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34 毫秒
1.
王幼俊 《地理教学》2014,(21):17-18
地理学是关于空间的科学,空间是对地域的几何抽象。地理学要阐明地理事物的空间分布及空间关系,这就要求学生具备一定的空间思维能力。所谓空间思维是指要对地理事物进行空间定位、空间变形及空间分析。高中阶段"地球的运动"部分要求学生对各种光照图进行转化,对学生的空间思维能力有较高要求。但学生对该内容学习时往往感觉困难重重,这是空间思维能力缺乏的一种表现。教师需要对此进行干预,突破该教学难点,培养学生地理空间思维能力。  相似文献   

2.
陈静 《地理教学》2015,(5):56-58
地球运动,是高考命题者青睐的考点,也是历年高考命题的重中之重。笔者纵观近几年“地球运动”的高考试题,发现其命题考查变化很大:命题背景材料新、越来越接近生活地理、命题图形简单化、试题的难度降低等。不仅考查学生掌握“地球运动”的基础知识,而且考查学生获取新信息、解读新信息和地理思维分析等能力。通过认真分析2014年全国各省地理高考试卷中的“地球运动”高考试题,提出2015年“地球运动”命题的新思考及备考策略。希望能为2015年高三学生地理学习及一线地理教师教学提供启示。  相似文献   

3.
初中学生年龄小、理解能力不强,空间识别能力尤其弱。所以,地理教学中,特别是初中地理有关“地球”、“地图”、“地球的运动”等章节的内容,一直是教学的难点。在长期的教学实践中,我感到以下方法对学生树立地理空间概念,起到了良好作用。  相似文献   

4.
秦伟  道理 《地理教学》1994,(3):26-26
初中地理(人教版)第二册第十九章“人类共同生存在一个地球上”是该册课本的最后一章,内容有:时区、时差和日界线,以及人类共同拥有一个地球。这一章所述内容是对初中一年级地理教学的一个总结,是在学生学习了前面各章所述的世界地理知识后,使学生将所学的地理知识形成一个完整体系,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人与地球关系的观点,使学生知道人类只有一个地球,必须合理利用保护。  相似文献   

5.
魏建党 《地理教学》2011,(23):55-56
在高中各学科中,地理往往被学生戏称为文科中的“理科”,高中地理的难点主要出现在必修一第一章第三节“地球运动”。如果高中地理教师能够运用自己多年的教学经验,形象地概括出本节中难题的解题规律,把广泛而又复杂的教学内容条理化、系统化,把教学难点简易化,就一定能够达到教学效果最优。  相似文献   

6.
丁焰更 《地理教学》2012,(15):27-28
学情分析由于高中扩招和当年高考取消地理科目的影响,日前初中地理教学中地理专业教师少,初中地理教学水平参差不齐;初中地理知识识记较多,学生学习时大多机械记忆,兴趣不佳;中考(不考地理)指挥棒又使很多初中学校对地理教学重视不够,学生感觉地理的学习不重要;九年级(初三)一学年不开设地理课,学生一年前的地理知汉印象日益“荒漠化,导致高一很多学生的地理基本素养儿近为零。以前人教版的老教材(2002年审核通过的,分必修上、下册)中第一篇为“致同学们”,而在新版(现行教材)中已删除(我觉得修订时还应加上)。但我们应该充分利用高中的第一节课,最大限度激发学生学习地理的兴趣,重塑学生对地理学科的正确认识,了解学习地理的科学方法,增强学习地理的信心。  相似文献   

7.
郭莉 《地理教学》2005,(4):22-24
最近在学校开展的“展示课”教研活动中,听了两位教师讲同一内容的课:高一“地球运动的地理意义(二)”(人教版、试验本上册)。尽管是同一内容的课,却折射出两位教师的教学理念和教学方式:一位是严谨的作风,传统的教法,很注重教学的实际效果;另一位是开放的作风,探究式的教法,很注重学生的学习过程。单从学生掌握知识这个角度讲,  相似文献   

8.
地理空间思维是中学生地理学习的重要素养。课堂教学中,通过合理的教学设计,可以提升学生的地理空间思维。在“地球公转运动”的学习中,由于空间尺度大、动态性强,教师可以通过营造适合学生操作实践的具身空间,认识地球公转现象,再通过空间转化,搭建理论知识与实践的联系,构建地理空间思维模式。  相似文献   

9.
江晔 《地理教学》2005,(11):14-17
上海中学地理课程起始年级设置在六年级。在以往,六年级的地理人门学习是从有关地球和地图的基础知识开始的,涉及到经纬网、半球的划分、地球的自转和公转运动、时区和日界线、地图比例尺的换算、地图的阅读等。这些地理概念、原理的集中学习,实际并不适合初次接触地理、对地理充满好奇的六年级学生。为了改变这一现状,上海市中学地理课程标准将“地理景观”作为课程内容设置在开题篇章中。在“初中阶段内容与要求”中的“内容”栏里规定了“她理景观丰富多样”、“地理景观的地区差异”和“地理景观的发展变化”三部分内容。同时,课程标准要求“地理景观”不仅作为课程内容被编人到教科书中,还“同步编写《地理景观》光盘教材。……”以此丰富“地理景观”的课程教学内容,并期盼“地理景观”带来地理学习的革命性变化。  相似文献   

10.
徐涛 《地理教学》2015,(5):50-51
一、课堂“灯下黑”情况分析“灯”是热闹的学生活动和表现优异的学生,他们过多吸引了地理教师的注意力,也很好的推动和丰富了地理课堂,所以把他们比作课堂的“灯”是当之无愧的。“黑”便是地理课堂中学生学习的潜在问题。1.学生活动中出现的活动“灯下黑”第一种情况是学生对地理教师设置的流程完成的很漂亮,但深入分析会发现,所谓的学生活动实际只是几个优秀学生的风采展示,其他学生并不懂,也没有真正参与课堂活动。笔者在“地球自转及其地理意义”的  相似文献   

11.
周义钦 《地理教学》2021,(4):42-44,35
随着新课标的颁布和新课程的实施,如何在教学中将地理实践力“落地生根”成为一线中学地理教师的关注点之一。本文以沪版高中地理新教材必修第一册第四单元的实践活动“利用三维GIS观察典型地貌形态”为例,应用谷歌地球GIS软件平台,对疏勒河冲积扇这一典型地貌的模拟考察活动进行教学设计,以期展示基于地理信息技术培养地理实践力的具体做法与过程,为一线地理教师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2.
地理教学是教师和学生的双向活动。以教师为主导、学生为主体的地理教学活动中,学生的学习行为对教学实效的影响,始终存在地理课堂教学活动之中。教学效果的好坏,诚然与教师的“教”有着重要关系,但作为教学活动主体的学生,能否发挥学习的内在主动性并通过相关的自主行为形成良好的课程氛围,是地理课堂教学实效非常重要的影响因素之一。通过对沿海侨乡乡村中学——福清海口中学的高中2年级学生的地理课程学习行为的抽样调查,探讨学生学习行为对课程教学实效的影响,并针对性地从教师观念转变、地方教材课程开发和地理学科社会价值与知识价值等方面提出改善学生地理课程学习行为的建议。  相似文献   

13.
上海市二期课改的初中地理教材在“区域地理”的编写上有了重大的变化,安排了不同尺度的区域作为“自主学习”的内容,其主要目的是使学生学会学习和研究区域地理的基本方法。然而,有些教师仍倾向以“先自然后人”的八股式进行国家地理的教学,这种“八股”式教学的熏复,势必削弱学生学习地理的兴趣。笔在教学实习过程中对此颇有感触,现将“巴西”一课教学中的反思和改进,与大家探讨磋商。  相似文献   

14.
侯建成 《地理教学》2011,(11):24-27
高中地理教材中的“活动”设计是服务于地理课堂教学的一个重要内容,它是对地理教材的有效、有机补充和完善,这些“活动”内容的设计,对于激发学生探究地理、学习地理的情趣、培养地理基本技能和技巧、培育学生自主学习的力度,具有“源头活水”的探究作用,是对地理教学应用的—个有效途径,是地理教学“学用结合”的一个积极亮点。  相似文献   

15.
地理教学系统是由地理教学的主体、客体和介体构成的,这与一般的内部运动着的有生命力的系统是一样的。从整体上看,地理教学的主体包适教导的主体地理教师和地理学习的主体学生,地理教学的内容是地理教学的客体,而地理教学的介体(媒体)则是沟通地理教学主体与客体的桥梁。  相似文献   

16.
信息技术已被广泛运用于教学,它在学生综合素养培养中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本文以“地球运动”为例,初步探讨了GeoGeBra软件在高中地理教学中对学生地理空间思维能力的培养,以期让更多一线地理教师认识到运用信息技术培养学生思维能力的重要性与必要性。  相似文献   

17.
蒋梦倩 《地理教学》2014,(18):25-27
正"地球运动"是地理学科非常具有特色的一个专题,但也是地理学习和高考中最容易造成对学生"伤害"的专题。笔者通过连续两年对高三地球运动专题的教学发现,在这部分内容中很多学生主要面临的问题是:基本原理大多都能搞懂,但却不会在解题时找到切入点。之所以会出现这样的问题,主要是因为学生空间想象的能力不够,难以建立空间概念,导致原理知识难以应用。根据教学经验,笔者结合例题,对高考地球运动  相似文献   

18.
新地理课程标准三个维度目标中的“过程与方法”目标,是地理新课程的一个“闪光点”。把“过程”也列为学习目标是前所未有,它的价值在于力求改变传统教学中重知识轻能力、重结果轻过程的不足,倡导让学生在“过程”中获取知识、形成技能,在“过程”中学会学习方法,在“过程”中内化情感、态度和价值观,“过程”型目标承担着实现三维教学目标的重任。但在实际教学中大多数教师对怎样围绕“过程”细化出易操作落实的课堂教学目标存在着很多困惑,本文以沪版高中教材“台风、寒潮、梅雨”一节(第一课时)为例,就围绕“过程”细化地理课堂教学三维目标这一问题作一探讨。  相似文献   

19.
在人教版九年制义务教育初中地理第一册世界地理总论后.学生学习的第一个国家地理就是丑本。这一节内容很多,对日本介绍得比较系统详细。但由于学生对日本的地理特征缺乏感性认识,教材内容相对枯燥,因而笔者设计制作了多媒体课件,利用多媒体辅助地理教学,取得了良好的效果。  相似文献   

20.
田国全 《地理教学》2014,(16):53-56
正地理是一门兼具文理学科特点的综合学科,学生甫一跨入高中阶段即面临难度相对较高的自然地理内容的学习,难免会因对自然地理一些概念、规律的不理解而出现认识障碍,从而影响到后续内容的学习,继而对地理学科产生畏难情绪。如果此时教师能够借用学生初中阶段比较熟悉的其他学科的知识作铺垫、作衔接、作类比,无疑会大大降低学生学习地理的难度,提高对地理学科的学习兴趣。地球自转的方向自西向东,这是很多学生的常识性认识,但为什么由于地球自转产生的晨昏线的移动方向却是自东向西的?初中物理知识告诉我们,判断一个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