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34 毫秒
1.
下花园山字型构造位于河北省下花园镇以南。山峰矗立的鸡鸣山乃是该山字型构造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山字型构造规模较小,西自磁炮窑以西,往东经夏家沟、青寺、棘针屯,跨洋河继经鸡鸣山,止干西黄社、盆窑以西,全长8~9公里。北起下花园电厂,南迄棘针屯之南4公里余,为一弧顶大致向南凸出的山字型构造(图1)。   相似文献   

2.
鸡鸭山位于察南下花园县之东南一里许,为一独立峥嵘之山峰,各处罗列着颇为有兴趣之大小型构造,其中是值注意者即为许多人所讨论之鸡鸣山逆掩断层,下面先  相似文献   

3.
据钻探资料分析,宣东二号煤矿发育有以F2为主滑脱面的滑覆型滑脱构造,滑脱面主要发育在下花园组煤系中,上覆系统包括Ⅲ3煤层及其以上地层,而Ⅳ1煤层及其以下地层则构成下伏系统。区内滑脱构造属于鸡鸣山—黄羊山推覆构造伴生的次一级构造,它的发育使部分压应力得到释放,从而使煤层避免了类似下花园附近的强烈褶皱和断裂。发育于Ⅲ3等煤层内部的滑脱构造,导致了煤变质程度的提高和物理力学性质的改变。  相似文献   

4.
冀西下花园盆地黑岱山—八宝山一带在中、上元古界雾迷山组、下马岭组之上,早一中侏罗世下花园组之下,分布一套以中基性火山岩为主夹火山碎屑岩、沉积岩的地层,层位稳定,特征明显(图1)。已往资料将八宝山一带这一套地层的火山岩划为辉绿岩,其碎屑岩归入下花园组。黑岱山一带的这一层位或称髫髻山统或称崔家庄组(见下表)。一九八二年进行1∶5万区域地质调查时,笔者等对该套地层层序进行了详细的追索和观察,并在八宝山水窑沟村北测制剖面和采集化石,确定了该套地层层位应属南大岭组,钾—氩全岩同位素年令值为1.73亿年。  相似文献   

5.
蔚县草沟堡区下花园组的发现及找煤前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草沟堡区位于河北省蔚县南山腹地,与蔚县煤田同处于Ⅳ级构造单元——蔚县复向斜内,该区广泛分布下花园组之上覆地层九龙山组、张家口组,并表现为向斜构造,基底为奥陶系和寒武系灰岩.近期在草沟堡区外围李家堡发现了含煤地层中一下侏罗统下花园组露头,推测在草沟堡向斜中部也有下花园组赋存,是有希望的找煤区.  相似文献   

6.
汪洋 《地质学报》2015,89(Z1):33-34
<正>华北克拉通北部燕山褶皱-冲断带的侏罗系由下而上依次为:(1)早侏罗世南大岭组(京西冀北)或兴隆沟组(辽西),(2)早侏罗世含煤地层——下花园组或北票组,(3)中侏罗世龙门组和九龙山组(京西冀北)或海房沟组(辽西),(4)晚侏罗世髫髻山组或蓝旗组火山岩,(5)晚侏罗世土城子  相似文献   

7.
徐刚  赵越  吴海  张栓宏 《地球学报》2005,26(4):299-308
本文根据重新理清的辽西凌源牛营子盆地晚三叠世-中侏罗世地层层序及时代,讨论其区域地层对比.晚三叠世晚期的邓杖子组是一套崩滑流为主的碳酸盐角砾,其为区域印支期构造运动的造山记录,与京西、冀北杏石口组、辽西北票羊草沟组(坤头菠罗组)可以对比;早侏罗世水泉沟组与京西、冀北南大岭组、辽西北票兴隆沟组层位相当,且各组火山岩时代基本相同;中侏罗世早期郭家店组底部含煤段与京西上窑坡组、冀北下花园组中部、辽西北票组中上部植物组合面貌一致;中侏罗世中期郭家店组砾岩段是燕山期构造变形主幕的产物,北京西山龙门组、冀北下板城下花园组上部、辽西北票海房沟组都是该期的记录,层位相当;辽西中侏罗世中晚期蓝旗组底部的时代为158±1Ma,与京西、冀北髫髻山组安山岩的同位素年龄总体一致.这说明差异较大的燕山板内造山带三叠纪-中侏罗世盆地的沉积记录显示了相似的演化规律.  相似文献   

8.
通过对冀西北尚义盆地红土梁煤矿区勘查钻孔岩心分析及地表露头观察,发现该区含煤岩系原下花园组"下段"与中段之间并不是传统认为的连续沉积,二者之间有明显断层迹象。经岩性对比,杂色之下花园组"下段"与下花园组上覆的九龙山组一致,尤其是"下段"火山岩、泥岩砾石成分,在尚义盆地煤系基底,也就是下花园组沉积的物源区不存在相应岩性,明确排除了该段为下花园组早期沉积的可能性。综合各方面资料,可以说明下花园组"下段"应为九龙山组,是断层逆冲过程中夹在断层间的残片。  相似文献   

9.
周口店第四纪地质概述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一、引 言 在听完帕夫林诺夫教授为研究生及教员开的“第四纪地质学”课程后,於1956年5月21日到5月28日参加了由帕夫林诺夫教授领导在周口店进行的第四纪地质教学实习。参加此次实习的计有边兆祥教授、王永焱教授、杜恒儉、马万钧先生等70余人。  相似文献   

10.
冀西北地区早、中侏罗世地层划分及其区域对比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冀西北早、中侏罗世地层尽管已有较长的研究历史,但在具体划分对比上与同处于燕山造山带的京西地区仍有所不同。前者划分为南大岭组、下花园组、九龙山组、髫髻山组和后城组,后者与下花园组相当的地层又分为窑坡组和龙门组。笔者通过研究认为,冀西北地区也发育有与京西相同层位的龙门组,只是以往将其或划归于下花园组,或分属到九龙山组;同时发现下花园组尚包含了部分南大岭组地层。重新划分后的地层层序为:侏罗系下统南大岭组,中统下花园组、龙门组、九龙山组、髫髻山组、后城组,完全可以与京西地区对比。本研究结论对于建立统一的燕山地区早、中侏罗世地层格架和地质构造演化过程的研究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1.
宋叔和 《地质论评》1949,14(Z1):31-39
白银厂位於皋兰之北偏东相距约110公里,靖远之西北,相距约50公里。白银厂坐落於走向西北东南宋家梁山之阴,山之全体,为岭谷相问,海拔平均约2500公尺之状年期地形,矿区附近则地势缓和,与地层走向一致之山脊,如柝腰山,羚羊山,火焰山等,平均海拔已仅2200公尺上下。  相似文献   

12.
1932—1937年间在周口店中国猿人产地及其他地点采得八十馀件节足动物化石,多破碎,完整者极少。颜色不一,由乳白而棕黄,兼有呈半透明玻璃状者。经初步观察,应属节足动物门,多足纲,倍脚目,马陆科,计一属两种: 一、山马陆(Julus of.terrestris)此种在第一,三,十五地点及山顶洞均有发现。此与现生的山马陆无甚差异,仅肛板及由二肛板所成之肛门沟稍大。二、裴氏小马陆(Julus peii Chia & Liu(sp.nov.)此种於第一,四,十五地点及山顶洞均有发现。由身体及头部形态,身体环节数目(三十个以上),知其与山马陆同属。但其决非幼小山马陆,因其体节数目多於长成之山马陆。但与现生於日本的一种 Nipponoiulus truncatus 近似,惟後者体节数较少,尾端钝圆。关於马陆属化石,据现在所知最早发现於始新统地层中,直到现在仍有生存,变异极小。以上所述二种若非与其他脊椎动物化石共生於周口店地点,则其年代颇难鉴定,因其有以後爬入岩隙死後石化之可能,不过上述之标本不但有共生脊椎动物为证,且有的已埋藏於固结的砾岩中,其属於更新统时期可无疑义。  相似文献   

13.
1932—1937年间在周口店中国猿人产地及其他地点采得八十馀件节足动物化石,多破碎,完整者极少。颜色不一,由乳白而棕黄,兼有呈半透明玻璃状者。经初步观察,应属节足动物门,多足纲,倍脚目,马陆科,计一属两种: 一、山马陆(Julus of.terrestris)此种在第一,三,十五地点及山顶洞均有发现。此与现生的山马陆无甚差异,仅肛板及由二肛板所成之肛门沟稍大。二、裴氏小马陆(Julus peii Chia & Liu(sp.nov.)此种於第一,四,十五地点及山顶洞均有发现。由身体及头部形态,身体环节数目(三十个以上),知其与山马陆同属。但其决非幼小山马陆,因其体节数目多於长成之山马陆。但与现生於日本的一种 Nipponoiulus truncatus 近似,惟後者体节数较少,尾端钝圆。关於马陆属化石,据现在所知最早发现於始新统地层中,直到现在仍有生存,变异极小。以上所述二种若非与其他脊椎动物化石共生於周口店地点,则其年代颇难鉴定,因其有以後爬入岩隙死後石化之可能,不过上述之标本不但有共生脊椎动物为证,且有的已埋藏於固结的砾岩中,其属於更新统时期可无疑义。  相似文献   

14.
德日进  杜恒俭 《地质论评》1949,14(Z2):189-191
本篇所记述之材料,乃为民国二十大年由新生代研究室裴文中,贾兰坡两先生在北平西山门头沟北九公里沿浑河之灰峪沟旁(即十八地点)所采集者。化石存在於奥陶纪石灰岩裂缝中,高出河床约一百  相似文献   

15.
贾兰坡  刘宪亭 《地质学报》1950,(Z1):23-27,94
1932—1937年间在周口店中国猿人产地及其他地点采得八十馀件节足动物化石,多破碎,完整者极少。颜色不一,由乳白而棕黄,兼有呈半透明玻璃状者。经初步观察,应属节足动物门,多足纲,倍脚目,马陆科,计一属两种: 一、山马陆(Julus of.terrestris)此种在第一,三,十五地点及山顶洞均有发现。此与现生的山马陆无甚差异,仅肛板及由二肛板所成之肛门沟稍大。二、裴氏小马陆(Julus peii Chia & Liu(sp.nov.)此种於第一,四,十五地点及山顶洞均有发现。由身体及头部形态,身体环节数目(三十个以上),知其与山马陆同属。但其决非幼小山马陆,因其体节数目多於长成之山马陆。但与现生於日本的一种 Nipponoiulus truncatus 近似,惟後者体节数较少,尾端钝圆。关於马陆属化石,据现在所知最早发现於始新统地层中,直到现在仍有生存,变异极小。以上所述二种若非与其他脊椎动物化石共生於周口店地点,则其年代颇难鉴定,因其有以後爬入岩隙死後石化之可能,不过上述之标本不但有共生脊椎动物为证,且有的已埋藏於固结的砾岩中,其属於更新统时期可无疑义。  相似文献   

16.
1932年1. 广东新会地质试勘。国立北平研究院存稿,附地质图 1,插图 8。(获国立北平研究院 1932年度地质矿产研究奖金).1933年2. 温泉溪侧(科学散文)。新朋友周刊, 1933年,北平.1934年3. “广州三角洲”问题。科学, 18(3), 356-364,附剖面图 1,照片图版 2,上海。(获中国科学社 1932年度奖金及奖章).4. 广东花县赤泥附近地质实习报告。国立中山大学日报, 1934年 4月 3日,广州.5. 察哈尔宣化下花园附近地质构造初步观察。实业部地质调查所稿.6. 察哈尔宣化下花园地质考查通讯报告。国立中山大学日报, 1934年 10月 3日,广州.1935年7. 广东之红色…  相似文献   

17.
冀北地区早、中侏罗世地层划分及其区域对比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冀北地区是燕山造山带的重要组成部分,尽管已有较长的研究历史,但在早、中侏罗世地层划分对比问题上仍存在着明显的分歧。通过对冀北下板城—带早、中侏罗世地层的详细研究,重新划分了该区的早侏罗世地层,对早、中侏罗世地层进行了区域对比。主要结论有:①原冀北地区的“下花园组”依岩石组合、碎屑成分变化可解体为3个组,即下花园组、龙门组和九龙山组;②原冀北地区使用的“九龙山组”与京西地区的九龙山组含义不同,建议归入髫髻山组;③经过重新划分后,冀北地区的早、中侏罗世地层与京西地区可以完全对比。本研究结论对于燕山地区早、中侏罗世地层格架的建立和构造地质演化过程的研究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8.
对内蒙地轴及其南缘(冀北部分)侏罗系煤系的岩性特征及其中所含植物化石进行了研究,并将它们与内蒙古早—中侏罗世含煤地层进行了对比,认为下花园组下部是内蒙古五当沟组在冀北的延伸,应称为五当沟组,上部煤系应为召沟组在冀北的延伸,因此应改称召沟组。  相似文献   

19.
我国与接触变质铁矿相接触之火成岩,分布於山东金岭镇,江苏利国驿,南京近郊鳳凰山,静龙山,蒋庙,湖北大冶,鄂城,安徽当涂,铜官山,湖南武安之红山等地。经显微镜研究後,包括多种岩石,其平均成分约相当於闪长岩,其中以石英闪长岩  相似文献   

20.
大岚坑们於葵沙乡之东北,处惠阳之南,与汉诚相隔约八十公里,西北距惠深(惠州至深圳)公路之坪山站约十五公里,南距大鹏湾之沙鱼涌约七、八公里。处丛山狭谷之中,地僻人稀,除海道可供运输外,陆道多属羊肠小道,交通不便。二、地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