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9 毫秒
1.
海岸带从自然的角度来划分,是以海陆相互影响所波及的地方为界限。在这个范围内,以潮间带为中心包括部分浅海和陆地,但从整个沿岸的社会、经济、科技等活动作为一个系统来考虑,可以认为,广义的海岸带应扩展到以沿海城镇为中心的经济区  相似文献   

2.
在全国经济发展的大趋势下,作为中国与东盟各国联系的重要通道,北部湾经济区发展海洋经济势在必行,而海洋经济的发展离不开陆域经济的支撑。文章主要分析北部湾地区海陆经济一体化发展的状况和规律,建立海洋经济和陆域经济的关联分析模型,对北部湾地区海陆经济一体化发展进行评价,分析其发展优势和机遇挑战,最后提出相关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3.
我国环渤海地区被称为“金项链”经济区。这条“金项链”北起丹东,东南至青岛,海岸线5800多公里,排列有18个地市,面积68万平方公里。这一地区具有发展经济的优越条件,被人称为中国经济起飞的“第三引擎”。一是交通便利,港口、铁路、公路密度均为全国第一。沿岸有大连、秦皇岛、天津、烟台、青岛等40多个港口,平均不到300公里就有一个港口,其中吞吐量超过  相似文献   

4.
劳动生产率差异是导致区域经济发展差异的重要原因,提高劳动生产率是促进经济增长的有效手段。分析我国海洋经济的劳动生产率的区域差异与演变对发展我国海洋经济具有积极意义。在分析我国海洋经济劳动生产率的特点基础上,文章运用基尼系数和泰尔指数计算我国沿海地区1997—2014年海洋经济劳动生产率区域差异,并进行σ-收敛性检验,结果表明区域差异呈现倒V字形走势,1997—2005年呈现σ-发散,2005—2014年呈现σ-收敛。采用泰尔指数分解方法测度表明,环渤海、长三角、泛珠三角三大经济区海洋经济劳动生产率地区内差异占总体差异的比重达80%以上,而地区间差异比重较小,环渤海经济区地区内差异最大。分阶段对我国各沿海地区海洋经济的劳动生产率进行排名并观察演变过程。提出提高我国海洋经济劳动生产率的相关建议:一是努力提高海洋经济全要素生产率;二是促进海洋产业合理布局,努力提高传统海洋产业劳动生产率;三是统筹区域海洋经济发展。  相似文献   

5.
渤海沿岸风暴沉积体的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渤海沿岸是风暴潮常发地区之一,温带气旋和热带风暴作用形成该区的风暴沉积体。研究风暴沉积体的特征及其分布规律,探讨全新世以来风暴作用对沿岸地质环境演化影响及沉积模式。进行野外地调查和历史资料研究,综合研究渤海沿岸风暴潮动力环境,渤海沿岸的风暴沉积体表现为滨岸沙堤、贝壳堤、风暴沉积砂层等地质体。保护风暴沉积体,合理开发利用,提出减轻灾害的措施和对策,有利于当地经济的可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6.
渤海沿岸风暴沉积体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渤海沿岸是风暴潮常发地区之一.温带气旋和热带风暴作用形成该区的风暴沉积体.研究风暴沉积体的特征及其分布规律,探讨全新世以来风暴作用对沿岸地质环境演化影响及沉积模式.进行野外地质调查和历史资料研究,综合研究渤海沿岸风暴潮动力环境.渤海沿岸的风暴沉积体表现为滨岸沙堤、贝壳堤、风暴沉积砂层等地质体.保护风暴沉积体,合理开发利用,提出减轻灾害的措施和对策,有利于当地经济的可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7.
海洋,是福建建设海峡西岸经济区的突出优势。十二五是福建建设海洋经济强省的关键时期,加快发展福建海洋经济、构建海峡西岸经济区重要战略支撑、凸显福建在全国海洋经济发展  相似文献   

8.
日本海地区是指西北太平洋的边缘海——日本海及其周围地区,包括日本列岛、朝鲜半岛、我国东北和苏联远东地区,陆地面积804万平方公里,人口约2.9亿。我国在历史上曾是日本海沿岸国家,但1868年不平等的《中俄珲春东界约》使我国的国界退到图们江入海口以上15公里处,丧失了日本海沿岸土地,但保留了经图们江入海航行的权力。从此,图们江成为我国进入日本海的唯一通道。  相似文献   

9.
海洋,是福建建设海峡西岸经济区的突出优势。“十二五”是福建建设海洋经济强省的关键时期,加快发展福建海洋经济、构建海峡西岸经济区重要战略支撑、凸显福建在全因海洋经济发展格局中应有的地位和作用,将成为整个“十二五”期间十分重要的战略任务。  相似文献   

10.
蓝色经济区建设是发展海洋经济的一个重要途径和表现形式。为发展海洋经济,我国规划了山东、浙江、广州、福建和天津5个以海洋经济为主题的发展区域,大力开发海洋新能源、发展高端海水养殖业、推进制度创新和技术创新是蓝色经济区建设的重要内容。海洋新能源可以节约不可再生能源,减少废气的产生,海水养殖业能加强海洋对大气中温室气体的吸附作用,制度与技术创新能提供法律保障的同时提高有限能源的使用效率。因此,在建设蓝色经济区的同时,对低碳经济发展提供了重要的推动力。  相似文献   

11.
正海洋经济具有公有性、流动性和立体性等特点。海洋有史以来就是人类所共有的,海洋的公海部分是全人类共享的财富;各个濒海国家和地区的领海或者专属经济区,也不能像陆地的土地那样可以让私人占有,生活在沿岸的居民,都可以享有渔盐舟楫之利;海水本身是流动的,因此蕴含在海水中的某些资源也会随着海水的流动而不断变换位置;海洋资源广泛分布于海洋表面、海洋水体、  相似文献   

12.
广西北部湾经济区发展快速、经济活跃,石化产业、大型港口与船舶运输集中分布在北部湾海域及沿岸地区,海洋油污染潜在风险日趋增大。文章综述了广西北部湾沿岸环境、社会发展状况,从广西北部湾海域油污染潜在风险进行分析,探讨了海洋油污染的日常防范措施与应急管理对策措施,以期为广西海洋环境保护和应急管理工作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3.
《海洋开发与管理》2006,23(5):66-66
福建海域面积13.6万km2,比全省陆地面积大约12%左右,海岸线3324km,居全国第二,海洋是福建国土的“半壁江山”。近年来,在福建省委、省政府“建设海峡西岸经济区”战略决策的推动下,福建省海洋经济获得持续、健康、快速发展,海洋综合经济实力迅速提升。2005年全省海洋经济总产值预计达2144.6亿元,比2000年增加约1105.8亿元,年均增长15.6%;海洋经济增加值达924亿元,比2000年增加约463.3亿元,年均增长14.9%,比同期全省地区生产总值增长速度高4.1个百分点。2005年海洋经济增加值占全省地区生产总值比重为14.1%,比2000年提高2.3个百分点,海洋经济…  相似文献   

14.
辽宁省近岸海域水质生物指标及变化趋势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岳力 《海洋科学》2005,29(6):84-88
2002年8月以来,对辽宁省沿岸经济贝类进行了抽样调查,并对近岸海域水质生物指标及变化趋势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一些地区沿岸贝类有害物残留量较高.水生生物表现为轻污染趋势。  相似文献   

15.
为推动我国振兴东北老工业基地战略,充分发挥我国东北地区面向海洋的区位优势,加快区域经济的发展和繁荣,文章从基础条件、空间布局和实施重点3个方面,分析我国东北地区海洋经济的区域协同发展战略。研究结果表明:辽宁省是海洋经济大省,而在打破传统"沿海"观念的基础上发展吉林省和黑龙江省的毗海经济和向海经济,有利于辽宁省海洋产业的转型升级和整个东北地区海洋经济的区域协同发展,俄罗斯远东发展战略与我国振兴东北老工业基地战略也为此创造了环境和机遇;我国东北地区海洋经济区域协同发展的空间布局为"一轴一带两区",其中"一轴"为大连至佳木斯的铁路通道,"一带"和"两区"分别为辽宁沿海经济带、延边州海洋经济区和绥芬河海洋经济区,各地发挥各自的区位和产业优势,科学布局海洋产业,形成集聚、辐射和带动力量;我国东北地区应大力推动海洋经济一体化、资源配置市场化、对外开放国际化和科学技术创新化,从而实现海洋经济的区域协同发展。  相似文献   

16.
关于建设海洋生态经济区的思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21世纪是海洋世纪。充分利用海洋资源,加快发展海洋经济,已成为浙江省国民经济发展的战略重点。建设海洋生态经济区是海洋开发的重要内容。为了建设海洋生态经济区,加快推进大陈岛、鸡山海域的开发,特提出如下意见和建议。一、建设海洋生态经济区的重要性和必要性所谓海洋生态经济区,就是在保护海洋生态和修补渔业资源的基础上,综合开发海洋资源和陆域资源,使之形成集人工鱼礁、深水网箱养殖基地、休闲渔业、海岛旅游和捕捞渔民转产转业工程为一体的海洋经济园区。建设海洋生态经济区,对于保护海洋生态和资源、增加渔民收入和发展海岛经济具…  相似文献   

17.
近年来,中国沿海省、市、自治区充分利用本地区优势海洋资源,海洋经济规模不断扩大,海洋产业持续增长,逐渐发展成为本地区的支柱产业。文章通过对环北部湾经济区的SWOT分析,发现其在海洋经济发展方面拥有很多优势和发展机遇,但其劣势和面临的威胁也是显而易见的。笔者在了解了环北部湾经济区的基本经济状况后,又提出了一些关于其未来发展方向的建议。  相似文献   

18.
夜间灯光亮度与夜间人类活动程度具有密切的关系,夜间灯光遥感数据能够在一定程度上反映地区社会经济发展现状。文中基于2000-2012年21期DMSP/OLS夜间灯光数据对山东半岛蓝色经济区社会经济参量开展研究分析。首先,利用夜光总量统计方法和标准差椭圆法分别在时间和空间上对研究区夜间灯光亮度进行分析;其次,分别构建夜间灯光与GDP等4种社会经济参量的线性回归模型,进行相关性的分析;最后,采用GDP等2种社会经济参量对研究区进行时空模拟分析。结果表明:夜光数据与地区的社会经济参量具有明显的线性相关性,能够在时间和空间上客观地反映地区城市经济的发展现状和空间分布特征。  相似文献   

19.
黄岛新经济区是指黄岛区所辖的152平方公里的广大地区,它是以青岛老市区为经济后盾,以前湾港为交通依托,以黄岛区为地域基础,以经济技术开发区为发展“龙头”,以外向型经济为特色,以高新技术、新兴产业为重点,以工业为主导,工贸结合,农渔、旅游、金融、房地产、科研教育等各项事业协调发展的新型综合经济区。将来,它将成为一座与胶州湾东岸老市区有着内在联系的并联港口城市。对于黄岛新经济区的发展模式是否可以做如下构想: (一)以外向型经济为主导,“外引一内联”相结合的经济结构  相似文献   

20.
冬季闽浙沿岸上升流的数值研究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采用a坐标下三维斜压非线性的浅海陆架数值模式,研究风、边界力流(台湾暖流、黑潮、长江冲淡水)及地形等因子对上升流形成的影响。结果表明,风、台湾暖流是影响冬季闽浙沿岸上升流形成的最重要因子,其中风对浙江沿岸上升流的形成影响较大;台湾暖流对福建沿岸及其远海域上升流的形成影响较大;长江冲淡水对长江口附近上升流有一定的影响,对闽浙沿岸上升流影响不大;地形对闽浙沿岸上升流的形成作用显著;潮对闽浙沿岸上升流形成的影响也很显著。M2分潮对近海岸区域及台湾东北附近海域上升流的形成影响较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