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25 毫秒
1.
平衡剖面及其地质意义   总被引:3,自引:1,他引:3  
一、引言编制准确的构造剖面对于地质工作来说是至关重要的。在区调阶段编制的剖面,常带有相当大的推测性,有的甚至只是说明作者本人思维的一种图解表示,经不起实践的检验。但对于矿产勘探,尤其是油气田地质和工程地质等,一个准确的符合实际的剖面对于指导进一步工作(如布置钻孔、评价储量等)有很大的现实意义。因此,在开始钻孔之前应当用某种方法来检验剖面的正确性。所以,近年来主要是在油田地质勘探中发展起来了一种平衡剖面  相似文献   

2.
1978年11月,国际地质科学联合会(IUGS)所属国际地质对比计划(IGCP)第29号项目(国际前寒武系——寒武系界线)的工作组首次访华期间,云南昆明地区的梅树村剖面及王家湾剖面、四川峨眉的高桥剖面、湖北峡东区的天柱山剖面及松树坡剖面,被该工作组选作为参考剖面。1982年11月6—8日,由中国国际地质对比计划全国委员会、中国地质学会和国际地质对比计划第29号项目工作组联合发起的《国际前寒武系——寒武系界线问题现场讨论会》在昆  相似文献   

3.
剖面对比是地质工作的基本方法之一,它包括的内容十分广泛,诸如地层剖面对比,勘探线钻孔柱状图的对比以及坑硐工程中系统采样的对  相似文献   

4.
萧宗正 《地质论评》1987,33(1):95-100
地处北京西山并与八达岭长城、十三陵毗邻的南口剖面,为我国北方著名的晚前寒武纪剖面之一。其研究历史悠久、地位重要,有经典剖面之称。在前人工作的基础上,我们重新做了观察。本文试在研究历史,区域地质,地层层序,顶底界线,叠层石及微古植物等方面,作一简要介绍与总结。  相似文献   

5.
我国在青藏高原开展了许多地质调查与矿产勘查工作,取得了大量的地质资料,但是这些珍贵的地质资料没有实现统一管理,不能实现共享,影响了为青藏高原经济社会发展的服务。因此,开展实测剖面数据库建设与数据Web发布系统的研究工作,可以全面摸清青藏高原地质资料数据分布情况,并通过基于WebGIS技术的实测地层剖面数据Web发布系统发布这些地质资料。通过这一系统,用户可以十分直观地了解已完成区域地质调查项目的实测地层剖面分布情况,了解每一条实测剖面的地理位置、所测地层、长度、生产单位、生产日期,观看剖面示意图,了解每一地层分段的岩石特征、化石种类、岩层厚度等,为用户提供地层剖面数据的检索与查询服务,以及地图查询、浏览、打印服务,同时还可以了解相关的地质背景知识。  相似文献   

6.
讨论了利用多项式拟合和小波变换制作零炮检距剖面和小波剖面的方法,并用VisualC++语言开发了基于Windows操作平台下的地震资料零炮检距剖面与小波剖面制作系统。利用最佳拟合算法与最佳小波基函数,使用制作系统对煤田实际地震资料进行了处理,取得了满意的地质效果。   相似文献   

7.
平衡剖面技术是地质学研究中的一种重要方法,其研究领域涉及地质学的方方面面。通过对国内外大量资料的调研,论述平衡剖面在盐构造恢复、海底斜坡构造恢复及在强烈挤压区中的应用等方面的最新进展。从地震观点与平衡观点的不统一性及平衡剖面的精度问题讨论该技术的不足。认为平衡剖面技术在处理复杂地质问题方面还有待完善。随着地质资料精度的提高,该技术必将有更加广阔的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8.
浅地层剖面仪是目前海洋工程勘察和海洋地质研究应用最为广泛的地球物理调查仪器之一,其地层探测分辨率越来越高,但实际获取的声学地层剖面资料在解释时会存在一些陷阱,值得引起注意。笔者从浅地层剖面仪的工作原理出发,分析了导致解释陷阱的4种情况:声学地层与地质地层的不同导致的陷阱、非自激自收导致的浅水区浅部地层厚度畸变、特殊反射界面在声学剖面上的空间变形和海底地层中声速变化造成的地层厚度失真,并对浅地层剖面资料处理和解释中如何预防和消除这些陷阱的影响进行了讨论。  相似文献   

9.
实测地质剖面图是野外地质工作中一个重要环节。为了能够准确测量、实时整理、快速录入剖面原始数据,避免低效、繁琐、不利于对比,易出错的局面,基于数字地质调查系统(DGSInfo)实测剖面这一平台,配合Section Info.mdb、GeoSection.mdb等剖面数据库,利用Microsoft Access数据库处理软件进行快速原始数据整合录入,进而高精度、高效率绘制实测地质剖面图,对后期野外路线PRB采集定位、地层单元准确划分以及对整个地区地质背景的了解均具重要指示意义。  相似文献   

10.
基于剖面三维地质建模方法及在本溪地区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张伟  薛林福  彭冲  柴源  成伟 《地质与资源》2013,22(5):403-408
针对成矿带三维地质建模面临的实际问题,以GOCAD软件作为三维建模工具,阐述了基于剖面的三维地质建模流程与方法.为了充分揭示本溪地区深部地质情况及隐伏铁矿的发育情况,采用基于剖面的三维地质建模方法构建了本溪地区907km2的三维地质模型,获取了本溪地区地下三维地质结构,显示出该地区盖层发育宽缓褶皱,断裂切割作用强烈,基底最大埋深可达4200 m,在变质基底埋深较浅的地区,具有很大的铁矿资源勘探潜力.实际应用情况表明,基于剖面的三维地质建模方法符合地质研究从二维到三维的工作流程和思维习惯,是一种有效的成矿带三维建模方法.  相似文献   

11.
开敞式TBM在掘进过程中,往往会遇到断层破碎带,目前业界已经有相应的处理方式,但是在遇到类泥石流洞段时,单独依靠目前TBM自身条件及已有的处理方式很难实现顺利通过,需要采取特殊的施工处理措施相互配合才能通过。本文依托吉林引松供水项目三标段类泥石流不良地质洞段的处理,形成了一套完整的开敞式TBM过类泥石流不良地质洞段施工处理技术,即在碎块石夹杂断层泥段采用超前管棚支护,在类泥石流不良地质洞段采用堵水灌浆加固技术并配以喷锚喷网 钢拱 模筑混凝土的联合支护技术。工程实践验证了该技术的可行性。  相似文献   

12.
西昆仑北段矿产分布特征及找矿方向浅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新疆西昆仑北段大地构造位置位于塔里木板块与羌塘板块的接合部位,地质构造复杂,岩浆岩发育,成矿地质背景优越.根据新疆西昆仑地区构造单元特点,结合该地区的地质勘查成果,将西昆仑北段划分为六个成矿区带,对每一成矿区带的成矿特点进行了总结、分析,并列举了几个典型矿床,以期对每个成矿区带成矿地质特征进行进一步阐述.同时,针对六个成矿区带提出了下步找矿方向.  相似文献   

13.
以往对鲁西新太古代地质研究主要是区域性的,对于露头尺度上的深入研究还不多见.本文对鲁西泰山栗杭地区的地质剖面进行了详细的野外地质和锆石SHRIMP年代学研究.岩石十分新鲜,类型多种多样,现象丰富且复杂.条带状英云闪长质片麻岩和细粒英云闪长质片麻岩的岩浆锆石年龄分别为2.62 Ga和2.63 Ga,可解释为岩石的形成时代.另一条带状英云闪长质片麻岩的岩浆锆石和变质锆石年龄相近,均为~2.57 Ga,其地质意义需进一步工作来确定.奥长花岗质岩脉的形成时代为2.60 Ga.闪长质片麻岩侵入条带状英云闪长质片麻岩和奥长花岗质岩脉,岩浆锆石年龄为2.52 Ga,存在2.66~2.69 Ga外来锆石.研究表明,泰山地区存在不同时代(~2.7 Ga和~2.6 Ga)英云闪长质片麻岩,仅根据野外特征难以相互区别.该剖面所记录的岩浆构造热事件是鲁西地区新太古代地质演化的缩影,但缺失~2.7 Ga TTG岩石记录.   相似文献   

14.
刘西雷 《地下水》2013,(6):165-167
长堤油田桩11块是位于济阳坳陷沾化凹陷长堤断裂带东侧的一个自西向东倾斜的鼻状构造,其馆下段为一强底水驱动的岩性构造层状普通稠油油藏,以水平井开发为主。本文以岩心、测井以及多种分析测试资料为基础,建立了油藏精细地质模型,以动态分析和数值模拟为手段,建立底水稠油油藏水平井开发效果评价标准,对油藏开发效果进行评价,分析影响开发效果的主要因素,为改善该块整体的生产效果,提高原油采收率打下基础。  相似文献   

15.
刘大军  张益忠 《探矿工程》2008,35(10):60-65
TBM掘进机以其快速、高效、安全、优质等优点越来越广泛地被应用于隧洞开挖施工中,尤其更适用于深埋超长隧洞,然而在不良地质洞段中TBM掘进缓慢,甚至有卡刀可能,反而不如钻爆法灵活,这就需要根据围岩性状采取特殊技术处理措施,辅以监控量测手段对支护方案进行验证、调整支护措施、修正设计参数等。结合辽宁大伙房输水隧洞工程,总结了在不良地质洞条件下的超前地质预报方法、不良地质段处理措施以及围岩变形监测方法。  相似文献   

16.
南京市纬三路过江通道盾构直径达14.93 m,盾构始发段地质条件复杂,地下水丰富,盾构始发风险巨大。为确保始发安全,盾构始发加固采取三轴水泥搅拌桩加垂直冻结相结合方法,有效防范了施工风险。详细介绍了该隧道盾构工程中始发端冻结施工技术。  相似文献   

17.
孙韬  杨良锋  卢立伍  王伟  徐峰  李莹 《地球学报》2017,38(2):249-255
野外地质剖面考察是开展地质研究的一项重要工作。在野外地质考察过程中,为了直观展示地质剖面的细节信息,往往需要拍摄大量的影像。同时,为了提高细节信息的展示程度,这些影像往往分辨率高,但视场角小,所以单一的影像注定无法兼顾的展示地质剖面的整体信息和细节信息。因此基于这种同时展示整体和细节信息的需求前提下,本文在自主研发的Mosaic of Image Program(MIP)图像拼接系统的基础上,对野外拍摄的影像进行了拼接处理,形成地质剖面的长条带全景影像。为了提高拼接处理的精度,本文对高精度的相机检校、畸变校正及MIP的地质剖面应用等方面进行了研究。在湖南古丈县地质遗迹剖面的实际处理中,完成了300多张高分辨率影像的快速拼接,获得了良好的数据记录和展示效果,拼接影像几何失真小于2像元。本文实现的技术手段在野外地质剖面考察中具有良好的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18.
探讨了地质勘探线剖面三维坐标与剖面图二维坐标相互转换方法及其实现过程,建立了数学模型,并通过计算实例进行了验证。主要作法是,根据剖面图的特性选择勘探线剖面地表迹线与勘探基线所在垂直面的交点为转换计算基准点(B),以勘探线剖面内过基准点(B)的水平直线(L)为旋转轴,将勘探线剖面旋转至水平位置;再以基准点(B)为旋转点,将勘探线剖面在水平面内旋转至水平直线(L)成东西向,建立剖面内空间要素旋转前后的关系式,实现三维坐标向二维坐标转换。按相反的操作过程,已知转换后剖面图上点的二维坐标,可以计算出剖面上对应点的三维空间坐标,实现二维坐标向三维坐标转换。  相似文献   

19.
计算机勘探模拟系统的剖面图交互式编辑子系统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下载免费PDF全文
计算机的勘探模拟系统在国外已进入实用阶段。目前我们正在做这方面的尝试。在初期设想的计算机勘探系统中很多是在剖面图上进行的,所以剖面图的交互式编辑子系统是整个系统核心的部分,它的主要设计思想是用户通过计算机键盘操作、用类似手工的方法在计算机屏幕上画出一张供自己使用的地质剖面图,并且还有修改、删除、存贮等功能,使用户感到直观、灵活、方便且易于比较。  相似文献   

20.
准噶尔盆地排2井区油气成藏机理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综合利用地质、地球物理、油气/油藏地球化学及盆地模拟领域中先进的技术与研究方法,以盆地演化和流体输导格架为成藏背景,从有效烃源岩出发,以能量场演化及其控制的化学动力学、流体动力学和运动学过程为核心,探讨了准噶尔盆地排2井区油气藏的成藏机理。精细油源对比表明,南部四棵树凹陷侏罗系含煤源岩为本区油气的主要母源。喜山期新构造运动对本区油气的生成、运移、聚集成藏等地质作用意义重大,决定了排2井区油气藏晚期浅层长距离快速充注的成藏模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