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日本东京工业大学理学部教授力武常次最近著的《动物预报地震吗?》一书已于1978年1月25日正式出版。现将他于1977年12月在该书上写的序言摘译如下:  相似文献   

2.
1988年5月31日至6月4日,国家地震局科技监测司在青岛市召开了全国地下水(水位、水化)预报地震专业会议。这是一次专群结合共商地震大计的专业会议,也是地下水位动态与水文地球化学两个学科相互渗透的学术会议。两种学科方法,两支研究队伍共同召开学术会议,这在地震预报研究史上还是第一次,对发展具有中国特色的专群结合的地下水预报地震的方法具有积极的推动作用。纵观这次会议,有如下几个突出特点:1.专群结合,规模大参加这次会议的代表有150余人,群测地方代表占50%,他们大多数是来自基层测报点、地、市、县级地办及省级群测管理部门的  相似文献   

3.
张炜 《地震》1990,(5):47-53,60
本文对水文地球化学预报地震的理论基础、方法及现状进行了全面阐述。作者认为,为了解决地震预报问题,必须扩大研究领域,在用地球物理方法研究的同时,开展地震孕育过程中地球化学问题的研究,并提出了从水文地球化学的角度研究震源及外国介质状态变化的必要性与可能性。 文中介绍了地震水文地球化学观测台网的建设及水化多组分综合观测所取得的成果,并给出了近年来在探索新的反映地震灵敏组分方面如汞和氢的震例。对我国水化地震观测使用的仪器设备的现状及合理的采水方式、观测资料的收集整理、分析处理系统方面取得的成果及存在问题以及如何提高地震监测预报水平等进行了讨论。  相似文献   

4.
我国地震水文地球化学观测台网概述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张炜  李宣瑚 《中国地震》1991,7(4):72-78
本文对我国地震水文地球化学观测台网进行了详细介绍,这其中包括:1.建网过程、布网原则;2.水文地球化学地震观测点的布设特点及点位的条件与类型;3.地震水文地球化学观测项目及测试仪器等。此外,还对台网的地震监测能力和预报地震的效能等进行了讨论。  相似文献   

5.
1 地震地球化学发展背景 地球化学是研究地球的化学组成、化学作用和化学演化的科学.基于研究目的的不同,地球化学分为元素地球化学、气体地球化学、同位素地球化学、构造地球化学、水文地球化学等研究方向,近年来衍生出地震地球化学.此为在地震学、水文地球化学、元素地球化学、同位素地球化学和水文地质学等学科基础上发展起来的一门新兴学科,是研究地震孕育、发展、发生过程中地下水、岩石、气体组分及化学成分等变化与地震关系的科学.  相似文献   

6.
十五、地震气体地球化学的基础研究近30年来,我国地球化学预报地震的研究与整个地震预报的科学研究一样,取得了显著成就,特别是气体地球化学预报地震的探索,显示出其美好的前景,但发展的速度远不能满足地震减灾的需求。笔者认为,要从根本上改变这种状况,必须加强...  相似文献   

7.
本文回顾了在苏联所有地震区就地震预报而进行的水文地球化学和流体地球动力学的主要研究成果。从83个台站组成的庞大的观测网收集了大量的资料,这些资料涉及到大约40个水文地球化学和流体地球动力学参数的变化。联系本地区的地震活动对这些资料进行了分析研究。在对常规观测结果进行统计分析的基础上,对水文地球化学前兆进行了分类。指出了由前兆物理化学性质而定的水文地球化学异常的几个特点、给定地区的地质条件和预期地震活动的特点。给出了数据分析的一些复杂的统计方法和根据水文地球化学方法预报的几个地震实例。发现水文地球化学和流体地球动力学前兆对短期预报非常有效。讨论了能引起水文地球化学前兆的可能机制。简短地叙述了苏联用于水文地球化学和流体地球动力学观测的精密自记装置的进展。  相似文献   

8.
滇西实验场区温泉碳同位素地震地球化学特征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引言最近若干年来,中、苏、美、日等一些多地震国家广泛开展了水文地球化学地震前兆的观测和研究。目前已经明确,水文地球化学综合观测在地震预报工作中具有十分重要的地位。要实现地下水预报地震,一方面要建立广泛的科学的监测台网,另一方面必须深入开展各类地球化学前兆异常的机理的研究。研究前兆机理最重要的是要搞清形成前兆异  相似文献   

9.
本文通过对水化观测技术、测试仪器、观测点的环境条件及干扰因素、预报地震效能、水化异常机理等方面作较深入系统的清理研究,总结了16年来我国水化地震监测预报工作的经验教训。 大量的实际资料表明,地震前后,地下水气体—化学组分出现明显变化,地壳运动和地壳应力应变引起的深层及浅层的地球化学信息,有可能通过地下水迅速传到地表。地震水文地球化学前兆信息的提取,扩大了用传统的地球物理方法探索地震信息的领域。利用水文地球化学方法进行地震预报在各个方面都取得了进展,但是由于水化组分变化受多种因素的控制,特别是现有观测系统方面存在的弱点和局限性,当前的观测预报仍然处于较低水平。文中对存在问题及今后攻关方向进行了讨论。  相似文献   

10.
天津及邻近地区自1966年3月6日至今一般说来卅余年的时间内先后发生了邢台、渤海、唐山三次7级以上大地震和十余次6级中强地震,为研究该区的水文地球化学环境提供了有利条件,作者依据该区域内392口井,5000多个水样,20余个项目的分析资料,探讨了中强地震震源区水文地球化学环境与特征,为探索利用水文地球化学方法判定潜在震源区开辟了新的途径。  相似文献   

11.
1989年8月21日至8月30日,由河北省地震局地方工作处副处长陶如谦主持,在昌黎县黄金海岸地震观测站举办了水文地球化学地震前兆预报方法研讨班。河北省地震局副研究员王吉易、高级工程师宋贯一,国家地震局分析预报中心工程师邢玉安同志讲了课。来自山西、内蒙古、河北省各地区地震局、县地震办公室及企业地震台的三十余位同志参加了研讨班。  相似文献   

12.
前言构造水文地球化学异常的多样性日益被人们发现和认识,其产生的原因主要包括构造岩性的差异、构造应力场的活动状态、强度以及不同水文地球化学背景场的控制等综合因素。本文依据А·Л·维纳格拉多夫关于指示自然界各种作用过程的地球化学指标方面的著名论述,分析讨论了唐山地震前后地下水的系统观测资料,阐述了地震地质作用全过程中地下水化学元素体系的时空演化特征,进而探索地震构造应力场作用下的各种水文地球化学作用及其震兆效应。初步归纳总结出唐山地震构造水文地球化学异常元素谱系特征,对其机理进行了浅析。  相似文献   

13.
使用《地震分析预报方法指南——水文地球化学方法》软件系统,对山西省多年来的水化资料进行了处理分析,给出各台站水氡的正常年动态变化;对两次大同地震前CO_2及He的前兆异常进行了总结,并提出了判断异常前兆的标志.  相似文献   

14.
地震综合预报是相对单项预报而言的。它是研究与地震有关的各种地球物理、地球化学、地壳形变和空间环境等单因子之间的关系和组合,从而预测地震的科学。可以认为单项是纵向的深入,综合是横向的联系。很多横向科学的理论和方法可以移用来作为发展地震综合预报的学科基础,例如概率论与数理统计、图象识别、信息论、控制论和系统论、模糊数学等。然而综合预报的物理学基础则是震源物理—化学、震源环境及与之有关的前兆理论。  相似文献   

15.
土地电是群测点测报地震采用时间较长的一种方法,十多年来在群测群防地震中发挥了一定的作用.但对土地电预报地震机理的研究尚处探索阶段,有关土地电测报地震的方法亦无专著论及.一九七七年阎维彰、袁正明二同志对十五个省市的土地电资料做了分析研究,写成《土地电与地震测报》一文,本刊将陆续刊登,供有关同志参考,以引起大家的重视,并进行某些探索与讨论.  相似文献   

16.
地震前兆综合追踪预报方法的研究1地震前兆综合追踪预报方法的提出地震三要素的预报是一个难题,关于时间的预报更难。近几年来推出的实用化攻关及多种研究成果,使预报规范化了,但预报的准确率仍然很低,这就需要科技工作者进行多种学科和多种方法的研究和探索。关于地...  相似文献   

17.
<正>早在1966年邢台7.2级地震现场我国就开始有组织的研究地震电磁前兆,震前电磁异常现象也已经被大量的破坏性地震震例所证实。目前我们已可以凭借电磁异常对部分破坏性地震作出一定程度的预报,但电磁数据的分析处理一般局限在单台站或单手段,在实际预报中存在很多不足。在人们对地震的物理过程认识还不清楚的情况下,具有物理基础的统计预报方法仍然是地震预报的最有效途径。以1966—2012年的《中国震例》为基础,对中国大陆的电磁异常进行全面梳理。发现5级以上的252个  相似文献   

18.
《东北地震研究》创刊于1985年,是由辽宁省地震局、吉林省地震局和黑龙江省地震局联合主办的综合性地震科学学术刊物,国内外发行。《东北地震研究》旨在反映东北地区及全国地震科学领域的研究成果和实践经验,通过交流、讨论提高地震监测预报水平,促进防震减灾事业发展。主要刊登地震监测预报、地震地质、工程地震、深震、火山、仪器研制、计算机应用、防震减灾等方面的学术论文。读者对象是从事地震科学和相关学科的科技工作者及高等院校相关专业师生。来稿要求和注意事项:1.稿件观点明确,论据翔实,数据准确,语言通顺,层次清楚。2.文稿应包…  相似文献   

19.
《东北地震研究》2006,22(2):80-80
《东北地震研究》创刊于1985年,是由辽宁省地震局、吉林省地震局和黑龙江省地震局联合主办的综合性地震科学学术刊物,国内外发行。《东北地震研究》旨在反映东北地区及全国地震科学领域的研究成果和实践经验,通过交流、讨论提高地震监测预报水平,促进防震减灾事业发展。主要刊登地震监测预报、地震地质、工程地震、深震、火山、仪器研制、计算机应用、防震减灾等方面的学术论文。读者对象是从事地震科学和相关学科的科技工作者及高等院校相关专业师生。来稿要求和注意事项:1·稿件观点明确,论据翔实,数据准确,语言通顺,层次清楚。2·文稿应…  相似文献   

20.
《东北地震研究》2006,22(3):80-80
《东北地震研究》创刊于1985年,是由辽宁省地震局、吉林省地震局和黑龙江省地震局联合主办的综合性地震科学学术刊物,国内外发行。《东北地震研究》旨在反映东北地区及全国地震科学领域的研究成果和实践经验,通过交流、讨论提高地震监测预报水平,促进防震减灾事业发展。主要刊登地震监测预报、地震地质、工程地震、深震、火山、仪器研制、计算机应用、防震减灾等方面的学术论文。读者对象是从事地震科学和相关学科的科技工作者及高等院校相关专业师生。来稿要求和注意事项:1·稿件观点明确,论据翔实,数据准确,语言通顺,层次清楚。2·文稿应…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