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78 毫秒
1.
南岭萤石矿床成矿规律及成因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南岭成矿带是我国最重要的萤石矿聚集区之一。本文从矿床类型、空间分布格局、成岩成矿时代、稀土元素组成、成矿流体特征、成矿物质来源、矿床成因等方面对区内萤石矿床进行了研究与总结。南岭萤石矿床的数量东多西少,储量则是"中间大,两头小",矿床类型中亚带以伴生型为主,东亚带和西亚带主要为单一型。成矿时限介于160~100 Ma之间,集中在160~135 Ma,由中亚带向西亚带和向东亚带有变年轻的趋势。单一萤石矿床以大气降水为主的成矿热液沿破碎带循环、淋滤,使花岗岩中的F以及地层中的Ca再次活化、富集、重结晶成矿,成矿相对于成岩具有较为明显的滞后性,时差为10~20 Ma。伴生型萤石矿床首先经历岩浆-热液-成矿作用,由花岗岩浆的F与地层的Ca结合形成,成岩与成矿作用近于同步,后期又经历了大气降水改造和重结晶。  相似文献   

2.
浙江八面山特大型萤石矿床成因研究   总被引:11,自引:5,他引:6  
通过成矿地质背景,矿体地质特征,矿石特征,矿床稀土元素,流体包裹体地球化学,氢氧同位素地球化学特征等研究,认为八面山萤石矿床,按矿体赋存于岩体与灰岩接触带、灰岩层间及构造破碎带;岩石有细粒及粗粒-巨晶两类;矿床成矿温度主要集中在120°~240°之间;氢氧同位素特征反应成矿流体具有多来源多成因的特征;成矿物质Ca主要来源于寒武系中的灰岩与泥质灰岩,F主要来源于寒武系泥质灰岩,部分可能为岩浆热液从地表深部携带而来,萤石矿床成矿流体水具有多源性;成矿流体具有大气降水,变质水和岩浆水共同混合作用的结果,在岩浆侵入热源的作用下,三种水混合后被加热,形成了成矿溶液的重要载体。研究认为八面山萤石矿床是受地层-岩体-断裂共同控制"三位一体"的中低温热液成因矿床。  相似文献   

3.
内蒙古林西县水头大型萤石矿床位于索伦-林西缝合带北侧,产于二叠系火山沉积岩中,矿体主要受NNE向断裂破碎带控制。文中从流体包裹体和H O S同位素研究出发,讨论了该矿床成矿流体的特征、演化与成矿过程。萤石中主要发育液相H2O包裹体,包裹体均一温度集中在140~220 ℃,盐度变化于0.4%~2.8% NaCleqv,密度平均为0.87 g/cm3。包裹体成分以H2O为主,其次为CO2、H2,含有CH4、C2H6和C3H6等有机组分。成矿流体属中低温、低盐度、中低密度的NaCl H2O体系。成矿流体的δDH2O SMOW值为-140.1‰~-120.5‰,δ18OH2O SMOW值为-6.7‰~2.3‰,主体属大气降水热液;矿石中黄铁矿的δ34S值为1.2‰~3‰,指示硫的来源可能与岩浆活动有间接联系。综上推断,成矿热液主要来源于被加热的大气降水和地下水,水岩反应很可能是萤石沉淀的主要机制,矿床属断裂控矿、中低温热液裂隙充填型萤石矿床。  相似文献   

4.
浙江省萤石矿床区域成矿规律与找矿方向研究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黄国成  张永山  程海艳 《矿床地质》2015,34(6):1209-1222
萤石矿是浙江省的优势矿种之一,储量在中国名列前茅。根据矿床成因可分为火山-次火山热液充填型、岩浆期后热液充填型和岩浆热液交代型3种类型。火山-次火山热液充填型萤石矿床主要分布于浙东南火山岩分布区,成矿作用与中生代火山活动关系密切;岩浆期后热液充填型和岩浆热液交代型萤石矿床主要分布于浙西北燕山期花岗岩周围,成矿作用与燕山期岩浆侵入活动密切相关。文章根据浙江省萤石矿床的成因类型、成矿作用、构造环境、成矿时代等特征,可将其归纳为2个成矿系列:与中生代火山-次火山热液有关的萤石矿床成矿系列和与中生代岩浆侵入作用有关的萤石矿床成矿系列。其中,与中生代岩浆侵入作用有关的萤石矿床成矿系列又可分为与燕山期中酸性岩浆期后热液充填作用有关的萤石矿床成矿亚系列及与燕山期中酸性岩浆热液交代作用有关的萤石矿床成矿亚系列。在此基础上,提出了2大萤石矿床成矿系列的找矿方向分别为浙东南晚白垩世火山断陷盆地边缘断裂、火山口环形和放射状断裂及浙西北高氟岩体。  相似文献   

5.
刘道荣 《地质与勘探》2017,53(5):947-959
近年来浙西北地区在岩浆期后热液型萤石矿床勘查中取得重大突破,先后探明常山、淳安、开化、安吉等地多个大中型萤石矿床。这些矿床主要分布在燕山期(早白垩世)花岗岩类内外接触带中,成矿作用与岩浆侵入活动密切相关。通过对浙西北地区7个典型矿床进行矿床地质特征、成矿岩体及控矿构造研究,探讨岩体与萤石成矿之间的关系,将萤石矿床成因初步划分成2个亚类:与A型花岗岩有关的岩浆期后热液型萤石矿床和与I型花岗岩有关的岩浆期后热液型萤石矿床。通过对该区萤石矿床成矿物质来源、成矿温度、萤石稀土地球化学特征、成矿时代与成矿构造环境分析,较系统总结了浙西北主要萤石矿床的成因。在此基础上,结合区域F元素地球化学特征及剩余重力异常特征,提出本区萤石矿的找矿方向为高氟岩体分布区、F元素异常区及剩余重力异常负值区。  相似文献   

6.
华南低温热液脉状萤石矿床稀土元素地球化学特征   总被引:21,自引:0,他引:21  
曹俊臣 《地球化学》1995,24(3):225-234
华南地区广东、福建、江西等省内的萤石矿床,多数处于花岗岩的内外接触带上。成矿方式为脉状充填(交代)式。成矿严格受中国东部北东向构造控制。近百个样品稀土分析表明,萤石中稀土含量为100×10~(-6)-200×10~(-6),并且随着围岩中稀土含量的增加和萤石绿度的增加而增高,随着围岩蚀变强度的增强和矿化由早到晚而降低。萤石中的稀土配分曲线为右倾斜的平缓曲线,与黑云母花岗岩及其中的黑云母具有相似性和同步性。在稀土组成三角图中,由围岩到萤石,向中或重稀土转移。在Molleretal.的Tb/Ca-Tb/La图中,这类与花岗岩有关的萤石均落在热液区中间部位。产于陆源碳酸盐岩(海相火山沉积岩与沉积碳酸盐接触面)中的以及产于沉积碳酸盐中的萤石,处于花岗岩的下部,而与火山岩有关的处于花岗岩之上。显然在Molleretal.的图中,此类低温热液矿床的位置,仅与围岩的岩性有关。研究后确认,华南低温热液脉状萤石矿床,是在花岗宕及与其接触的其他岩石成岩后,由大气降水组成的地下热水溶液,不断对围岩进行淋滤,使Ca、F、REE等重新活化、转移,最后成矿的。  相似文献   

7.
赣南地区萤石资源丰富, 坎田萤石矿位于赣南地区的兴国—宁都萤石成矿带上, 矿体赋存于晚侏罗世黑云母花岗岩内。本文结合研究区的区域地质背景, 对江西宁都坎田萤石矿床的萤石及围岩进行了稀土元素地球化学特征研究, 以探讨坎田萤石矿床的成矿流体来源和矿床成因。其研究结果表明, 萤石的稀土元素总量为34.11×10–6~78.12×10–6, 属于轻稀土富集型, 稀土元素配分曲线形态基本一致; 围岩的稀土元素总量为94.14×10–6~175.72×10–6, 其配分模式与萤石具有相似同步性, 且萤石与围岩具有相近的Sm/Nd比值, 均表明萤石的成矿流体来源与围岩密切相关。结合前人在赣南地区对萤石气液包裹体进行氢氧同位素特征的研究, 认为成矿流体主要来源于大气降水, 成矿物质Ca和F元素主要来自于大气降水对燕山早期的黑云母花岗岩的淋滤和萃取。通过研究区的地质背景、萤石的强烈负Eu异常特征以及Tb/Ca-Tb/La关系图, 认为研究区萤石矿属于还原环境下的中低温热液充填型萤石矿床。  相似文献   

8.
刘敬秀 《地质科学》1998,33(3):349-358
采用分阶段加热爆裂法测定了不同成因热液矿床脉石英流体包裹体的氩同位素,计算出各温度段内大气氩的相对含量,从而,总结出大气降水热液矿床、再平衡岩浆水热液矿床等成矿流体的氩同位素组成特征及其演化规律。典型的大气降水热液矿床,其成矿流体以具有高大气Ar组分(约95%-100%)为特征;再平衡岩浆水热液矿床成矿流体的Ar同位素组成特征取决于与其有成因关系的初始岩浆水的Ar同位素组成及矿源层和围岩的性质,产于古老变质岩中的,一般以具有低大气Ar组分(约6%-20%)为特征,其它的再平衡岩浆水热液矿床在主成矿温度范围内一般为50%-60%左右。  相似文献   

9.
新近发现的卡尔恰尔超大型热液脉状萤石矿床位于阿尔金造山带中部,矿体主要沿中奥陶世二长花岗岩及变质杂岩的接触带产出,并受韧性剪切断裂及裂隙构造控制。矿石主要类型为萤石方解石脉型,矿物组成以萤石和方解石为主,含少量石英和钾长石。矿石呈粗晶粒状和伟晶状结构,条带状、团块状和角砾状构造。包裹体研究表明,萤石和方解石中包裹体具有近似特征,均发育CO2包裹体、含CO2三相包裹体、气液两相包裹体和含子矿物多相包裹体等4种类型的原生包裹体,各类包裹体均一温度为135℃~359℃,盐度为2.07%~7.59%,反映成矿流体为中—中低温、低盐度不混溶NaCl-H2O-CO2热液体系类型。萤石和方解石流体包裹体氢氧同位素测试,反映该成矿流体来源于岩浆水与大气降水的混合热液。推测岩浆期后初步形成富CO2、富F热液,在上升过程中淋滤萃取变质杂岩中的Ca质形成成矿流体,后因大气降水加入发生降温、降压与流体沸腾作用,在断裂—裂隙构造的有利部位充填—交代形成萤石方解石矿脉。  相似文献   

10.
武夷成矿带北部萤石矿床主要受北东向、北北东向构造破碎带控制,萤石矿体均呈脉状、复脉状或透镜状赋存于构造破碎带。域内燕山期岩浆活动强烈,成矿时空上与区内燕山期花岗岩关系密切,多期次侵入形成的复式花岗岩体是萤石成矿的重要基础,岩浆期后热液为成矿提供了成矿物质,矿床类型属于断裂带充填交代型脉状萤石矿床。  相似文献   

11.
浙江八面山萤石矿床流体包裹体地球化学研究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八面山萤石矿床流体包裹体可分为三大类型:Ⅰ气液包裹体,Ⅱ气体包裹体,Ⅲ含子矿物的多相包裹体;矿床成矿温度变化不大,主要集中在120~240°C之间。细粒条带状萤石矿石包裹体温度变化在115~250℃之间;巨晶块状萤石矿石和石英脉型萤石矿石包裹体温度集中在135~170℃之间。萤石矿床流体包裹体以低盐度成矿流体为主。成矿过程中起作用的成矿流体为KCl-H2O体系和CO2-CaF2-H2O体系,成矿溶液的离子类型属K+-Ca2+-HCO--F-型,KCl-H2O体系反映岩浆期后热液作用的结果,而CO2-CaF2-H2O体系可能反映了寒武纪矿源层成矿体系。通过包裹体研究,认为八面山萤石矿床是受地层-岩体-层间断裂共同控制"三位一体"的热液成因矿床。  相似文献   

12.
本文探讨了次生萤石的成因。由于成矿后的断裂活动,使原生萤石脉受压破碎,形成了空洞。细末状萤石在地下水作用下形成胶体溶液搬运、沉淀和再结晶。另外,随着成矿后构造断裂而来的热液,引起萤石的新的溶解和结晶。  相似文献   

13.
辽宁义县萤石矿床成矿与构造的关系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辽宁义县地区的岩浆期后充填热液交代型萤石矿床的成矿质量与构造的型式和性质有着密切关系。研究证实,构造性质控制着形成萤石矿床的规模和质量。构造既是成矿热液运移通道,更重要的是提供有效的成矿贮矿空间。背斜构造成矿最好,成群出现近于平行的压扭性断裂构造破碎带次之,这两种性质的构造均能形成具有工业价值的萤石矿床。而张性(张扭性)构造破碎带中只能见到规模较小的萤石矿化。  相似文献   

14.
陕西平利大磨沟-闹阳坪萤石矿床主要产于受区内近东西向F1断裂控制的次级断裂中,成矿过程可划分为4个阶段:伟晶方解石阶段(Ⅰ)、粗粒萤石(脉)-方解石萤石脉-石英萤石脉阶段(Ⅱ)、石英硫化物(闪锌矿)阶段(Ⅲ)、方解石细脉-萤石细脉成矿阶段(Ⅳ).岩相学观察表明,包裹体的主要类型有气液两相包裹体、纯气相包裹体,纯液相包裹体、CO2-H2O三相包裹体及含子矿物包裹体.显微测温表明,大磨沟萤石包裹体均一温度集中在295~340℃,闹阳坪矿区萤石包裹体均一温度集中在289~329℃.大磨沟萤石矿床流体包裹体盐度范围为0.5%~6.16%(NaCl质量分数).利用气液两相型包裹体对硫化物阶段成矿压力估算,结果为22.072~25.089 MPa,对应深度为0.7763~1.268 km.闹阳坪萤石矿床成矿流体盐度较高,根据流体盐度变化可初步推断热液流体运移方向.本区断裂发育,热液在运移过程中,在脆性构造裂隙空间的压力骤然降低下可能导致热液发生沸腾作用.  相似文献   

15.
甚低频电磁法在某萤石矿勘查中的应用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内蒙古海力敏萤石矿属热液脉型,萤石—石英矿受花岗岩体内NW向断裂破碎带控制。矿区开展了甚低频电磁法找矿勘查研究,在已知矿体上测得明显的甚低频电磁异常,证实了该方法对寻找此类萤石矿床的有效性。在不易识别开采的掩盖区,所测甚低频电磁异常显示控矿断裂带仍存在,极可能赋存萤石矿体。  相似文献   

16.
中国萤石矿床稀土元素地球化学及萤石的矿物物理特征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曹俊臣 《地质与勘探》1997,33(2):18-23,38
中国萤石矿床分为花岗岩,火山岩及沉积岩的3种类型。萤石中稀土总量依上述顺序降低,LREE/HREE值依次增加。萤石的稀土配分与围岩相似。在Moller等图中,3各萤石处于不同的区域内,表明该类低温液型萤石只与围岩岩性有关。在BarbierAllegree以及Moller等图中,所有沉只岩中的萤石都落入世界范围的沉积岩区,说明成矿作用与沉积作用密切相关,3种萤石中,不同的稀土含量具有不同的喇曼光岩区  相似文献   

17.
天然萤石的热释光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本文对采自国内11个萤石矿床的萤石样品,进行了系统的天然和人工热释光测试研究,探讨了有关萤石热释光特征与成因类型、杂质成分、颜色等之间的关系。  相似文献   

18.
我国单一萤石矿床地质概要   总被引:6,自引:1,他引:6  
我国单一萤石矿床 ,成矿大地造单元主要为华南造山带和北山内蒙吉林造山系。酸性岩浆岩和碳酸盐岩及断裂构造与成矿关系密切。成因类型有热液充填型和热水沉积型两种 ,以前者为主 ,热液充填型矿床 ,矿体主要呈脉状、透镜状 ,以大中型矿床为主 ,成矿介质为大气降水 ,成矿温度为中低温 ,成矿时代为中生代 ;热水沉积型矿床 ,矿体呈层状 ,规模为大型 ,成矿时代为二叠纪。氟主要源于酸性岩浆岩 ,钙主要源于碳酸盐岩。可划分出 6个成矿区带 ,酸性岩浆岩、碳酸盐岩及断裂是主要控矿因素  相似文献   

19.
什统萤石矿床位于海南省白沙拗陷带与五指山隆起的接触部位,是以断裂控矿为主的大型萤石矿床,其容矿构造为NE向张扭性断裂,成矿围岩为二长花岗岩和结晶灰岩.笔者以现场地质事实为依据,细致地研究该区的矿床地质特征,为今后的萤石矿床地质探矿提供了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