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96 毫秒
1.
黔中北温泉带属深循环型中低温热矿水,研究区受不同方向的构造带挤压,形成"地垒式"热储构造;通过资料收集,数据对比,应用水文地质学、构造力学、地热学等学科理论,总结区内的热储系统组成、热流分布及其与构造应力规律等特征,对分析研究相似地区的热储结构,具有一定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2.
笔者通过对汤湾温泉形成机制和分布规律进行综合分析和探讨,认为汤湾温泉为低温带状对流型地热系统,主要受构造裂隙控制;其中Fl为导水控热构造,F3为热储构造,F4为阻水构造。温泉形成条件与地形地貌、地热显示、断层性质极其组合特征、储水空间形态、裂隙发育程度、热储岩性及水热传输条件等关系密切;研究成果为下步地热资源合理开发利用与保护提供了技术支撑;本着“就热找热”的原则,对相似地区开展地热资源勘查具有积极的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3.
云南思茅盆地是我国重要的含盐盆地,其南部分布着我国目前发现的唯一具有工业开采价值的勐野井固体钾盐矿床。镇沅地区位于思茅盆地整董含盐带,广泛发育白垩纪蒸发岩、碎屑沉积物及盐泉水。本文通过元素及同位素(δ2H,δ18O,δ37Cl)地球化学指标,系统分析了镇沅含盐带盐泉水水源、溶质来源、热储温度及循环演化模式,探讨了区域成钾潜力。氢氧同位素特征显示,盐泉水源于周边山脉(哀牢山和无量山)雨水和 /或冰雪融水的补给;元素特征显示,盐泉水溶质主要源于卤化物矿物(岩盐)溶滤,部分源于硫酸盐矿物(石膏、硬石膏)及含 Ca碳酸盐矿物(霰石、方解石、白云石)溶滤;稳定氯同位素特征显示,岩盐溶滤是盐泉水的主要 Cl源,大气降水补给及水—岩(火山岩、泥岩和砂岩)相互作用是盐泉水的次要 Cl源;盐泉水热储温度估测范围为 44.3~72.4℃,循环深度估测范围为 914~1 884 m。水化学特征系数显示,盐泉水为岩盐溶滤成因水,含盐地层封闭性较好,变质程度较高。直接及间接找钾指标均显示镇沅地区郭河村及大河边村是找钾异常集中区,可能具有找钾远景。  相似文献   

4.
黔东南州北西部热储主要沿区域大断裂形成的带状热储,受构造断裂控制,采用可控源音频大地电磁法(CSAMT)可快速准确探测隐伏深大断裂的产状、延深情况及地层电性结构分布情况,反映热储埋深和厚度,对地热井的设计、施工具有较好的指导作用,经钻探验证,找热效果好。  相似文献   

5.
乌素图地区HR4地热井位于呼包盆地东部,根据其地质、构造及沉积环境特征,对该井的热储层、热储盖层、地下热源、热水补给来源进行了分析,认为该地区地热类型属于地热增温型,地热资源受构造和沉积地层控制,并以断裂构造控制为主,地层岩性控制为辅。  相似文献   

6.
β-环糊精包合态三氟氯氰杀虫剂的制备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为了进一步提高三氟氯氰菊酯农药的防治效果。寻找适宜的农药新剂型,我们用液相法制备了三氟氯氰菊酯-β-环糊精包合物,并以水为基质进行了稳定性观察,同时又以差热分析法和气相色谱法确认了包合物的形成,以旋光度法证明两者间的包合比。结果表明,三氟氯氰菊酯与β-环糊精可形成1:1型包合物,该包合物稳定性高,具有一定的水溶性,而且在水中稳定,所以有望通过环糊 包合作用将三氟氯氰菊酯帛成水剂;当以气相法测试包合态三氟氯氰菊酯含量时,必须将其解络,使之成为游离状态,然后按常规方法进行含量测定。  相似文献   

7.
哈素海HR3地热井位于大青山山前断陷盆地内,根据其地质、构造及沉积环境特征,对该井的热储层、热储盖层、地下热源、热水补给来源进行了分析。利用热储层不同深度的井温观测,来确定地温梯度,并与本井的出水温度进行对比,从而得出了其热水成因类型是属于断陷盆地地热增温型热水的结论。  相似文献   

8.
2019年纳雍县城郊成功勘查出地热井一口,本文结合地热井揭露的地质情况,对纳雍地区地热地质特征进行初探。研究区第一热储单元可作为该区地热勘查目的层进行勘查开发;地热勘查井(ZK01)平均地层增温率2.59℃/100m。地热增温率与所处的地层岩性组合密切相关;地热水热源主要来自深部软流圈热量向上的正常地热增温;水源来自碳酸盐岩中的岩溶水及沿断裂带向地下深部下渗大气降水及上覆含水岩层中的地下水。  相似文献   

9.
本文结合贵阳市三桥地区ZK1号地热井的地质勘查工作,对该区地质特征、地热地质特征和地热资源成因进行了研究,并对三桥地区地热资源开发利用条件进行分析。研究表明区内主要导热构造为圣泉水断层,在其控制下地下水与深部热源发生热交换而形成本区地热资源。区内ZK1号地热钻孔可采资源量为420.3m3/d,水温50℃,经水质分析该地热流体具有很高的理疗价值,可用于理疗、洗浴、供暖。  相似文献   

10.
以仁怀市南部新城湿地公园DR1号井地热水为研究对象,从地热水所在区域地质、地热地质背景入手,分析该地热水的水文地球化学和热储结构特征,结果表明:该地热水具有断裂(裂隙)型温泉特征,补给来源为大气降水,热储含水层为震旦系灯影组,其形成主要受岩性及区域性断裂控制。  相似文献   

11.
台阁牧地区位于呼和坳陷盆地北部,该地区山前大断裂与低序次的北西、北北西向张性或张扭性断裂交汇、复合,彼此相互沟通,为深部地热流体上涌提供了良好的通道。此外,沿古基底隆起带顶部侵入的中基性岩脉成为地热的良好导体,它沟通地壳深部的热源。本文通过对台阁牧地区地热田的成因、地热开发有利地段及热储结构等进行分析,期望能对该地区地热资源的开发利用提供一定参考。  相似文献   

12.
广东惠州龙门县地热地质条件优越,探测高温热储,需求高品质热矿水是龙门县自然资源规划建设的迫切需求。本文以龙门县龙田镇江冚地热田的ZK2孔为依托,阐明岩溶热储参数探测方法,为地热资源评价以及开采方案提供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13.
高氟温泉是导致本病区环境氟异常的氟源,人为引高氟温泉作生产、生活用水,加大了氟异常波及的范围和程度,高氟饮水和低氟饮水加高氟粮食是导致居民氟中毒的主要原因,改水降氟是矫正环境氟异常和防治氛中毒的根本对策,分析表明它具有显著的社会效益和间接经济效益.  相似文献   

14.
利用大量的地热流体化学成分及环境同位素(δD、δ18O、14C)测试数据,深入分析了隆起山地 构造对流型、沉降盆地传导型地热流体的化学特征及分布规律,进而对地热流体的环境同位素分 布特征及形成年龄进行了梳理总结,得出了明确的结论。结果表明:隆起山地构造对流型地热田 地热流体主要以断裂上升泉的形式出露,分布于西秦岭-祁连造山带,补给来源为当地及周边大气 降水入渗,地热流体形成年龄一般小于 5 000 ~ 30 000 a,水质较好,属“开启型”的地热系统;热储层 岩性、断裂规模及水热循环方式和深度等明显控制着地热流体化学类型、环境同位素特征和形成 年龄。沉降盆地传导型地热田地热流体主要以管井开采的方式出露;热储埋藏深度小于 1 600 m 的 地热井,地热流体补给来源为当地及周边大气降水入渗,形成年龄一般小于 5 000 ~ 30 000 a,水质 相对较好,属“半开启-半封闭型”的地热系统;热储埋藏深度介于 1 600 ~ 2 600 m 之间的地热开采 井,主要为地质历史时期逐步形成的“古水”,水化学类型复杂且水质较差,地热流体形成年龄介于 30 000 ~ 50 000 a,属“封闭型”的地热系统;热储层岩性、埋藏深度、地下水在岩层中的滞留时间与循 环深度等明显控制着地热流体化学类型、环境同位素富集程度和形成年龄。  相似文献   

15.
本文对贵州省黔西南州义龙新区鲁屯热矿水概况及区域地质背景进行了阐述,根据热矿水水质分析结果分析了热矿水的水化学特征,从热储含水层含水性、导热构造及热源等方面总结了鲁屯热矿水的形成条件,研究结果为该区域地热资源勘查及开发利用提供一定的参考及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16.
鄂托克前旗白土井地区的热储层主要分布于天环拗陷的侏罗系、白垩系砂岩层状含水岩系和断层带脉状含水岩系。本文结合典型石油、煤田勘探孔及水文钻孔等,重点分析研究了两类热储层的空间分布特征,以及形成热储的盖层、地热通道和热源。  相似文献   

17.
对黔东南州北西部出露的12处温泉的水化学特征、同位素特征进行了分析,得出黔东南州北西部温泉水的来主要为大气降水补给、年龄以现代水为主。黔东南州北西部温泉水与围岩矿物未达到完全平衡,不适宜用Na、K、Mg地热温标,玉髓的地热温标显示黔东南州北西部温泉热储温度在42.3℃~75.6℃。对下一步黔东南州北西部的温泉地热勘查、开发利用具有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18.
测区沉积物和间隙水小的氟含量(分别为200~395μg/g和1.18~1.92μg/ml)均远低于所报道的大洋区域平均值(分别约为540μg/g和2.7μg/ml)。研究结果表明,测区沉积物中氟含量分布主要受周围岛屿风化基岩的化学成分制约;沉积物中主要含氟矿物:萤石/磷灰石、黄玉、黑云母等含量极低,氟在沉积物中赋存的矿物相主要与角闪石[AX_2Y_5Z_8O_(22)(OH·F)_2]有关。氟含量与碎屑矿物中角闪石的体积比间的关系式可大致表示为:氟含量=217+361nV_H;间隙水中的低氟主要由测区化学风化不发育及氟的钙盐沉积所致。此外,沉积物中强阴离子(HCO_3~-)可交换态含量仅约为太平洋(亦道附近)的1/10、中国南海的1/4和浙江东部沿海的1/2,也反映了测区沉积物中易参与固-液相交换的氟离子含量较低,由此也必将导致间隙水中的低氟。沉积有机质的分解对间隙水的氟含量有一定的贡献,但这种氟易于为沉积物固相所捕获。测区沉积体系中氟的固-液相转换与分配机制可初步描述为: 有机质(氟)垆苎些苎苎苎蟹间隙,k苎苎苎些苎竺些鱼坚固相 (氧化物) 还原 一”—— ,一”  相似文献   

19.
通过研究区内深部地质构造特征,采用地温测量和可控源音频大地电磁测深等勘查方法,研究地热的地表显示与深部地热的关系;继而推断深部地层结构、热储埋深及断裂位置,依据地热验证钻孔确定并证实了泗洪地区具有良好的区域地热地质背景条件和地热资源勘查前景。  相似文献   

20.
低水合氯化镁吸水过程的气相色谱热力学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利用迎头气相色谱分析、量热法、热重法、X -衍射法和化学分析相结合 ,对氯化镁水合物吸水和脱水过程进行了热力学研究。在不同温度下对MgCl2 ·4H2 O和MgCl2 ·2H2 O对水的吸附等温线所进行的数学模拟结果表明 ,Bolzmann函数是描述该等温线较为理想的方程。两种氯化镁水合物对水的吸附热分别为 -1 3 0 6kJ/mol和 -1 6 1 1kJ/mol。也给出了该吸附过程的吸附平衡常数。从所获得的数据来看 ,以部分脱水的氯化镁水合物为吸附剂来吸附水氯镁石脱水设备尾气中的水蒸气 ,从而使保护性气体HCl得以循环使用 ,从热力学角度而言存在这种可能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