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09 毫秒
1.
王海涛  朱令人 《内陆地震》1991,5(3):202-205
应用广义分维的概念于地震活动时间分形的研究可避免确定无标度区的困难。海城地震前后地震活动的广义分维D_o(ε)的变化表明,时间标度区间为2—16天时,D_o(ε)的变化可以反映大震酝育过程中地震时间分布的不均匀性,并表现出震前降维的前兆变化特征。  相似文献   

2.
李强 《华南地震》2006,26(2):9-15
探讨了多标度分形在刻划复杂系统方面的优越性,研究了江苏及邻区1970年以来的5.5级以上地震的多标度分形特征,着重研究了地震前后多标度分形的广义维数谱和奇异性谱.研究结果表明:所有震例的广义维数谱和奇异性谱均经历了远离地震时、异常出现时和异常消失时的三个特征变化阶段;异常出现的时间在震前半年至一年半内;多数震例异常在震前几个月内回返恢复,少数在震后数个月内恢复.上述结果说明利用地震时序的多标度分形特征对于该地区的半年至一年尺度的中强地震预报是有意义的.  相似文献   

3.
强震前地震活动广义分维的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本文引入广义分维来研究地震活动的时间分形结构,并探讨其地震的前兆意义。通过研究海城、澜沧—耿马、溧阳三次地震前后地震活动的广义分维D。(ε)的变化,发现时间标度区间为2—16天时,D。(ε)的变化可以反映大震孕育过程中地震时间分布的不均匀性,并表现出震前降维的前兆变化特征。D。(ε)的有效变化标度区间还与区域地震活动的强弱有一定的相关联系。  相似文献   

4.
讨论了地球岩石圈的自组织临界状戍 地震发生的非局域性与多重标度分形度统计特征。研究了地震多重分形性质的计算方法及其应用于地震预报的前景 。  相似文献   

5.
阔克沙勒—吉萨尔地震活动时间的多重分形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朱令人  周仕勇 《内陆地震》1993,7(4):319-324
应用多重分形的标度指数谱f(α)~α方法分析阔克沙勒——吉萨尔地区地震活动时间序列,发现一定范围内地震多重分形f(α)~α在大震前有明显的异常显示。说明f(α)谱研究地震的多重分形,简单、有效、能全面地描述地震时间分布这类不均匀分形集。  相似文献   

6.
本文认为,分维及无标度区是地震分形自组织两个重要特征参数。讨论了两个层次关联维特征及关联维 D_2计算的基本限制。初步探索了强震序列生长结构与分形原理间关系。提出地震分维函数与地震时序分布律新的研究方法及课题。分析了分维随时间变化特征及其在地震预报上的应用。  相似文献   

7.
本文基于地震断层具有自相似结构,从分形概念出发,依据地震资料提出了适合于前震和余震的分形模型,在此基础上讨论了前震和余震的b值特征,提出了地震矩不均衡度的概念。本文还探讨了利用分数维和地震矩不均衡度进行地震预报的可能性。研究发现,正常情况下,地震矩不均衡度呈现低值,大震发生前出现高值异常,震后降低;在空间上,震前2—4年其异常范围大,震前一年异常区逐渐缩小,大震发生在异常集中区内或其边缘。  相似文献   

8.
为研究地震活动图象的异常特征,本文选用了物理学中的速率概念,给出了地震空区、大震前中、小地震条带、地震活动迁移和地震危险地块的一个新的定量异常指标方法:大震前区域中、小地震的迁移速率变化.以华北和川滇地区发生的7次强震前的区域地震活动特征为例,通过计算,发现大震前区域地震迁移速率出现低值异常,认为区域地震迁移速率的变化反映了大震震源区地震活动的离散性和相对集中性的过程.并讨论了大震前区域地震迁移速率的物理意义.  相似文献   

9.
以地震破裂理论和大震前区域地震活动水平增强事实为依据,选取地震频次和应变量两个统计参数,对新疆境内天山北缘、南缘地震带和西昆仑地震带共75平方度区域进行时空扫描。根据两个参数与其前3年均值之比的大小组合,确定小震活动增强区,并分析其与目标地震的对应关系,提出地震预报判据。通过R值评分检验,说明小震活动增强图象方法具有较好的中期地震预报效能。  相似文献   

10.
本文综合评述了邢台地震以来二十年中的地震预报进展。文章首先总结了我国强震活动的特点及其在预报上的应用,包括强震活动的轮回性和大震孕育过程中中小地震活动的异常变化图象等。文中还重点探讨了二十年来地震前兆的研究进展,较系统地分析了前兆异常在时间和空间分布上的特征和孕震过程中不同阶段的异常表现。在此基础上归纳了对强震预报的认识。 文章最后分析了当前地震预报工作中所存在的主要问题,讨论了今后预报研究的重点课题和主要任务。  相似文献   

11.
朱令人  王海涛 《内陆地震》1990,4(4):310-318
从信息论原理和分形几何学的观点出发,采用多种方法,分析研究1988年澜沧—耿马7.6级地震前地震活动的信息、信息熵和分维的变化特征表明,地震前1—2年内,中、小地震活动的信息熵、缺信量和容量维、信息维出现明显的低值变化过程,反映了地震前兆的减熵、降维特点,从一个侧面反映了大震前,一定区域内中、小地震活动的时空变化从无序向有序的演化过程。  相似文献   

12.
大地震发生前中、小地震活动所显示的异常变化,包括地震活动的时、空、强等因素。为从中、小地震活动中发掘和研究这些具有应用价值的前兆信息,本文采用长期历史地震资料和现代观测资料,对中、小地震活动的时、空变化进行初步的探讨。 中、小地震活动的一个显著特征是,其变化不仅在大地震前存在,而且没有大地震发生时也存在。若将大震前的变化视为异常变化,没有大震发生时的变化视为正常变化,分析异常变化与正常变化之间的区别和关系,有助于异常的识别,并在地震预报中具有一定的实用意义。  相似文献   

13.
石绍先  邓志辉 《地震》1997,17(3):277-282
该文提供1996年2月丽江7.0级大震前滇西北地震活动空间容量维、关联维、信息熵十分显著的异常图像;这些异常是在大震孕震区形成,应变释放加速阶段之后出现的,恰好揭示了源区、近源区大释放前的非线性变化过程。这与1965年以来云南及邻区8组大震前地震分形研究的结论完全一致;进一步说明地震活动分形异常对地震孕育阶段具有重要的指示意义。  相似文献   

14.
在地震学中,地震活动性是地震预报研究中重要的课题之一。从地震活动性的变化中能够得到比其它地球物理方法和地球化学方法更多的信息。在大震之前往往能够观测到在正常地震活动背景下出现非常突出的变化,最常见的是小震频度增加或减少。这种变化曾在1975年海城地震前和美国加州奥罗维尔(Oroville)地震前被观测到。 研究地震活动性从地震活动的时间、空间变化入手。到目前为止使用较广泛的研究  相似文献   

15.
甘肃省近期中强地震活动特征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下载免费PDF全文
对于大震前各种地震活动图象的变化特征,人们已经进行了大量的研究,但对于中等强度地震前小震活动图象的变化研究和总结较少。作者根据《地震学分析预报方法程式指南》(以后简称“指南”)中,有关孕震空区和地震活动条带的判定方法,研究了1980年  相似文献   

16.
丽江7.0级地震前地震分形异常   总被引:2,自引:2,他引:2  
石绍先  邓志辉 《地震研究》1997,20(1):132-137
本提供了丽江7.0级地震前滇西北地震活动空间容量维、关联维、信息熵十分显的异常图像;这些异常是在大震孕震区形成、应变释放加速阶段之后出现的,恰好揭示了源区、近源区大释放前的非线性变化过程。这与1965年以来云南及邻区8组大震前地震分形研究的结论完全一致;进一步说明地震活动分形异常对地震孕育的短临阶段具有重要的指示意义。  相似文献   

17.
通过计算机对数字地震台网产出的大动态、高分辨率、高精度的地震波形数据进行的实时采集跟踪分析,发现了有些台站大震前地脉动波形的周期和幅度有明显异常变化,探索大震前地脉动变化的特征和规律,将为区域性地震预报研究开辟一条新的途径。  相似文献   

18.
大震前小震活动的时空分形特征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应用分形理论与方法,计算了唐山,海域,澜沧-耿马地震前小震活动能量分布的信息维及其在空间上的差异和时间上的变化,结果表明:(1)局域空间发维可以反映大震前小震活动能量分布的空间变化特征,大震发生在信息维中等值区;(2)局域时间分数维显示大震前小震活动存在的降维过程,且大震发生在降维之后的升维过程中或发生在降维过程结束之时。  相似文献   

19.
1969年渤海7.4级大震前后的区域地震活动图象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分析与总结了1969年渤海M7.4大震前后地震活动图象特征,包括大震序列的时空分布及前兆地震活动图象特征、大震等距迁移、主要间隔缩短、共轭断层蠕滑、小震成带、诱发前震现象,地震触发响应系数异常十分显著。指出地震相互作用和自组织性为中长期地震预报提供了可能。  相似文献   

20.
利用板块构造、活断层分布、地壳运动这三个方面的最新资料将台湾地区划分为东、西两个地震区和六个地震带。对各地震带11a来的地震目录计算了广义维数Dq和多标度分形谱f(α),然后绘制成Dq—q曲线和多标度分形谱f(α)—α以及分维时程曲线。综合分析后发现:(1)地震活动的时间结构是多分形而非单一分形结构;(2)台湾地区在大震前后的1~2a内,大震所在的地震带内地震时间结构的Dq—q曲线和多标度分形谱f(α)—α大都出现异常形态;(3)功时程曲线分析可以为强震的时间预报提供有效的客观依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