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40 毫秒
1.
关于农村建设用地整理的思考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农村建设用地减少与城镇建设用地增加相挂钩是当前土地管理的热点,也是促进土地集约高效利用、妥善解决用地供需矛盾的有效手段之一.本文对当前通过农村建设用地整理,在减少农村建设用地的同时,增加城镇建设用地的经验进行了总结,并对其中所出现的问题进行了深入剖析,提出了当前农村建设用地整理挂钩的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2.
《浙江地质》2009,(8):25-25
日前,山东省国土资源厅下发《关于推进农村住房建设和危房改造工作有关土地问题的通知》。要求今后全省每年将新增建设用地计划指标的5%。专项用于旧村改造,优先保障农村危房改造用地。《通知》要求,抓住当前土地利用总体规划修编的机遇,统筹安排好农村居民点、农村基础设施、公益事业和产业发展用地.为农村住房建设和危房改造预留建设用地空间。各地在年度土地利用计划安排上,要优先保障农村住房建设和危房改造用地。今后全省每年将新增建设用地计划指标的5%专项用于旧村改造,由省国土资源厅统筹安排使用。《通知》明确,合理安排挂钩范围和规模。  相似文献   

3.
随着中国经济的快速发展,城市化和工业化进程的加快,文登市人地矛盾日益突出。许多村镇规划缺少科学性,而且不能落实到位、农民建房用地审批制度不严、农村居民点配套管理机制不完善、对土地利用的监督管理不严格,侵犯农民土地权益的事情时有发生,导致农村集体建设用地利用存在许多问题。管理好集体建设用地,特别是管理好农村宅基地,把宅基地作为农村集体组织的资产,管理好,利用好,将有利于提高农民的收入,缩小城乡差距,防止农村环境恶化,合理利用土地。  相似文献   

4.
培育农村集体建设用地有形市场刍议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作为整个城乡土地市场不可或缺的组成部分,农村集体建设用地市场的培育和发展已显得十分重要。本文对农村集体建设用地进行了界定,并就当前农村集体建设用地流转的现状、存在问题及其成因进行了详细分析,最后对农村集体建设用地市场的建设提出了若干对策。  相似文献   

5.
集约利用土地在建设资源节约型社会中扮演着相当重要的角色,而农村居民点整理则是提高集约利用水平的有效手段。文章以桃源县为例,在分析其农村居民点分布及用地特点的基础上,找出了该县农村居民点用地存在的主要问题,初步探讨了提高农村居民点用地效率和集约程度的整理模式。  相似文献   

6.
农村居民点用地整理是提高农村居民点用地效率和集约化程度,促进土地有序、合理与科学化利用的重要手段。农村居民点用地整理对改善农村生态环境,提高农民生活质量,缓解用地矛盾,实现耕地占补平衡,发展农村经济,促进城镇化,缩小城乡差距,解决“三农”问题具有重大的现实意义,农村居民点整理将加快我国城市化进程、缩短城乡贫富差距,  相似文献   

7.
胶南市国土资源局紧紧抓住新一轮土地利用总体规划修编契机,按照城乡一体化的要求,对土地利用总体规划确定的城镇建设扩展边界内的城郊、近郊农村居民点和对扩展边界外的村庄,区分不同情况,科学布局,在计划管理上,把新增农村宅基地建设用地应纳入土地利用年度计划,在下达年度土地利用计划指标时优先安排农村宅基地用地计划指标,  相似文献   

8.
高红  骆伟 《山东地质》2008,(7):10-11
1 农村居民点用地使用现状 平原县地处山东省西北部的黄河冲积平原、辖13个乡镇,876个村庄,总面积1047km^2,总人口44.7万,其中农业人口约37万,占总人口的83%;农村居民点占地面积9568.9hm^2,占土地总面积的9%。2006年初,平原县国土资源局会同各乡镇就农村居民点用地的使用和管理情况进行了调查,发现农村居民点用地粗放利用现象极其严重,土地节约集约利用潜力巨大。  相似文献   

9.
基于人均建设用地标准法测算了淮安市农村居民点用地整理的理论潜力,并采用定性分析方法估算了该市农村工矿废弃地整理的理论潜力。利用研究所得到的理论潜力实现系数对理论潜力进行修正,从而测算出该市土地利用总体规划实施期内农村建设用地整理的现实潜力。结果表明,淮安市农村建设用地整理的现实潜力2015年和2020年分别为24564.53hm2和28436.64hm2。测算结果可为规划和实施未来淮安市农村居民点用地和农村工矿废弃地等农村建设用地的整理提供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10.
陈桂玲  赵巍 《山东地质》2008,24(2):40-41
《国务院办公厅关于转发〈国土资源部关于做好土地利用总体规划修编前期工作的意见〉的通知》中指出:“按照城镇建设用地增加与农村建设用地减少相挂钩的要求,提出土地利用调整和推进建设用地整理的措施”。农村建设用地减少与城镇建设用地增加挂钩政策为缓解建设用地压力提供了一个新的有效途径,为摸清邹平县挂钩的具体数量及存在问题,2007年3月-2007年6月,邹平县国土资源局对16个镇办农村建设用地减少情况进行了全面调研,并重点对经济发展较快的长山镇、韩店镇、明集镇农村建设用地减少情况进行了调研。  相似文献   

11.
刘艳红  王东 《山东地质》2010,(12):63-65
淄博市国土资源局淄川分局以保护耕地、科学规划、合理用地为指导思想,促进城乡土地规划与土地利用总体规划相衔接,加强农田水利综合治理,加大巡查执法检查力度,针对新农村建设中遇到的困难和问题,提出积极争取中央和省级政策支持,用足用活各项现行政策,加大对旧村土地整理的探索实践,抓好农村建设用地管理,积极探索土地征收制度改革,加强动态巡查。  相似文献   

12.
平阴县孝直镇属偏远的农业大镇,为解决村庄规模偏小、布局分散和"空心村"等问题,充分利用国家城乡建设用地增减挂钩政策,以土地综合整治为平台,积极推进大村制建设,合村并点建设新型社区,从根本上改变农村面貌,加速城镇化和城乡一体化进程。  相似文献   

13.
苍山县城乡建设用地增减挂钩试点工作对统筹城乡发展、改善农村村容村貌、提高复垦耕地质量等发挥了积极作用,但工作中存在领导重视不够、资金不足、农民意识薄弱等问题,需进一步落实目标责任制、拓宽融资渠道、提高农民积极性。  相似文献   

14.
Frontiers constitute a major source of global land cover change hot spots, with forests and grasslands being converted into agricultural uses. As such, frontiers provide an opportunity to see how people manipulate the land and their lives in the context of social, cultural and environmental constraints. This paper examines frontier settlement and land cover change in Nang Rong district, Northeast Thailand for the last half century. It uses a Cellular Automata (CA) model to explore the land cover consequences of alternative patterns of settlement in a setting where people establish dwelling units in nucleated villages and work agricultural plots that surround villages. Forested land around the center of a village is converted into agricultural uses in an inverse relationship to the distance from the village center, but frequently modified by biophysical conditions. Land at the center of the village may be reforested after the village is established as a source of shade as well as fruit and other products. Model variation in land cover change is more sensitive to the spatial reach of village households than their temporal reach, suggesting the important role that technology plays in how villagers travel to their fields (walking versus motorized transit).  相似文献   

15.
王东 《山东地质》2010,(5):57-59
该文总结了淄川区国土资源分局以保护耕地、科学规划、合理用地为指导思想,促进城乡土地规划与土地利用总体规划相衔接,加强农田水利综合治理,加大巡查执法检查力度等一系列工作。分析了在推进新农村建设中遇到的困难和问题,提出了积极争取中央和省级政策支持,用足用活各项现行政策,加大对旧村土地整理的探索实践,结合村庄和集镇用地规划,抓好农村建设用地管理;积极探索土地征收制度改革,动态巡查等相关的措施和方法。  相似文献   

16.
张淑森 《山东地质》2010,(11):74-76
蒙阴县充分利用城乡建设用地增减挂钩政策,加大农村居民点的整合搬迁复垦力度,积极推进新农村建设,改变了村容村貌,缓解了发展与用地的矛盾,加快了城乡统筹的步伐。  相似文献   

17.
通过对比分析美国洛杉矶县住房供应规划中空闲地和低效利用地整治与我国县级城乡建设用地增减挂钩规划中农村空闲地和低效利用地整治在目的、空闲地和低效利用地确定、公共参与、与总体规划关系方面的差异,分析了我国目前县级城乡建设用地增减挂钩规划存在的不足,并进行了讨论。  相似文献   

18.
土地整治环境影响评价是土地整治规划编制过程中的一个重要环节,目前的土地整治环境影响评价多是从某方面评价土地整治规划对环境的影响。在城乡一体化发展的背景下,按照“全域规划、全域整治”的要求,通过识别土地整治规划对经济、社会和环境影响,建立评价指标体系,以山东省诸城市为例,对土地整治规划环境影响进行综合评价。  相似文献   

19.
以福建省松溪县为例,对其下辖9个乡(镇)的农村居民点用地现状与特征进行了分析,并对全县农村居民点整治潜力进行了估算,认为该县农村居民点整治潜力较大。并以此为基础,提出了按照空心村整治模式、村庄归并模式、地质灾害区异地迁移安置模式、低山荒地整治模式、改造整理模式等农村居民点整治思路。  相似文献   

20.
农村土地整治已成为当前国土资源管理工作的热点,它综合了统筹城乡发展、城市反哺农村、工业反哺农业等工作,将多年的土地开发整理和复垦工作推到了一个新的高度,同时该项工作在开展过程中也存在一些不容忽视的问题。该文以青州市农村土地整治开展情况为例,进行了一些有益探索与思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