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37 毫秒
1.
桐柏下黄竹园金矿为构造蚀变型金矿床,金矿体赋存于中元古界龟山岩组中,矿体形态呈脉状、似层状。赋矿围岩主要为石英片岩、斜长角闪片岩,围岩具硅化、黄铁矿化、绢云母化、绿泥石化、碳酸盐化蚀变。矿体受地层和构造控制。通过总结该矿区的地质特征、矿体特征和找矿标志,对于寻找同类型矿床,具有实用和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2.
《四川地质学报》2022,(3):403-406
天宝山石墨矿赋存于前震旦系康定群冷竹关组片岩建造中,呈似层状产出。根据岩性、碳质来源及矿床成因等地质特征,天宝山石墨矿属于沉积变质型矿床。天宝山石墨矿床找矿标志矿主要有地层时代标志(前震旦系康定群冷竹关组变质岩层)、岩性标志(云母石英片岩)、岩浆岩标志(石英闪长岩)和物探异常标志(低电阻、高极化率)。在调查区共圈定石墨矿体3条,其中KT1矿体走向最大长度约1.92km,矿体最大出露厚度约12m,矿石品位3%~14.95%。通过地质和物探工作,发现天宝山石墨矿成矿规模大,具有较大的社会经济价值。  相似文献   

3.
《四川地质学报》2019,(3):403-406
天宝山石墨矿赋存于前震旦系康定群冷竹关组片岩建造中,呈似层状产出。根据岩性、碳质来源及矿床成因等地质特征,天宝山石墨矿属于沉积变质型矿床。天宝山石墨矿床找矿标志矿主要有地层时代标志(前震旦系康定群冷竹关组变质岩层)、岩性标志(云母石英片岩)、岩浆岩标志(石英闪长岩)和物探异常标志(低电阻、高极化率)。在调查区共圈定石墨矿体3条,其中KT1矿体走向最大长度约1.92km,矿体最大出露厚度约12m,矿石品位3%~14.95%。通过地质和物探工作,发现天宝山石墨矿成矿规模大,具有较大的社会经济价值。  相似文献   

4.
天宝山石墨矿赋存于前震旦系康定群冷竹关组片岩建造中,呈似层状产出。根据岩性、碳质来源及矿床成因等地质特征,天宝山石墨矿属于沉积变质型矿床。天宝山石墨矿床找矿标志矿主要有地层时代标志(前震旦系康定群冷竹关组变质岩层)、岩性标志(云母石英片岩)、岩浆岩标志(石英闪长岩)和物探异常标志(低电阻、高极化率)。在调查区共圈定石墨矿体3条,其中KT1矿体走向最大长度约1.92km,矿体最大出露厚度约12m,矿石品位3%~14.95%。通过地质和物探工作,发现天宝山石墨矿成矿规模大,具有较大的社会经济价值。  相似文献   

5.
鄂东北鹰咀山锰矿床地质特征及找矿标志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鹰咀山锰矿床产出在桐柏—大别造山带中,目前已发现有4条锰矿(化)体,其产出受控于红安群黄麦岭组和七角山组。本文基于矿区锰矿勘查工作和室内观察、测试研究相结合等手段,对研究区含矿岩系(建造)特征、矿体及矿石矿物特征、成矿过程和找矿标志等方面进行了分析探讨。结果表明:鹰咀山锰矿为沉积变质型矿床,锰矿(化)体主要赋存在黄麦岭组云母石英片岩夹硅质(有时含少量泥质)大理岩建造的岩性段中;矿石类型主要为片岩型锰矿石和大理岩型锰矿石,矿石中锰矿物主要为硬锰矿、软锰矿、菱锰矿、锰白云石和黑锰矿等;初步认为锰矿的形成经历了沉积、变质改造和次生氧化富集的成矿阶段;含锰硅质大理岩和含锰云母石英片岩可作为该地区锰矿的典型找矿标志,该标志对鄂东北地区锰矿找矿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6.
坦桑尼亚林迪地区是世界上重要的石墨成矿带,纳钦圭阿石墨矿是成矿带新发现的典型矿床之一。矿区分南北2个矿段,共圈定工业矿体17条,推断石墨矿物资源量>100万t,固定碳平均品位为4.05%。矿体赋存于石墨片岩-片麻岩中,呈层状、透镜状产出,走向北东—北北东,产状与围岩一致,矿体与围岩呈渐变过渡关系。矿石类型为石墨片岩-片麻岩型,矿石矿物为鳞片状石墨,脉石矿物主要为石英、长石、云母及少量金属矿物。矿石中片度≥147 μm(+100目)的石墨占94.43%,工业类型为大鳞片晶质石墨矿石。以视极化率6%为异常下限,共圈定4处激电异常,高极化率异常与低电阻率异常对应良好,探矿工程确定为矿体出露位置。该石墨矿的找矿模型:新元古代莫桑比克活动带中一套中高级副变质岩系为区域找矿标志,石墨片岩、石墨片麻岩露头为矿区找矿的直接标志,延伸方向与地层走向一致的条带状低阻、高极化异常带为地球物理找矿标志。该石墨矿的地质特征及找矿模型可作为在坦桑尼亚寻找同类矿床的参考。  相似文献   

7.
坦桑尼亚林迪地区是世界上重要的石墨成矿带,纳钦圭阿石墨矿是成矿带新发现的典型矿床之一。矿区分南北2个矿段,共圈定工业矿体17条,推断石墨矿物资源量>100万t,固定碳平均品位为4.05%。矿体赋存于石墨片岩-片麻岩中,呈层状、透镜状产出,走向北东—北北东,产状与围岩一致,矿体与围岩呈渐变过渡关系。矿石类型为石墨片岩-片麻岩型,矿石矿物为鳞片状石墨,脉石矿物主要为石英、长石、云母及少量金属矿物。矿石中片度≥147 μm(+100目)的石墨占94.43%,工业类型为大鳞片晶质石墨矿石。以视极化率6%为异常下限,共圈定4处激电异常,高极化率异常与低电阻率异常对应良好,探矿工程确定为矿体出露位置。该石墨矿的找矿模型:新元古代莫桑比克活动带中一套中高级副变质岩系为区域找矿标志,石墨片岩、石墨片麻岩露头为矿区找矿的直接标志,延伸方向与地层走向一致的条带状低阻、高极化异常带为地球物理找矿标志。该石墨矿的地质特征及找矿模型可作为在坦桑尼亚寻找同类矿床的参考。  相似文献   

8.
贵州水城-纳雍地区锰矿是产于中二叠统茅口组之上,中-上二叠统峨眉山玄武岩之下,茅口组第二段锰矿层与硅质岩和含锰灰岩关系密切,通过对该区锰矿地质特征和控矿因素分析,认为控矿的主要因素为岩相古地理、地层岩性、断裂构造。主要含锰岩系第二段为含锰、微含锰的硅质灰岩、含硅质灰岩、含钙质硅质岩及石灰岩等,第一段局部可见少量零星锰矿体,多无工业价值,根据锰矿富集成矿地质特征,该区找矿标志主要有岩相古地理、地层、岩石及露头。  相似文献   

9.
一、矿区的地层、构造、岩浆岩1.地层矿区内主要为一套前震旦纪下辽河群绢云母石英片岩、石墨化薄层状长石石英片岩、薄层状长石英片岩、厚层状长石石英片岩及零星的大理岩、石英岩等.矿床均产于薄层与厚层状长石石英片岩接触处之层间裂隙中.石墨化片岩虽矿化广泛,但片理中矿液分散.品位低,不够工业要求.绢云母石英片岩因可塑性较强,不易形成较大层间裂隙,很少含矿.  相似文献   

10.
龙波 《地质与勘探》2023,59(5):1000-1016
四川省同德石墨矿床是近年来在扬子板块西缘发现的大型中-大鳞片晶质石墨矿之一。为研究同德石墨矿地质特征及矿床成因,本文采用系统的野外地质调查、地球物理与地球化学等方法,并开展山地取样工程、岩矿测试研究工作。研究认为:同德石墨矿产于古元古代前震旦系康定岩群冷竹关组变质岩层中,赋矿岩石为云母石英片岩。矿体主要呈层状、似层状近南北向展布。矿石矿物为石墨,脉石矿物主要为石英、白云母、黑云母、斜长石及少量铁质矿物等。矿石自然类型为云母石英片岩型,工业类型为中-大鳞片晶质石墨矿。其原岩为一套含碳质泥岩、泥质粉砂岩、砂岩;碳质主要来源为有机物。物探自然电位梯度呈正负相伴,最低电位和梯度值为零的位置往往指示了石墨矿体的顶面中心;音频大地电磁测深呈带状向深部延伸的低阻异常指示了石墨矿体的深部赋存形态。矿床的形成经历了沉积成岩-区域变质阶段,属沉积变质型矿床。  相似文献   

11.
滇西北红牛—红山铜矿床是义敦—沙鲁里岛弧上与晚白垩纪中酸性侵入体有关的典型的斑岩-矽卡岩-热液型铜矿床。本文通过对其成矿地质背景、矿床地质特征、矿化富集规律及成矿模式、矿床地球物理和地球化学特征的综合研究,建立了红牛—红山铜矿床的"大比例尺地质填图和综合研究+重力+激电和高精度磁测+土壤化探测+工程验证"组合勘查技术方法、"燕山晚期石英二长斑岩+接触带矽卡岩和层间破碎带矽卡岩+重力低异常+高磁异常+高视极化率和低视电阻率异常+Cu-Mo-Pb-Zn-Ag-Au等元素综合异常"组合勘查模型。地质调查研究确定矿床成矿地质体和找矿地质体、矿化类型及其空间分布规律,建立矿床"四位一体"的成矿模式和区域-矿区地质找矿模型。区域中小比例尺的土壤化探测量确定区域找矿靶区,大比例尺土壤化探测量进一步缩小找矿靶区,逼近矿体赋存部位。矿区处于1∶5万土壤测量圈定的Cu-Pb-Zn-Mo-Au-Ag元素综合高异常区,1∶2.5万土壤测量圈出Cu-Pb-Zn-Ag-W元素综合异常面积较大、强度高、浓集中心明显、元素套合好,与矿区铜(铁)矿体赋存区域异常相对应。区域重力低异常区和正磁异常强度高区域是重要的找矿靶区,矿区大比例尺磁异常和激电异常区确定了矿体的空间位置和产状;矿区铜(铁)矿体赋存区为低视电阻率、高视极化率异常区,高精度磁测表现为正负磁异常相伴。矿区地质-地球化学-地球物理综合勘查模型对矿区深边部找矿起到重要的指导作用。  相似文献   

12.
矿床模式是目前国内外的研究热点之一。各种各样的地质找矿模型与模式层出不穷,也建立了一些地球化学找矿模型。但是它们基本上是建立在矿床原生晕基础上的,以区域地球化学资料为基础建立的矿床或矿田区域地球化学异常模式尚属少见。本文以矿田为基础研究单元,以1:20万区域化探扫面资料为基础,从矿田的区域地质背景特征和39种元素的正、负区域地球化学异常分布规律出发,研究了成矿的区域地质环境和地球化学环境。发现成矿元素异常组合、指示元素异常组合和成矿环境元素异常组合的空间分布,在矿田上具有独特的结构特征,提出了异常结构模式的概念。进而总结出了紫金山矿田的区域地质地球化学异常结构模式。  相似文献   

13.
矿床模式是目前国内外的研究热点之一。各种各样的地质找矿模型与模式层出不穷,也建立了一些地球化学找矿模型。但是它们基本上是建立在矿床原生晕基础上的,以区域地球化学资料为基础建立的矿床或矿田区域地球化学异常模式尚属少见。本文以矿田为基础研究单元,以1:20万区域化探扫面资料为基础,从矿田的区域地质背景特征和39种元素的正、负区域地球化学异常分布规律出发,研究了成矿的区域地质环境和地球化学环境。发现成矿元素异常组合、指示元素异常组合和成矿环境元素异常组合的空间分布,在矿田上具有独特的结构特征,提出了异常结构模式的概念。进而总结出了紫金山矿田的区域地质地球化学异常结构模式。  相似文献   

14.
文章在分析云南东川杉木箐铁铜矿成矿地质背景和地质特征基础上, 根据邻区东川式、稀矿山式铁铜矿的成矿条件和岩隆构造、重磁同现异常、化探异常、矿化等找矿信息, 结合省地勘基金项目勘查的最新成果, 对勘查区的找矿潜力进行了分析和研究。认为其成矿特征、物化探异常与落因铁铜矿带类似, 圈定零公里至小坡和二百二至新寨等2条重磁同现异常带(岩隆构造带)及附近区段为有利找矿靶区, 推测深部具有中-大型矿床规模的找矿潜力。  相似文献   

15.
青海祁漫塔格地区航磁异常特征及找矿前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利用青海祁漫塔格地区1:5万高精度航磁资料,结合成矿地质背景、构造特征分析了该区航磁异常特征,并依据知矿(床)点的分布及成矿规律对祁漫塔格地区成矿带进行了划分,筛选了一批重点找矿异常,建立了以航磁异常信息为主的综合找矿标志,进而圈定了多个多金属找矿远景区段。对该区下一步矿产勘查部署提供重要依据,并为地面找矿工作提供重要的找矿线索。  相似文献   

16.
采用研究成矿地质作用确定成矿地质体、研究成矿构造分析矿体空间分布特征、研究成矿流体确定找矿方向的"三位一体"研究方法,对陕西汉阴坝王沟金矿进行找矿预测,认为矿区成矿地质体以大型脆-韧性剪切带变形构造为主;成矿构造为脆韧性剪切带转换带、叠加带;成矿结构面主要为S-C面理;成矿作用特征标志为黑云母变斑晶绢云石英片岩+变砂岩或硅质岩。利用找矿预测研究成果,在坝王沟金矿预测了有利成矿地段并提出勘查工作部署建议,找矿成果取得较大突破,表明"三位一体"找矿预测方法对开展矿产勘查工作有很强的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17.
凉亭-薄刀岭银金矿床属构造蚀变岩型。矿体赋存于中元古界信阳群龟山岩组下段第一、二岩性层(Pt2g^cd+di)白云石英片岩、碳质绢云石英片岩内,严格受EW向构造破碎带控制。矿化带原生晕表现为高背景值、强异常特征,As,Pb,Mo,Bi指示元素与成矿元素Ag,Au密切相关;成矿热液的运移以渗流为主、渗透为辅。本文通过对该矿床地质、地球化学特征的总结研究,建立了综合找矿标志,对区域同类型矿床的找矿评价具有一定的借鉴和指导作用。  相似文献   

18.
通过1:5万地面高精度磁测的实地调查,对工作区的磁场特征有了详细的了解.经磁异常的定性分析,筛选出11个找矿潜力较大的异常区.同时1:5万水系沉积物测量成果表明区内主要找矿元素为Cu、Pb、Zn.磁异常的定性分析对这些金属矿的深部找矿预测可以提供有利证据.结合化探异常、地质特征、矿化特征优选出了展咱木部-坑马勒间强磁异...  相似文献   

19.
秦岭成矿带Pb、Zn化探异常与铅锌矿 常无对应关系的原因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秦岭成矿带中Pb、Zn化探异常区常无铅锌矿,而铅锌矿区又常无Pb、Zn异常,这种Pb、Zn异常与铅锌矿的不对应关系,通常导致大量的Pb、Zn异常无找矿指示意义,甚至给找矿评价、勘查部署选区工作带来了某些误导。本次的大量实验研究表明,秦岭地区水系沉积物中Pb、Zn元素主要在较粗粒级(-10~+60目)组分和细粒(小于140目)组分两端粒级中富集,而在中等粒度(80~120目)中贫化。以往所采用的统一粒度(-60目)样品分析所圈定的Pb、Zn异常,主要是细粒级吸附态的Pb、Zn在远离铅锌矿源区富集的反映,强化了远离矿源“次生富集”的信息。据此建议,在秦岭地区开展的面积性化探工作中,首先通过典型矿区粒级试验,建立区内不同背景区成矿元素的合理粒级范围,使所选用的粒度组合(粗、中、细粒)对在不同粒级中富集的元素更具代表性,改变秦岭Pb、Zn等化探异常指导找矿工作的被动局面,确保化探工作能更好地指导地质找矿和勘查部署选区工作。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