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28 毫秒
1.
云贵湖泊现代沉积物早期成岩过程中微量重金属地球化学行为研究@马英军¥中国科学院地球化学研究所湖泊沉积物,孔隙水,微量重金属,早期成岩作用,地球化学相云贵湖泊现代沉积物早期成岩过程中微量重金属地球化学行为研究马英军(中国科学院地球化学研究所,贵阳550002...  相似文献   

2.
云贵高原湖泊沉积物碳酸盐和有机质的同位素组成及环境信息记录@肖保华¥中国科学院地球化学研究所高原湖泊,碳酸盐,有机质,碳同位素,地球化学记录,环境气候信息云贵高原湖泊沉积物碳酸盐和有机质的同位素组成及环境信息记录肖保华(中国科学院地球化学研究所,贵阳550...  相似文献   

3.
湖泊现代沉积计年研究新进展万国江(中国科学院地球化学研究所,贵阳550002)关键词湖泊,现代沉积,计年在重力作用下,湖泊水体中的生物残骸及非生物微粒不断沉降,形成沉积物堆积。确定沉积物堆积速率对了解区域环境变化、提取沉积记录环境信息、建立精密外生地...  相似文献   

4.
泸沽湖沉积物有机质碳同位素组成与气候变迁记录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泸沽湖沉积物有机质碳同位素组成与气候变迁记录*肖保华万国江(中国科学院地球化学研究所,贵阳550002)关键词泸沽湖沉积物有机碳同位素气候变迁记录湖泊沉积物中有机碳的来源十分复杂,形态差异大,可粗略地分为来自湖泊生物(藻类、浮游生物和水生植物)的内部...  相似文献   

5.
利用碱性水解—高效液相色谱联用技术测定了云贵高原四个湖泊沉积物中色氨酸的含量。讨论了色氧酸的早期成岩作用并与其它氨基酸进行比较。利用优化的碱性水解条件(120℃、4.2MNaOH溶液中水解20h)分析沉积物中的色氧酸含量,回收率达93%。实验结果显示,在所研究的四个湖泊沉积物中,色氨酸只是一种微量氨基酸组分,浓度为0.15~2.66μmol/g,占总可水解态氨基酸的0.17%~9.18%。色氨酸的相对摩尔百分含量随沉积深度的增加呈上升趋势,与其它两种芳香性氨基酸酪氨酸和苯丙氨酸的变化趋势相反,揭示了芳香性氨基酸在早期成岩过程中的地球化学行为。研究结果还表明,色氨酸在沉枳物早期成岩过程中被硅藻细胞壁选择性保存。  相似文献   

6.
李敏  成杭新  李括 《地学前缘》2018,25(4):276-284
利用中国150余个淡水湖泊表层沉积物和深层沉积物的地球化学数据,采用中位数绝对中位差的方法统计获得了中国主要淡水湖泊沉积物的As、Cd、Cr、Cu、Hg、Ni、Pb、Zn、TN、TP、TOC及pH的地球化学背景值,为我国湖泊沉积物环境质量基准的建立和湖泊生态环境质量监管提供了重要依据。统计结果表明,我国表层湖泊沉积物中的As、Cd、Hg等重金属元素以及TP、TOC等发生了显著富集,显示出强烈的人类活动对湖泊沉积物环境质量的改变。在探讨国外环境质量基准值对我国淡水湖泊沉积物环境质量评价适应性的基础上,提出直接采用国外相关标准还不能客观评价我国湖泊沉积物的污染程度和生态风险,应充分考虑我国湖泊沉积物的地球化学背景,建立适应我国情况的沉积物环境质量基准。  相似文献   

7.
湖泊湿地生态地球化学评价的研究重点为湖泊湿地生态系统中的重金属、植物营养元素及一些有机污染物,评价标准体系相应地包括水质基准、营养物基准、水体沉积物质量基准、饮用水卫生标准、土壤环境质量标准、食品卫生标准、湖泊水库富营养化标准等。  相似文献   

8.
南海东岛湖泊沉积物中的生态环境记录   总被引:7,自引:2,他引:7       下载免费PDF全文
东岛牛塘为目前在西沙群岛少见的淡水湖泊,发育保存完好的沉积物。文章通过对一根长126cm的沉积柱开展多方面的沉积学分析,包括沉积物的岩性特征,反映碳酸盐含量的白度、CaO和LOI950℃以及反映有机质含量的TOC,TN,TS和LOI550℃等地球化学指标随深度的变化特征,沉积物和环境介质的碳、氮同位素的对比分析,沉积物的稀土元素和Sr,F,P,Se等元素地球化学特征。结果认为:该湖泊沉积剖面自上而下可分成3个具有明显不同沉积学特征的沉积单元,其中25~96cm的沉积层明显地受到了海鸟粪的影响。识别出的海鸟粪土沉积层,为进一步研究历史时期岛屿鸟类生态系统和气候演化提供了良好的信息载体。  相似文献   

9.
湖泊湿地生态地球化学评价的研究重点为湖泊湿地生态系统中的重金属、植物营养元素及一些有机污染物,评价标准体系相应地包括水质基准、营养物基准、水体沉积物质量基准、饮用水卫生标准、土壤环境质量标准、食品卫生标准、湖泊水库富营养化标准等.  相似文献   

10.
申锐莉  鲍征宇 《地质通报》2005,24(10):988-996
湖泊湿地生态地球化学评价的研究重点为湖泊湿地生态系统中的重金属、植物营养元素及一些有机污染物,评价标准体系相应地包括水质基准、营养物基准、水体沉积物质量基准、饮用水卫生标准、土壤环境质量标准、食品卫生标准、湖泊水库富营养化标准等。  相似文献   

11.
武汉主要湖泊重金属污染的特点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对武汉主要类型湖泊环境的金属污染现状,进行了地球化学调查。探讨了重金属污染元素在湖泊环境体系各要素(水体、底泥、生物)间的地球化学行为——重金属污染元素在湖泊水体、底泥中的分布特点,指出重金属污染元素在湖泊底泥中,主要以铁锰氧化物相和有机相形式存在。水生植物藕带对重金属元素的吸收富集具有选择性。  相似文献   

12.
抚仙湖是我国面积、蓄水量最大的高原湖泊之一。通过对抚仙湖FXH-B2钻孔岩芯296 cm沉积物的矿物组成和碳酸盐含量分析,结合岩芯XRF扫描数据和AMS^14C年代的测定,探讨了抚仙湖湖泊沉积物中碳酸盐含量与方解石矿物及沉积物Ca元素相对含量之间的关系及其环境指示意义,在对比和参考水下地形测量、地球物理勘探、水质和地球化学监测和不同部位钻孔岩芯的分析结果的基础上,重建了抚仙湖全新世以来气候和湖泊水位的变化。结果指示,抚仙湖碳酸盐含量与方解石的XRD信号强度、沉积物Ca元素的XRF扫描数据之间存在很高的相关性,沉积物中碳酸盐类物质主要为方解石(其他碳酸盐类矿物相对含量极微甚至可以忽略不计),沉积物中Ca元素主要来自碳酸盐,因此其含量由碳酸盐、即方解石矿物含量决定。沉积物中碳酸盐含量的变化可以用沉积物中Ca元素XRF扫描结果进行表示。由于抚仙湖处于亚热带季风气候区,以10月至次年4月降水量极少而蒸发强烈为特点的干季和以5月至9月降水为主的湿季所形成的干湿变化控制了湖泊演化的主要过程,区域气候变化是湖泊演化和水位变化的主要动力。结合湖泊沉积碳酸盐稳定同位素δ^18O和δ^13C、有机质含量及其同位素δ^13C、抚仙湖北部边缘水下侵蚀地形测量、地球物理勘探和沉积地层年代的确定和讨论,明确了抚仙湖沉积碳酸盐含量指示湖泊水位的变化,并重建了抚仙湖过去约12 ka以来水位变化的历史。结果显示,在约12 cal.ka B.P.至2.2 cal.ka B.P.期间的湖泊水位变化主要经历了波动式降低的过程,其中4.37~2.2 cal.ka B.P.期间高CaCO3含量、偏正的碳酸盐δ^18O、δ^13C值指示抚仙湖一度出现低于现代湖面约30 m左右的低水位,可能记录了抚仙湖流域极端的干旱时期,在2.2~2.0 cal.ka B.P.期间抚仙湖水位经历了快速升高的变化事件,期间湖水位快速上升达到现代湖水水位,揭示了印度季风控制区区域降水的特殊性和气候变化的突发性。  相似文献   

13.
阿哈湖沉积物─水界面Fe-Mn循环的微生物影响分析万曦(中国科学院地球化学研究所,贵阳550002)关键词阿哈湖,沉积物,Fe-Mn循环,微生物微生物参与的湖泊沉积地球化学作用在沉积物-水界面物质循环中具有重要意义。本文通过贵阳阿哈湖沉积物-水界面F...  相似文献   

14.
吉林省部分河流与湖泊表层沉积物中重金属的分布规律   总被引:13,自引:2,他引:13  
河流的水化学组成具有多样性和易变性,而湖泊水则因其交换缓慢,即使与河流所在地区的气候条件和地球化学条件相似,其化学组成也明显区别于河流,沉积物中重金属的分布也不同.利用形态分析、相关分析和地累积指数法研究了吉林省境内部分河流、湖泊沉积物重金属分布规律.研究结果表明,伊通河和南湖重金属元素生物可利用态含量都很高,存在较大的、潜在的生态危害,Pb、Cu在有机物态中表现出明显的赋存趋势;河流沉积物中Cu、Pb、Zn与pH值显著相关,但湖泊中却相关性不显著.河流沉积物受重金属污染较严重,污染程度最高达到4级,属强污染,湖泊污染程度较轻.  相似文献   

15.
太湖大浦湖区近百年来湖泊记录的环境信息   总被引:14,自引:3,他引:11  
刘建军  吴敬禄 《古地理学报》2006,8(4):559-563,564
通过对太湖TJ-2钻孔的137Cs、粒度、总有机碳(TOC)、总氮(TN)、总磷(TP)及化学元素等多指标综合分析,探讨了太湖大浦湖区近百年来的环境演变特征。研究结果表明,20世纪50年代以前,沉积物中大部分金属元素如Al、Mn、Cu、Cr、Ni、Zn与粘土含量具很好的相关性,相关系数在0.74~0.82之间。此阶段湖泊生产力不高,水环境较好,沉积物以较低的营养元素含量为特征。50—90年代,是太湖向现代湖泊环境转化的显著时期,湖区生产力大幅提高,人为活动对湖泊系统严重干扰,湖区迅速达到富营养化。在沉积物中表现为Fe/Mn值下降,有机碳、总氮、总磷与重金属元素急剧上升,且重金属元素变化明显不同于沉积物粒度及Al元素变化曲线。90年代以后,湖区一直持续着富营养化状态,富营养趋势渐缓,沉积物中粘土含量上升、营养元素稍降及重金属指标变化不明显的趋势很好地体现了这一特征。TJ-2钻孔显示的环境信息与湖泊实际环境监测结果基本一致。  相似文献   

16.
城市湖泊是陆地水圈的重要组成部分,与人类活动关系极为密切。然而城市发展导致城市湖泊富营养化愈发严重,湖泊生态环境问题引起了广泛关注。本文研究了2012年至2013年间北京城区12个公园湖泊表层沉积物的有机氮同位素组成、碳氮比值、总有机氮和总有机碳含量的分布情况,探讨表层沉积物生产力状态、沉积物的有机质来源定性与定量分析、湖泊营养输入程度和过程等。研究表明,后海及群明湖等的有机碳、氮含量较其他公园湖泊的高,土壤和污水有机质等对湖泊沉积物的贡献突出,表明这些湖泊初级生产力及营养程度高,具有一定的富营养化风险;各个湖泊的分布位置、周围环境以及管理方式导致了其生产力、营养状况及有机质来源的差异,应该分别从控制水土流失、减少污水输入、及时清洁水面上的浮游植物与枯枝落叶等多方面着手进行,减少湖泊环境污染风险,保持湖泊环境生态平衡。本研究为了解城市湖泊环境有机质来源和过程、湖泊现代环境的管理和防治,提供可靠的研究方法和评价体系。  相似文献   

17.
论阿哈湖水铁锰季节性污染机制万国江,黄荣贵,陈振楼,普勇,万曦,周兢业(中国科学院地球化学研究所,贵阳550002)关键词环境地球化学,铁锰季节性变化,污染机制,阿哈湖海洋、湖泊沉积物不仅是水环境物质输送后的储存场所,而且其蓄积的一些化学组分可能通过...  相似文献   

18.
本书是“七五”国家重点科技攻关项目75—01—13专题的研究成果,由中国科学院兰州地质研究所负责,中国科学院地球化学研究所和地质研究所参加工作。该书从构造地质、沉积相、遥感地质、古地温、有机地球化学、气源岩热演化和储盖层物性等方面系统而深入地研究了准噶尔、柴达木、酒西等盆地的天然气赋存条件,计算了天然气资源量,并预测了含气有利地区。  相似文献   

19.
<正>近几十年来,通过分析湖泊沉积物中无机、有机地球化学指标的变化特征,进而反演历史时期区域性气候环境变化状况的方法,已成为古气候环境变化研究的重要手段之一。有机地球化学方面,利用湖泊沉积有机质来进行古气候/环境重建方面的研究报道已有不少,而且发展迅速。在无机地球化学方面,铁元素是表生地球化学中非常活跃的元素之一,针对铁元素的研究也有很多,但是基于穆斯堡尔谱技术的铁元素化学种研究则相对较少,但在沉积环境与古气候重建方面取得了很好的效果,是近年来湖泊环境研究方  相似文献   

20.
 ̄(137)C及 ̄(210)Pb_(ex)方法广泛应用于湖泊现代沉积计年。不扰动沉积物柱心的采样和高精度的分样装置是获取准确计年结果的前提。沉积物剖面中1975年层节 ̄(137)Cs次级峰值可作为辅助计年时标;沉积物中绝大部分 ̄(137)Cs处于稳定态保证了 ̄(137)Cs计年时标的可靠性。季节性滞水带缺氧湖泊中 ̄(210)Pb沉积后再迁移可能导致 ̄(210)Pb_(ex)计年结果偏低。沉积物早期成岩过程中,铅化学相的转移提供了铅扩散迁移的地球化学条件;Pb-Po的扩散机理分别受Fe-Mn循环控制。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