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6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43 毫秒
1.
在野外实地考察的基础上,结合X射线衍射、扫描电镜(SEM)、化学成分分析等测试技术,对广西合浦新屋面高岭土矿床的风化物进行了研究。X射线衍射分析表明,黏土矿物主要为高岭石、伊利石、石英、正长石及斜长石。高岭石结晶度在0.489~1.210之间,随着深度的逐渐减小,高岭石逐渐增多,长石逐渐减少,高岭石的结晶程度则呈现变好的趋势,反映出花岗岩中原生矿物高岭土化程度逐渐加强。SEM结果表明,随着风化程度的加强,高岭石发育越来越好,晶形越来越完整。化学成分分析显示w(Al2O3)和w(K2O)互为消长关系,且随着深度的增大,Al2O3逐渐减少,K2O逐渐增多。该区长石蚀变为高岭土,可以经由绢云母中间阶段再转变形成高岭石和直接转变形成高岭石这两个途径。  相似文献   

2.
用离散变分X-α量子化学计算方法,研究了络合离子-吸附在粘土矿物高岭石晶体边缘时,它们之间的化学键性质.根据所选用的络合离子-处于基面及侧面不同位置的10个模型的计算结果,表明当络合离子-位于高岭石晶片的侧面时,比其位于基面时更为稳定,而且与高岭石晶片侧面中的O形成共价键.  相似文献   

3.
高岭石—聚丙烯腈夹层复合物的制备   总被引:8,自引:1,他引:8  
厦华  佟健  侯常娥 《矿物岩石》2001,21(4):7-10
作者通过XRD和IR等手段研究了高岭石-聚丙烯腈夹层复合物的形成过程。通过对高岭石/DMSO(二甲亚砜)、高岭石/乙酸铵等中间复合物的置换反应,成功地将丙烯腈单体引入高岭石层间。XRD谱表明高岭石层间被插入有机分子后,其层间距增大;IR谱显示有机分子与高岭石的外羟基可能以氢键的形式相互作用。在有引发剂的存在下,实现了丙烯腈单体在高岭石层间的聚合。  相似文献   

4.
用离散变分Xα 量子化学计算方法 ,研究了络合离子 [Au(Sb2 S4) ]-吸附在粘土矿物高岭石晶体边缘时 ,它们之间的化学键性质。根据所选用的络合离子 [Au(Sb2 S4) ]-处于基面及侧面不同位置的 10个模型的计算结果 ,表明当络合离子 [Au(Sb2 S4) ]-位于高岭石晶片的侧面时 ,比其位于基面时更为稳定 ,而且与高岭石晶片侧面中的O形成共价键。  相似文献   

5.
通过化学成分分析、岩矿鉴定、扫描电镜、X射线衍射、红外光谱和差热一热重曲线观察和分析测试,对龙岩高岭土的矿物学特征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龙岩高岭土矿物组成简单,主要由高岭石组成,有害成分铁和钛含量很低,自然白度83%~92%,质量好,但高岭石结晶程度不高,Hinckley指数0.42,属较无序高岭石.在此基础上,用醋酸...  相似文献   

6.
运用X射线衍射、红外光谱、热重-热流和扫描电镜等手段对准格尔矿区官板乌素煤矿主采6号煤层下部层位中煤矸石的矿物组成和微观形貌进行了系统研究。结果表明,煤矸石在官板乌素煤矿6号煤层下部层位中分布广泛,呈薄层状产出,主要矿物组成为高岭石,其次含有极少量的勃姆石等矿物。样品中SiO_2/Al_2O_3(摩尔比值)在2.00~2.10之间,接近高岭石族矿物理论比值,有害组分铁、钛含量相对较低。在扫描电镜下,可见煤矸石样品中高岭石单晶形态主要为六方片状,叠片状聚晶,晶片的片径多在5μm以下。该矿区煤矸石中的高岭石为结晶度较高的优质高岭岩,可用于生产陶瓷。  相似文献   

7.
通过差热分析及X射线衍射分析的研究可知,结晶完好的高岭石所制得的变高岭石比b轴无序的高岭石所制得的变高岭石具有较高的火山灰活性;而通过加入改性剂改性,增大了高岭石的层间距离,可提高其制得的变高岭石的火山灰活性。  相似文献   

8.
毕舒  谢先德 《矿物学报》2003,23(3):228-234
通过热分析、X射线衍射分析对高岭石泥岩夹矸焙烧相变特征规律进行研究,阐述了深加工工艺方法,并重点研究了4A分子筛的合成工艺路线和在塑料中的应用性能。高岭石泥岩夹矸的脱羟温度大于600℃,说明其有序度高。高岭石在加热分解为偏高岭石的过程中衍射峰是逐步消失的。对高岭石泥岩深加工工艺包括超钦细和改性(包覆、接枝、乳液聚合)、化学处理等方法,焙烧工艺非常关键,先超细再焙烧,可大大降低了能耗。由高岭石泥岩合成4A分子筛,因其具多孔结构和特殊的晶体形态,可显著提高重质碳酸钙在塑料中的分散性,具有固体分散剂的特征,故可用于塑料中以提高期料产品件能。  相似文献   

9.
我国北方两种高岭石的电子顺磁共振研究   总被引:4,自引:2,他引:4  
何宏平  郭九皋 《矿物学报》1994,14(3):265-269
笔者对我国北方两种不同类型的高岭石进行了化学分析、差热和热重分析、X射线衍射、红外吸收光谱及电子顺磁共振等研究。结果表明,在酸性还原条件下形成的高岭石中,铁主要以Fe2+的形式置换结构中的Al3+,同时也有部分铁以亚铁化合物形式存在;在氧化条件下形成的高岭石中,铁主要以Fe3+形式存在于晶体结构和杂质铁氧化合物中,也有部分以Fe2+置换Al3+形式存在。  相似文献   

10.
吴乾荣 《矿物学报》1989,9(2):187-191
本文利用X射线衍射分析方法对徐州某煤矿的煤矸了进行实验,阐明煤矸石工业利用途径。实验表明:该煤矸石的矿物组分比较简单,主要有高岭石、石英;化学成分以SiO_2(57·26%)、Al_2O_3(20.22%)为主,经高温衍射实验,高岭石的分解温度为560—600℃;莫来石生成的温度为1000—1300℃。经X射线衍射定量,高岭石含量为40%左右,莫来石含量33%左右。  相似文献   

11.
运用X射线衍射和多重峰分离程序解析高岭石的结构缺陷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姚林波  高振敏 《矿物学报》1996,16(2):132-140
本文尝试运用X射线衍射与多重峰分离方法研究高岭石的结构缺陷,重新评价了Hinckley(1963)结晶指数(HI),运用02,11区域对(111)和(111)峰的分峰结果,定义了新的结晶度指数:CI=(I111+I111)/I110,它完全以衍射峰的强度进行计算,较灵敏地反映出高岭石真实的结构信息,探讨了高岭石结晶度与高峰石对称性,有序度以及与高岭石Pb/3滑移缺陷的关系,结果证明高岭石结晶度越高  相似文献   

12.
A type of exfoliated kaolinite was produced by urea-intercalation and original microwave irradiation assisted method. The product was investigated by Fourier transformation infrared (FT-IR) spectroscopy, X-ray diffraction (XRD), scanning electronic microscopy (SEM), Brunauer-Emmett-Teller (BET) and laser particle analysis techniques. FT-IR spectra show that NHCO molecule exists in the intercalated kaolinite. XRD analyses indicate that the kaolinite sheet-like structure was disordered after microwave irradiation. The urea decomposition process and explosion effect between the sheet-like structures of kaolinite under microwave irradiation were discussed. The SEM and BET analyses reveal that the end product is exfoliated kaolinite with thin particles and increased surface area. Size and zeta potential analyses show that the particle size distribution is between 250 nm and 550 nm with normal distribution and the particle is negatively charged. In comparison with the conventional grind method, the process adopted appears to be economic and the exfoliated kaolinite end product may display a significantly enhanced performance in industrial applications.  相似文献   

13.
煤系高岭石有机夹层作用的实验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本文利用XRD和IR研究了丙烯酰胺和脂肪酸盐与煤系高岭石的夹层作用及稳定性。通过极性有机化合物作夹带剂,成功地合成了高岭石-丙烯酰胺、高岭石-脂肪酸盐有机复合体。夹层作用完成后,层面间距从7.18A分别扩大到11.22A和11.32A。有机化合物能在高岭石层间形成稳定的夹层主要与夹层分子和高岭石内表面羟基形成氢键有关。  相似文献   

14.
对江西赣南6个地区风化淋滤型稀土矿中全风化层的粘土矿物进行了研究,为进一步了解粘土矿物对该类型稀土矿中稀土元素分异的影响奠定了基础。X射线衍射自然定向片、甲酰胺片、饱和乙二醇片和加热片、红外光谱及扫描电镜观察结果表明该区粘土矿物以片状高岭石和针管状7埃洛石为主,其中坳背塘、长坑屋、上堡、杨村样品主体为高岭石,足洞样品中发育大量埃洛石,而石排样品中高岭石与埃洛石比例相当。电感耦合等离子体质谱分析表明稀土元素在粘土矿物中大量富集,其稀土元素配分不仅受到原岩的影响,而且受到粘土矿物本身性质的影响。Ce元素在足洞和石排样品的粘土矿物中表现出正异常,而在其他样品粘土矿物中表现为负异常,可能与其中发育的埃洛石密切相关。Ce元素可能以方铈矿胶膜的形式包裹在针状埃洛石中,和/或以离子形式被选择性吸附于埃洛石表面。  相似文献   

15.
朱如凯 《矿物学报》1996,16(3):245-252
本文主要根据XRD分析和IR光谱分析的有关参数,对山西境内产部晚古生代煤系夹矸高岭岩的矿物结构特征进行了详细研究,认为高岭石矿物结晶度与其显微结构有关,隐晶质高岭岩比碎屑团粒状和蠕虫状高岭岩结晶指数高。高岭石的无序度主要反映于(a,b)面上的随机层错,同时与样品中低缺陷相的比率有关。动荡的水介质环境可能导致其无序度的增加。  相似文献   

16.
高岭石/乙酰胺插层复合物的制备及结构表征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乙酰胺在熔融状态下直接插层高岭石,产物经无水乙醇洗涤,得到纯净的高岭石/乙酰胺插层复合物。XRD结果显示高岭石层间距从0.721nm膨胀到1.102nm。插层作用使得高岭石内表面羟基伸缩振动峰由3651cm^-1。移动至3647cm^-1。处,变形振动峰由911cm^-1移动至907cm^-1处;乙酰胺3211cm^-1和3390cm^-1处NH2基伸缩振动峰消失,并在3478cm^-1处产生一新的振动峰,这些表明原高岭石层问氢键的损失及与乙酰胺分子之间氢键的形成。高岭石内羟基的吸收峰由3616cm^-1移动至3611cm^-1处,以及其硅氧面的骨架振动峰变化表明乙酰胺的甲基中CH嵌入到高岭石的复三方空穴中。进而构建高岭石/乙酰胺插层复合物的结构模型,结果表明该模型的理论计算值与实际测量结果具有很好的一致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