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22 毫秒
1.
在风力发电场场址测量中,GPS定位测量技术可以得到高精度的平面位置和大地高差,但在实际应用中,地面点的高程常采用的是正常高高程系统,因此,需将GPS大地高转换成正常高。针对面积较大或地形变化比较复杂的GPS测区,灵活运用GPS高程拟合的方法和GPS水准方法进行施测,可以提高拟合精度,并通过实测数据,验证了该方法的有效性。  相似文献   

2.
针对大面积、地形复杂区域的GPS高程转换的精度问题,本文在对GPS高程拟合的基本原理及其具体的数学模型,如平面拟合、相关平面、二次曲面、三次曲面拟合模型进行研究的基础上,通过对新疆某区域的GPS/水准试验数据,利用Mat LAB软件进行编程计算,结果表明:平面拟合及二次曲面拟合模型对于试验区域的高程拟合复精度较差,而三次曲面拟合模型的转换精度较高,能满足后续的测量需要。  相似文献   

3.
多面函数拟合法转换GPS高程   总被引:13,自引:0,他引:13  
对GPS在高程方面的应用现状作了简单的介绍,综述近年来用GPS求定正常高的几种方法,即多项曲线拟合、多项式曲面拟合、多面函数曲面拟合、加权均值法、非参数回归法和高程异常变化梯度法、固定边界三次样条插值法、线性移动拟事法、神经网络法、非格网GPS散点数据考虑地形改正法。对GPS高程测量基本原理和基本方法进行了讨论,提出根据测区的实际情况选择不同的GPS高程转换方法,综合利用GPS点的高差和高程观测值拟合高程异常的方法,利用多面函数来拟合似大地水准面。  相似文献   

4.
GPS高程拟合方法已广泛应用于各类工程测量中,是目前提高高程测量效率的有效手段。在地形复杂地区,利用分区拟合方法能更加客观地表达出似大地水准面的真实状况。以绥江县城新址边坡监测为例,利用分区拟合法进行高程拟合,并将其拟合结果与平面拟合法、二次曲面法、多面函数法、BP神经网络等经典拟合模型的拟合结果进行比较,得到分区拟合法在地形复杂地区具有更高的拟合精度的结论。  相似文献   

5.
GPS高程拟合方法的实验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全球定位系统测量定位技术可以得到高精度的平面位置和大地高差,但在实际应用中,地面点的高程常采用正常高高程系统,因此需将GPS大地高转换成正常高。本文对常用GPS高程拟合方法的拟合精度进行对比实验研究,并在此基础上进行综合运用GPS水准方法的试验,以提高拟合精度。  相似文献   

6.
MATLAB在GPS高程拟合中的应用   总被引:5,自引:2,他引:3  
测量工作中为了得到测区内所有GPS点的正常高,必须由一些已知点及其高程异常进行拟合以求取未知点的高程异常。通过对GPS高程拟合模型的介绍,并引入MATLAB解决GPS高程拟合问题,找到了一种较好解决这类问题的方法,从而使GPS高程拟合问题变的简单易行。  相似文献   

7.
从GPS高程测量应用问题入手,简述了GPS高程拟合的原理,介绍了曲面拟合法、最小二乘配置拟合法和基于kriging统计的移动曲面法3种高程拟合方法,并通过某地区GPS/水准点数据进行了实验比较,得出了一些有益的经验结论。  相似文献   

8.
丁莹莹 《测绘通报》2020,(7):162-164
针对地形起伏较大的公路,水准测量断面效率低下的问题,本文运用RTK测量手段和分区平面拟合的方法来解决带状地形高程异常转换问题。依托CORS基站差分信号,得到平面精度为3 cm的纵断面放样和横断面采集数据。通过剔除法选择最优的转换控制点及分区平面拟合方式实现大地高转换为正常高,该方法减轻了外业作业强度,满足了公路断面测量精度,且最终高程转换中误差小于5 cm。  相似文献   

9.
在工程测量中,全球定位系统GPS高程测量以其效率高、灵活性强等优势在困难环境下发挥了重要作用。实际应用中需要把GPS大地高转换为正常高,其关键在于精确求解高程异常。提出了一种基于EGM2008(Earth Gravitational Model)模型和地形变化的影响,并结合二次曲面函数来进行GPS高程拟合的方法。通过某跨海大桥工程的实测数据验证了该方法的GPS高程拟合精度,结果表明,该方法的内符合精度达到0.16 cm,外符合精度达到0.96 cm,能够提高GPS高程拟合的精度。  相似文献   

10.
随着GPS大地测量技术迅速发展,GPS高程拟合法在高程测量中应用越来越广泛。本文重点阐述了GPS高程拟合计算中的平面拟合法、曲面拟合法和重力场模型确定法的原理和计算方法,并以长江蓄滞洪区为例,基于以上3种方法,分别进行了GPS高程拟合计算和精度分析。结果表明,曲面拟合法优于平面拟合法,利用EGM2008重力场模型进行拟合的精度优于曲面拟合法,且在长江蓄滞洪区这一低海拔且比较平坦的地区,利用EGM2008重力场模型进行GPS高程拟合时,能够达到四等水准的要求。  相似文献   

11.
利用GPS点水准联测数据,通过曲面拟合的方法得到高程异常值;最后通过对GPS拟合高程与水准测量高程的精度对比分析,论述了等级网GPS高程拟合在矿区地表变形监测中的可行性。  相似文献   

12.
为了解决工程实践中GPS所测大地高与正常高的转换,给出了一种基于双三次曲面的GPS高程拟合方法及其程序,通过实测数据及所编程序计算对比一次曲面和二次曲面GPS高程拟合结果,研究表明,基于双三次曲面GPS高程拟合具有较高的精度。  相似文献   

13.
GPS水准主要根据测区内若干基准点上的高程异常构建曲面来逼近似大地水准面,由GPS测出基准点的大地高即可求出该点的正常高。本文主要研究一片小区域且较为平坦,应用最小二乘和总体最小二乘对平面拟合法、二次曲面拟合法和三次曲面拟合法进行探讨,并在Visual Studio平台上用Cshape语言实现高程拟合的过程。结果显示,三次曲面拟合法的总体最小二乘相比于其他方法效果最好。  相似文献   

14.
与传统测量方式比较,全球定位系统(global positioning system,GPS)测量具有定位精度高、测量时间短、操作简单、全天候作业等优势,利用GPS观测得到的大地高拟合成正常高可以大大提高测绘效率。研究了二次曲面法拟合似大地水准面模型,以豫北某区域为研究区,分别作整体区域二次曲面拟合和分区二次曲面拟合,并进行精度分析,结论如下:通过提高GPS测量的大地高精度和选用高精度的联测水准点,能够有效提高拟合后的高程精度;测区面积较大和测区地形起伏较大时,采用分区拟合高程的精度相对于整体区域拟合的精度会大大提高。  相似文献   

15.
针对RTK三维水深测量技术中GPS大地高需拟合成正(常)高的问题,该文在常规七参数转换法的基础上提出一种基于CGCS2000框架的单椭球七参数转换方法,有效弥补了二次曲面法在外推拟合GPS高程时精度衰减的不足。该文重点阐述了单椭球七参数转换法的构造原理、流程及其特点,最后通过椒江出海口水下地形测量项目实例证明:该文算法在拟合精度的内插方面不低于经典的二次曲面法;外推方面,在椒江口向东海外推超过20km时,仍能保证厘米级的拟合精度,且相比二次曲面法精度高出一个数量级。  相似文献   

16.
GPS高程转换方法和正常高计算   总被引:13,自引:0,他引:13  
GPS测量所提供的高程为相对于WGS-84椭球的GPS大地高,而我国使用的是正常高。大地高等于正常高与高程异常之和,要使GPS高程在工程实际中得到应用,必须先求出高程异常,进而获得正常高。结合GPS测量和水准测量资料,用神经网络方法和二次多项式曲面拟合方法拟合高程异常,对拟合精度进行了分析比较,得出了有实用价值的结论。  相似文献   

17.
在调兵山地区,选择76大地高和正常高都已知的点作为原始数据,采用多项式拟合加权平均法建立该地区大地水准面,包括泰勒二次多项式加权平均法和双二次多项式加权平均法。通过实例发现,泰勒二多项式曲面加权平均法和双二次多项式加权平均法对高程异常的短波项有很好的改进效果,拟合残差值比较大的点采用泰勒二次多项式曲面加权平均法和双二次多项式加权平均法残差值变小,大大提高了拟合模型的精度,改善了拟合模型。  相似文献   

18.
崔胜涛 《东北测绘》2012,(10):163-166
利用GPS技术测量通过合理的方法得到正常高求取精确的高程异常。本文探讨了GPS拟合高程的方法及高程精度主要受所拟合的似大地水准面、已知点高和GPS网点的大地高三种误差的影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