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7篇
  免费   0篇
  国内免费   1篇
地质学   8篇
  2010年   1篇
  2001年   3篇
  1999年   1篇
  1996年   1篇
  1992年   1篇
  1955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1.
内蒙古朱拉扎嘎金矿床中火山岩的发现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内蒙古朱拉扎嘎金矿是华北地台北缘西段中-新元古代变质岩系中发现的第一个大型金矿,长期以来认为金矿所地层是稳定的盖层性质沉积。然而,笔者近期在赋矿地层中发现了大量酸性火山岩,这也拉善台隆中-新元古界盖层中的首次发现。它们可进一步细分为霏细岩、粗面流纹岩和石英角斑岩,具有海底深源特点。其Sm-Nd同位素模式年龄分别为1187Ma和1293Ma,表明属中元古代,这些火山岩和金的成矿作用具有较密切的联系。  相似文献   
2.
朱拉扎嘎金矿是内蒙古第一物化勘查院最新勘查成果,也是自五十年代开展物化探工作以来,应用综合物化探方法在内蒙古找到大型金矿床的典型案例。在内蒙古西部广大荒漠地区,这一综合物化探找矿方法可以推广使用。  相似文献   
3.
一前言依據四種煤岩成分的多寡我們能够推測一個煤田的煤質變化並初步提供關於煉焦性能等資料,作為下一步地質工作的參考。因此,煤岩成分的定量具有非常重要的意義。但要進行四種煤岩成分的定量,就需要將煤樣磨成薄片或光片。煤的薄片、光片的製磨手續雖較普通礦物岩石的薄片、光片要麻煩得多;但終究是能够成功的。問題就在於我們所得到的煤樣决不可能全是塊樣,譬如鑽孔所取得的煤心樣常為粉末  相似文献   
4.
内蒙古朱拉扎嘎金矿矿床地质特征   总被引:9,自引:3,他引:9  
朱拉扎嘎金矿是华北地台北缘中新元古界地层中首次找到的大型金矿床 ,其独特的产出地质背景和矿床规模引起了国内外地质学界的关注。文章对该金矿床形成的地质背景进行了综述 ,对矿床的地质地球化学特征进行了较为系统的研究与总结 ,对矿床的形成过程及其成因进行了较为深入的探讨 ,并与国内外典型浅变质碎屑岩型金矿进行了对比。研究结果表明 ,尽管朱拉扎嘎金矿的容矿围岩为中元古界朱拉扎嘎毛道组浅变质碎屑岩 ,但是矿区内外大量产出的海西期侵入岩和金矿的主成矿年龄 [(2 75± 6 )Ma]等证据表明 ,朱拉扎嘎金矿的形成与海西晚期的构造_岩浆活动有着密切的联系。金矿的形成可能经历了两个阶段 ,即早期金在中元古代海盆地中预富集 ,之后 ,晚期地层中的金在岩浆热液作用下再次富集成矿。因此 ,朱拉扎嘎金矿床属于沉积_改造型中温热液金矿床  相似文献   
5.
朱拉扎嘎金矿地质特征及成因研究   总被引:11,自引:0,他引:11  
朱拉扎嘎金矿是一个大型矿床,赋矿围岩为中元古界变质钙质砂岩、粉砂岩、板岩、大理岩、流纹岩.主矿体和围岩产状基本一致.划分出两个矿带,总体走向35°.矿体受层间裂隙控制,共发现56个矿体,规模为长10余米到300 m,厚度几十厘米到4.5 m,延伸可达200 m.主要蚀变有透辉石化、阳起石化、绿帘石化、冰长石化,还有碳酸盐化、绿泥石化、硅化.矿石类型有蚀变变质砂岩型、蚀变火山岩型、交代岩型、喷流沉积岩型和石英脉型.自然金和银金矿是矿石中金的最主要赋存形式.含金较高的原始沉积岩层,比较发育的层间裂隙或破碎带,与多次构造活动相伴的多次热液活动和多次矿化作用,便形成本区的岩浆热液蚀变型金矿床.  相似文献   
6.
地质、地球化学、地球物理场特征和地震测深结果均表明,颇大的艾力格庙──锡林浩特“中间地块”(由Pt1by和Pt3al组成)可能是不存在的。锡林浩特等微大陆碎块,充其量不过是晚华力西褶皱带内彼此分隔的极小型移置体。把几个不连续的小型移置体牵强的连接成巨大的“中间地块”[1,2],是不切实际的。应该把“中间地块”改划为艾力格庙──锡林浩特晚华力西地槽褶皱带。  相似文献   
7.
宜昌磷矿田成矿地质特征及深部找矿模式探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宜昌磷矿田属晚震旦世陡山沱期特大型磷块岩矿床,其含磷岩系陡山沱组为硅质、泥(页)质岩-磷块岩及硅质云岩-磷块岩共生岩石组合,具工业价值的矿层为下磷层(Ph13)及中磷层(Ph22,Ph21),矿床共生含钾页岩,伴生I、F元素。矿床形成受大陆边缘隆起带及"水下高地"浅水沉积体系控制,矿层中出现胶状、壳粒状、团粒状等原生结构的磷块岩,并伴有内碎屑磷块岩。磷质来源于上升洋流,经过生物化学及机械化学方式沉淀,工业矿层形成于浅海台地边缘泻湖-潮坪及台地滩间-泻湖-潮间相带,含磷岩系具有多旋回、多期次沉积成磷特征,Ph13及Ph22矿层聚磷沉积中心,由南向北迂移富集;认为宜昌磷矿田与兴神矿田相连,因此保康-宜昌磷矿带得以重新划分。从成矿模式分析,在黄陵地块隆起带北缘,浅海台地沉积区是形成大型矿床的有利部位,含磷岩系沉积旋回发育完整,标志层明显,次级旋回分布稳定,工业矿层产于次级旋回上部,矿层具有三端元结构类型(A-B-C),区域磷矿带及富矿带均呈NW向分布样式。诸多因素共同组合的磷矿沉积富集规律的探索,对指导鄂西晚震旦世陡山沱期深部找矿具有重大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8.
黄陵断隆北部崆岭群变质岩系是扬子地台中部出露的古老结晶基底,为一套基性至酸性火山岩、泥岩、碎屑岩夹碳酸盐岩经中深度区域变质作用形成的变质岩,其间有基性-超基性和中酸性岩的侵入,普遍发生了混合岩化作用。前人对此做了大量工作,但其时代归属,一直争论很大,缺乏具有明确地质意义的年代学依据。近几年来,我们综合采用了锆石U-Pb一致曲线法、Pb-Pb全岩等时线法、Rb-Sr全岩等时线法、颗粒锆石直接分层蒸发的~(207)Pb/~(206)Pb法进行了年龄测定。铷、锶本底分别为2.6和3.5纳克,铀、铅本底分别为0.27和3.8纳克。通过系统的年龄测定、详细的野外地质工作、岩矿分析鉴定、锆石晶形研究及原岩恢复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