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25 毫秒
1.
概述了我国西部周边毗邻地区主要褶皱系及该区的火山-成矿建造特征、演化趋势和时空分布规律。指出该区与火山活动有关金属矿产是丰富的,主要有铜、铅、锌、铁、金、钼和铀等。成矿时代有7个,主要分布于前苏联的哈萨克斯坦-天山、中阿富汗-巴基斯坦和中、北印度地区。该区构造-火山-成矿建造的演化趋势与时空分布规律表现了从晚前寒武纪至新生代、从西伯利亚克拉通南缘至阿拉伯海北海岸的3个有序演化。在对比我国有关地区的地质成矿条件之后,提出了我国有关地区的一些找矿远景地区。  相似文献   

2.
内蒙古东乌珠穆沁旗(简称东乌旗)地处我国北部边疆,过去这一地区地质研究程度较差,少而零星,且不系统。通过一比二十万区域地质调查,对该区进行了全面系统地研究。发现该区泥盆系出露比较齐全,层位连续,含有极其丰富的化石,是我国北方研究泥盆纪地层、古生物的有利地区之一。笔者参加了该区一比二十万区域地质调查工作,亲自参加测制了地层剖面。经分队全体同志共同努力,华北和东北地质研究所有关同志提供了化石鉴定资料,我们对该区泥盆系重新进行了划分,分为三个统(上统、中统和下统),并新建立了六个组。现由老至新  相似文献   

3.
李钟武  陈治荣 《地质论评》1991,37(2):125-132
横断山区是我国第四纪冰川发育期次较多、古冰川遗迹也最多的地区之一。本文着重介绍了作者近10年来在该区考察中取得的大量新资料,特别是~(14)C年代资料,在此基础上对该区第四纪冰期划分出8期(次)冰期(冰进、间冰阶段),并进行了对比。作者认为该区冰川具有明显的区域性规律,其与青藏高原抬升有关;横断山区第四纪冰川活动范围可至北纬26°线以北。  相似文献   

4.
江西德兴银山铅锌铜矿是我国重要的多金属矿床之一,古代便是我国重要的多金属矿床。自20世纪50年代建矿以来,一直是我国重要的铅锌银多金属矿产地。70年代地质工作者进一步在该区又发现了储量相当可观的铜硫金矿带。作为江西地区燕山期岩浆活动有关的典型矿床,  相似文献   

5.
新疆贝勒库都克锡矿带含锡花岗岩地质特征   总被引:28,自引:2,他引:28       下载免费PDF全文
本文根据矿物、岩石、微量元素、稀土元素及同位素的研究,重点讨论了我国近年新发现的北方地区第一条独立锡矿带的海西期含锡和非含锡花岗岩的地质特征,确定了该区花岗岩的成因类型及其与锡矿化的关系,认定该区伴随海西运动出现I型、S型和A型三种花岗岩。与锡矿化有关的属S型和A型花岗岩,它们是在早期(造山期)I型和S型花岗岩的基础上进一步演化而隶属造山晚期—造山期后的产物。在上述研究的基础上,总结了该区含矿花岗岩与无矿花岗岩的综合判别标志,为该区及邻区同类锡矿的找寻与研究提供了依据。  相似文献   

6.
西藏是我国内陆盐湖分布最多的省区之一,藏西北现代盐湖星罗棋布,锂资源丰富。文章简述了西藏改则县吉布茶卡-拉果错盐湖的自然地理概况,系统阐述了该区与盐湖锂矿成矿有关的区域地质背景及成矿地质特征,并通过对吉布茶卡-拉果错地区的地质、水文特征及时空关联分析,总结了该区湖盆构造、成矿物质来源、水文条件及气候条件对盐湖锂矿的成矿控制作用。  相似文献   

7.
川西中酸性侵入岩位于雅砻江和金沙江流域的东侧,该区是太平洋、欧亚及大西洋成矿域相汇合的三角形地带,是解决全球古构造的重要地区,为中外地质学者所重视。但因地处横断山区,研究程度极低。近20年来,四川省地质矿产局及有关单位开展了1:100万及1:20万的区调和矿产普遍与科研工作,初步认为本区可成为我国有希望的Ⅰ级成矿远景区。本文根据近年来在该区所获中酸性侵入岩的硅酸盐分析成果,试图用数学地质方法进行成矿予测的探讨,以圈定其成矿远景区,供有关单位参考和利用,不妥之处,欢迎批评指正。  相似文献   

8.
吴剑锋  费光灿 《江苏地质》1999,23(2):106-111
矿山地区一方面采矿存在着水患,另一方面又因疏干排水而使日常生活缺水。目前我国有关矿区供排结合的实例并不多见。以大同矿区口泉沟南为例,分析了该区的地质、水文地质条件,并用数学模型的有限元法评价了地下水资源的允许开采量。同时提出和论证了最佳开采方案。  相似文献   

9.
田国强  王强  刘萪 《地球学报》1991,12(3):79-84
本文根据长江三角洲地区7个钻孔的介形虫化石群古生态的研究成果,并参考有关资料,讨论了该区第四纪海相介形虫的时、空分布及其古环境。文中指出,海相介形虫的分布与该区第四纪海侵层有关,它在距今约0.30Ma形成的海侵层中富集,上述结论与对中国东部沿海平原海平面研究所取得的认识(第四纪高海面仅在0.30Ma以来才表现明显)相一致。该区介形虫化石群的成分较渤海西岸稍多,可能与该地区易受外海影响有关;而它又比广东、福建、香港的化石群简单,这可能是气候、水温差异的表现。  相似文献   

10.
东天山地区是我国重要的矿产资源远景区,蕴藏着金、铜、镍、钼等矿种,其独特的地理特点非常有利于遥感找矿研究。在分析黄山地区多金属矿床研究资料的基础上,利用ETM影像进行遥感找矿研究,拟建立适合该区的遥感找矿模式,实现该区快速、节省资源勘探目标。研究的方法步骤为:首先对影像进行滤波处理提取区域构造信息,确定找矿远景区;进而利用与金属矿化有关的蚀变岩的ETM双峰波谱特性,采用比值主成分变换技术对已确定的成矿远景区进行蚀变信息提取,从而缩小勘探范围,确定勘探靶区,在此基础上建立该区多金属矿床资源勘查的遥感找矿模式。  相似文献   

11.
朱志义  郭媛  张小帅 《江苏地质》2020,44(3):250-257
研究第四系地层结构特征和沉积环境,不仅对掌握区域第四纪发展史和气候变化具有重要意义,还可为合理利用地质资源和防治地质灾害提供重要依据。以怀来地区ZK02孔揭露的地层特征为依据,分析第四系地质结构,探讨怀来地区第四系特殊的沉积环境演变。结果表明:海拔600 m以上的山间河流发育了较厚的第四系中、上更新统沉积物,且研究区第四系自下而上以河床-边滩相沉积环境为特征,表明新构造运动和气候变化控制了第四纪时期的沉积环境演变,特殊的地质环境塑造了特殊的第四系地层结构特征。  相似文献   

12.
潘蔚  程捷  王树红 《铀矿地质》2003,19(6):333-338
本从吐鲁番盆地第四系典型剖面的岩性岩相和孢粉组合特征入手,分析了这些特征所反映的气候类型和性质。结果表明,吐鲁番盆地第四纪以来以干凉为主,间有温和湿润的气候,比较有利于砂岩型铀矿化的形成。  相似文献   

13.
The present Mediterranean climate of coastal California is unique in North America and reflects the interaction of several important synoptic controls, principally the North Pacific semipermanent anticyclone, and to a lesser extent the Aleutian low-pressure system and the cool California oceanic current. These synoptic climatic controls, key parts of the global air-sea circulation, were probably operative throughout late Quaternary time as shown by paleoecologic evidence. The thick accumulations of sediments in basins of offshore California indicate that while variable sedimentation regimes reflect changing climatic and oceanographic conditions, the Quaternary climate was probably semiarid as now, even during glacial maxima. Late Quaternary coastal dunes preserve former wind directions and show that prevailing late Quaternary winds were directionally equivalent to modern winds, which are controlled by the North Pacific anticyclone and by interactions between the North Pacific high and the interior basin low. These sand dunes contain buried, datable, carbonate-rich soils. Precipitation then, like the present rainfall regime, was not enough to leach the carbonates from the soils. Charcoal in buried dunes and soils shows that fire was environmentally important throughout the Quaternary, just as it is today. Fossil plants indicate that sclerophyllous vegetation and forest stands of conifers, adapted to a Mediterranean climate, were widely distributed during late Quaternary time. Fossil pollen in the Sierra Nevada indicates the influence of the North Pacific high. The historical precipitation record overlaps a late Holocene tree-ring record permitting extrapolation of the precipitation curve back nearly 600 years. Well-defined wet and dry trends in the precipitation pattern characterized this time span, and provide a possible analog to the earlier Holocene and Pleistocene precipitation regime. The paleoecologic record shows that the late Quaternary climate of coastal California was characterized by regimes similar to those prevailing today. The persistence of a Mediterranean climate in California during the last glaciation contrasts with dramatic climatic changes experienced in glaciated parts of North America. California thus was an Ice Age refugium for animals and cold-sensitive plants.  相似文献   

14.
从内蒙古伊盟盐海YaO2孔氧碳同位素资料中可以看到:东亚季风气候在22 000aBP时由第四纪末次冰期气候开始转入末次间冰期气候。东亚季风带第四纪末次冰期时的气候环境是湿冷的淡化期。而末次间冰期的气候环境是热干的成盐期。其次,末次冰期以来,气候由湿冷转变为热干,5400aBP时气候达到热干的大暖期的最热点。之后又逐级降至现代暖趋冷的气候特征。东亚季风气候带的末次间冰期开始界线在22 000aBP左右。δ18O资料告诉我们内蒙古高原第四纪末次冰期曾有过冰川或冰盖地貌景现,在22000aBP以后才消融进入第四纪末次间冰期。  相似文献   

15.
第四纪孢粉分析的时间序列与空间模型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郑卓 《地球科学进展》1998,13(3):300-305
论述了第四纪孢粉时间序列和孢粉空间模型在不同尺度上的时空代表性,同时介绍了一些相关的研究方法和主要成果。利用数理统计方法来定量恢复古气候已成为目前第四纪孢粉时间序列研究的一个发展趋势。各种尺度的第四纪孢粉空间模型图可以反映植被对第四纪气候变化的响应。根据孢粉数据与气候变量之间的函数关系还可换算成古气候图。此外,在全球气候模拟和植被模拟中,孢粉数据成为必不可少的诊断工具。  相似文献   

16.
第四纪气候变化的旋回和周期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在西安附近黄土剖面中发现40层古土壤,分别出现在中、早更新世,可将西安黄土沉积以来的气候变化划为25个旋回。在陕西洛川和河北平原也有相似的气候变化。根据古地磁年代,得出第四纪气候变化的基本周期为10万年左右。全球气候变化基本是统一的,研究结果的不同只是由于研究地区、剖面和气候标志对气候变化的反应不同造成的。  相似文献   

17.
洞庭盆地第四纪红土地层及古气候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洞庭盆地周缘广泛发育着第四纪红土地层,我们在野外对典型红土剖面进行了考察,并在岳阳市月山红土剖面进行了取样,在室内对土壤样品进行了磁化率、粘土矿物和粒度等实验分析,从而对洞庭盆地第四纪红土地层的剖面特征进行了研究,在此基础上,对洞庭盆地第四纪古气候变迁进行了探讨。月山红土剖面地层界限清晰,剖面特征明显,与中国南方其它的红土地层具有较好的地层对比性。月山红土剖面磁化率和粘土矿物分析表明:中更新世早期洞庭盆地气候干凉,中更新世晚期转为湿热;晚更新世早期气候仍保持湿热,晚更新世晚期则转为干凉;全新世以来洞庭盆地的气候再次转为湿热。粒度分析表明月山红土剖面第四纪沉积物的沉积环境为洪水盆地中的泛滥平原环境。  相似文献   

18.
浙江天台地区赖家组的划分与分布   总被引:12,自引:0,他引:12  
柴达木盆地是中国目前保存较为完整的、连续的、巨厚的河-湖相沉积记录的盆地,通过对ZK701+801,水6孔,涩中6和涩深1井等典型剖面孢子花粉组合特征和分布规律的研究,详细地论述了第四纪孢粉组合带及其所代表的植被,气候演变进程,自1.87MaB.P.以来共识出了59个孢粉组合带,划分出29个完整的冷暖气候旋回,并且同中国西北第四纪黄土-古土壤系列的37个气候旋回以及深海钻孔氧同位素气候旋回进行了较好的对比。  相似文献   

19.
奚晓霞 《沉积学报》1998,16(2):155-160
Cl-是封闭湖盆中反映气候变化的敏感指标。临夏盆地晚新生代地层Cl-含量变化表明,气候的长期演化呈现明显的阶段性与周期性,在约6.3Ma气候突然产生显著的由湿变干,并于5.3~4.5Ma达到极端干旱,其干旱程度是第四纪早期的33倍,低频上,气候呈现出约400万年的干湿波动,在晚中新世与早上新世,与同周期的全球热冷(凉)波动相对,而在第四纪早期,则与冷暖相对,可能反映亚洲季风系统于晚上新世才开始逐步形成,并于第四纪初建立,3.4Ma开始强烈隆升的青藏高原可能与此密切相关。  相似文献   

20.
黄河源区第四纪地层及古地理环境演化探讨   总被引:14,自引:1,他引:14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