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本文论述国土规划与计划工作的关系、国土规划与发展战略的关系、国土规划的科学性和实用性、要有相应的保证措施来实施国土规划等问题,指出国土规划与计划工作衔接的必要性和可能性,以及有关的措施与途径。  相似文献   

2.
近几年来,全国各地通过不同层次的国土规划试点,积累了不少经验、出现了一系列总结国土规划理论方法的文章;1984~1986年进行的宁夏南部山区国土规划试点工作,在探索地区国土规划的方法论方面,亦获得了一些新的认识和体会,总结如下以供讨论。一、处理好资源开发与环境整治、国土与人的关系,是国土规划的核心国土规划的主要内容,包括国土资源的综合开发、国土环境的综合治理和国土建设的综合布局。通过宁南山区国土规划试点工作认识体会到,地区国土规划的核心问题是,第一要  相似文献   

3.
国外国土开发整治与规划的经验及启示   总被引:3,自引:1,他引:3  
本文简要回顾了20世纪以来国外国土开发整治与规划的过程,总结了国外在国土规划方面取得的经验:即国土规划的权威性、系统性、针对性、可操作性、实效性和参与性等特点。在此基础上,结合我国国情,针对当前面临的形势,提出发展和完善我国国土规划的基本思路:重视国土规划;将国土规划纳入规范化、法制化的轨道;强化国土规划的系统调控和管理等。  相似文献   

4.
对广东省国土规划的几点认识与思考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黎婴迎  曹小曙 《热带地理》2007,27(2):149-153
从解读国土规划及其基本任务、国土规划与其他规划的关系入手,认识到国土规划是国家和地区高层次、战略性、综合性的地域空间规划,它以可持续发展战略为指导,以土地利用总体规划为依托,协调、整合经济社会发展及其建设布局与国土资源和生态环境承载力的关系,是指导城市规划、自然资源规划以及生态环境保护规划的依据。在此基础上分析了广东省国土规划所面临的困难与挑战,并提出相应的对策与措施。最后提出广东应以国土空间开发,国土整治为导向,编制一个创新的国土规划,并为全国国土规划编制工作提供经验。  相似文献   

5.
分析了我国第一次国土规划的经验教训,剖析了日本历次国土规划及新国土规划的特点,提出了辽宁省国土规划的总体框架。我国第一次国土规划在摸清资源环境家底方面取得了很好的成效,但实施效果不理想。主要原因在于内容太宽泛,针对性不强,更缺乏法律依据。日本曾进行了5次国土规划,都取得了一定的成效,目前正组织实施第6次国土规划。日本国土规划的成功在于抓住关键,突出重点;重视法律法规建设;依据社会经济发展和国际国内形势的变化及时调整国土规划内容;重视国土的形成和培育。中国的国土环境与日本具有一定的相似性,中国新一轮国土规划应在认真学习日本的基础上努力做到"五新"(观念新、切入点新、理论指导新、方法手段新、内容体系新)。辽宁新国土规划要跳出国土看国土,突出振兴与可持续发展主题,以区域协调发展理论主线,重视目标导向与问题导向相结合,全面利用"4S"技术。  相似文献   

6.
1987年8月,国家计委颁发了《国土规划编制办法》,这是我国第一个关于国土规划的行政法规。《办法》明确规定了国土规划的性质、任务、地位、作用、内容、编制和审批程序、实施办法等一系列重大问题。这对于保证和提高国土规划的质量具有重要意义,也为进一步开展国土规划理论方法研究指明了方向。现就国土规划的质量要求问题,以及为达到一定质量标准而需采取的重大措施,提出一些粗浅想法,与广大国土工作者共同讨论。  相似文献   

7.
为了贯彻落实国务院关于认真编制省(区、市)国土规划的要求,进一步加强国土规划工作,最近国家计委发出《关于加强省级国土规划工作的通知》。 《通知》说,编制国土综合开发整治规划,是社会经济发展到一定程度、一定阶段的客观要求。国土规划是一个国家或地区高层次的综合性规划,是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计划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 《通知》指出国土规划的主要作用:1.对规划区范围的资源开发和建设具有约束力。从原则上讲,任何开发建设都不应与国土规划相矛盾。2.国土规划中提出的地域分工、资源配置、  相似文献   

8.
就如何进一步提高国土规划可操作性问题论述国土规划在内容上要进一步突出特点和重点,处理好主要研究内容与其它内容的关系,在深度上要与计划相衔接,做到远期与近期相结合,宏观与微观相结合,需要与可能相结合,通过确立国土规划的法律地位、加强与计划主渠道相衔接和强化国土部门管理职能等多种途径,促进国土规划的实施。  相似文献   

9.
本文论述我国实施国土规划和发挥国土规划的作用。指出继续深入开展国土规划的任务与要求。  相似文献   

10.
我国新一轮国土规划编制的基本构想   总被引:17,自引:4,他引:13  
毛汉英  方创琳 《地理研究》2002,21(3):267-275
作者回顾了 2 0世纪 80年代以来中国国土规划发展的简要过程 ,针对当前面临的国内外形势提出了编制新一轮国土规划必须实现以下四个转变 :由计划型转向市场型和引导型 ;从资源开发利用转向开发、利用与保护相结合 ;由主要追求经济发展转向经济社会同人口、资源、环境多目标持续协调发展 ;规划重点从产业规划转向协调地区经济社会建设的空间布局规划。在此基础上 ,进而提出完善和提高新一轮国土规划的途径为 :重视编制跨省区和省内跨地市国土规划 ,基层国土规划应以土地利用规划为重点 ,加强与国土规划配套的空间政策研究 ,规划手段与方法朝着信息化和决策科学化方向发展 ,尽快制定国土规划法 ,在编制规划过程中广泛吸收公众参与  相似文献   

11.
按照国家计委新的职能要求,国土规划必须进一步深化。即强调研究经济发展战略与编制经济发展的长远规划;要研究合理的产业结构和制定相应的产业政策。在此,我讲一讲什么是国土规划?为什么要搞国土规划?国土规划(区域综合开发规划)的特点是什么?攀西、川南地区的国土规划需要进一步深化,并兼述对攀钢二基地厂址的意见。  相似文献   

12.
根据乌江干流沿岸地区国土规划工作实践,论述国土规划与资源、规划重点与其他各种关系,探索提高国土规划的实用性,促进区域经济的发展。  相似文献   

13.
新时期国土规划的重要性及其特点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该文从人口资源环境、可持续发展、国土资源重大战略问题布局、国土资源保护与合理利用、资源管理方式转变等方面,阐述了新时期国土规划的重要性。并探讨新时期我国国土规划的特点和国土规划工作。  相似文献   

14.
此文论述国土规划产生的社会、科学背景和国土规划的科学性质,提出为建立国土规划学的体系而努力,有益于深化国土规划研究。  相似文献   

15.
F92 12 0 0 5 0 10 783国外国土开发整治与规划的经验及启示 =Theexperiencesofforeignterritorialplanninganditsinspiration/申玉铭 ,毛汉英∥世界地理研究 .— 2 0 0 4 ,13(2 ) .— 33~ 39简要回顾了 2 0世纪以来国外国土开发整治与规划的过程 ,总结了国外在国土规划方面取得的经验 :即国土规划的权威性、系统性、针对性、可操作性、实效性和参与性等特点 .在此基础上 ,结合我国国情 ,针对当前面临的形势 ,提出发展和完善我国国土规划的基本思路 :重视国土规划 ;将国土规划纳入规范化、法制化的轨道 ;强化国土规划的系统调控和管理等 .…  相似文献   

16.
本文论述加强宏观调控需要编制国土规划。正确处理局部与整体、科学性与经济可行性、开发与整治、近期与远期、重点与一般、软件和硬件、定性与定量等项,是编制国土规划需要注意的问题,同时指出:国土规划的目的在于实施、促进规划地区经济、生态、社会向良性循环方面转化。  相似文献   

17.
国外国土规划的特点和新动向   总被引:9,自引:2,他引:9  
本文首先阐明国外国土规划的基本概念和体系结构,然后对欧盟、日本、韩国及东南亚等国家的新世纪国土规划体系和制度改革的特点、新理念、发展趋势进行比较研究。最后,指出国外国土规划对中国国土规划的启示和中国新时期国土规划编制的重要性。  相似文献   

18.
我国国土规划工作从上世纪50年代中期开始起步,到目前已经坎坷地走过了50年的历程。自1998年国土资源部成立以后,国土规划工作焕发了新的光彩,从国土规划理论与方法研究、国际间交流到试点工作的开展,国土规划作为战略性、综合性、系统性、地域性的空间规划职能越来越受到重视。党的十六大明确提出  相似文献   

19.
我国国土规划工作从上世纪50年代中期开始起步,到目前已经坎坷地走过了50年的历程。自1998年国土资源部成立以后,国土规划工作又重新焕发了光彩,从国土规划理论与方法研究、国际间交流到试点工作的开展,国土规划作为战略性、综合性、系统性、地域性的空间规划职能越来越受到重视。党的十六大  相似文献   

20.
日本新国土规划与地方规划的相互关系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1998年日本政府制定了第五次国土规划——《21世纪的宏伟蓝图》,该规划是在国际上日益重视环境与人类协调发展的背景下,根据日本后工业化社会的特点制定的。该国土规划制定了国家在21世纪前10~15年发展的方针政策和目标。通过介绍、分析日本第五次国土规划与地方政府规划中的内容及联系,总结出日本国土规划与地方规划的相互关系,旨在对中国国家和地方规划的制定提供可资借鉴的经验。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