震中大致位于甘谷西,与原定震中位置大体相当,仍称为甘谷西地震,震级达714级左右,震中烈度约Ⅸ~Ⅹ度,发震构造为西秦岭北缘断裂带中段;北区的143年地震震中位于武威以东的腾格里沙漠边缘,震级达712级左右,震中烈度约Ⅹ度,推测其发震构造为祁连山-河西走廊活动断裂系东端的主干活动断裂之一。  相似文献   

20.
1590年7月7日甘肃永靖东南地震考证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公元1590年7月,在甘肃临洮附近有破坏性历史地震记载"……坏城廓庐舍,压死人畜无算"。同月,青海东部的冰沟城(今乐都县东北)也因地震而城崩。在过去出版的地震目录中,均按两次地震列出,分别称为甘肃临洮51/2级地震,震中烈度Ⅶ度;青海乐都5级地震,震中烈度Ⅵ度。根据史料考证和现场调查结果,综合分析认为,上述两次地震很有可能为同一次地震,其震中位于甘肃永靖东南的马衔山区,震中烈度达Ⅷ—Ⅸ度,震级61/2级左右,其发震构造很可能为兰州马衔山北缘断裂带的中西段。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