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87 毫秒
1.
四川盆地地下卤水勘探开发前景展望   总被引:9,自引:2,他引:7       下载免费PDF全文
林耀庭  陈绍兰 《盐湖研究》2008,16(1):1-7,21
四川盆地地下卤水分布广泛,点多面广,品质优良,资源丰富,开发历史悠久。卤水含有K+、Br-、I-、B3+、Li+、Sr2+等多种有用组分,为重要的化工原料水。进一步加强四川盆地卤水资源研究,对卤水有利构造或地段进行勘探开发,必将为振兴四川卤化工业,实施西部大开发战略作出贡献。  相似文献   

2.
张兆广 《盐湖研究》2009,17(1):19-26
察尔汗盐湖是一个以卤水钾镁盐矿为主的大型的综合性盐类矿床,卤水中富含K+、Mg2+等有益元素,主要阳离子为K+、Na+、Mg2+、Ca2+;主要阴离子为Cl-,其次是SO42-。根据大量的钻孔水质分析资料,对卤水中主要离子成分在水平及垂向的分布特征进行分析,并探讨卤水的成因类型。  相似文献   

3.
柴达木盆地西台吉乃尔盐湖矿区卤水水化学特征   总被引:1,自引:4,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西台吉乃尔盐湖位于柴达木盆地中部,矿区卤水中富含锂、钾、硼、镁等多种元素,极具开发价值。自2003年开始,矿区已开始进行大规模采卤,利用前人1959年和2001年两次勘查资料,从水化学角度分析和探讨了西台吉乃尔盐湖矿区未大规模采卤前卤水中各元素的分布规律和变化特征。研究表明,矿区西北部主要为氯化物型卤水,其余大部分地区基本为硫酸镁亚型卤水,我们推测地下卤水水化学类型的差异很可能与不同区域原始卤水的组成及补给水等因素有关。有益组分中,高含量的Li+、K+主要分布在矿区的西北部;B2O3的高含量区主要在矿区的中东部广大地区。赋存于孔隙卤水中K+、Ca2+、Mg2+、Li+、Cl-等元素的平均含量要高于晶间卤水;B2O3、Na+、SO42-等则低于晶间卤水;卤水矿化度、pH值和密度则相差不多。孔隙卤水在Na+、K+、Mg2+/Cl--H2O四元体系介稳相图中的投影点接近光卤石相区;湖表卤水和晶间卤水在Na+、K+、Mg2+/Cl-,SO42--H2O五元体系介稳相图中位于泻利盐、软钾镁矾和钾石盐的共结点附近,且分布比较集中;湖表卤水在演化阶段上存在较大差别;晶间潜卤水已普遍进入钾石盐析出阶段。研究还表明,西台吉乃尔湖湖水的水化学变化明显受季节变化的影响,而湖表卤水与地下卤水存在着一定程度的水力联系,这种联系的强弱和变化特征尚待进一步研究。  相似文献   

4.
林耀庭 《盐湖研究》2001,9(2):56-60
四川盆地卤水分布广泛 ,资源丰富。卤水普遍富含 K、B、I、Br等有用组分 ,皆为国家短缺矿产。为促进国家经济可持续发展 ,就我国 K、B、I、Br矿产资源的严峻形势 ,针对四川盆地卤水可贵资源及开发利用中存在的若干问题 ,提出一些对策思考  相似文献   

5.
腾格里沙漠区盐湖物质成分研究   总被引:8,自引:2,他引:6       下载免费PDF全文
腾格里沙漠面积广阔 ,区内分布着数十个盐湖 ,盐湖面积大的为十余平方千米 ,小的仅为 0 .0 18km2 。盐湖卤水主要为湖表卤水 ,其矿化度较高 ,大部分盐湖卤水含盐量已达饱和 ,因而进入了自析盐阶段。盐湖卤水化学成分以 Na+ 、K+ 、Cl-、SO4 2 -、HCO3 -、CO3 2 -为主 ,占卤水总含盐量的 99% ,卤水中还有 B2 O3 、L i、I、Br等微量元素。盐湖盐类沉积有碳酸盐类、硫酸盐类和氯化物型盐类、主要盐类矿物为芒硝、钾芒硝、天然碱、泡碱、碳钾钠矾、石盐等。盐湖粘土矿物组合以蒙脱石的普遍存在为特征 ,含有少量的伊利石和水云母。  相似文献   

6.
采用分子动力学模拟,研究了西藏拉果错盐湖卤水中阴、阳离子以及水分子间的相互作用行为。以盐湖卤水等温蒸发过程中粒子浓度变化的四个阶段为研究对象,分别计算了不同体系的扩散系数、配位数、均方位移和径向分布函数。计算结果表明,液相浓度越低时,H2O分子对各离子之间的相互作用有抑制作用,液相中离子浓度越高时,SO42-易与CO32-竞争Li+形成离子对,从而影响盐湖卤水中Li+的富集。本文研究结果对盐湖卤水中Li+的迁移行为作出了机理解释,为盐湖卤水提锂的发展奠定了理论基础。  相似文献   

7.
南翼山油田卤水以高钙富锂等元素为特征,是柴达木盆地研究程度较高的油田卤水之一。本文根据南翼山构造区及其周边地区油田卤水、盐湖卤水、河水和潜水等不同水体的水化学及岩层的地球化学和矿物特征,研究了湖水的蒸发浓缩对Li+的富集作用,探讨了水岩反应对油田卤水Li+含量和δ7Li的影响。结果表明,埋藏之前的蒸发浓缩是Li+含量和总固溶物增大的主要原因;水岩反应对Li+含量和δ7Li有影响,但不会引起明显变化。南翼山油田卤水主要来源于古盐湖卤水,演化过程中曾受到水岩反应的影响。  相似文献   

8.
四川盆地海相三叠系富钾含钾气田卤水分布广、品质优、资源富。气田卤水除普遍富合K+组分,构成液态钾盐资源外,Br-、I-、B3+、Li+、Sr2+等有用组分也超过或达到工业品位,为优质化工原料水。富钾含钾气田卤水有沉积变质型和钾盐溶滤叠加型两类。卤水具重要的资源意义和固液态钾盐找矿的指示意义。  相似文献   

9.
青海省尕斯库勒盐湖卤水水化学特征初步研究   总被引:3,自引:2,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通过尕斯库勒盐湖3种卤水(盐田卤水、晶间卤水和湖表卤水)的水化学成分、化学类型、相图研究,初步揭示了该湖不同类型卤水的水化学特征。研究表明,3种卤水的Ca2+、Mg2+、Cl-、SO24-、HCO3-均比柴达木盆地盐湖平均值高,尤以盐田卤水为高,然而K+、Na+相对较低。微量离子均匀性:晶间卤水>湖表卤水>盐田卤水;主要离子均匀性:湖表卤水>晶间卤水>盐田卤水。卤水划分为硫酸镁亚型和氯化物型两类,没有发现硫酸钠亚型和碳酸盐型。其中,盐田卤水全部为氯化物型;晶间卤水既有硫酸镁亚型也有氯化物型,硫酸镁亚型占41.67%,氯化物型占58.33%;湖表卤水大部分为氯化物型。总体而言,卤水变质程度较深,其中盐田卤水变质最深,湖表卤水次之,晶间卤水变质程度较浅。盐田卤水、晶间卤水、湖表卤水在Na+,K+,Mg2+∥Cl-,SO24--H2O五元体系介稳相图中的位置差别较大,表明各类卤水在演化阶段上存在较大差别。  相似文献   

10.
柴达木盆地昆特依盐湖大盐滩矿区卤水地球化学特征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大盐滩作为柴达木盆地重要的液体钾盐赋存地之一,开展卤水水文地球化学研究能够有效指导钾矿的合理、长期开采。利用改进的Collins图、相关性系数、变异系数及离子等值线图等地球化学分析手段,探讨了该地区卤水水化学变化特征及影响因素。结果显示,目前该地区的卤水类型均为Cl-Na型;研究区内主要卤水化学成分变异程度不大,Na~+及Cl~-在空间上呈东北高、西南低的分布特征,其余离子均表现出反向的分布规律;研究区内地球化学特征变化除了受到溶滤作用影响外,还在很大程度上受到卤水开采及淡水补给的影响;卤水开采及淡水补给从某种程度上改变了沉积层的物理结构,使地层渗透系数的不均匀性增强;人工淡水补给能够渗入到卤水潜水层中,从而增加可开采卤水量,但对卤水矿化度的影响情况尚不明确。  相似文献   

11.
柴达木盆地西部背斜构造深层卤水资源勘查和评价成果显示,第三系背斜构造赋存深层卤水,具有良好的资源成矿条件,且潜力大。采集柴达木盆地中西部(一里坪拗陷和三湖拗陷)9处背斜构造深层卤水,分析了其水化学特征与成因。结果表明,深层卤水矿化度一般低于150 g/L,水化学类型均为氯化物型;K+、Na+、Mg2+含量较低,不具找矿价值;而B2O3、Li+含量普遍高于评价指标,Br-、I-含量普遍高于综合评价指标,为主要成矿元素;卤水的元素特征系数和分布规律及微量离子组成揭示,深层卤水是大气降水溶滤盆地周缘岩浆岩和火山岩及火山热泉的补给后,汇入古近纪—新近纪湖盆经蒸发浓缩封存在地层中的沉积卤水。  相似文献   

12.
分析卤水品质,阐明实现最小盐田投资,高品位卤水的运用是核心,封闭式输卤渠的使用是关键。封闭式输卤渠采用,使低品位卤水开发成为可能。  相似文献   

13.
本实验的目的是为了查明察尔汗盐湖首采区卤水开来过程中固体钾矿层溶解的可能性。我们采用该区外围钻孔晶间卤水(Ⅰ10,Ⅰ13,Ⅱ2,Ⅴ10,Ⅴ12,Ⅴ16,Ⅸ1孔)进行了溶解光卤石实验,从结果可看出其卤水中钾含量明显增加,从5.75—15.60g/L增至24.15—30.00g/L。这说明了在卤水开采过程中下伏固体钾矿层可以被溶解,进一步增加该区晶间卤水中的KCl储量。在我们实际观测过程中曾发现某些地带晶间卤水钾含量极度增高,应是此因素所引起的。  相似文献   

14.
南翼山油田卤水是钾钙硼等元素的富集区,具有较高的开采利用价值。开发利用油田卤水,需要对其演化过程有较深入的研究。采用地层岩性与水化学特征及氢氧同位素地球化学特征相结合的方法,对南翼山油田卤水的形成与演化过程进行探讨,得到初步结论:南翼山油田卤水水化学类型主要为氯化钙型,具有高矿化度、高钙、低镁和低硫酸根的特点。油田卤水起源于大气降水,下渗过程中溶滤第三系岩盐沉积物,经过一系列水岩相互作用,并与深部地热水、岩浆水混合,最终形成现在的水体。  相似文献   

15.
青海盐湖锂盐开发与环境   总被引:21,自引:4,他引:17       下载免费PDF全文
高世扬 《盐湖研究》2000,8(1):17-23
锂和锂盐到 2 1世纪在能源和新材料方面具有重要的意义 ,过去锂盐生产主要来自锂矿石 ,今后将主要来自盐湖卤水 ,我国矿石锂盐生产已面临严峻局面。青海盐湖锂、钾、镁和硼含量高 ,储量大 ,为迎接新能源和新材料时代的到来 ,发展西部少数民族地区经济 ,建议把“青海盐湖锂盐开发与环境”列为国家重点研究规划项目。  相似文献   

16.
我国盐湖资源丰富,对盐湖中的锂镁资源进行深度开发已经成为开发盐湖资源的研究热点之一。基于ISI WoK Thomson Innovation专利数据库(TI),利用TDA分析工具对盐湖锂镁分离提取技术领域专利文献进行分析,系统揭示盐湖锂镁分离提取技术的研发现状、热点以及技术分布与格局,最后根据分析结果对盐湖锂镁分离提取技术发展提出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17.
察尔汗盐湖低品位卤水自然蒸发试验研究   总被引:1,自引:3,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张兆广  祁燕 《盐湖研究》2006,14(1):17-23
察尔汗盐湖是一个以卤水钾镁盐矿为主的大型综合性盐类矿床,盐湖东部潜卤水水化学类型为氯化物型,从KCl等组份含量来看,属低钾高钠低镁的卤水。对该类型卤水进行自然蒸发试验,确定盐类结晶析出顺序和光卤石矿物的最佳分离点,取得光卤石矿的产率和光卤石中KCl含量等基础数据,以对该卤水工业利用性能作出评价。  相似文献   

18.
湖北江汉盆地潜江凹陷深层地下卤水水文地球化学研究   总被引:2,自引:2,他引:2  
潜江凹陷是我国东部的一较大型油盐沉积盆地.凹陷内的Q组(渐新统)含盐系地层是一套内陆盐湖相沉积,其中不仅蕴藏着丰富的石油和固体盐类,而且卤水资源也十分丰富.卤水为高矿化度、高SO含量、低Ca(2+)、Mg(2+)含量的硫酸盐型陆相古盐湖沉积卤水.卤水的pH值平均为5.66,总矿化度平均为283.25克/升.水盐体系主要为Na,K//Cl,SO4-H2O,古卤水水化学类型为Na2SO4亚型.卤水中含近28种化学成分,SO的平均含量达9665.8毫克/升,Ca(2+)和Mg(2+)的平均含量才分别为899.4毫克/升和173.8毫克/升.K、B、Li、Br、I等的含量较大,K、B、Li的含量随Cl浓度的增加而增加,Br、I的含量随矿化度的增加而增加,随SO浓度的增加而减少.卤水中绝大多数离子的含量在沉积盆地浓缩中心区大,在理深较大的第四、五、六水层高.  相似文献   

19.
本文是俄罗斯科学院库尔纳科夫普通和无机化学研究所天然盐化学和工艺学研究室多年来对卡拉博加兹海湾的研究结果.他们对该海湾的地理环境、气候条件、里海海水对湾内卤水的补给与相互作用等进行了研究,给出海湾成盐化学模式.尤其是1980年在把里海与卡拉博加兹海湾连接峡口堵塞后,引起海湾完全干涸,导致环境灾害,这是一件值得盐湖化学家们借鉴的教训.  相似文献   

20.
On the red coloration of saltern crystallizer ponds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To assess, respectively, the contribution of red bacteria of theHalobacterium-Haloferax-Haloarcula group and of the β-carotene-rich green algaDunaliella salina to the red colour of saltern crystallizer ponds, we studied the optical properties of the brines of NaCl-saturated saltern ponds in Eilat, Israel, and quantified the pigments present in their biota. The absorption spectrum of the brines, as measured using the opal glass method to reduce the interference by scattering, or using an integrating sphere, nearly corresponded to thein vivo absorption spectrum of bacterioruberin-containing red archaeobacteria. However, extracts of the microbial community in organic solvents were dominated by β-carotene, a pigment occurring in high concentrations in theDunaliella cells present, and bacterioruberin contributed only between 13 and 28 per cent of the total visible light absorption by the extracts. The apparent discrepancy between these results can be explained by the very small in vivo optical cross-section of β-carotene, which is densely packed in globules inside theD. salina cells.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