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在历史长河中,中华民族的每一步发展都伴随着一次痛苦的超越,每一次超越都必将对社会的进步带来强力的驱动。从15世纪地理大发现时代到走进的海洋世纪,海洋逐步成为人类发展的时代主题,世界政治、经济和文化的历史走向是一条伸往海洋的航迹。然而,在人类发展史上千帆竞渡的过程中,并非任何民族和国家都能把握住历史的契机。机遇造就的历史巨大反差,文明的进步与落后是用血和泪、荣与辱共同交织铸成的。正象郭小川在诗中写的,历史的长河川流不息,流下的总是深沉的思绪……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离不开海洋,真正的强国必须是真正的海洋强国!  相似文献   

2.
人类认识开发海洋的能力越来越高,陆地资源短缺的现状令人们更寄希望于海洋,海洋对全球气候变化构成的巨大影响,均是促成“海洋世纪”到来的诸多因素,可以断定:  相似文献   

3.
国家在海洋空间上的政治利益不是一成不变的,它是随着国与国之间的斗争妥协、国际海洋法体系的不断完善、人类利用海洋科技能力的不断提升而不断拓展的.主要从以下三个方面对国家政治利益在海洋空间的拓展及基本走向进行了探析:海洋主权权利的拓展及基本走向;海洋管辖权的拓展及基本走向;海洋其他权益的拓展及基本走向.  相似文献   

4.
现代生态文明的系统研究始于西方工业化国家,是伴随着工业化的进程而展开。而我国的生态文明思想由来已久,早在5 000多年前就已形成了一套鲜为人知的人类生态理论体系。文章在回顾西方生态文明理念与中国生态文明思想的基础上,提出了海洋生态文明的内涵与本质。文章指出,海洋生态文明是以人与海洋的和谐共生为核心,以海洋资源综合开发与可持续利用为前提,以提升海洋对我国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的保障能力为主要目标,并进一步将海洋生态文明的内容归结为以下两点:1海洋生态系统的可持续发展,体现在海洋资源的可持续供给和海洋生态系统的良性循环;2人类社会的可持续发展,体现在社会经济的可持续发展和人的海洋生态文明意识的提高。海洋生态文明建设任务是以提高海洋生态文明意识为基础,以构建现代海洋产业体系为核心,以建设海洋生态安全屏障和有效控制入海污染物总量为保障,以海洋科技创新为依托,全面推进人与海洋的和谐共生、健康发展。在理论探讨的基础上,文章以厦门市为例介绍海洋生态文明示范区建设实践。  相似文献   

5.
《海洋世界》2008,(9):5-5
海洋“死亡地带”主要是由缺氧引起的,现在,它已经像传染病一样开始向全球海洋扩散。弗吉尼亚海洋科学院的研究员罗伯特·戴兹说:“必须认识到海洋缺氧不是局部问题,而是全球问题,会产生严重的后果,它已经开始威胁人类的海洋食物资源。”  相似文献   

6.
“十四五”规划纲要明确提出“深度参与全球海洋治理”的目标,这对中国建设海洋强国具有重要意义。文章基于治理理论介绍全球海洋治理的概念,梳理全球海洋治理的发展历程,构建SWOT-PEST矩阵分析中国参与全球海洋治理的优势与劣势、机遇与威胁,基于分析结果提出中国深度参与全球海洋治理的战略选择和实践路径。研究结果表明:全球海洋治理历经海洋控制与争夺、开发与规则构建、深度调整和演变3个发展阶段,中国参与全球海洋治理大致划分为被动参与、积极参与、全面参与和深度参与4个阶段,中国在全球海洋治理中的影响力与话语权逐渐上升;中国参与全球海洋治理的内部优势大于劣势、外部威胁大于机遇,战略选择应从现阶段的多元型战略向增长型战略过渡;中国参与全球海洋治理的实践路径包括推广海洋治理理念、提升海洋治理能力、完善海洋治理规制和搭建海洋合作平台。  相似文献   

7.
2011年,是辛亥革命100周年,中国海洋从“百废待兴”一步步地走向了“海洋振兴”。 2011年,是《海洋开发与管理》创刊以来走过的第27个年头,杂志始终坚持为我国的海洋开发和海洋管理建言献策,见证了改革开放以来我国海洋事业的发展和崛起。  相似文献   

8.
管松  于莹  乔方利 《海洋学报》2021,43(1):155-164
为了找到逆转海洋健康状况衰退的有效途径,联合国决定自2021年启动“联合国海洋科学促进可持续发展十年”(以下简称“海洋十年”)计划。2020年12月31日获得联合国大会审议通过的《“海洋十年”实施计划》以“构建我们所需要的科学、打造我们所希望的海洋”为愿景,描绘了“海洋十年”的预期成果、挑战与目标,以及实施、治理、协调、筹资、监督与审查等机制。“海洋十年”被联合国喻为“一生一次”的计划,是联合国发起的海洋大科学综合性顶层计划,它将通过激发和推动海洋科学领域的变革,在全球和国家层面构建更加强大的基于科技创新的治理体系来实现海洋的可持续发展。这将深刻改变人类对海洋的认知与行为模式,深刻影响乃至引导海洋秩序的演化过程,也会对海洋区域合作整体布局产生较大影响。建议我国以“海洋命运共同体”理念为指导,积极参与“海洋十年”,作为深度参与全球海洋治理的核心抓手,尽快组建“海洋十年”国家委员会,制定中国行动方案,与国际社会一道推进海洋的可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9.
21世纪是海洋的世纪,是人类进入大规模开发海洋的新时代。开发海洋的主要方式是填海造地,填海造地必然会对海洋生态环境带来不可逆转的损害。为做到以较小的海洋环境影响代价,取得尽可能大的海洋经济效益,有必要从科学发展观出发,深入研究和探讨填海与建设海洋生态文明之间的关系,做到填海建设与创建海洋生态文明协调发展值得我们去思考和实践。  相似文献   

10.
王琳  李晶  周慧  王凡 《海洋科学》2023,47(9):91-102
近几十年来,全球的海洋健康状况明显下降。为了防止、减缓和扭转未来海洋健康和功能的恶化趋势,联合国启动了海洋科学促进可持续发展十年(2021—2030年)(简称“海洋十年”)规划,以整合全球海洋相关领域的资源与力量,科学地保护海洋并实现海洋资源的可持续开发和利用。联合国“海洋十年”规划为海洋领域的科学家、政策制定者、私营部门、非政府组织和地方群体更加高效、合理地共同保护和开发海洋资源提供了一个广阔平台,也为中国实现海洋强国战略、发展海洋科技带来了机遇与挑战。本研究通过梳理联合国“海洋十年”规划的发展过程和已批准的行动与活动,结合文献信息分析,深度解析了“海洋十年”规划的发展和实施动态,探讨了“海洋十年”规划的热点研究主题。自2020年9月,联合国正式发布“海洋十年”规划以来,共有来自60个国家的409项行动获得“海洋十年”的批准,其中包括47项计划、277个项目和85项捐助,研究热点主要是海洋政策制定与海洋管理、海洋生态系统健康和海洋生物多样性等。在此基础上,本文从“海洋十年”活动的实施与协调、能力建设、资金支持、人才培养和宣传推广的角度,进一步提出了促进我国全面参与“海洋十年”规划实施...  相似文献   

11.
主编手记     
《海洋世界》2008,(9):11-11
从自然属性来讲,海洋是一个天然的资源宝藏,当陆地资源将被耗尽而变作各种人类生活的“必需”之物的时候,海洋就无可奈何地从“宝藏”变成了“保障”;海洋也是一个不可控制的潜在威胁,常常在鲜有预兆的情形下给人类制造出大麻烦;海洋更是一个天然的屏障,把共同生活在这个星球上的人类分隔出不同的国家和种族。  相似文献   

12.
孙松  孙晓霞 《海洋与湖沼》2017,48(6):1132-1144
中国科学院海洋先导专项的主要任务是针对国家对海洋的战略需求,瞄准海洋领域国际前沿问题,建立海洋综合探测与研究体系,从海洋系统的角度研究海洋的各种现象、过程和规律、提出应对措施。海洋科学的发展在很大程度上依赖于技术的进步和装备水平的发展,能力建设是实现海洋先导专项科学目标的前提和基础。本文重点介绍海洋专项实施以来在能力建设方面的主要进展,包括近海与深远海观测网建设、深海综合探测与研究平台体系建设、海洋装备研发,以及随着能力建设水平的提高所带来的科学认知上的突破。通过科学目标与技术研发的有机结合、国家海洋战略目标与基础科学发展的有机结合、海洋科学与经济社会发展有机结合的实践,海洋先导专项全面提升了我国海洋综合探测与研究的能力,为深入认知、预测、预警预报、综合管控、开发和保护海洋奠定了基础,推动我国海洋科技向纵深发展,从陆架边缘海走向广袤的深海大洋,从中国近海所面临的资源环境与可持续发展问题到探索全球海洋运作机制与未来海洋发展战略。  相似文献   

13.
吴溪 《海洋世界》2008,(4):35-36
海水正变得越来越“酸”——要是你住在海里面,绝不是什么好事儿。 阳光背后总有乌云。现在,世界范围内的海洋每小时吸收100万吨二氧化碳。无可否认,这个吸收量仅是人类燃烧石化燃料后向大气排放的二氧化碳量的1/3。海洋的这种吸收作用从一定程度上减缓了全球变暖效应。然而,大气的“福祉”变成了对海洋的“诅咒”——二氧化碳溶解在水中形成碳酸。  相似文献   

14.
建设“海上中国”需要海洋人才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建设“海上中国”需要海洋人才王诗成(山东省海洋与水产厅)一、海洋人才开发工程的提出1.从“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到“科教兴国”远古时代,人类改造自然靠的是人的体力和自然力。人的自然力是当时的第一生产力。到了18世纪,人类进入动力机器的时代,机器成为这...  相似文献   

15.
沿海社区环境可持续技术的一种策略吴克勤(国家海洋信息中心)自1992年联合国环境与发展大会签署“21世纪议程”等文件以来,全球海洋意识空前增强。海洋是地球上重要的生命支持系统,占地球表面积10%的全球沿海地区支持着一半以上的世界人口,海洋环境与人类生...  相似文献   

16.
伦敦倾废公约,即“防止倾倒废物及其他物质污染海洋的公约”(Convention on the Prevention of Marine Pollution by Dumping of Wastes and Other Matter,简称LDC),它产生于1972年。当时人们认识到海洋并非能够接收一切废物的“垃圾桶”,由于海洋自身净化能力有限,任意向海洋倾倒大量废物,特别是有害工业废物,会导致严重的海洋污染,从而对海洋生物及人类健康造成危害;因此,有必要在全球范围内对海洋倾废活动加以限制。根据1972年斯德哥尔摩联合国人类环境会议的建议,近100个国家和地区于1972年底在英国伦敦召开了政府间海洋倾废公约会议,会议正式通过了伦敦倾废公约。伦敦倾废公约于1975年8月30日生效。截止到1989年7  相似文献   

17.
南海古生产力研究进展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海洋表层水中的浮游生物通过光合作用和沉降作用,将碳从真光层“泵”入深海,从而使海洋表层生产力、CO2浓度与全球气候3个环节连接起来。海洋存储的CO2是大气的60倍,因此,在相当程度上,海洋控制着大气中CO2浓度的变化,海洋生产力控制着全球碳循环,从而对全球气候变化产生极大的影响。因此,研究海洋生产力的变化,对于理解全球环境变迁有着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18.
海洋在政治,经济,军事和全球环境方面具有重要战略意义,现代世界强国都从战略全局上关注海洋。(1)海洋是人类生存环境的重要支持系统:地球表面积约为5.1亿平方千米,其中海洋的面积3.6亿平方千米,占总面积71%,是影响地球环境变化的重要源泉;(2)海洋是最大的政治地理单元,被划分为领海.专属经济区.大陆架.公海和国际海底区域等五个法律地位不同的政治地理区域。其中,划归沿海国家管辖的1.09亿平方千米,成为各国的“蓝色国土”;目际社会共有的公海和国际海底区域2.5亿平方千米,是世界各国的“公土”,(3)海洋是尚未充分开发利用的自然资源宝库,是人类可以开发自然资源的“潜在基地”;(4)海洋是军事活动的重要场所,目际安全,沿海目家的安全,都与海洋密切相关。所以——  相似文献   

19.
随着海洋认知加深和海洋生物技术发展,海洋遗传资源已成为全球关注的新兴战略资源,如何开展国家管辖范围以外区域(ABNJ)海洋遗传资源国际治理已经成为国际生物多样性保护领域的热点问题。文章通过梳理国家管辖范围以外区域海洋生物多样性(BBNJ)国际谈判中的大国博弈与争议焦点,尝试从海洋命运共同体视域分析中国参与海洋遗传资源国际治理的模式,提出在坚持“原生境自由获取”原则和坚持“公平合理惠益分享”原则下,深度参与BBNJ第四次政府间大会。加强MGRs获取能力和技术研发能力建设;加强MGRs治理的国际合作;加强海洋涉外谈判人才队伍建设做好“后BBNJ时代”海洋治理准备等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20.
现代海洋技术的发展现状与前景展望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海洋不仅蕴藏着丰富的生物、矿产、油气等资源,而且拥有巨大的海洋环境空间和可再生的自然能源,同时也是国际交往的桥梁和纽带。联合国《ZI世纪议程》指出:海洋是全球生命支持系统的一个基本组成部分,也是一种有助于实现可持续发展的宝贵财富。ZI世纪是人类全面开发海洋的新时代。为了认识海洋、开发利用海洋和保护海洋,许多国家积极推动海洋科技的发展,以期提高在海洋技术领域的国际竞争能力。美国早在1990年就发表了《90年代海洋科技发展报告》,提出要“保持和增强在海洋科技领域的领导地位”。同样,1990年英国发表了《90年代英…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