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21 毫秒
1.
针对校情、课情、师情和学情差异决定了理实一体的实践路径差异,以及工程测量课程室内室外2种课堂的特殊课情,提出教材与实训实习项目的一体化、实训实习项目与工作过程的一体化、理实教学与课程思政的一体化、理论课堂与实践课堂的一体化的四维理实一体化,探索了工程测量四维理实一体化教学模式,从构建模块化知识技能体系、挖掘基于典型工作环节的实训项目、构建过程评价体系及反馈机制和课后质量保障体系等途径进行实践。  相似文献   

2.
目前,国内外测绘业使用的手持测距仪主要用于房屋室内测量,测距大多在70~80m以内。在室外较长距离的测量中,手持测距仪存在着测距精度低、测距对点慢和准确率低等情况。手持测距仪快速定位测量装置旨在拓展手持测距仪应用范围,为室外较长距离测量提供了一种经济适用,简便快捷的测量方法。  相似文献   

3.
测量自动化是未来天文作业的发展方向。针对现有的天文测量系统仍需人眼观测恒星的缺陷,基于视频测量机器人TS50i的工作模式,详细介绍了其相关参数和关键技术,提出了利用TS50i代替传统全站仪进行自动天文测量的方法。采用星图处理方法解算室内观测模拟数据,验证了基于其视频测量特点的星点提取算法的适用性,其室内模拟实验横纵方向的星点提取精度分别达到0.010和0.011像素。基于大量室外观测结果表明:以视频测量机器人为平台的自动天文测量具有可靠性和准确性,经纬度定位精度达到分别优于0.24″和0.22″,可以满足野外高精度的天文测量要求。  相似文献   

4.
基于Smart3D的倾斜摄影测量模拟系统三维建模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河南理工大学倾斜摄影测量模拟系统为实验平台,在室内空中轨道上搭载五镜头倾斜相机,模拟室外倾斜摄影测量获取沙盘模型影像,用Smart3D软件进行空中三角测量和三维建模,用实测检查点分析模型精度。实验结果表明,利用Smart3D对倾斜摄影测量模拟系统中的沙盘模型进行三维建模是可行的,精度可以达到毫米级。  相似文献   

5.
室内移动测量系统在北京市新型基础测绘体系空间实体建设中发挥着重要作用。本文提出了室内移动测量系统在新型基础测绘体系空间实体建设中的技术框架,该框架包括室内外数据采集、处理流程与方法、多源点云数据拼接与融合及一体化点云和全景影像数据在全要素三维建模中的应用。并以NavVis M6室内移动测量系统为试验设备,选取怀柔区金隅水泥厂地区作为开展北京市新型基础测绘的试点区域。结果表明,本文室内移动测量系统作业流程可满足新型基础测绘体系空间实体建设的需求。  相似文献   

6.
祖为国  刘勇 《地理空间信息》2014,(3):139-140,143
围绕输变电工程一体化思想,从外业测量多种仪器使用一体化、外业测量编码一体化、外业测量作业模式一体化、数据处理成图一体化、输出成果资料一体化、归档资料一体化等方面进行系统模块设计,完成了输变电工程测量内外业一体化软件的设计。  相似文献   

7.
深圳港妈湾港区海星码头1#~4#泊位旧码头拆除工程实施过程中,为了防止在原码头深底层保留桩柱对新建桩柱的影响,需要对原码头桩柱泥面以下位置进行精密测量。本文采用船载综合测量系统水上水下一体化测量技术对妈湾港1#~4#泊位桩柱进行了水岸一体化高精度测量,通过利用激光扫描仪和多波束分别测量出水上、水下桩柱引水面点云图。基于高精度水面点云绝对坐标对水上、水下桩柱引水面点云进行特征拼接,从而获得桩柱引水面高精度绝对位置。然后根据引水面绝对位置和桩柱尺寸精准计算出保留桩柱泥面以下部分的点位和斜率。经过外符合精度验证,桩柱定位的绝对精度为10 cm。最后,将旧桩柱测量结果与新桩柱设计结果对比,结果表明:新旧桩柱在2#泊位存在一个桩柱发生碰撞,4#泊位存在10根桩柱新旧桩柱水平间隔小于10 cm,在施工过程中可能会发生碰撞。  相似文献   

8.
在开展房地一体项目时,传统的测量技术已不堪重负,即时定位与地图构建(SLAM)技术在移动测绘方面具有较好的应用,其不依托GNSS信号可以对室内和室外的地面水平环境进行地图构建和环境建模.文中利用HER-ON LITE便携式移动测量系统开展房地一体测量实验,介绍测图流程、数据内业处理与点云成图,并分析其点云精度,对比各种...  相似文献   

9.
试论封闭构筑物测量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冯文灏 《测绘学报》1996,25(2):156-160
试论封闭构筑物测量本文1995年5月19日收到,截稿日期1995年9月4日。冯文灏(武汉测绘科技大学,430070)1封闭构筑物测量的对象与测量环境分析本文作者建议把隧道、地下工程、仓、罐以及室内建筑等对象的测量,统称为封闭构筑物测量。封闭构筑物...  相似文献   

10.
船载多传感器一体化测量技术与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刘强  翟国君  卢秀山 《测绘通报》2019,(10):127-132
船载水上水下一体化测量技术是近年来的一项新兴技术,该技术通过对多波束测深仪、激光扫描仪、海洋船只定位导航等设备的集成,进行水上水下一体化测量。针对实际海岛(礁)测绘中,登岛困难、岛上作业条件差及测绘任务重、难度系数大等问题,本文介绍了一种船载多传感器一体化测量技术,并通过对船载水上水下一体化测量系统实施海岛礁、水中构筑物、港区等近岸一体化测量,阐明系统在应用案例中的性能优势,为水上水下一体化测量技术进一步应用开拓思路。  相似文献   

11.
工程测量在园林建设中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以丹阳华晟生物发电有限公司室外景观工程为例,介绍了工程测量在园林建设中的地位和作用,施工放样的方法和过程;阐述了测量在园林设计、施工放样、施工监测中的应用。  相似文献   

12.
随着技术、经济的发展,城市建设已经成为了国家建设的核心内容,城市的规模不断扩展。城市的建设离不开城市工程测量,城市工程测量则离不开一体化和综合化的城市工程测量技术,这种技术不仅包括一体化的测量基准,同时也包括不断综合化的测量手段和技术。本文就目前国内城市工程测量技术现状和发展趋势进行分析,旨在探讨将城市工程测量一体化、综合化的重要性和实施中需要注意的事项,为城市工程测量提供更快更准的优化方案。  相似文献   

13.
研究倾斜摄影测量联合传统测量的室内三维实景模型重建方法及精度分析。倾斜摄影测量使用普通相机采集多视角的影像,传统测量使用免棱镜全站仪采集测区的像控点,两种技术相结合构建室内三维实景模型。研究结果表明:倾斜摄影测量联合传统测量构建的室内三维实景模型成本较低、精度较高,并且能真实、完整的还原测区场景。为工程建设和测绘工作等领域提供有价值的参考数据。  相似文献   

14.
系统地阐述了地面测量工程一体化自动化系统的研究内容、方法及研究情况,提出了全站式测量系统的概念和分类,论述了一体化自动化是地面测量发展的主要方向。  相似文献   

15.
赵少良  任伯龙 《北京测绘》2021,35(3):381-384
为探究不同材质的反射面对全站仪免棱镜模式测量结果的影响,以Leica TM30全站仪为例,介绍了一种免棱镜测量外符合精度室内测试的方法.利用Leica Axyz经纬仪测量系统高精度三维坐标测量的特性,将其测量值当作真值,通过对比两种方法的测量结果,验证了在10m范围内,TM30全站仪免棱镜测量模式的三维坐标整体误差在0.5~2.0 mm.对于较为平整光滑的反射面,其测量精度较高,反之测量相对粗糙的反射面时,其精度较低.针对室内短程建筑测量,提供了一种可靠的外符合精度测试方法.  相似文献   

16.
基于航空倾斜摄影测量的生产流程,提出一种倾斜摄影测量教学模拟系统,并介绍该系统的设计与应用,该系统可实现从数据获取、控制测量、空中三角测量、三维建模到"4D"产品生成的全过程模拟。系统可降低室外航空倾斜摄影测量实习的成本与风险,可进行反复操作,提高学生对摄影测量的理论认知和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  相似文献   

17.
地面控制测量工程一体化自动化系统的研究与实现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通过对GPS和电子速测仪测量系统两种现代测量技术的对照,指出地面控制测量在一体化与自动化方面所存在的问题、产生的原因和解决的方法,介绍了作者所研制的地面控制测量作业及其数据处理一体化与自动化系统的系统设计、软硬件情况以及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18.
随着工业产品尺寸的不断增大,空间位姿测量需求的不断增多,大尺寸动态测量技术的应用将会非常广泛。目前,大尺寸动态测量技术主要包括全站仪动态测量技术、数字摄影动态测量技术、室内GPS动态测量技术、激光跟踪仪动态测量技术等。本论文从现代工业发展需求出发,介绍了当前几种大尺寸动态测量技术的原理、特点及应用,并对大尺寸动态测量技术的发展进行了展望。  相似文献   

19.
全站式地面测量工程一体化自动化系统研究   总被引:14,自引:1,他引:13  
系统地阐述了地面测量工程一体化自动化系统的研究内容,方法及研究情况,提出了全站式测量系统的概念和分类,论述了一体化自动化是地面测量发展的主要方向。  相似文献   

20.
室内GPS(In-doorGPS)定位系统是参照空间角度前方交会测量原理制造出的非正交坐标系测量系统,由于和GPS定位的原理非常相似,也称为室内GPS(In-doorGPS)定位系统。介绍了系统的组成形式、测量原理、精度分析,并对工程化和应用做了一些简单的介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