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44 毫秒
1.
2016年,在青海木里盆地顺利完成了陆域天然气水合物试采工作,首次将对接井技术应用于天然气水合物试采,取得了显著的效果。钻井区域复杂地层给对接井钻井施工带来了极大的难度与风险,钻井过程中多次出现卡钻现象,本文主要介绍了天然气水合物试采对接井钻井过程中遇到的卡钻事故,并对主要卡钻原因进行了详细分析,给出了相应的解卡措施。  相似文献   

2.
就SR-28地热井出现的由坍塌引起的卡钻事故原因进行了分析,针对事故原因分别采用了套铣、测卡、爆炸松扣等技术手段进行了处理,并取得了成功。介绍了该井事故的处理技术措施。  相似文献   

3.
鲁页参1井钻遇地层复杂,水敏地层造浆严重,二叠系地层坍塌掉块,出现卡钻事故,导致钻井施工进度慢,风险大。针对钻井施工中存在的技术难题,开展了一系列的技术攻关,确定了一开和二开以及取心段的钻井液体系,形成了一整套钻井液技术和工程技术措施。实践表明,该套钻井液体系解决了鲁页参1井钻井中出现的坍塌、掉块等难题,减少了井下故障的发生,提高了钻进速度,建井周期明显缩短,为以后的钻井施工提供了技术支持。  相似文献   

4.
HDR29D地热井施工中发生了粘吸卡钻事故,给钻井施工带来了困难。经过分析卡钻原因、研究解卡方案,配制了解卡剂,解决了棘手的粘卡问题。根据该井的实际情况,对定向井粘吸卡钻事故原因、处理方法进行分析总结。  相似文献   

5.
钻探施工经常发生诸如埋钻、烧钻、卡钻、夹钻、掉钻等事故,而导致发生各种事故的原因却多种多样,因此根据事故的具体情况,应选择不同的处理方式。对于较常见的事故采用捞、提、扫、冲、顶等办法来解决,对一些复杂事故,可使用反、透、扩、钻、剥、偏等方式处理。钻井中的卡钻、埋钻、烧钻等事故应以预防为主。  相似文献   

6.
卡钻作为一种比较严重的钻井事故,会造成钻井施工遇阻和经济损失。某斜井在钻井施工中发生泥浆粘附卡钻。根据钻井现场情况,着重对其中的卡点深度及泡油量进行计算,经计算卡点深度约667 m,泡油量为32.0 m3,卡钻发生约11 h后,解卡成功。在整个卡钻事故及钻井液混油后录井中进行了系统思考和总结,提出了相应的录井措施,气测基值变化结果表明此次混油后录井的成功。该井的钻井卡钻事故及钻井液混油后录井措施以期为类似斜井卡钻事故处理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7.
翟育峰 《探矿工程》2017,44(1):15-17
汶川地震断裂带科学钻探项目WFSD-4S孔地层复杂,钻探施工难度大,孔内缩径、坍塌、掉块事故频发,给钻探施工带来了极大的困难。就WFSD-4S孔在孔深517 m发生的卡钻事故进行了详细的阐述,分析发生卡钻事故的原因及条件,采用了强力起拔、反钻杆、可退式打捞矛打捞、套铣等手段,最终成功处理该起卡钻事故。该起事故的经验,为同类事故的处理提供借鉴及参考。  相似文献   

8.
井壁失稳是钻井过程中常常遇见的难题之一,尤其在钻遇泥页岩井段。针对河南中牟页岩气区块在山西组-太原组泥页岩钻进过程中发生井壁坍塌掉块、卡钻、井径扩大率大等复杂情况,利用MY1井钻井岩心从泥页岩类型划分、孔渗特征、微观结构、岩石力学以及地应力等方面开展井壁稳定性影响因素实验分析。通过分析可知,中牟区块泥页岩属硬脆性泥页岩,造成井壁失稳的主要因素为地层非均质性强,岩石脆性程度较高,微裂缝发育,易导致井壁机械剥落、坍塌掉块。通过合理控制钻井液密度、优化井身结构及钻井参数、研发低自由水强封堵钻井液提高井壁稳定性,在区块钻井实践中取得了较好的应用效果,基本解决了井壁失稳难题。  相似文献   

9.
土耳其卡赞和贝帕扎里天然碱矿定向水平对接井项目,是目前为止世界上规模最大的水平对接井项目,钻井工作量大和技术要求高是该项目的2个主要特点。本文将钻井施工中经常发生的卡钻、井漏、钻具脱落等井下事故及复杂情况进行梳理归纳,结合实际案例对事故原因进行剖析,对比不同处理方法所取得的不同效果,最后提出一些安全有效的事故预防和处理措施。为类似钻井工程预防井下事故及处理措施提供一些借鉴。  相似文献   

10.
煤矿底板注浆多分支水平井因其具有效封堵含水层中的导水通道,解决煤矿底板水对工作面的威胁,对环境破坏小等优点被广泛应用于煤矿底板突水防治中,但受地质条件、水文条件、钻井工艺、施工过程等影响,在施工中易发生事故。以淮北煤田某煤矿底板注浆多分支水平井为例,对该井因二开施工过程不规范引起地层坍塌导致的井下卡钻事故进行分析,在采用常规方式处理无效的情况下,借鉴“油田老井侧钻开窗技术”,不仅解决了卡钻事故,而且确保了后期施工安全。这是侧钻开窗技术在该区处理井下事故的首次成功应用,对该区及国内其他地区处理类似事故具有重要的借鉴和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11.
在贵州铜仁地区施工页岩气地质调查井,因地层构造较复杂,上部灰岩地层岩溶、溶隙发育,在钻井过程中存在井壁易垮塌、掉块卡钻,井内漏失严重,供水困难等难点。秀页2井设计井深1900 m,由于钻井液漏失严重,水泥浆封孔堵漏过程中发生掉块卡钻事故,处理无果导致钻井中途报废。移机重新开始,采用较大口径开孔、多级绳索取心钻进、分段水泥堵漏、多层套管护壁的方案,顺利终孔。本文重点从水泥封孔堵漏方面总结该孔的钻井技术经验,为该区域页岩气井施工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2.
乌克兰的几种新型解卡震击器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国家经济的高速增长推动了对矿产能源的需求,使钻探工作量逐年增加。面对深孔复杂地层,钻探过程中卡钻事故时常发生。震击器是解决卡钻事故的有效措施,但油气钻井中常用的震击器在小口径的地质钻探中使用效果并不理想,因此设计适用于地质岩心钻探的新型震击器十分必要。介绍了乌克兰针对比较严重的卡钻事故而设计的带弹簧加压式阀门的液动震击器,在保证其工作可靠性的同时,利用其高频的冲击功可以大大提高解卡工作的效率;针对比较容易发生卡钻地区而设计的随钻式机械震击器,可以在卡钻发生后第一时间进行解卡工作,避免了卡钻事故的进一步恶化,有效的节省了处理卡钻事故的时间。这种解决地质钻探中卡钻事故的有效技术工具,引进、推广应用前景广泛。  相似文献   

13.
在青海共和盆地高温干热岩钻探GR1井施工过程中,钻遇含蚀变花岗岩的严重破碎地层,井壁坍塌掉块严重,导致井内多次发生卡钻事故。同时在温度最高达到236℃的高温地层中钻进,钻井液出现黏度升高、流动性变差、滤失量增大、造壁性变差、起泡严重等问题。通过将原钻井液转化为耐高温钻井液,该钻井液耐温可达到240℃以上,转化后的钻井液抗温能力增强,流变性能变好,护壁效果提高,泡沫显著减少,从而保证了深部高温井段钻探施工顺利进行。  相似文献   

14.
断层是引发钻井工程事故,延长钻井周期的一类重要地质原因之一。在钻遇断层破碎带时,极易发生井壁失稳,从而导致井壁垮塌、钻井液漏失、卡钻、甚至钻具断裂等事故的发生。此外,受断层附件地应力不均匀的影响,还会导致井眼轨迹控制难度加大以及套管的剪切变形的发生。因此,准确预测断层的空间位置、并依此优化井轨迹设计,可以有效地避免钻井工程事故的发生,从而缩短钻井周期,降低钻井费用。提出了一种多属性串联断裂预测方法,通过构造导向滤波,相干属性、结构张量以及蚂蚁追踪等属性的联合应用,可准确预测断裂发育位置,从而为钻井工程提供借鉴。该方法在塔里木盆地塔中地区缝洞型碳酸盐岩钻井中取得了很好的效果,断裂预测准确率达到了90.7%,从而很大程度上避免了工程负复杂请况的出现。  相似文献   

15.
汶川地震断裂带科学钻探工程钻遇地层非常复杂,地层破碎、膨胀缩径,坍塌、掉块严重,多次出现卡埋钻等事故,同时复杂地层取心率偏低。WFSD-2孔在取心率很低井段,为补取岩心运用套管开窗侧钻技术;而在WFSD-4孔施工中,套管内出现卡钻事故,为绕障采用套管开窗侧钻技术。介绍了复杂事故井套管开窗侧钻从准备到实施的工艺流程和技术措施。套管开窗侧钻的成功应用为后续工程实施节约了时间和成本,对今后类似作业具有很好的指导和借鉴作用。  相似文献   

16.
利用空气反循环连续取样钻进技术,在露天矿山进行生产勘探施工,对所遇到的卡钻问题进行原因分析,确定了相应的操作规程,以便预防卡钻事故的发生,并通过施工辅助孔和套铣技术,在处理卡钻事故方面取得了很好的效果。  相似文献   

17.
压差卡钻是钻井施工中经常遇到的井下事故,处理不及时会给钻井工程带来巨大的经济损失。通过分析压差卡钻事故发生的原因及其特点,并结合工程实例介绍了用增压机处理基岩地层中压差卡钻事故的方法及其操作规程和注意事项。  相似文献   

18.
卡钻的处理方法主要有:通过施加外力如上提、下放钻具转动转盘使钻具恢复自由状态;通过调整钻井液性能、打稠塞、注酸、注解卡剂、反循环等方法使被卡钻具与井壁之间的填充物转移或者破坏;通过反丝钻具打捞甚至套铣起出被卡钻具。大牛地气田DPT-305水平井通井过程中发生一起严重的卡钻事故。通过重浆+清扫液、注酸、注解卡剂、环空憋压等方法处理被卡钻具与井壁之间的填充物;通过固定转盘上下活动来对被卡钻具施加扭矩;倒扣等方式处理这起卡钻事故,最终解卡。总结了事故的成因,分析了处理过程的得失,为以后处理此类事故积累了经验。  相似文献   

19.
石油钻井及地质岩心钻探中遇到孔内复杂问题之一是钻进水敏性泥页岩地层。这类地层厚度不等,几米、几十米至几百米以上。钻进时,如果泥浆质量不好,往往出现孔内缩径,钻头泥包,粘糊卡钻、坍塌、掉块等事故。国外在陆地和海洋钻井中遇到这类所谓  相似文献   

20.
古城地区实钻中存在表层窜冒、却尔却克组大段难钻“黑被子”地层、H2S、卡钻、井漏、溢流、井塌、地层压力温度高等技术难点,导致该区块钻井周期长、钻井成本高。针对古城地区地质特点,结合古城601井钻井目的及完井方式,综合考虑地层压力、必封点等井身结构设计关键点,在保障安全和质量的前提下,对古城601井进行了井身结构优化设计,并经实钻验证该设计思路合理,为古城地区井身结构设计提供了新思路。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