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17 毫秒
1.
(2007年5月修订)《海洋地质与第四纪地质》是青岛海洋地质研究所主办、海洋地质杂志社编辑、科学出版社出版的学术性期刊(2006年改为双月刊)。主要刊登海洋地质学及海陆第四纪地质学及各分支学科、边缘学科的具有前沿性、原创性和探索性的学术论文;侧重报道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国家重点和专项项目以及国际合作项目的最新研究成果;突出中国海区、大洋地质以及“三极”地区研究报道特色;注重海区与大陆、区域性和全球变化对比研究。主要内容为:沉积与环境、地球化学与地球物理、古海洋与年代地质、油气与矿产、第四纪地质、综述与评述、技…  相似文献   

2.
试论青藏高原第四纪沉积地球化学演化与环境变迁   总被引:5,自引:1,他引:5  
本文扼要介绍最近几年青藏高原第四纪沉积物的元素地球化学、同位素地球化学、有机地球化学和矿物学及其与气候环境关系研究的一些新进展。青藏高原第四纪沉积地球化学信息综合分析,初步建立了长、短期时间尺度的气候曲线。揭示了青藏高原强烈隆升引起的气候环境配制的改变,即在3.40-0.73MaB,P.高原强烈隆升,亚洲季风稳定形成,气候以干冷、湿暖型波动为主;0.73MaB.P.以来高原再次强烈隆升,气候环境愈趋干旱;进入全新世以来,出现凉干、暖干、暖湿和冷湿的多种气候波动模式。在空间格局上划分二个地球化学沉积区,即西藏和新疆为富镁区;青海为富钾区。还揭示了青藏高原湖泊沉积地球化学的分带性,其分带规律与高原隆起的差异性是一致的。此外,青藏地区风化壳和古土壤的地球化学演化与高原古气候变迁也有紧密联系。  相似文献   

3.
第四纪地质学家们正在继续探寻表示出2.4Ma以来古气候和其它环境变动的沉积记录。在过去10年,利用加速器质谱仪能够对极小样品作精确的测年,这有助于对一些含碎屑有机质的第四纪沉积记录进行再分析。1 冰心和海洋记录近年来,取自格陵兰的冰心记录和北大西洋的沉积岩心提供了揭示气候变化的地球化学代用资料,反映了急剧的气候波动(通常所说的Dansgaard-Oeschger和Heinrich事件),尤其是在冰期及其过渡期。在过去一年,南极冰心测年所取得的进展使得这样的问题再次提出:北半球和南半球气候变化是否…  相似文献   

4.
第四纪地质涉及地球史上最后1.81Ma,对其地质过程的研究是环境地质学的基础。第四纪未固结沉积物提供的砂、砾石等建筑材料,耗量极大,被认为是现代文明最重要的矿物资源。第四纪沉积物的重要价值还在于:①大约70%的人口居住在海岸平原和洪积平原;②绝大多数土木工程(建筑、桥梁、公路、港口等)坐落在第四纪未固结沉积层之上;③农林业生产主要在第四纪沉积层和土壤上得以发展;④第四纪沉积常常形成大的含水层,为工业和民用提供了丰富的地下水。然而,在很长一个时期,第四纪地质被绝大多数巴西地质学家所忽视。1971年,巴西地质…  相似文献   

5.
丁仲礼院士丁仲礼,第四纪地质学家。1957年出生于浙江嵊州。1982年毕业于浙江大学地质系,1988年在中国科学院地质研究所获博士学位,并在第四纪研究室从事研究工作。现为中国科学院地质与地球物理研究所研究员、所长;兼任中国第四纪研究委员会副主任;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国际地球科  相似文献   

6.
重建地质历史中的地球环境条件是一件包含众多学科的具有挑战性的工作。进行这样的重建需要许多气候条件 ,诸如湿度平衡和温度、海洋和大气的成分、湖泊和海洋的水深及诸如生活在那个时代的有机生物和它们生态学的生物参量。已经有几种方法用于重建古环境条件。从岩石和化石中得到的观察记录通常都是用现代的变化过程来解释的。根据其它的假定 ,形成于表层环境中矿物的化学和同位素成分可转化为古环境参量。许多古环境参量是基于对构造、物理、化学和生物过程的定量重建而计算得出的。所有这些方法都包含着许多的假定和不确定性 ,解决问题的…  相似文献   

7.
洪阿实 《海洋科学》1994,18(6):27-29
同位素海洋学(IsotopeOceanography),在海洋科学研究中不仅着眼于元素,而且着眼于同位素的研究领域。1海洋同位素地层学与同位素古海洋学同位素地球化学方法是研究板块构造、海底扩张等当代地球科学重大课题的强有力工具。它应用于海洋地层学即出现海洋同位素地层学。同位素古海洋学则是同位素地球化学方法在古海洋学即海洋古地理学上的应用,这是地球科学新的“生长点”之一。人们发现,在冰期,海水中氧的重同位素相对富集,在间冰期,海水中氧的轻同位素相对富集。因此,钙质生物骨骼的氧同位素值可以反映气候的…  相似文献   

8.
新千年寄语     
千禧龙年 ,一个充满希望的 2 1世纪拉开了帷幕 ,人类社会又将奏响科学技术进步的新乐章 ,一个崭新、灿烂的新时代等待我们再创辉煌。《海洋地质与第四纪地质》2 0 0 0年以新的形象与您见面了 ,这是读、作者高层次的需要 ,也是时代发展的必然 ,我们诚望继续得到广大读、作者和社会各界的支持与厚爱。同时 ,也希望《海洋地质与第四纪地质》生机似龙腾 ,新世纪有一个良好的开端。《海洋地质与第四纪地质》新版本为大 1 6开 ,彩印封页 ,设置 :院士论坛 (不定期 )、沉积与环境、地球化学与地球物理、古海洋与年代地质、油气与矿产、第四纪地质、…  相似文献   

9.
正《海洋地质与第四纪地质》创刊于1981年9月,现由自然资源部主管、中国地质调查局青岛海洋地质研究所主办。期刊主要刊登海洋地质学及海陆第四纪地质学各分支学科、交叉学科的前沿性、创新性和探索性学术论文;刊文范围突出中国海区、大洋地质和"三极"地区基础理论研究特色,注重海区与大陆、区域性与全球变化对比研究。期刊主要栏目有:"沉积与环境"、"地球化学与地球物理"、"古海洋与年代地质"、"油气与矿产"、"第四纪地  相似文献   

10.
正《海洋地质与第四纪地质》创刊于1981年9月,现由国土资源部主管、中国地质调查局青岛海洋地质研究所主办。期刊主要刊登海洋地质学及海陆第四纪地质学各分支学科、交叉学科的前沿性、创新性和探索性学术论文;刊文范围突出中国海区、大洋地质和"三极"地区基础理论研究特色,注重海区与大陆、区域性与全球变化对比研究。期刊主要栏目有:"沉积与环境"、"地球化学与地球物理"、"古海洋与年代地质"、"油气与矿产"、"第四纪地  相似文献   

11.
80年代以来,国内外在海洋地质和第四纪地质研究方面取得了重要进展。本文着重从我国第四纪全球变化;应用第四纪地质;第四纪突变事件;海洋地质调查研究诸方面进行了概述。  相似文献   

12.
正《海洋地质与第四纪地质》创刊于1981年9月,现由自然资源部主管、中国地质调查局青岛海洋地质研究所主办。期刊主要刊登海洋地质学及海陆第四纪地质学各分支学科、交叉学科的前沿性、创新性和探索性学术论文;刊文范围突出中国海区、大洋地质和"三极"地区基础理论研究特色,注重海区与大陆、区域性与全球变化对比研究。期刊主要栏目有:"沉积与环境"、"地球化学与地球物理"、"古海洋与年代地质"、"油气与矿产"、"第四纪地  相似文献   

13.
《海洋地质与第四纪地质》是青岛海洋地质研究所主办、海洋地质杂志社编辑、科学出版社出版的学术性期刊(2006年改为双月刊)。主要刊登海洋地质学及海陆第四纪地质学及各分支学科、边缘学科的具有前沿性、原创性和探索性的学术论文;侧重报道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国家重点和专项项目以及国际合作项目的最新研究成果;突出中国海区、大洋海洋地质以及“三极”地区研究报道特色;注重海区与大陆、区域性和全球变化对比研究。主要内容为:沉积与环境、地球化学与地球物理、古海洋与年代地质、油气与矿产、第四纪地质、综述与评述、技术方法等方面…  相似文献   

14.
《海洋地质与第四纪地质》是青岛海洋地质研究所主办、海洋地质杂志社编辑、科学出版社出版的学术性期刊(2006年改为双月刊)。主要刊登海洋地质学及海陆第四纪地质学及各分支学科、边缘学科的具有前沿性、原创性和探索性的学术论文;侧重报道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国家重点和专项项目以及国际合作项目的最新研究成果;突出中国海区、大洋海洋地质以及“三极”地区研究报道特色;注重海区与大陆、区域性和全球变化对比研究。主要内容为:沉积与环境、地球化学与地球物理、古海洋与年代地质、油气与矿产、第四纪地质、综述与评述、技术方法等方面…  相似文献   

15.
正《海洋地质与第四纪地质》创刊于1981年9月,现由自然资源部主管、中国地质调查局青岛海洋地质研究所主办。期刊主要刊登海洋地质学及海陆第四纪地质学各分支学科、交叉学科的前沿性、创新性和探索性学术论文;刊文范围突出中国海区、大洋地质和"三极"地区基础理论研究特色,注重海区与大陆、区域性与全球变化对比研究。期刊主要栏目有:"沉积与环境"、"地球化学与地球物理"、"古海洋与年代地质"、"油气与矿产"、"第四纪地  相似文献   

16.
(2007年5月修订)《海洋地质与第四纪地质》是青岛海洋地质研究所主办、海洋地质杂志社编辑、科学出版社出版的学术性期刊(2006年改为双月刊)。主要刊登海洋地质学及海陆第四纪地质学及各分支学科、边缘学科的具有前沿性、原创性和探索性的学术论文;侧重报道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国家重点和专项项目以及国际合作项目的最新研究成果;突出中国海区、大洋地质以及"三极"地区研究报道特色;注重海区与大陆、区域性和全球变化对比研究。主要内容为:沉积与环境、地球化学与地球物理、古海洋与年代地质、油气与矿产、第四纪地质、综述与评述、技术方法等方面的学术论文、研究报道以及学术争鸣等。  相似文献   

17.
由地质矿产部海洋地质研究所张明书、何起祥等编著的《西沙生物礁碳酸盐沉积地质学研究》一书,将在1989年7月前由科学出版社出版发行.本书从三维格局阐明了西沙生物礁自中新世初形成以来的沉积地质学,提供了从中新世晚期到晚更新世的生物礁岩石地质学剖面,碳、氧稳定同位素曲线及相应的地球化学资料.并以这些资料为基础,分析了连续的和不连续的、均变的和事件性沉积作用,总结了生物礁的地方性沉积模式,提出了新的生物礁分类方案,讨论了西沙生物礁区若干第四纪地质问题.  相似文献   

18.
莱州湾西岸晚第四纪海相地层及其沉积环境的初步研究   总被引:15,自引:0,他引:15  
中国东部沿海第四纪海相地层及其它有关问题的研究,不仅对于认识第四纪以来的海平面变化情况、海侵海退过程,以及中国浅海的形成历史都有着重要的意义。而且,对于东部沿海第四纪沉积矿产和地下水的评价、开发等,均有着直接的意义。1974年,国家地质总局石油研究大队,中国科学院贵阳地球化学研究所和中国科学院海洋研究所密切  相似文献   

19.
三十卷的《海洋地质与第四纪地质》如同年轮,记录了我国改革开放三十年来海洋地质科学的成长史.如今中国的海洋科学,已经开始进入世界大洋,活跃在世界海洋科学的前沿.新的发现证明,深海海底是地球表层和深部系统之间的通道,深海的认识已经成为地球系统科学的瓶颈.与此同时,海洋科学正在从“考察”向“观测”过渡,海底观测网正在成为观测...  相似文献   

20.
由地矿部海洋地质研究所、地矿部第四纪地质研究中心、中国地质学会第四纪冰川与第四纪地质专业委员会联合发起,并联合中国海洋地质学会、广州海洋地质调查局、青岛地质学会、青岛海洋大学地质系和中国地质灾害研究会海洋地质灾害专业委员会共同组织召开的“第二届中国第四纪海陆对比学术研讨会”于1992年10月22—26日在青岛召开,与会代表59人,他们来自全国28个科研、教学、生产和出版单位。会议共收到学术论文和摘要101篇,有31篇在大会进行了交流,论文内容广泛,涉及到第四纪地质的基础理论、区域第四纪地质、新技术新方法及应用第四纪地质等许多方面。 这次会议重新强调了第四纪地质研究中海陆对比的思想,会议认为海陆对比及海陆结合成为发展第四纪地质学的一个重要途径和方向。 事件地质学和全球变化思想是近几年来地球科学的最新进展之一,是指导和认识第四纪时期地球环境演变历史、现状及预测未来的哲学思想及基本原理,会议提出的一些论文涉及到第四纪时期一些重要的地质事件和突变事件,从而为建立以事件为依存的“时间窗”创造了条件。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