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7 毫秒
1.
矿产地质专题调查是服务于找矿勘查的基础性、公益性地质调查工作,是以问题和需求为导向的矿产地质填图,是矿产地质综合填图的升级版,是当前形势下,地质调查工作方式转变的新探索,不仅对实现地调科研一体化具有重要意义,而且对于地质工作,特别是填图工作可持续发展具有重大战略意义。如何开展专题填图,目前没有现成的指南或技术规范,因此需要试点、探索和创新,总结经验,开展示范,最终提出专题矿调工作细则。从分析目前综合性矿产地质工作存在的不足入手,对矿产地质专题调查的定位、目标、总体思路、技术路线等提出了初步思考。  相似文献   

2.
专题地质填图及有关问题讨论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面积性地质调查及填图是今后地质调查的主要工作,如何做好这个工作,并实现地质调查和科研一体化,特别是在已有填图基础上,如何部署和开展新的填图工作,是一个亟待回答的新问题。专题地质填图是针对存在的重要地质或资源、环境问题,或是针对特定目标地质体等,以解决特定问题或满足社会特定需求为主要目的、填图与研究融为一体的地质填图,填图的范围和比例尺依据解决问题和目标地质体而定。专题地质填图是以问题和需求为驱动,是对已有的综合地质填图的补充和提高,是高效实现地调科研一体化的一种方式。论述了专题填图的内涵、必要性,以及开展专题填图的方式和方法。  相似文献   

3.
李隽辉  闫臻  付长垒  汪洋  陈雷  李五福 《地质学报》2022,96(4):1478-1487
造山带内增生杂岩的准确识别和详细解剖不仅对确定古洋盆和古俯冲带存在具有直接的指示意义,而且对区域矿产资源勘探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专题地质填图是识别和解剖增生杂岩的有效手段,然而,部分艰险地区海拔高,交通不便,给填图工作造成了一定困难.遥感地质解译可为专题地质填图提供重要参考,因此,本文尝试基于多光谱遥感数据对柴达木盆地...  相似文献   

4.
矿区地质填图的关键是大量使用以岩石单位为主体的非正式填图单位,侧重表现矿区成矿作用这一特殊地质作用的地质特征,其重点是树立“矿区统一物质系统研究思想”,采用了“详尽的实体填图方法”及以岩石单位为主体填图多种填图单位并存的非正式填图单位划分与命名方法,突出了“矿产有关信息”,客观评价成矿为布置下步勘查工作准确依据。  相似文献   

5.
吴良士 《矿床地质》2014,33(1):237-240
正本篇共有12节,第一节为矿产地质填图特点与意义;第二节至第五节为有关地质填图的地形图、典型剖面、地质观察点和地质界线连接等技术方法;第六节为地质环境与找矿,阐述地质找矿指导思想的变革;第七节至第十一节为沉积岩、岩浆岩、火山岩、变质岩和接触变质带等地区地质环境初步认定与找矿的讨论。第十二节为地质填图资料的整理工作。  相似文献   

6.
地质流体是地质作用过程不可缺少的介质,以不同产状和表现形式广泛发育在造山带和沉积盆地的不同演化阶段,是油气和成矿物质形成、运移和定位成矿(藏)的直接载体。流体地质填图作为一种专题地质填图,是在基础地质研究程度较高的地区,为解决与流体形成、运移、聚集过程有关的地质和成矿(藏)问题而进行的地质调查和填图工作。通过对流体地质特征和表现形式的论述,认为流体填图单位应以流体活动类型(同源)和期次(同期)为划分依据,以流体野外宏观地质要素和流体地球化学要素为主要调查内容,填图范围和比例尺灵活多样,成果图应为以反映流体宏观分布特征、流体地球化学性质变化、流体动力学、流体成矿(藏)作用及其分布规律等为内容的一系列图件。流体地质填图为地质科学研究和找矿提供了创新性的地质工作方法和思路。  相似文献   

7.
专题地质填图是揭示造山带结构、组成及其时空配置关系与形成机制的有效手段。本专题坚持“以块体和基质作为混杂岩地质调查和地质填图的基本单位”以及“物质组成与结构构造并重”的地质填图理念,开展并完成了祁连造山带拉脊山蛇绿岩—增生杂岩1∶25 000专题地质填图。通过专题地质图,精细刻画了拉脊山混杂岩的结构与组成、成因类型和时空配置关系,重建了南祁连早古生代大洋板块地层序列,划分了大地构造相,揭示了原特提斯洋沟—弧—盆体系演化历史。拉脊山昂思多蛇绿岩—增生杂岩专题地质图、混杂岩填图方法和系列填图成果彰显了基础地质调查是解决关键地质科学问题和提升基础地质理论认识的最佳途径,也体现了专题地质填图是加快地调科研融合与地质调查转型升级的最有效方式。  相似文献   

8.
从1990年起,澳大利亚开始实施新一代地质填图计划,即《国家地质填图协议》(NGMA)。这项计划的目标是采用现代技术对澳大利亚具有战略意义的区域进行系统的多学科研究,大大加快区域地质调查与填图工作的步伐,提供更多的三维信息,产生新一代1:25万地质科学图件和相应的成套数据,以便全面了解澳大利亚的地质特征以及固体矿产和油气资源潜力,促进跨世纪的资源勘查工作,并且为制定合理的土地管理策略提供依据,NGMA的主要任务之一,是对以往研究较差的露头不良地区或覆盖区的地下地质情况进行填图。这是因为澳大利亚的基底“硬岩”区只有17%出露于地表,其余则被年轻盆地或风化成因的松散物质所覆盖,而这些被覆  相似文献   

9.
以问题和需求为驱动的专题地质填图强调,针对某个主要地质体、沉积盆地、重要成矿带、地震带断裂系统等,采用现代化的技术手段开展针对性的专题调查和填图,以解决目标地质体结构、沉积盆地基底起伏、成矿地质体规模、断裂系统分布等重大问题.地球物理是专题填图不可缺少的手段之一,近10年发展起来的短周期密集台阵技术,因其布设灵活、应用...  相似文献   

10.
在内蒙古中部地区开展接触变质型石墨矿1:5万专题地质填图试点工作,查明了接触变质石墨矿成矿要素和找矿标志。白云鄂博群尖山组一段炭质地层是石墨矿化的主要层位,经历低程度的区域变质作用,叠加了晚古生代岩浆活动的强烈接触变质改造,发生了大规模的石墨矿化。通过石墨矿专题地质调查,圈定了3处石墨找矿靶区,3处成矿远景区,预测远景资源储量大于2000×10~4t。不同于传统的矿产地质调查,以成矿作用为核心的专题地质调查工作,是以石墨成矿关键问题为导向,开展石墨成矿作用研究,构建成矿模型和找矿标志,从而指导矿产地质调查填图,可以快速圈定矿化异常,开展异常查证和评价,提高了找矿工作效率。  相似文献   

11.
区域地质填图工作,在提高区域地质和区域矿产研究程度,合理与正确开展区域普查找矿和其它有关工作等方面,正在发挥越来越大的作用.它不仅是地质科学向前发展的重要基础,而且也是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的重要前提.本文结合国内外区域地质填图工作的实际情况,就下述两个方面的问题,谈谈个人意见,供参考.  相似文献   

12.
吉林省石人镇幅(K52E013003)1∶50 000矿产地质图是依据《矿产地质调查技术要求(1∶50 000)》(DD2019-02),在充分利用原1∶50 000区域地质调查工作成果资料的基础上,以成矿作用类型为主线、以成矿要素为对象、以预研究为基础、以矿产地质专项填图为核心,采用室内与室外填编图相结合的方法完成的。该工作积极探索创新了矿产地质专项填图成果表达方式,基本查明石人镇幅地层层序并详细划分了沉积岩、侵入岩和变质岩的建造类型,在建造构造图的基础上添加地理信息及矿产信息编制矿产地质图,突出成矿信息的表达。在矿产综合检查、成矿规律总结的基础上,初步圈定金找矿靶区6处,预测资源量65.09 t,为今后找矿突破提供了基础地质依据及找矿方向。本数据库包含1张MapGIS矢量矿产地质图,以及7个样品的全岩地球化学分析数据,20个样品的主量、微量和稀土元素的岩石地球化学分析数据和16个样品的锆石U-Pb同位素测年数据,13条金及多金属矿产地信息,矿床成因类型分别为石英脉型和蚀变岩型,累计查明资源储量矿石量 1098.41 ×104 t,金的金属量49 989 kg,矿床平均品位4.55 g/t,数据容量约80.70 MB。该数据库充分反映了1∶50 000矿产地质专项填图成果,为今后找矿提供了基础地质依据及找矿方向。  相似文献   

13.
甘肃石峡幅(I48E014014)1∶50 000矿产地质调查按照中国地质调查局《固体矿产地质调查技术要求(1∶50 000)》(DD2019-02), 在系统收集和综合分析已有地质、物探、化探、遥感、矿产等资料基础上, 采用数字填图技术, 开展石峡幅1∶50 000矿产地质专项填图、综合检查、找矿预测和圈定找矿靶区。专项地质填图采用填编结合的方式, 将图幅地层划分为19类非正式沉积建造类型, 划分侵入岩建造类型1个;结合重点工作区矿产综合检查, 填写矿产信息卡片。在此基础上开展典型矿床研究, 总结成矿要素, 完成1∶50 000矿产地质图、成矿规律图、矿产预测图等成果图件编制和数据库建设。成果图件和数据库突出表达了成矿建造、区域构造、矿化蚀变信息;系统总结了石峡幅成矿要素信息, 建立了典型矿床成矿模型;圈定了7处中低温热液型金矿找矿预测靶区。  相似文献   

14.
目前,1∶5万地质填图规范中缺少对基性-超基性侵入岩填图方法的系统总结。以塔里木东北部坡北基性-超基性岩体为例,开展专题地质填图实践,在岩体地质、地球物理、遥感和地球化学综合调查的基础上,建立了科学问题、地质填图、矿床预测相结合的填图方法。将坡北基性-超基性岩体作为一个岩浆序列,根据岩浆性质与含矿性特征划分为2个岩浆亚序列,5个岩浆单元,分别对应不同的岩性组合。与岩浆亚序列相对应存在2类岩浆矿床,其中赋存铜镍矿化的岩相主要为橄榄岩相,含磁铁矿、钛铁矿的岩相主要与辉长岩、辉长苏长岩、辉石岩相有关。从野外踏勘、实测剖面等多个角度探讨了基性-超基性侵入岩1∶5万专题地质填图的方法,为此类工作提供了有益探索。  相似文献   

15.
田忠华  刘福来  许王  冀磊  刘利双  董永胜 《地质通报》2017,36(11):1942-1952
论述了构造解析在变质岩专题填图过程中的作用及其意义。主要围绕以下5个方面:(1)构造解析在高级变质岩区地质调查中对重大地质边界的识别作用;(2)通过构造解析区别变质岩区不同岩石和/或构造单元因构造发生的堆叠作用;(3)通过构造解析识别并区分不同岩石单元的构造类型、期次和组合样式;(4)变质岩填图区剖面测制及地层原始厚度恢复需要在构造解析工作基础上进行;(5)变质岩区地质填图工作实际上是构造解析和变质岩石学的有机结合过程。总之,构造解析对变质岩填图区内地质情况的客观表述具有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16.
1∶50 000固体矿产地质调查是保障国家能源资源安全的长期的基础性、公益性、战略性地质工作,是矿产勘查的重要基础和先导性工作,是国家地质调查与地球系统科学研究程度的重要指标,目的是摸清国家矿产资源家底、实现重大找矿突破或新发现、引导和拉动后续矿产勘查,在服务国家重大战略、社会发展和生态文明建设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2019年中国地质调查局正式印发《固体矿产地质调查技术要求(1∶50 000)》(DD2019-02),创建了以成矿作用类型为主线、以成矿要素为对象、以预研究为基础、以矿产地质专项填图为核心、按成矿作用类型填(编)建造构造图的新方式和基于矿床模型综合地质信息预测方法的矿产资源潜力评价技术体系,建立了地质潜力、技术经济可行性和环境影响“三位一体”综合评价工作体系,为固体矿产地质调查及其成果表达指明方向,为支撑固体矿产勘查提供技术保障。其中1∶50 000矿产地质图是固体矿产地质调查核心成果图件,在此结合技术要求简要阐述1∶50 000矿产地质图编制与数据库建设要求。  相似文献   

17.
吴良士 《矿床地质》2016,35(1):209-212
正样品采集篇中的第一节矿产地质样品采集工作的任务与意义、第二节矿产预查价段的采样工作、第三节矿产普查阶段的采样工作,都已分作2次陆续刊登在《矿床地质》2015年1~6期中。第四节为矿产详查阶段的采样工作,也将分作2次刊登,本期刊登该节的前半部分。第四节矿产详查阶段的采样工作(上)依据国家标准GB/T17766-1999的规定:"详查,是对普查圈出的详查区通过大比例尺地质填图及各种  相似文献   

18.
文章以西藏念扎金矿为研究对象,提出在传统矿产勘查的地质填图、找矿预测等项工作中适宜多源遥感数据的介入。地质填图主要采用高分辨率遥感影像,以人机交互解译为主要方法;遥感找矿预测主要采用多光谱影像,通过寻找与成矿相关的特征矿物的光谱特征,反演目标矿物地表分布情况,从而提供找矿线索。结合传统工作手段验证遥感技术所获取的成果具有较强的可信度。  相似文献   

19.
在区域地质调查和找矿工作中,运用地球物理信息解释地质体、线性构造、矿化体、矿体是行之有效的方法。解释的原则是遵循以地质为前提,以物性为基础,以各类地球物理资料为依据,点面结合的解释程序。笔者通过具体实例阐述了物探资料在地质填图和矿产调查中的应用效果,特别是运用综合信息提出的夹皮沟金矿田“一型三式”成矿模型的实例,对该地区地质找矿工作具有一定的实际意义 。  相似文献   

20.
区域地质调查标准体系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杜子图  毛晓长 《地质通报》2017,36(10):1823-1829
地质填图是一项旨在查明国家基本地质情况的超前性、公益性、战略性、多用途的基础性地质工作,为资源勘查、环境保护、工程建设、城市规划、国土开发利用、地球科学发展等提供重要支撑。完善的技术标准是区域地质调查的重要技术保障。中国的地质填图技术标准经历半个多世纪的发展,形成了基本完善的技术标准体系。随着经济与科技的发展,当前地质填图技术标准未能与实际工作同步跟进,出现技术标准难以满足当前地质填图工作需求、地质填图标准不统一、标准体系不完善等问题。在新形势下,根据中国半个多世纪以来地质填图技术标准体系的发展经验,学习国外发达国家先进的地质填图理念、方法和标准,结合中国地质填图工作实际状况与需求,在分析梳理地质填图标准的基础上,提出地质填图标准体系框架和推进地质填图标准更新与完善的建议,以满足现代地质填图需求。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