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滇东北寒武系下统渔户村组同样富含丰富的磷矿资源,区域上早寒武世一般都存有两个磷矿的形成期,分别沉积了上、下两个含矿层,而东川下包包磷矿虽然可划分为上、下两个岩性亚段,但无下层矿,仅存在上层矿,上层矿赋存在渔户村组第三段上亚段(∈1y3-2)中。矿层厚度较大,达32.89m,但品位不高,多为Ⅱ-Ⅲ品级矿。矿床成因类型为海相沉积磷块岩矿床。  相似文献   

2.
巴姑磷矿是四川雷波磷矿成矿带主要矿区之一。勘查成果显示,矿区麦地坪组磷矿为古陆边缘浅海潮下海湾沉积,具单一矿层结构,层位稳位。矿石属需选加工级硅镁质碳酸盐型磷块岩。认为勘查区深部及西部外围具有找矿潜力。  相似文献   

3.
云南澄江县七江矿区磷矿赋矿层位为寒武系下统渔户村组(∈_1y),矿体呈层状赋存于渔户村组砂质白云岩及细粒砂岩中,矿石以内碎屑结构、生物碎屑结构为主,呈条带、条带状构造。综合特征反映出该磷矿属浅海相沉积型磷矿床。  相似文献   

4.
开阳磷矿床位于洋水背斜上,属海相沉积型磷块岩矿床,工业磷矿体产于下震旦统洋水组,呈层状、似层状产出,矿层厚度较稳定,P2O5质量分数分布较均匀,矿石矿物成分较单一。洋水背斜东、西翼深部延伸区找矿实践显示,开阳磷矿陡山沱期沉积环境为向北东开口的"U"型聚磷海湾,其东部成矿条件最好,西部次之,南部处于黔中隆起边缘,成矿条件较差,而北部矿层较厚,指示该区可作为下步的找矿目标。  相似文献   

5.
大塘矿段位于贵州瓮福磷矿白岩矿区,矿体(层)赋存于震旦系陡山沱组(Pt33d),根据成矿的先后时间,该矿段形成了a矿层(下矿层)、b矿层(上矿层)2个矿层,矿层中间为一白云岩G夹层,是典型的海相沉积碳酸盐岩型磷矿床。为深入研究该矿段磷矿床的稀土元素地球化学特征,文章通过野外地质调查、光学显微镜观察、X射线荧光光谱(XRF)与等离子体质谱(ICP-MS)、扫描电镜与能谱(SEM-EDS)等实验方法对其进行了较系统的分析。研究结果表明,a、b矿层磷矿石的δCe、δEu呈负异常,b矿层较a矿层负异常值更明显,且Y/Ho比值由a矿层到b矿层逐渐升高,同时结合Ceanom-Nd关系图,均反映出由a矿层到b矿层的形成环境是由相对还原环境转变为相对氧化环境。b矿层稀土元素PAAS标准化模式曲线较为一致,为中稀土元素略富集的帽状形态,反映磷矿形成过程中明显有生物或有机质参与;b矿层形成过程中经历了较强的水动力搬运,沉积速率较高,沉积时间较短,其ΣREY较a矿层低。大塘矿段a、b两个矿层磷矿石中Y等大部分稀土元素都主要以类质同象形式赋存于胶磷矿中。  相似文献   

6.
澄江县梁王冲磷矿矿体赋存于灯影组中谊村段(Z∈z),矿体呈层状产出,分为上、下两个矿层,下矿层为Ⅰ+Ⅱ品级富矿体,上矿层为Ⅲ品级矿体;该矿床类型为海相沉积型磷块岩。  相似文献   

7.
云南寻甸县金源磷矿,矿体呈层状产于下寒武统渔户村组第二段,矿体层位稳定,矿层产状与地层产状一致,矿层顶、底板为渔户村组白云岩。矿石以Ⅲ级品为主,厚6.30m~21.80m。该磷矿属海相沉积磷块岩、生物碎屑化学沉积型矿床。在矿区东部沿倾斜方向,深部还有进一步找矿的空间。  相似文献   

8.
宜昌磷矿田成矿地质特征及深部找矿模式探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宜昌磷矿田属晚震旦世陡山沱期特大型磷块岩矿床,其含磷岩系陡山沱组为硅质、泥(页)质岩-磷块岩及硅质云岩-磷块岩共生岩石组合,具工业价值的矿层为下磷层(Ph13)及中磷层(Ph22,Ph21),矿床共生含钾页岩,伴生I、F元素。矿床形成受大陆边缘隆起带及"水下高地"浅水沉积体系控制,矿层中出现胶状、壳粒状、团粒状等原生结构的磷块岩,并伴有内碎屑磷块岩。磷质来源于上升洋流,经过生物化学及机械化学方式沉淀,工业矿层形成于浅海台地边缘泻湖-潮坪及台地滩间-泻湖-潮间相带,含磷岩系具有多旋回、多期次沉积成磷特征,Ph13及Ph22矿层聚磷沉积中心,由南向北迂移富集;认为宜昌磷矿田与兴神矿田相连,因此保康-宜昌磷矿带得以重新划分。从成矿模式分析,在黄陵地块隆起带北缘,浅海台地沉积区是形成大型矿床的有利部位,含磷岩系沉积旋回发育完整,标志层明显,次级旋回分布稳定,工业矿层产于次级旋回上部,矿层具有三端元结构类型(A-B-C),区域磷矿带及富矿带均呈NW向分布样式。诸多因素共同组合的磷矿沉积富集规律的探索,对指导鄂西晚震旦世陡山沱期深部找矿具有重大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9.
陈竹英  蒋礼贤 《矿床地质》1989,8(4):78-84,90
湖北省黄麦岭磷矿矿床产于中元古界黄麦岭组下段含磷岩系中,属沉积变质磷灰岩型矿床。有磷灰岩三层,呈层状、似层状和透镜状产出。矿石自然类型简单,工业类型均为硅质磷矿。磷质主要来源于火山物质,次是在古降起的风化剥蚀碎屑中萃取。磷块岩是在温暖—炎热的气候及适当的水介质条件下,在近海岸的封闭至半封闭的海盆地内沉积,产生磷块岩-粉砂岩相中的碎屑沉积向化学沉积过渡部位。矿层形态规模受古地形控制。经后期区域变质作用使磷块岩变质成磷灰岩矿床。  相似文献   

10.
四川雷波地区寒武系下统麦地坪组岩层普遍有磷矿层产出,勘查成果显示,该磷矿层稳定,品位高,规模大,为古陆边缘浅深海-半封闭滞流海湾相生物化学沉积型磷矿床。通过雷波马颈子—牛牛寨地区磷矿床成矿地质背景介绍,指出了该区磷矿具有良好的找矿远景。  相似文献   

11.
新元古代末期震旦系陡山沱阶和早古生代早期寒武系梅树村阶是全球两大成磷时期.贵州瓮福磷矿含磷岩系—早震旦世陡山沱组磷矿a矿层与b矿层,是震旦系陡山沱阶成磷事件的典型代表.瓮福磷矿含磷岩系为在浅水陆棚地区沉积的一套与磷矿有成因联系的岩石组合,属于浅海台地相型;含磷岩系具备早期准备阶段、磷质富集阶段及晚期磷质贫化消失阶段的沉...  相似文献   

12.
云南丘北县舍龙矿区位于滇东南褶皱带、丘北-广南褶皱束内,磷矿体呈面状分布于中三叠统个旧组第四段(T_2g~d)之含磷白云岩、含磷硅质岩,暴露地表面后第四系风化残积层中,矿层隋基岩风化面起伏呈舒缓波状展布,矿体形态主要受岩溶地貌及溶坑的影响和限制。经岩石地球化学测量,该区中三叠统个旧组第四段(T_2g~d)白云岩中P含量较高,无疑为该磷矿的形成提供了物质来源。该矿床属次生—风化淋漓残积富集型磷矿床。  相似文献   

13.
晚元古代末的陡山沱期(550-600Ma)是地球历史生物、化学和气候变化的剧烈时期。通过对贵州瓮安陡山沱组磷矿的稀土元素研究,确定上矿层磷块岩的北美页岩标准化稀土模式具负Ce异常、轻和重稀土亏损及中稀土富集特征。下矿层磷块岩稀土模式为轻微负Ce异常、轻微的轻和重稀土亏损及中稀土富集。下矿层磷块岩的Ceanom值为-0.065~-0.077,上矿层磷块岩的Ceanom为-0.26~-0.291,表明瓮安磷矿沉积古环境从下矿层的还原条件转变为上矿层的氧化条件。这种南沱冰期之后的环境变化可能为瓮安动物群的大爆发提供了必要的条件。  相似文献   

14.
四川XXX磷矿位于扬子准地台西部著名的川滇成磷带。磷矿赋存于寒武系下统麦地坪组中段。地质条件简单,矿层分布稳定。邻区有已勘探开发的同类型磷矿。鉴于此,为满足业主工程进度的要求,采用在首采区布设沿脉坑道工程,作为加密勘探工程,为矿区首采区开采设计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15.
<正> 在钻井中利用自然伽玛测量划分磷矿层,目前在地质勘探中已经应用。1982年在湖北某磷矿Ⅰ—1号矿体西段施工的10个钻孔,应用自然伽玛法测井,不但有效地划分了地层和较精确地确定了磷矿层的埋深、厚度,而且对测定钻探打薄打漏的矿层和解释矿石中P_2O_5的含量也均收到了良好的效果。本文将扼要介绍这方面的应用情况。一、矿区地质概况矿区位于扬子准地台北缘龙门山-南大巴山古台缘坳陷,北邻秦岭地槽,西接黄陵古陆。矿床为准地台型浅海湾(盆地)沉积的层状磷块岩,赋存于上震旦统灯影组中段下部,上覆  相似文献   

16.
位于湘鄂交界的东山峰磷矿,是我国南方晚震旦世磷块岩建造中的一个大型层状磷块岩矿床。东山峰磷矿在矿层赋存部位、含磷岩系岩性组合、古地理条件、沉积环境、成矿机理等方面,与区域内同层位的其它磷矿既有相同之处,又有不同的特点。这里着重从东山峰磷矿杨家坪矿段的地质特征,分析该磷矿的相旋回建造及成矿机理。一、含磷岩系特征及沉积相 (一)岩矿石的结构及沉积构造东山峰磷矿赋存于震旦系上统陡山沱组上部,下距冰碛层400米左右。含磷岩系属碳酸盐岩相,厚度20—153米,一般为70—80米,由炭泥质白云岩、含磷白云岩、白云  相似文献   

17.
桃源县芭茅洲大理石有“桃花石”和“墨玉”两种,分别赋存于奥陶系下统桃花石组和盘家咀组上段内,为浅海沉积型缓—中等倾斜层状矿床。矿区西部以“桃花石”为主,可分“紫玫瑰”、“春桃红”、和“夏荷绿”三个品种,为厚、巨厚层状生物屑泥晶灰岩;东部以“墨玉”为主,为黑色厚—巨厚层状含云质(化)泥质灰岩。矿层稳定,出荒率及成材率较高,具较好的装饰性和物理力学性质。  相似文献   

18.
尹飞  李江应  杨波 《云南地质》2023,(4):490-496
永善金沙厂磷矿矿床产于寒武系下统梅树村组中谊村段含磷岩系中,磷基粗砂屑磷块岩及云基细砂屑磷块呈互层状。矿区为近东西向短轴背斜,核部为上震旦统灯影组,下寒武统梅树村组含磷岩层围绕核部分布,背斜核部断裂南侧为金沙逆断层,北侧为正断层,东西两侧为正断层。为磷矿层生成后构造,矿层在断层下盘连续分布。本文着重详细论述矿区地质特征、矿床特征及矿石特征。进一步探讨其矿床成因。  相似文献   

19.
受上二叠统宣威组(P2x)含矿层控制.沉积型赤铁矿,矿石品质好,开采条件有利.  相似文献   

20.
内蒙古巴音戈壁盆地哈日凹陷下白垩统巴音戈壁组沉积时期为典型的碳酸盐型碱湖,盆地咸化过程中发育大量的Na-碳酸盐类矿物.通过对巴音戈壁组碱矿层中似层状、斑点状和脉状Na-碳酸盐矿物开展了电子探针、X衍射、碳氧同位素和激光拉曼光谱等分析,结果表明碱矿层中Na-碳酸盐矿物主要为天然碱、苏打石、碳钠钙石、碳钠镁石和磷碳镁钠石.除Na-碳酸盐外,岩石中含少量黄铁矿、钠型菱沸石、硅硼钠石和钠长石等热液矿物.碳、氧同位素研究结果表明巴音戈壁盆地下白垩统碱矿层形成于封闭的碱湖环境,碳酸盐矿物形成温度为34~80℃(平均值57℃),受热水喷流沉积作用和蒸发作用双重控制,碱矿层中硅酸盐矿物首先形成,然后形成白云石和方解石,在Ca2+、Mg2+消耗殆尽后,天然碱和苏打石发生沉淀,由于热水带来充足的Na+,前期形成白云石和方解石发生交代作用形成碳钠钙石和碳钠镁石.在矿物学和地球化学综合分析基础上,建立了热水喷流和蒸发沉积双重控制下的碱湖Na-碳酸盐岩沉积模式,以期为碱矿勘查提供新的思路.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