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西北地质》1995,16(2):16-24
以贺兰山 ̄龙门山 ̄大雪山一线为界,把中国含油气盆地分成东西两部分,以东属东部盆地,以西属西部盆地。东部和西部盆地分布有为数众多的大小不等的盆地,各具一定的地史特色和各自的演化特征。本文重点探讨我国西部含油气盆地的储集特征及勘探远景。  相似文献   

2.
内蒙古拉布达林盆地面积大、油气勘探程度很低.由于浅层广泛分布的火山岩的强反射屏蔽作用造成地震勘探对深层成像差,难以评价盆地油气勘探潜力.为了解决盆地主要目的层上库力组底界深度及沉积岩分布不清的问题,对盆地南部二维地震资料开展重力-地震联合反演解释.通过在GM-SYS重磁剖面解释软件中加载地震剖面,建立重力模型,利用地震浅层可靠解释成果做约束条件,消除上覆火山岩的重力干扰,减少了重力反演深层构造界面的多解性,成功地反演了盆地上库力组底界深度、沉积岩厚度,指出巴彦哈达断陷为有利勘探区,在此基础上估算出油气资源量.  相似文献   

3.
刘运黎  汤玉平 《地质通报》2007,26(4):483-491
在前人认识的基础上,依据近年来的勘探成果,对六盘山烃源岩进行了评价分析,发现目前较明确的3套主要烃源岩中,白垩系下统的乃家河组、马东山组和李洼峡组源岩在盆地内分布较广,除北部埋藏较浅的区域未成熟外,大部分已趋于成熟。石炭系也是重要的源岩,由于埋藏较深,后期改造作用大,应以找气为勘查目标。三叠系烃源岩成熟度较好,但分布范围局限,勘探潜力受到影响。盆地的诸多油气显示及地面油气异常响应特征,充分证实了该盆地具有烃类的生成、运移和聚集的过程。整个盆地的油气地球化学异常响应特征明显,油气苗显示丰富,分布广泛。地球化学勘探测量发现了盆地内有3个近东西向展布的油气地球化学异常区带。根据三维荧光光谱图,对油气属性进行了判别,均表现为轻质油的地球化学特性。  相似文献   

4.
东濮断陷盐湖盆地下第三系砂体类型及沉积模式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东濮盆地是我国东部目前重点油气勘探地区之一,现已证实在下第三系各类砂岩体中聚集丰富的油气。查明盆地内砂体类型、特征、成因及分布规律,对今后油气勘探及开发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5.
苏门答腊盆地群是东南亚典型的弧后盆地,也是印度尼西亚第一大油气富集区,近5年发现新增油气储量呈上升趋势,待发现资源量大,具有较大的勘探潜力。通过系统梳理苏门答腊盆地群油气勘探历史、主要油气资源分布和盆地构造演化特征,分析了苏门答腊弧后盆地油气分布差异性及其主控因素。油气的不均一分布格局,主要受控于断陷期烃源岩的差异性分布,断陷期的“三阶段”构造演化过程控制不同类型的沉积环境及沉积相分布,进而影响主力烃源岩的分布;其次,地壳拉张变薄以及岩浆作用促使弧后地区浅层形成较高热流值,加速烃源岩的热解生烃。结合苏门答腊弧后盆地群油气勘探历史及其待发现油气资源量,认为苏门答腊盆地北部AndamanⅢPSC区块等深水区、南苏门答腊盆地源下基底潜山新层系以及中苏门答腊盆地的陆上低程度勘探地区是下一步研究的新领域。  相似文献   

6.
《地下水》2016,(1)
通过划分盆地构造单元可以明确现今构造的隆坳格局及盆地各构造单元分布特征,对油气勘探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在研究柴达木盆地油气田分布特征的基础上,总结前人对柴达木盆地构造单元划分的依据及方案,发现将生油岩与油气圈闭相联系,将构造低点与高点相结合来划分柴达木盆地的构造单元,可以加强二级构造单元与油气田分布特征的联系,更能明确烃源岩、油气圈闭及其运移聚集模式,从而更有利于指导油气勘探。  相似文献   

7.
尚慧芸  姜乃煌 《沉积学报》1983,1(1):107-117
沉积相是在特定环境条件下形成的地质体,沉积相的研究.在石油地质研究中占有重要地位。根据国内外油气勘探表明,油气的生成与分布.均与沉积相带有密切的关系[1]。我国陆相沉积盆地,与海相沉积盆地相比较,具有多物源,多沉积体系,相带多呈环状公布的特征。勘探实践及研究表明,沉积相带的分布与油气生成及聚集关系密切。  相似文献   

8.
新疆油气地质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新疆油气勘探开发已有40多年历史,特别是近10年来取得了重大进展。运用新理论和成果进一步研究总结了区内主要含油气盆地两类基底性质,不同原型盆地的沉积特征,盆地演化阶段及构造特征,油气资源及含油系统,多油气藏类型及油气分布规律等。  相似文献   

9.
中国多年来对浅层地区未进行有效的勘探开发和给予应有的重视.对渤海湾盆地等主要大中型盆地浅层油气藏的类型、分布特征和地质特征等的分析表明,中国浅层油气在地质上总体具有埋藏浅、成因复杂、受构造-岩性等复合性影响显著、储量规模与丰度大小不一、油藏类型多且分布广、资源量分布不均等特征,在勘探和开发上具有易勘探、成本低和易出砂出水、稳产难度大等优点和不足.指出中国浅层油气的潜力区域在东部,对浅层油气资源潜力进行了分析,认为浅层油气资源潜力很大,要重视浅层油气资源的勘探开发,重视新理论、新技术、新方法等在浅层隐蔽油气藏勘探开发过程中的应用.  相似文献   

10.
中国浅层油气藏的特征及其资源潜力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中国多年来对浅层地区未进行有效的勘探开发和给予应有的重视.对渤海湾盆地等主要大中型盆地浅层油气藏的类型、分布特征和地质特征等的分析表明,中国浅层油气在地质上总体具有埋藏浅、成因复杂、受构造-岩性等复合性影响显著、储量规模与丰度大小不一、油藏类型多且分布广、资源量分布不均等特征,在勘探和开发上具有易勘探、成本低和易出砂出水、稳产难度大等优点和不足.指出中国浅层油气的潜力区域在东部,对浅层油气资源潜力进行了分析,认为浅层油气资源潜力很大,要重视浅层油气资源的勘探开发,重视新理论、新技术、新方法等在浅层隐蔽油气藏勘探开发过程中的应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