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46 毫秒
1.
上海水产集团公司于1994年3月在加拿大与纽芬兰省建立合资企业,开发综合利用海豹资源,现在已成功地开发了数十个品种海豹裘皮、革皮服饰及海豹油等产品,已于今年2月在上海市场上与顾客见面。此外,上海兰贝生物工程公司也与加拿大有关部门达成协议,在国内独家进口和经销海豹及其制品,现也开始供货。上海自行开发经营海豹产品,当属首次,由此引起人们对海豹产生了兴趣。对上海人来说,除了在上海自然博物馆见过其模样,再就是去年上海国际电  相似文献   

2.
1912年4月14日,“泰坦尼克”号客轮在加拿大纽芬兰省的外海撞冰山沉没。86年后的今天,“泰坦尼克”号沉船的一个20多吨重的客舱部分在加拿大被打捞上来。这是到目前为止最大规模也是最成功的一次打捞活动,打捞公司动用了四艘轮船参与  相似文献   

3.
蓝镜头     
《海洋世界》2011,(3):79-F0002
每年3月1日是国际海豹日,始于1983年。春天是猎捕海豹的高峰期。  相似文献   

4.
金希 《海洋世界》2012,(3):44-47
“不仅仅是猎捕,简直就是屠杀,那些被当场棒杀的小海豹,大多只有3个半月大,根本没有自卫能力,许多小海豹不是被当场打死。而是拖走时被自己的血呛死。”  相似文献   

5.
海豹经常到陆上来,躺在沿岸的礁石或海滩上,由此,人们误认为海豹喜欢在海岸上晒太阳。然而,海洋生物学家研究后指出,海豹到海岸上来不是为了晒太阳,而是为了躲避海洋中强化的捕食动物和促进它自身受损毛皮的恢复。加拿大的研究人员对生活在美国西雅图皮吉特海峡(Puget Sound)的港湾海豹进行了为期3年的专门研究后发现,这些港湾海豹在海水中生存非常  相似文献   

6.
华生的战斗     
猎捕其他动物用作补充动物性蛋白质一直是人类立足于这个星球的手段之一,而除却在陆地上捕猎之外,在海洋中,人类对诸如海豚、鲸和海豹这些大型海洋动物进行猎杀,也不是一天两天了,更别提每天往来于各个海区的各样渔船不停地撒下庞大的渔网。在全球范围内,反对猎杀的声音从未间断,但与之相对的屠杀行为也从未停歇过。  相似文献   

7.
人类由于居住的地区不同,会形成各种各样不同的方言,南腔北调,蔚为大观。那么海洋动物有没有方言呢?有趣的是,海洋动物界不仅存在着“语言”,而且也有不同的“方言”。南极洲素有“海豹之乡”的称号,特别是那嘴旁长着两丛疏密有致胡须的威德尔海豹,性情温和,憨态可掬,十分惹人喜爱。几年前,美国和加拿大科学家在用电脑研究栖息在南极半岛海域和麦克默多海峡两个不同地区的几百只威德尔海豹从海中发出的声音时,发现了一个十分有趣的现象,即这两群海豹之间不仅有双方可以理解的“普通话”,而且也有各自的地方语即“方言”。据统计,南极半岛海域的海豹语言由21种叫声组成,而麦克默多海峡的海豹却用34种叫声来传递信息。在这两组叫声中,有一些是相同的或极为相似  相似文献   

8.
毛鳞鱼、灯笼鱼类、玉筋鱼生态和资源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林景祺 《海洋科学》1994,18(4):23-25
毛鳞鱼为百万吨级经济鱼类,又为大西洋鳕、狭鳕等重要饵料。灯笼鱼类据称其资源蕴存量可达亿吨,又为鲸类、海豹、海豚、鲨鱼、金枪鱼类和乌贼等饵料。玉筋鱼资源量虽小,但为近海渔业捕捞对象,从开发利用海洋渔业资源着眼,研究其生态习性和资源状况,具有很大意义。1毛鳞鱼(Mallotus villosus)1.1分布与环境 毛鳞鱼围绕北极而分布。在北极深度200m陆架水域内均可发现,但大量渔获是在挪威、冰岛、苏联和加拿大等高纬度海区,其中主要包括巴伦支海、喀拉海和纽芬兰外海等北大西洋海域。 前苏联和挪威北部的巴…  相似文献   

9.
《海洋世界》2015,(2):3
<正>美国摄影师安德鲁·李日前到波沙奇卡湿地保护区旅行时,抓拍到海豹大战章鱼的惊人一幕。原本只想抓拍鹈鹕潜水捕鱼场景的他却看到一只海豹从海中进入湿地,在鸟类中引发混乱。所有鹈鹕远远飞开,为此李决定拍摄海豹。李说:"我看到海豹在水面上起伏,好像在与什么东西争斗。最终我发现那是一只章鱼。这场大战持续了很长时间,章鱼紧紧将自己裹在海豹的  相似文献   

10.
北极凭吊     
北极缘何不见企鹅? 我们知道,企鹅是南极的象征。据统计,南极地区的企鹅约有几十亿只,是南极洲鸟类中最大的家族。当然,企鹅并不仅限于南极洲,在南半球的许多海岛上,甚至在位于赤道附近的加拉帕戈群岛上,也有企鹅为分布。然而令人费解的是,在同样气候酷寒,冰雪茫茫的北极地区,却没有企鹅独行的身影,只有北极熊猎捕海豹的惊险画面。那么,北极为什么没有企鹅呢?  相似文献   

11.
如果母亲拿孩子的未来做赌注,那我们八成会觉得这个母亲太不负责任了,这是一个不合格母亲的行为。这种事情却发生在一些海豹妈妈的身上。在苏格兰生活着一种灰海豹,这些海豹像其他海豹一样,每年都进行着正常的交配和繁殖。但科学家们观察后发现,在海豹的哺乳期,海豹  相似文献   

12.
企鹅的报复     
《海洋世界》2015,(3):3
<正>日前,著名职业野生动物摄影师罗伊·曼格斯尼斯在南极的南设得兰群岛抓拍到搞笑一幕:一只被象海豹侵占了领地的南极企鹅对海豹臀部发动偷袭,导致后者疼得张开大嘴惨嚎,样子极为滑稽。当时,这只象海豹来到海滩上,侵占了大面积领地,使得企鹅们无法躺在海滩上休  相似文献   

13.
张坤诚 《海洋科学》1982,6(5):63-63
1982年2—3月,我们赴南极进行考察。南极的一切,特别是南大洋的丰富生物资源,给我们留下了难忘的印象。 1.成群结队的海豹 海豹是南大洋中令人注目的海洋哺乳动物之一。世界各地大约有30多种海豹,南大洋中约有10种,常见的有锯齿海豹、威德尔海豹、豹形海豹、罗斯海豹  相似文献   

14.
美国阿拉斯加州5年前的一次石油泄漏,对海洋动物以及与海洋密切有关的鸟类造成了极大的危害。在泄漏发生时,处于该海域的海豹体表迅速被石油所涂盖而患病。尸检结果表明,脑内神经细胞鞘肿胀,尤以丘脑为著,为此干扰了海豹的本体感觉。它们难以辨别自己身体在空间的位置,也不知道呼吸应如何去配合海浪。很多海豹可能因此滋死下沉,尸体难以精确统计。1992年在石油泄漏处海豹少于泄漏前至少35%。从泄漏事件以来,逆戟鲸群内个体数锐减,也可用在海豹中所观察到的病理情况来进  相似文献   

15.
象海豹趣话     
不久前,美国组织了一支庞大的象海豹考察队,采用专门的考察船。直升飞机等设备,在加拉帕斯群岛海区对象海豹进行了实地考察,并结合象海豹的人工饲养训练,把象海豹的外貌、行为、智慧描述得十分奇妙动人。鳍脚类之王在海兽中,海豹、海狮、海象的脚形都象鱼鳍,因而海洋生物学家把它们并归为“鳍脚类”。象海豹有两种,一种南象海豹,主要生活在南  相似文献   

16.
舟山岩相潮间带动物群落结构的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本文应用数理统计方法研究了舟山海区岩岸潮间带中26个测站的春季动物群落结构。根据26个站的位置分为近岸区、近外海区和外海区3个区域。各站均以软体动物和甲壳动物为群落主要组成成分,群落种类组成数从近岸到外海呈增长趋势,且优势种亦从低盐种类向高盐种类演替。近岸区群落主要优势种为短滨螺Littorina brevicula、粗糙滨螺L.scabra、僧帽牡蛎Ostrea cucullata、白脊藤壶Balanus albicostatus等;近外海区为短滨螺、粒结节滨螺Nodilittorinaexigua、僧帽牡蛎、鳞笠藤壶Tetraclita squamosa squamosa、白脊藤壶等;外海区为粒结节滨螺,疣荔枝螺Purpura clavigera、条纹隔贻贝Septifer virgatus、日本笠藤壶T.japonica及藻类等。但群落个体密度和生物量从近岸到外海呈减少趋势。从近岸到外海,群落的Shannon-Wiener多样性指数H和Pielou均匀度J均增加,而McNaughton优势度D减少。群落结构从近岸到外海渐趋复杂。但整体上,舟山海区岩岸春季动物群落结构是比较简单的(绝大多数断面H值小于2.50,J值小于0.5。而D值大于0.6)。近外海区的群落结构比较相似于外海区的群落。根据平均聚类分析,这26个群落可以分为三个生态类型,即隐蔽性岩岸群落,半隐蔽性岩岸群落及开敞性岩岸群落。  相似文献   

17.
在人迹罕至的太平洋中部,生活着一种濒临灭绝的海豹——僧海豹。僧海豹是一种古老而稀有的海豹,被称作“活化石”。历史上,僧海豹曾一度在加勒比海和地中海大量繁衍。由于人类的狂捕滥杀,今天僧海豹在世界各地已难觅其踪,仅在夏威夷群岛西北部的法属弗里吉特沙洲生存着不大的一群。1991年夏,美国科普作家黛安娜·阿克曼与美国国家海洋渔业局僧海豹科负责人一同前往该海域考  相似文献   

18.
读编往来     
《海洋世界》2013,(5):4-5
有读者在认真阅读了第3期《海洋世界》的海派公民栏目后提出了问题:象海豹明明长的更像海象,它到底是属于海豹呢?还是海象?小编在此进行正式完整的解答:象海豹属(学名:Mirounga),又名象鼻海豹属,是鳍足类海豹科的一属。主要分两种:北象海豹和南象  相似文献   

19.
《海洋世界》2009,(5):8-8
我们已经知道,海豹、海狮这类鳍足类动物是从陆生生物进化而来,它们与熊、鼬鼠这类陆生动物的亲缘关系很接近,只是人类一直都没找到合适的化石证据来说明鳍足类动物与其陆生祖先之间的联系。来自加拿大自然博物馆研究小组的最新化石发现填补了这方面的空白。研究者在加拿大德文岛的淡水沉积物里发现了一具化石。化石的牙齿和头骨都表明它是原始的鳍足类动物,但它的有蹼长脚却非常像现在生活在南美地区的水獭的脚。  相似文献   

20.
据法新社报道,2005年4月7日,来自世界各地的许多志愿者为了阻止鲸肉加工业,反对商业性捕鲸行动,在港口城市蔚山举行了一场示威活动。此前有报道说,日本政府打算在今年晚些时候.将他们的研究用捕鲸范围扩大至南极海域,以猎捕座头鲸和须鲸,猎捕的数量将是小须鲸数量的两倍。目前,日本每年猎捕小须鲸440头左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