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2 毫秒
1.
中国现代天文事业的奠基者余青松丁蔚余青松(1897-1978)紫金山天文台是我国现代天文学的发源地,该台建立大十多年来,为我国现代天文学的发展作出了重要的贡献。回顾我国现代天文学的发展历程,我们深深怀念紫金山天文台的创建者余青松先生,余青松先生于18...  相似文献   

2.
建成于1934年9月的紫金山天文台是我国自己建立的第一个现代天文学研究机构,前身是成立于1928年2月的国立中央研究院天文研究所。她坐落于南京市东郊风景如画的紫金山第三峰上,至今已有68年的历史。紫金山天文台的建成标志着我国现代天文学研究的开始。中国现代天文学的许多分支学科和天文台站大多从这里诞生、组建和拓展。由于她在中国天文事业建立与发展中作出的特殊  相似文献   

3.
1947年上海初识 1947年我在南京紫金山天文台工作时,德培致函紫台询问有关天文事宜,因而开始通信,从此成为志同道合的朋友,至今已超过半个世纪。当年8月我受中国天文学会的委派去上海参加七科学团体联合年会并展览天文书刊,在黄浦江畔和德培初次会面,畅谈天文,从此共同走上天文普及之路。  相似文献   

4.
紫金山天文台是一个建台近60年的老台,一方面其科技力量雄厚,人才济济。另一方面随着岁月流逝,科研人员老化现象日趋突出。我台现有的正研级高级人员平均年龄已达55.8岁,所有高级人员的平均年龄已达53.7岁。因此科技人才断层尤其是研究人才断层显得相当突出。如果我们在“八五”期间还不能采取强有力的措施,其后果将不堪设想。为了紫台的未来,现就我台科技人才现状及对策提出来与大家讨论,以引起全台上下的重视,共同努力,把我台的人才衔接工作搞好。  相似文献   

5.
1992年1月江泽民总书记视察紫金山天文台,并题词:“发展天文事业,攀登科学高峰”。 1992年10月26日~29日“亚太地区天文教育讨论会”在北京举行。 1992年10月30日 在北京科学会堂隆重举行“中国天文学会七十周年纪念大会”。 1992年10月31日~11月2日 中国天文学会  相似文献   

6.
受中国科学院数理学部委托、由紫台、云台等单位共同主持的“1987年9月23日全国日环食射电观测工作会议”于一九八六年十二月四日至五日在云南天文台召开。参加会议的有紫金山天文台、云南天文台、北京天文台、上海天文台、乌鲁木齐人卫站、北京大学、南京大学、北京师范大学、武汉大学、上海科技大学以及河南水科所等十一个单位共二十七名代表。云南天文台副台长冯和生同志出席并参加了会议的领导工作。  相似文献   

7.
高平子(1888~1970),原名高均,字君平,别号在园。1912年,高平子从震旦学院毕业,随即入上海徐家汇天文台及余山天文台学习近代天文学。1924年,高平子和蒋丙然从日本人手中接管了青岛观象台,这是当时第一个由中国人自己掌握的外国人建立的天文机构。1928年,中央研究院天文研究所成立,高平子被聘为研究员。他还协助建设我国第一座现代天文台——紫金山天文台。1970年3月,高平子因患冠心病在台北逝  相似文献   

8.
对紫金山天文台(简称紫台)自1954年至2011年共55 yr的手描黑子图进行了数字化.将紫台太阳黑子相对数(PRSN)和黑子群数(PGSN)与国际太阳影响数据分析中心(SIDC)中的对应数据(月平均太阳黑子相对数(IRSN)和月平均黑子群数(IGSN))进行对比研究,发现:(1)紫台黑子数据与SIDC黑子数据有很强的正相关性,说明紫台黑子数据的可靠性;(2) PRSN和IRSN、PGSN和IGSN的系统偏差分别处于7%左右、5%左右,紫台数据与SIDC数据在活动周的极小期的差异性显著大于极大期;(3)紫台的视宁度从1995年开始变差,直接导致了PRSN (PGSN)与IRSN (IGSN)的比值明显变大,表明视宁度的变化影响了紫台黑子的观测质量.  相似文献   

9.
紫金山天文台图书馆“国际交换”现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科学技术突飞猛进的今天 ,天文学科也在迅速发展。为及时获得天文学科新成果的信息及动态 ,我馆采取采购 ,国际文献交换及接受赠品等途径来实现搜集文献任务。图书馆大部分经费用于采购。由于当前经费短缺 ,书刊采购受到限制。受赠只是单方面的 ,时有时无。紫台有 6 0多年历史 ,历任紫台领导和广大研究人员又对国际交换的关心和重视 ,国际交换优势更为明显。现将紫台图书馆国际交换现状列述如下  相似文献   

10.
不久前我国人大九届二次会议上通过了宪法修正案,从根本上保证了全国人民更加旗帜鲜明,信心百倍地向21世纪迈进。这使我想起了为纪念我国第一部宪法的颁布而建立北京天文馆的一段值得回忆的往事。筹建计划喜逢良机1951年11月,我在北京见到了吴晗副市长,向他面陈了我对建设北京天文馆的设想,并请他给予支持。吴副市长主管北京市的文教工作,对建立天文馆极为热心,他要我尽快把筹建计划写好以便推动此事。1952年7月我写成了《关于建立北京假天馆(天文馆)的计划》,由紫金山天文台张钰哲台长带京面呈中国科学院吴有训、兰可桢两位副院…  相似文献   

11.
20 0 0年 1月 2 0日 ,是李鉴澄先生九十五华诞。李鉴澄先生是江苏吴江人 ,1 92 9年毕业于厦门大学数学系 ,1 93 0年赴南京到前国立中央研究院天文研究所工作。当时从国外归来的著名天文学家余青松所长正在创建自行设计的第一座近代天文台———紫金山天文台。在创建紫金山天文台的初期 ,李鉴澄先生从土木建设到仪器设备的安装调试等都亲自参加了工作。当天文台初具规模之后 ,他便利用当时仅有的仪器设备 ,从事天文研究工作。他对 1 60厘米光学望远镜的性能作了观测研究 ,又利用 61厘米反射望远镜、2 0厘米赤道仪、太阳分光仪等仪器对天体进…  相似文献   

12.
对科学观测用气球技术和气球天文观测的国内外发展现状作了综述,并对当前紫台如何开展气球天文观测提出了建议。  相似文献   

13.
张钰哲(1902—1986)是中国现代天文事业的奠基者之一,他在天文教育,天文科研上都有很多贡献,同时他还是一位热心科普的天文学家,他是我国天文科普事业的引路人。  相似文献   

14.
在紫金山天文台建台六十周年庆典大会上的讲话张和祺尊敬的各位领导,各位来宾,女士们,先生们,同志们:紫金山天文台在深化改革的大好形势中迎来了建台六十周年的生日。今天有这么多的贵宾和朋友,同我们一起共同庆祝这一喜庆日子,特别是省、市政府的主要党政领导和几...  相似文献   

15.
地球自转速度的突然变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根据紫金山天文台及其所属的徐家汇观象台的天文测时成果,我们发现在1959年7—8月间徐台石英钟的日差有一次突变.为了考查日差的变化情况,我们把1959年6月至9月间的天文测时成果,每半个月作一个平均点,再从平均点计算石英钟的平均日差.在上述期间,紫金山天文台用两具中星仪进行观测,徐家汇观象台用两具中星仪(其中一具有光电装置)和一具超人差棱镜等  相似文献   

16.
本文利用紫金山天文台太阳室200mm赤道仪的照相装置1980年所观测到的10个不同的太阳黑子的17张高分辨率的白光照片,我们辨认了30个本影点,并对它们进行测量,计算及分析。  相似文献   

17.
我国古代天文学是非常发达的,诞生了很多位著名的天文学家,制造了一大批天文观测仪器,我们的祖先早在公元前就注意到了众多天文现象,并有相当数量古老、丰富的天象记录,这些对日后研究天文学做出了很多宝贵的贡献。可惜能保存下来的古代天文仪器数量较少,现存的古代仪器主要保存在北京古观象台及南京紫金山天文台上。  相似文献   

18.
陈遵妫先生1901年生于福州,1921年东渡日本留学,1926年学成回国,在北京高等女子师范学校任教,同年受聘到观象台参与编历工作,此后一直服务于天文界,勤勤恳恳耕耘六十余载,自称"畴界老牛"。 陈老是我国现代天文事业主要奠基人之一,30年代先后参加过南京紫金山天文台和昆明凤凰山天文台(云南天文台前身)的创建,曾任中央研究院天文研究所研究员,担任过中国天文学会秘书长、理事长,《宇宙》杂志总编辑,主持编纂过《天文年历》。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任中国科学院紫金山天文台研究员,兼上海徐家汇观象台负责人。1955年奉调筹建北京天文馆,并担任馆长职务。陈老有近三十部天文学专著和普及读物问世,代表作有《天文学概论》、《流星论》、《大学天文学》、《恒星图表》、《宇宙壮观》等。他穷毕生精力,收集整理中国古代天文学史料,于1985年完成了四卷170万字的宏篇巨著--《中国天文学史》。该书因史料翔实丰富,在国内外具有广泛的影响。 陈老一生历经过各种艰难曲折,早年饱经战乱之苦,中年蒙受不白之冤,晚年双目近于失明,但他始终以豁达的心态处之,从未放弃过自己的理想和追求。在北京天文馆新馆即将建成之际,我们发表陈老生前撰写的回忆录,一方面对这位北京天文馆的创始人表示缅怀,另一方面希望年轻爱好者从  相似文献   

19.
云南天文台第二届学术委员会在云台第一期工程峻工,并以优良工程通过了国家验收鉴定之后,为讨论八十年代云台科研工作的学术考虑,于一九八三年三月六日~十二日在云台召开了全体委员会议。到会委员有王绶琯、龚树模、叶叔华、杨桂官、叶式辉、麦伟麟(以上为台外聘请委员)。陈彪、张柏荣、冯和生、丁有济、林兆驹、王京生、黄寅亮、王义明、谢光中(以上为台内委员)。此外还特邀了原数理学部负责人邓照明。紫台和云台党委书记袁锡志和吴敏然、上海台党委副书记周彬以及童傅(紫台)、李启斌(北台)、万同山(上海台)、李挺(天仪厂)等同志参加了会议。科学院昆明分院领导同志也莅临指导会议。  相似文献   

20.
为配合1968—1969年太阳活动峰年观测,研究耀斑光谱在太阳活动强烈时期的变化过程,中国科学院南京天文仪器厂和紫金山天文台于1967—1968年遵照毛主席关于“独立自主、自力更生”的教导,为云南天文台研制了水平式太阳望远镜和10波段自动摄谱仪.为紫金山天文台研制了9波段自动摄谱仪.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