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1 毫秒
1.
孙景群 《气象》1978,4(2):24-25
干旱是我国农业生产上出现频繁的自然灾害。据历史记载,自公元初至19世纪,我国共出现过1013次大旱,平均每世纪发生53次。这在水利落后靠天吃饭的古代,危害是不浅的。当时,由于科学技术水平的限制,人们无力抵御自然灾害,往往求助于迷信,无可奈何地寄希望于神明,以图变凶为吉,化险为夷。  相似文献   

2.
自然灾害(洪水、干旱、地震、火山爆发、海啸旋风、滑坡等)主要通过2个途径影响人类健康。一是自然灾害直接对人类生命财产及安全造成的毁灭性破坏与打击;二是自然灾害造成生态环境的破坏,使人类生活、生产环境质量明显恶化,形成疾病、传染病易于发生和流行的条件(又称灾害的“后效应”)。当自然灾害的直接后果被基本消除以后,这种“后效应”还将存在一个时期。因此,消除自然灾害的“后效应”是研究自然灾害与健康及疾病控制问题的中心工作,也是研究抗灾、减灾的一个重要课题。 江西是自然灾害频繁发生的省份,1998年的特大洪涝灾害,更是百年…  相似文献   

3.
西北地区干旱气候的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西北地区干旱气候的研究董安祥郝惠玲向军(甘肃省气象档案馆730020)西北是我国主要的干旱地区,干旱半干旱区约占总面积的82.8%。干旱是西北主要的气候特点,旱灾是最主要的自然灾害。1最早的干旱记载中华民族有五千多年的文明史,黄河流域是中华民族的摇篮...  相似文献   

4.
由中国科协副主席李振声、曾庆存、张玉台主持的减轻自然灾害学术研讨会于1999年1月28~31日在北京举行。参加会议的代表100多人,提交论文80多篇。论文涉及’98灾害回顾,’99重大灾害预测,减轻自然灾害的措施、对策及建设等内容。此次会议旨在加强部门联合、减少灾害损失。中国是世界上自然灾害尤其是气象灾害最多的国家之一。我国的自然灾害管理多采用单灾种、部门分割形式.而自然灾害往往具有群发性和相似性,这种管理形式显然存在诸多弊端。为此.中国科协决定每年召开一次小型的、高层次的全国减轻自然灾害学术研讨会,1999年的此次…  相似文献   

5.
本世纪初拉萨的气候概况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本文主要依据清代驻西藏办事大臣有泰日记(公元1904年2月9日—1907年4月17日)手稿记载有关拉萨每日天气、物候现象和自然灾害的藏文档案资料,对本世纪初拉萨的气候特征进行了初步分析。根据对池水结冰初终日及其厚度、降雪积雪状况和物候记载分析,得出本世纪初拉萨气候比现在严寒;根据对雨日、雨期及洪涝灾害出现情况的分析,得出1991—1906年拉萨为多雨期;此外,现代气象观测表明,拉萨是一座无雾的城市,而那时记载有的年份则出现雾日。  相似文献   

6.
冬小麦的整个生育过程,经过秋、冬、春、夏四个季节。所以(本草纲目)中有:“小麦秋种冬长春秀夏热,具四时中和之气故为五谷之贵”的记载。由于冬小麦的生育期长必须战胜多种自然灾害,才能获得好的收成。春季的终霜冻麦对冬小麦来说,是一种比较常发生的  相似文献   

7.
李爱贞  张雪芹 《气象》1996,22(7):17-20
作者根据《山东省历代自然灾害志》的记载应用Foxpro提供的软件,建立了莱州湾地区500年来旱涝灾害的汉字库,并通过一系列转换,将其转为数字库;将旱涝灾情的文字记载转换为区域旱捞指数,并与现代降水资料相对接,建立了1470-1990年共521年的历年逐旱涝灾害指数为序列,为分析该地区旱涝灾害发生规律和预测提供了依据。  相似文献   

8.
夏季苏联境内,某些地区有时会发生干旱,大范围持续时间长和强度大的干旱往往会给国民经济带来较大的损失。因此,同其它国家一样,苏联科学家们,也致力于研究干旱及其预报方法以及减轻干旱灾害影响的措施。然而目前对这些问题的解决,尤其是干旱长期预报方法,效果甚微。考虑到干旱的特殊危害性,我们认为有必要集中科学力量来研究这一现象及其预报方法。干旱也是草原上的一种自然灾害,随着畜牧业、农业的发展,人们已经开始注意到它的危害性并不止一次地在年鉴史册中加以叙述。历史上干旱的详细记载可见的著作。但以往并非所有的干旱都有记载。由这些记载来看,以前的干旱比现在为数少。事实上是现在对干旱进行  相似文献   

9.
分析了法律建设在防御自然灾害中的地位、作用,得出法律、法规是防御自然灾害的基础保障;分析了防御规划在防御自然灾害中的前瞻性作用,得出规划、设计是防御自然灾害的关键保障;分析了教育宣传在防御自然灾害中的主导性作用,得出教育、宣传是防御自然灾害的全民保障;分析了自救在防御自然灾害中的自我保障,得出自救、互救是防御自然灾害的重要措施;综合分析得出,自然灾害防御是国家、政府、组织、法人、自然人的责任,应纳入日常工作管理。  相似文献   

10.
同志们: 今天是国际减灾日,省直各界各部门的领导、专家和群众代表在这里集会,一是纪念国际减灾日,二是正式成立江西省减灾协会。 首先,我要感谢各位代表对我的信任,推选我担任江西省减灾协会会长,我将不辜负同志们的委托,与大家一道把江西的减灾工作搞好。 古往今来,自然灾害给经济和社会发展造成了巨大危害,严重威胁着人类的生存和发展。人类一刻也没有停止与自然灾害的斗争,几千年来都坚韧不拔、前赴后继、英勇顽强地与自然灾害作斗争。正是这种斗争,推动了科学技术和生产力的发展。当今科学技术的高速发展,已经为全面地、大规模地抗御自…  相似文献   

11.
自然灾害应急管理问题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防御和减轻自然灾害,保障广大人民生命财产安全,是保证人民安居乐业,维护社会长期稳定的重要前提。本文从自然灾害属性、特点和应急特点入手,探讨了自然灾害应急管理应注重和加强的工作,即:自然灾害应急管理,监测、预警是起点和首选策略;完善应急预案体系,是灾害应急管理的主线;信息的收集和分析是自然灾害应急管理的基础;全民应急意识是有效应急的重要资源;建立健全应急联动机制是自然灾害应急的关键环节。  相似文献   

12.
清代山东地区自然灾害种类多、发生频繁.从史料记载看,清代所发生的自然灾害,以水灾、旱灾、蝗灾和震灾为主.在清代268 a中,山东地区共发生涝灾245年次,黄、运洪灾129年次,潮灾45年次,旱灾233年次,蝗灾138年次,震级不同的地震283次,并且呈现周期性和不断增长的趋势.频繁发生的自然灾害,对清代山东地区的经济发展、社会秩序、人口数量产生了重大影响.为减轻灾害的影响,稳定和发展社会经济,政府采取了蠲免、赈济、调粟等相应的救灾措施.但是,由于受政府财政能力变化的影响,荒政也呈不断衰退的趋势.造成荒政衰退的原因很多,主要还是整个社会经济的衰退.清代前期,社会经济上升,政府财政收入多,救灾投入多,救灾效果也较好;清代后期,随着社会经济脆弱程度的加剧,政府的财政收入状况不断恶化,自然灾害发生后政府往往无力救助,救灾的时效性大不如前.  相似文献   

13.
雨后Fn的记载在夏季,经常出现这种情况:雷雨过后,天气转晴,天空中仍有Fn存留。在这种情况下,云的记载问题就出现了不同见解。有人认为:云的记载应与当时天气情况配合,原来的Fn在天晴之后应记FC,以反映天气向晴好的趋势发展;也有人认为:虽然天气转晴,但...  相似文献   

14.
李兴旺 《气象》1980,6(12):18-18
对雾的消散过程的记载,我站长期以来是在雾的终止时间后面,紧跟着记一个轻雾符号。这是基于下面的想法形成的:雾是由初生阶段的稀薄雾幕(轻雾)逐渐变浓,形成雾。之后又逐渐变稀薄,成为轻雾,最后完全消散。据了解,另外有些站也有这种习惯性的记录方法。其实,上述情况只是雾的生消过程的一种形式。但久而久之,就把这种形式固定化,当作唯一的形式,记载上也就千篇一律了。  相似文献   

15.
《气象科技》1974,(4):37-39
我县是关中地区主要产棉区之一,每年播种面积都在五万亩以上。棉花在生长期内,常遭受到旱、涝、风、冻等自然灾害的袭击,直接影响到产量的稳定提高。因此,必须分析研究棉花产量与气象条件的关系,以寻找它们之间的内在联系。现就我县1960年以来各年产量与气象条件的关系作以下分析。一、降水根据历年资料记载,我县棉花在整个生长期内需总降水量350—550毫米,降水的适宜与否,对棉花的产量影响很大。  相似文献   

16.
张家诚 《气象》1975,1(5):20-21
1972年前后,世界上有相当一部分地区出现了气候异常现象。于是国外有一些学者“推论”说未来世界气候将继续恶化。情况究竟怎样呢? 根据气候纪录、历史记载和考古、地质发现,证明世界气候在地球史上曾经有过显著变化,几亿年的气候史中主要是温暖的气候,这时期在世界范围内基本上没有冰雪复盖,北极与南极地区也是这样。但在几亿年漫长的气候史期间,也出现过若干次寒冷时期。在寒冷时期,冰雪很多,冰川由高山发展到平原,例  相似文献   

17.
阐述了全球与江西的自然灾害发生情况和造成的损失,着重介绍了全球气候变化趋势及其危害,以及在此背景下的江西气候变化特征,认为严重的自然灾害已经而且会越来越成为制约经济社会快速健康发展的重要因素。要求各级政府和各级领导要落实江西省防灾减灾“十一五”规划,落实各类自然灾害应急预案,落实自然灾害应急管理队伍,通过加强自然灾害评估,加强自然灾害应急宣传教育,加强协调与配合,不断提高自然灾害监测、预警、预报能力,自然灾害应急领域的科技创新能力,以及自然灾害应急管理和处置能力。  相似文献   

18.
李爱贞  张雪芹 《气象》1996,22(7):17-20
作者根据《山东省历代自然灾害志》的记载,应用Foxpro提供的软件,建立了莱州湾地区500年来旱涝灾害的汉字库,并通过一系列转换,将其转为数字库;将旱涝灾情的文字记我转换为区域旱涝指数,并与现代降水资料相对接,建立了1470-1990年共521年的历年逐季旱涝灾害指数序列,为分析该地区旱涝灾害发生规律和预测提供了依据。  相似文献   

19.
1987年12月11日,第42届联合国大会一致通过了第169号决议。决议确定1990年至2000年,在全球范围内开展“国际减轻自然灾害十年”的国际活动。其宗旨是通过国际合作,将当前世界上各种自然灾害造成的损失,特别是发展中国家因自然灾害造成的损失减轻到最低程度。  相似文献   

20.
风暴潮又称风暴海啸。一般是由台风、气旋、强寒潮等持续时间较长的风暴系统影响下所引起局部海域海面非周期异常升高的一种较严重的自然灾害。如若风暴潮与天文潮同位相迭加时,这种海面的异常升高现象更为显著,常出现多年不迂的最高潮位,在短时间内造成重大灾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