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34 毫秒
1.
地震层析成象(Seismic tomography)是用地震波描述地球内部复杂的、不均匀的速度和/或衰减结构之图象的技术,它可以使用天然震源(地震)和人工震源(爆破和振动)的地震波。“Tomography”一词为医学家所创,来源于“tomograph”(即“切片图”)——一种受检病人身体某部分的高分辨率二维X射线图象。若干相邻切片图叠加在一起即可得到病体的三维图象,以辨认肿瘤或其它病变。地震层析成象与医学的层析成象有很强的相似性,二者都有来自多源的大量交叉射线从不同方向穿透物体,并被一组接收器所接收。就目前的技术发展水平,地震层析成象是用波速的变化来产生物体的图象,而医学层析成象(或称之为计算机辅助层面成象,或CT扫描)则是由X射线衰减的变化得到的。  相似文献   

2.
据美国每日科学网站 2 0 0 3年 8月 8日报道 ,用地质方法勘测海洋内部。一项几十年来用于研究地球内部的技术现在有了新用途 ,科学家们用它可以“看到”海中的水层 ,进一步了解洋流、漩涡和混合过程。利用地震反射剖面技术向水下发射声波 ,然后对反射波进行分析可以绘制出漩涡、内波以及其他对气候、渔业和污染扩散有影响的海洋特征的图像。50多年来 ,地震反射剖面技术一直被用于勘测地球内部结构、探查石油和天然气矿藏。现在 ,科学家首次利用这种技术寻找海水混合的地点 ,这或许有助于他们进一步了解海洋是如何吸收热量并把热量从赤道运送…  相似文献   

3.
本文所涉及的“地震层析成象技术”是在广义上理解的,其内容有:一)地震波速度V或速度的微扰动δ_v的空间层析成象,地震波品质因数Q值或Q值的微扰动δ_Q的空间层析成象;二)与地震监测预报有关的地球物理涉及震源状况有关的成象技术;  相似文献   

4.
初至波走时层析反演技术作为建立近地表速度模型的重要手段,是解决陆地资料复杂静校正问题的关键技术。而折射波广泛发育的海洋地震资料,对折射波信息的关注与运用并没有得到广泛的重视。本文首次将层析反演方法应用于海洋拖缆地震数据的近海底速度模型的建立。本文方法与陆地资料层析反演的主要区别在于:①在震源信号的最小相位化处理后进行初至时间的拾取,避免了混合相位子波初至拾取不准带来的误差;②以海水深度与海水速度作为反演约束条件,减小了迭代误差。实测二维资料的层析反演结果表明,本文方法可反演出较为精确的海洋地层速度结构。   相似文献   

5.
在留尼旺岛格朗湖坝地区(Grand Etang dam site)进行的十二次地震层析成象勘测结果,是关于CPGF(法国地球物理勘探公司)在过去十年中所发展的弯曲射线层析成象技术的一个说明.在低速带之上覆盖着高速带的地区,这种方法取代了惯用的地震折射法,比简单直线的层析成象精确得多.在详细的研究中,没有损失深度方面的精度,并可将钻井结果向横向推广. 在格朗湖坝的情况下,固定于玄武岩的杭渗透截流设计,已被修正为考虑三处截流. 目前,进一步的工作是利用傅里叶变换发展衰减层析成象技术.在这种情况下,弯曲射线方法衬于计算正确的几何扩展是非常宝贵的.  相似文献   

6.
由中国东南大学承办的第20届声学成象国际讨论会将于1992年9月12-14日在南京举行,这是一次国际性的以声波发射成象为主题的学术会议,其中的特邀报告以声波全析成象为中心论题;向学术界征集的学术论文包括以下的有关专题:  相似文献   

7.
本文以射线的折射和反射定律为基础,采用阻尼最小二乘法(在CT技术中,常称为SIRT算法)和单井单侧多偏移距的反射资料以及地面反射资料,研究反射波层析成象技术对二维弯曲界面的成层结构进行重构的情况。数字模拟试验表明,本文提出的逐层成象方法对透镜体和尖灭地层的成象颇为有效,反演结果对误差扰动是稳定的。 本文所述的成象方法及处理技术可推广到只用地面反射资料进行地层重构的情形。  相似文献   

8.
作为地下界面成象方法的井间地震层析成象的发展因缺乏真实资料而受到很大限制。对于深度超过数百米的钻井,井间地震资料采集技术尚欠发展,且花费昂贵。超声地震模拟系统的运用部分地弥补了这种数据的不足。由实验室的物理模型获得的超声数据,能够有效地检验井间成象软件。特别地,超声数据已被用于验证井间成象的卷积反投影算法的有效性。结果表明,此算法对噪声的敏感性不及SIRT法,计算上亦更有效。  相似文献   

9.
三、基于波动方程反演的散射层析成象方法地震波的传播是服从弹性波方程的,但是要严格的从弹性波方程反演来研究散射层析成象是远远超出当前数学发展水平的,其初步探讨可见[13]。熟知弹性介质中存在两种波:压缩波(纵波)与剪切波(横波),如介质参数的变化率较小,则压缩波场u近似地满足变系数的声波方程如下  相似文献   

10.
八十年代以来,用人工地震学及天然地震学方法研究岩石圈结构的活动及成果急剧增加。全球已完成约40000km的反射地震剖面,对岩石圈内部的许多细节,如克拉通、造山带及大陆增生带的结构及形成提出了新的认识。三维层析成象技术对地球局部区域的成象,使我们对火山、裂谷等深部构造及动力学过程有进一步的了解。全球地学大断面的编绘,将极大地丰富关于岩石圈结构的知识。  相似文献   

11.
广义的地震反演等于同时进行偏移和反射波层析成象。与医学成象法一样,当源与接收器位于研究区周围时衍射层析成象和反演效果最佳。理论研究已表明,用表面地震反射资料反演可求出速度挠动波数谱上的高垂直波数部分,但低垂直波数部分必须分步骤地得出(如速度分析或反射层析成象法)。作者提出了一种非线性迭代反演法。该法不断地修正非常数背景速度,得出了可分别用偏移和层析成象法分辨的全部波数谱。背景速度必须含有反射面以便能提供穿过大地的上行和下行射线路径,从而提供低波数信息。把地表源与隐伏镜像检波器之间看作为下行传播路径;地震检波器与镜像源之间看作上行传播路径。源和接收器的覆盖区效果上与医学成象一样,虽然虚源与虚检波器的深度必须在求反射面深度的反演过程中确定。理论例子证明理论预计是正确的,并且表明即使没有反射面的先验信息也可同时得出反射面位置和层速度。但是通常要求一个初始模型具有好的低波数谱,以保证反演解的整体收敛。  相似文献   

12.
随着科学技术的迅速发展,对图象处理的要求越来越高,因而各种图象处理技术应运而生,CT(computcrized Tomography)技术就是其中极为有效的方法之一。在医学上的X射线CT成象技术已取得了很大的发展,而将CT成象技术应用于地球参数的反演成像只是近几年才受到人们的普遍关注,虽然利用CT直接成像进行地震反演取得了一定的成果,但是利用CT技术实现地球参数的直接成象还面临着一定的困难。本文试图应用医学上的超声CT成象技术,作数学和物理模型的地球物理CT成象,寻求地球物理CT成象提高精度和分辩率的途径,探讨关于地震层析成象应用的影响因素和限制条件,当然,由于地球物理反演的复杂性和特殊性,必须把医学CT与基本的地球物理方法结合起来这样,才能充分发挥CT技术的作用。我们对井间地震数据进行地震层析成象研究,这主要是由于井间地震学的研究目前已成为一个有意义的研究课题,与传统的反射地震学相比,它有以下特点: (1) 井中震源和井中检波器可以避免地表风化层,减少高频信号的损失,为提高分辩率打下了物理基础。 (2) 井间地震可以把震源和检波器的排列直接布置在目标层的附近,避免了波在从地面到目标标层漫长的往返传播中所受的损失。这也可以使接收到的地震信号能保留更高频率的有效成分。 (3) 井间地震是从不同的角度来探测目标,可利用直接透射波,这就有可能探测目标的低频成分,并对目标层内的速度分布进行成象,这是地表反射地震学所不能比拟的。  相似文献   

13.
地震学进展     
简要回顾了当代地震学发展的两个方面,一是利用地震波探测地球内部.包括:现代测震技术的发展、数字地震学、地震层析成象、地震勘探和地下核爆炸侦查等;二是研究天然地震的成因以及地震灾害的预测和预防,包括:考古地震学的发展,地震活动的统计特征,地震模型、中长期地震预报等.  相似文献   

14.
近四年全球海水质量变化及其时空特征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下载免费PDF全文
本文利用卫星重力、卫星测高和海洋温盐数据反演计算全球海水质量变化,并分析其时空变化特征.卫星重力数据利用2003年1月~2006年12月的GRACE月时变重力场球谐系数,同时考虑替换一阶项和C20项,并进行了相关误差滤波、高斯滤波和陆地水文信号泄漏改正,计算得到海洋等效水高变化;利用相同时间跨度的卫星测高数据和海洋温度、盐度水文观测数据,计算全球海平面变化和比容海平面变化,反演得到海水质量变化.反演的两种海水质量变化的年际变化特征一致性较好.三种数据得到的长期趋势变化,与1993~2003年的结果相比,可以看出,海水质量变化加速,并已成为全球海平面上升的主要因素.  相似文献   

15.
井间电阻率层析成象的某些进展   总被引:7,自引:2,他引:7  
用有限元法作电阻率层析成象的核心问题是Jacobi矩阵的求取和反演成象算法的研究。本文主要论述了这两方面的最新进展,即求取Jacobi矩阵的格林函数法,用于反演成象计算的平滑度约束反演。文中通过理论模型的成象计算,比较了两种反演算法的成象效果。  相似文献   

16.
<正>工业过程层析成像,简称过程层析成像,是近年来新出现的新型工业过程测量技术。利用过程层析成象技术可对空间物质分布进行测量  相似文献   

17.
重建地下介质相对衰减的分布:新的成象方法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在传统的连续波电磁层析成象方法中,影响线性方程组的解的重要参量--波源的辐射功率因子k,常常难以确定或根本无法确定,使方法的应用受到严重限制.本文提出了新的电磁层析成象方法,其线性方程组与k无关,能用于传统方法无法应用的情况.新方法重建的地下介质相对衰减的二维分布图象,比传统方法重建的绝对衰减的二维分布图象具有更好的分辨力和稳定性,更有利于地质解释.新方法已成功应用于8个不同地区电波勘探资料的处理.  相似文献   

18.
1990年10月13—17日在武昌召开了中国地球物理学会第六届年会,在计算地球物理,深部构造、震源物理和勘探地球物理方法等四个专题中报告了与CT理论和技术有关的内容40余篇论文,涉及广义Radon变换的应用,井间成象问题,跨孔地震层析成象的反  相似文献   

19.
康普顿散射检测方式灵活,其层析成象问题属于一类非线性积分方程的求解问题,本文建议一种相对密度重建方法,该方法处理的数据不依赖于放射源的效率因子和检测器效率因子等系检测系统参数。本文导出的约束条件与产生主要成分为一次康普顿散射的物理条件一致,这从理论上保证了康普顿散射层析成象的稳健性。  相似文献   

20.
1990年10月13-17日在武昌召开了中国地球物理学会第6届年会,在计算地球物理,深部构造、震源物理和勘探地球物理方法等四个专题中报告了与CT理论和技术有关的内容40余篇,涉及广义Radon变换的应用,非间成象问题,跨孔地震层析成象的反演方法,数据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