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提出一种新的模糊回归数据融合方法的超声回弹测强曲线,此测强曲线可以减小偶然误差,提高检测的精度。同时,运用置信检验理论提出了在给定置信度下经过修正后的建筑结构强度的置信区间,并给出了混凝土强度的三个评定标准。此方法比较符合工程实际情况,且对混凝土强度做出了定量的判定。  相似文献   

2.
矩法和线性回归法能得到较为准确的岩土抗剪强度指标的均值,但是在统计标准差或变异系数时,矩法常常面临样本容量偏小而导致变异系数偏大的困难,而常规线性回归法无法给出实际所需的抗剪强度指标的标准差。本文从可靠度理论出发,利用正交标准化变量空间中原点到极限状态线最短距离为可靠指标的原理,提出了一种利用Excel规划求解功能求解抗剪强度参数的简便方法。将这一方法应用于91组404个水利水电岩土工程二类岩体与混凝土胶结面大型直剪试验结果的统计中,并将结果与其它方法进行了对比。  相似文献   

3.
采用蒙特卡罗法对考虑参数不确定性的重力坝地震响应进行研究,参数不确定性主要考虑了材料的弹性模量、混凝土材料的抗拉强度、抗压强度和碾压混凝土重力坝建基面和层面的摩擦系数和凝聚力等,地震荷载按反应谱法进行计算,主要考虑了地震系数的不确定性,利用大型商业软件MARC计算快捷、处理方便的优点,对拟建的龙滩碾压混凝土重力坝(高196.5米)进行了上千次随机数值计算,根据概率论和数理统计原理给出了在95%置信度下重力坝关键部位的位移、应力响应,并给出其响应分布的直方图,所得结果还与确定性的时程响应的结果进行了比较,同时还给出了关键部位开裂概率。最后对该重力坝沿建基面和典型层面的整体抗滑稳定可靠度进行分析研究。结果表明在上游坝踵处、下游坝颈和高程341米之间的下游侧在8度地震作用下会出现开裂破坏,大坝沿高程341米层面和建基面的整体抗滑稳定可靠度最低。  相似文献   

4.
基于极限分析上限定理,考虑堆石料内摩擦角较大以及抗剪强度具有非线性的特性,提出一个用于求解土石坝极限抗震能力的有限元计算方法。该方法通过功能平衡条件、位移协调条件、边界条件、屈服条件以及所求极限荷载,形成标准的二阶锥规划数学模型,并用内点法进行优化迭代求解,得到土石坝坡极限抗震能力的上限值。运用该方法对一个典型面板堆石坝进行抗震极限分析。结果表明:按规范设计的土石坝具有较强的抗震能力,且竖向地震力对大坝的极限抗震能力存在一定影响;此外上限有限元法具有较高的计算精度及工程实用价值。  相似文献   

5.
本文指出,目前抗震规范里规定的设计方法不能正确地估计结构抗震的可靠度。作者用24个地震记录计算了1800个多层建筑的弹塑性地震反应,给出了多层建筑在地震作用下延伸率的分布密度。文中用结构的延伸率不大于某一极限值的概率表示结构抗震的可靠度,提出了一个根据对结构抗震可靠度的要求设计抗震结构的方法。用此法进行设计,可以求出结构遇到不同强度地震时的可靠度。如果在某一时期某一强度地震发生的概率为已知,结构总的抗震可靠度即可求出。最后,用本文给出的结果对现有建筑的抗震可靠度作了估计。  相似文献   

6.
通过对试验数据的分析,将钢骨超高强混凝土框架节点的设计参数作为随机变量,采用可靠度理论中的JC验算点法,对框架节点抗剪强度承载力可靠度进行了分析,统计了可靠度随各因素的变化规律。结果表明,钢骨超高强混凝土框架节点抗剪承载力可靠度随节点核心区体积配箍率的增大而增大,随荷载效应比的增大而减小;当柱轴压比增大时,其可靠度先稍微增大,然后减小。  相似文献   

7.
用JOPENS-MSDP地震分析软件提供的Hyposat、Hyp2000、Locsat和单纯型定位算法,分析一次网内和一次网缘爆破试验事件,将测定结果与GPS实测爆破位置进行对比。结果表明:4种方法的测定结果,水平方向误差均达到1类要求,垂直方向误差较大;使用区域走时模型时,Hyposat定位方法测定的网内和网缘事件的水平误差均小于1 km,爆破时间存在0.5 s左右的误差。155万多组随机台站组合的定位结果,进一步证实:①Hyposat最稳定,具体表现为相同台站布局下,Hyposat定位结果水平向置信度最高;在同一置信区间内,相同精度要求下,Hyposat容许的最大空隙角上限最大;②Hyp2000最不稳定,在台站布局好时可信度较高,但随着台站布局变差其结果快速变得最不可靠;③Locsat和单纯型水平向介于二者之间,垂直向明显较差;④在90%的置信区间下,4种方法的定位结果达到1类、2类和3类精度要求的最大空隙角上限不相同。  相似文献   

8.
地震引起的地面运动是非常复杂的随机过程,具有时间和频率非平稳的特性。用确定性方法对隧道结构抗震性能的评价未能考虑地震动的随机性。本文提出采用概率密度演化法计算隧道结构在随机地震作用下变形响应的概率分布,并引入变形指标计算其在随机地震作用下的可靠度以评估抗震性能。首先根据概率守恒原理的随机事件描述建立概率密度演化方程;其次,根据相应的初始条件与边界条件,采用总变差不增(TVD)格式的有限差分方法求解方程;最后求和得到隧道结构变形指标的概率分布并依据指标限值给出可靠度。结果表明,在随机地震作用下,隧道结构变形响应的概率分布与地震动强度随时间变化规律一致。采用不同变形指标计算得到的可靠度存在差异,直径变形率对应的结构可靠度为0.752 1,隧道倾斜角对应的结构可靠度为0.875 0。  相似文献   

9.
潜在震源区震级上限不确定性研究   总被引:7,自引:1,他引:6  
冉洪流 《地震学报》2009,31(4):396-402
潜在震源区的震级上限(Mu)是指在该潜在震源区内可能发生的最大地震的震级.预期未来发生超过该震级地震的概率趋于0.本文运用误差分析及逻辑树等方法,并结合发震模型的数值模拟得到的大震合成目录等结果,系统分析并最终得到了不同途径给出的不同类型潜在震源区震级上限的不确定性.该结果可直接应用于包括地震区划在内的工程地震以及活动断裂危险性评价等工作中.   相似文献   

10.
核电站在设计基准期因地震可能引起的破坏与核电站抗震性能设计水准的高低有直接的关系。美国土木工程协会(ASCE)根据美国能源部门对电站在自然灾害下的设计理论做进一步的研究,提出了ASCE 43-05规范的设计方法。该方法运用了成熟的概率地震危险性分析和地震易损性分析基本原理,提出了基于性能目标的设计方法。由于我国还缺少这方面的研究,故系统推导了该方法,并给出了参数变化时该方法的两个性能目标达到的程度。另外,评估核电站结构、系统和组件(SSC)的高置信低失效(HCLPF)是目前评估核电站的主要指标,研究了ASCE 43-05规范设计方法的HCLPF值,得出了该方法在不同条件下满足性能目标的要求,和具备高置信低失效的要求。最后,进行了算例验证和计算分析,为今后我国核电站的设计提供技术参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