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应用王嗣均教授提出的城市整体效率经济指标,对浙江省城市进行分析,呈现“城市规模效率梯度”。  相似文献   

2.
山东省城市经济效率分析   总被引:7,自引:1,他引:6  
应用城市整体效率指标,对山东省城市效率的规律进行定量分析,总结了全省城市效率呈现规模效果梯度的结构特点和地域分异规律,并对山东省未来城市化提出建议。  相似文献   

3.
空间结构与城市竞争力   总被引:21,自引:0,他引:21  
丁成日 《地理学报》2004,59(Z1):85-92
城市竞争力的最重要决定因素之一是城市效率.城市效率反映在劳动力资源(市场)效率、土地资源(市场)市场效率、资本资源(市场)效率和城市基础实施利用与投资效率.城市可持续发展的必要前提之一是地方政府有能力提供城市发展所需要的城市基础设施建设.作者阐述了城市空间结构对劳动力资源、土地资源、资本资源以及城市基础设施利用的影响.同时,可以通过科学规划,提升城市竞争力,促进城市可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4.
20世纪90年代中国城市效率的时空变化   总被引:59,自引:1,他引:58  
李郇  徐现祥  陈浩辉 《地理学报》2005,60(4):615-625
尝试采用DEA测评中国202个地级及其以上城市的效率,进而探索中国城市效率在1990~2000年间的时空变化,结果发现:目前中国城市效率较低,而且呈现与三大地带经济发展格局和城市行政等级相一致的空间格局。另外,进一步把城市效率分解为规模效率、利用效率和纯技术效率,发现中国城市的利用效率和纯技术效率普遍较高,但规模效率是影响中国城市效率空间格局和时空变化的主要因素;正是由于规模效率在1990~2000年的下降抵消了利用效率、纯技术效率上升所带来的影响,造成目前中国城市效率普遍较低。因此,从规模效率的角度看中国城市目前还具有很大的发展潜力。  相似文献   

5.
安徽城市效率分析与对策   总被引:13,自引:2,他引:11  
文章应用城市效率指标,定量分析了安徽省14个地级市的城市效率,总结其地域分异规律,对城市效率特征进行了分析,得出了该省城市效率与城市规模相关性不大,而与城市产业结构效益密切相关的结论,最后就提高全省城市效率这一目标提出了若干对策。  相似文献   

6.
论珠江三角洲城市效率及其对城市化影响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城市化是国家空间系统中的一种复杂的社会过程,有众多要素参与,受诸多因素影响。在分析珠江三角洲9个地级市的城市效率及其地域差异的基础上之上,探讨城市效率对城市化的影响;(加速城市化进程,提高城市化水平;(2)促进城市空间格局和区域城镇体系模式转化;(3)加强城市生活方式向农村扩散。  相似文献   

7.
城市环境治理和保护是当前热点,城市环境治理效率的高低对其具有决定性作用,并制约城市的可持续发展。本文从资金、资本、技术、劳动投入、经济、社会和环境产出七个层面构建评价指标体系,运用DEA模型测评了2003-2009年间中国270个地级及其以上城市环境治理效率,结果显示:1)中国城市环境治理效率长期普遍较低,其规模效率>技术效率>综合效率;2)我国城市环境治理效率时间序列变化和空间分异显著,长期保持"大分散—小集中"的总体特征;3)技术投入和资本投入是提升城市环境治理效率的关键因素,且资本投入已呈负相关;4)以0.9为城市环境治理的技术效率和规模效率界线,可将270个样本城市分为高技术效率-高规模效率的HT-HS型、高技术效率-低规模效率HT-LS型、低技术效率-高规模效率的LT-HS型、低技术效率-低规模效率的LT-LS型4类,且各类城市数量HT-LS型>LT-LS型>LT-HS型>HT-HS型;5)以冗余度大于20%为界,将城市环境治理效率优化模式分为保持现状型、资金节约型、资本节约型、劳动节约型、技术节约型5个发展模式,且近半城市宜采取维持现状型和四管齐下型发展模式。  相似文献   

8.
基于DEA和Malmquist的中国城市代谢效率研究   总被引:5,自引:4,他引:1  
运用物质流、数据包络分析(DEA)及Malmquist指数对中国31个案例城市进行了城市代谢效率的研究。通过将城市代谢系统社会经济产出、环境非期望产出及水、电、化石能源、金属矿物、建筑材料、食物等投入部分纳入进DEA和Malmquist指数中,测得了案例城市的2000年、2010年代谢效率及变化趋势。研究结果发现,中国城市代谢系统效率总体相对较高,尤其是东中部地区城市的综合效率、纯技术效率和规模效率要高于西部地区城市,大城市的代谢综合效率高于巨型、超大和特大城市。2000~2010年,城市代谢综合效率、纯技术效率等所有效率指标的均值均呈现出下降趋势,但是中、西部地区城市的综合效率和纯技术效率却呈改善趋势,并且特大和超大城市的综合效率高于巨型城市。  相似文献   

9.
中国城市土地利用效率评价   总被引:56,自引:3,他引:53  
城市土地利用效率状况直接影响城市的社会经济发展和人居环境建设。基于数据包络法对全国655 个城市土地投入产出效率和规模效率进行了分析,结果发现:① 目前中国城市土地投入产出效率普遍较低,呈现出东部地区高、中西部低的空间分布格局;存在规模等级递增效应,但小城市表现出明显的特殊性。② 影响中国城市土地投入产出效率较低的因素较多,其中,第二、三产业从业人员投入过多尤为突出,固定资产投资和建设用地也存在一定冗余,环境产出效益相对不足。③ 中国大部分城市土地规模效率处于递增状态;城市土地规模效率空间分布亦呈现出东部地区高、中西部低的格局,且存在规模等级递减效应。对不同空间尺度和不同规模等级城市土地利用效率评价及其影响因子分析,对各级政府制定城市发展政策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10.
盛科荣  李晓瑞  孙威  王传阳 《地理学报》2023,(11):2864-2882
提升城市碳排放效率是中国实现“双碳”目标和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的关键。在流动空间环境下,城市碳排放效率不再仅仅取决于集聚经济,而是越来越多地受到网络经济的影响。本文利用中国制造业500强企业投资联系数据构建城市网络,研究了2005—2020年城市网络地位对全要素碳排放效率的影响机理及特征。研究发现:(1)网络地位对城市碳排放效率具有显著正向影响,结论经过稳健性和内生性检验后依然成立。(2)网络地位不仅通过价值链重组效应、中间产品多样化效应和网络竞争效应正向影响着城市的碳排放效率,还通过促进绿色技术创新、科技企业孵化和风险资本投资的中介机制改善了城市碳排放效率。(3)网络地位对城市碳排放效率的影响呈现多维异质性特征,东部城市、非资源型城市、人口规模较大城市和行政等级较高城市的碳排放效率更多从网络地位的增强中获益。未来中国政府应将碳达峰碳中和目标与城市网络建设结合起来,充分发挥城市网络对碳排放效率提升的推动作用,同时高度关注网络环境下不同类型城市碳排放效率的协调发展。  相似文献   

11.
城市化是国家空间系统中的一种复杂的社会过程,有众多要素参与,受诸多因素影响。在分析珠江三角洲9 个地级市的城市效率及其地域差异的基础之上,探讨城市效率对城市化的影响:(1) 加速城市化进程,提高城市化水平;(2) 促进城市空间格局和区域城镇体系模式转化;(3) 加强城市生活方式向农村扩散。  相似文献   

12.
绿色技术创新是推动资源型城市低碳转型的重要路径之一。研究运用考虑非期望产出的Super-SBM模型测度2003—2018年资源型城市碳排放效率,采用核密度估计、泰尔指数分解法探究其时空分异特征与演变过程,通过面板回归模型分析绿色技术创新对碳排放效率的影响。结果表明:(1)资源型城市碳排放效率在时间上呈先加速上升后缓慢波动上升的增长态势,从2003年的0.164上升至2018年的0.394,年均增长率为6.02%,仍有一定的提升空间。(2)资源型城市碳排放效率的区域差异呈扩大趋势,四大地区碳排放效率的内部差异是空间差异持续扩大的主要原因;碳排放效率较高和较低的城市在空间上存在明显的集聚特征,各发展阶段资源型城市碳排放效率呈现“成长型城市>成熟型城市>再生型城市>衰退型城市”的差异特征。(3)绿色技术创新与碳排放效率呈显著正相关,四大地区和不同发展阶段资源型城市绿色技术创新对碳排放效率的影响效应呈现异质性。研究从完善资金投入机制、加强人力资本积累、促进创新成果转化等方面提出对策建议,为加快资源型城市绿色技术创新和低碳转型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13.
基于DEA和主成分分析的中国城市代谢效率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城市代谢效率测度是城市可持续发展研究的重要方向。该文运用数据包络分析(DEA)和主成分分析法考察了2010年中国31个案例城市的代谢效率特征。研究结果显示,中国城市代谢系统效率的地域分异性显著,尤其是西部城市代谢系统的非DEA有效比例较高。这些非DEA有效城市在非可再生资源要素(钢材、原煤、焦炭等)投入、社会经济产出(人均GDP、城市化率等)、非期望产出(固体废弃物、废水和废气)方面有较大改善空间。  相似文献   

14.
经济聚集与产业结构对城市土地利用效率的影响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中作者单位三>=河南大学 环境与规划学院,河南 开封 475004从经济集聚、产业结构两方面构建城市土地利用效率影响因素分析框架,并通过计量经济模型定量考察经济集聚、产业结构对城市土地利用效率的影响.结果表明:① 现阶段中国城市土地利用效率处于随集聚程度的提高而增加的阶段,拥挤效应还不明显.同时,集聚程度的不同方面对土地利用效率的贡献大小存在差异,资本密度对城市土地利用效率的影响大于就业密度和人口规模,这表明现阶段中国城市经济增长主要由资本投入推动的.② 城市产业结构优化能够提高土地利用效率.资本有机构成的提高,意味着资本对劳动的替代作用增强,其进一步加大了资本对城市土地产出的推动作用,有利于土地利用效率的提升,但不利于城市就业水平的提升.  相似文献   

15.
基于DEA模型的中国资源型城市效率及其变化   总被引:13,自引:3,他引:10  
利用DEA模型和Malmquist生产率指数,对2000年和2008年我国24个典型资源型城市效率及其变化进行了深入研究。研究发现,资源型城市综合效率水平一般,只有少数城市达到了综合效率最优;规模效率是决定综合效率最优的主要因素,但作用有所下降。从城市效率的分类特征看,东北地区的资源型城市效率始终排在前列;人口规模与城市效率呈一定的正相关关系。资源型城市的综合效率变化呈弱改善趋势;技术变化指数和生产率变化指数均呈下降趋势。从城市效率变化的分类特征看,西部地区的城市综合效率提高最明显;除钢铁型城市外,不同资源类型的城市综合效率都有提高;中小城市的综合效率提高幅度大于大城市。  相似文献   

16.
以环渤海地区京津冀、山东半岛和辽东半岛三大城市群地级以上城市为单元,采用数据包络分析和全要素生产率指数模型测算和分析三大城市群城市旅游业发展效率及其时空特征分解效率差异及其影响因素的演化阶段。结果表明:①2000 年以来京津冀和山东半岛城市群城市旅游业平均投入资源利用综合水平呈无效向中等转变,而辽东半岛城市群始终处于无效状态,各城市群主要直辖市、省会城市和核心城市旅游业投入资源利用综合水平呈无效向中等转变;②2000 年以来京津冀和山东半岛城市群城市旅游业综合效率受纯技术效率的影响和制约程度略强于规模效率,而辽东半岛城市群则反之;③2000 年以来环渤海地区三大城市群城市旅游业平均全要素生产率变化呈依次下降态势,且大多数城市提高幅度大但趋于下降,京津冀和山东半岛城市群主要直辖市、省会城市和核心城市全要素生产率变化提高幅度明显高于辽东半岛城市群。④环渤海地区三大城市群城市旅游业发展效率分别受旅游投资、旅游技术和旅游市场因素、旅游产品和旅游技术因素、旅游资源、旅游政策和旅游项目(产品)因素的影响,各自处于技术创新阶段、技术学习阶段和规模主导阶段。  相似文献   

17.
岳立  任婉瑜 《地理科学》2024,(4):630-639
经济发展和环境保护的双重压力下,能源效率成为反映一国经济发展质量的关键指标,不断提升能源效率是必然的趋势。本文使用非参数的super-SBM模型、地理信息系统空间分析法、面板Tobit回归和地理加权回归(GWR)模型对黄河流域2007—2018年城市能源综合效率的时空格局和影响因素进行分析。结果表明:(1)研究期内,城市能源综合效率基本保持平稳,但有下降趋势。效率分布的区域差异有所缩小,且呈现出明显的连片分布特征,具体来说上游城市多处于低效、中低效率区间,中下游城市多位于中低和中高效率区间;(2)影响因素的Tobit回归结果表明,经济发展水平和绿色创新对城市能源综合效率具有显著正向影响,碳排放水平、产业结构和环境规制对城市能源综合效率具有显著的负向影响,区域异质性回归结果也基本保持不变;(3)地理加权回归结果表明,各影响因素作用的空间异质性存在并且具有一定分布规律。研究结论为促进黄河流域城市能源综合效率提供思路。  相似文献   

18.
本研究以全国地级以上城市为实证数据,试图刻画我国城市资源-环境效率的空间差异并分析影响这一空间格局的主要因素。研究中采用数据包络分析法(DEA),对全国285个城市的资源-环境效率进行了评价。结果表明,城市平均资源-环境效率指数为0.6381,该指数的分解结果表明城市的纯技术效率指数为0.6964,低于规模效率指数0.9225。对城市资源-环境效率影响因素的回归分析结果表明,城市资源-环境效率与城市收入水平呈U形关系。经济增长可以通过三个渠道影响城市的资源-环境效率:规模效应(包括人口规模和城市化水平)、经济结构效应以及空间效应。城市资源-环境效率的提高并不是自然发生的,而需依赖于技术创新和有效管治等手段。因此各级政府、企业和组织必须实施一系列应对措施才能确保城市的高效发展。  相似文献   

19.
基于DEA的中国特大城市资源效率及其变化   总被引:16,自引:2,他引:14  
利用DEA、Malmquist指数模型方法,对1990-2006年中国特大城市要素资源效率及其变化进行了深入的研究.城市效率研究显示,特大城市平均效率一般,只有少数城市达到了效率最优.进一步的分类研究发现:①东、中部地区特大城市综合效率一般要高于西部地区,呈现出与我国区域经济格局相似的特征;②纯技术效率与城市规模成弱负相关关系,即城市规模越大,城市纯技术效率越低;③城市规模与规模效率成一定的正相关关系,即城市规模越大,规模效率越高.城市效率变化研究显示,1990-2006年特大城市效率呈现弱改善趋势,但技术退步和生产率下降明显.其中1990-2000年全都呈上升趋势,而2000-2006年全都呈下降趋势.进一步的分类研究显示:①城市综合效率和生产率变化趋势是,东部沿海地区有一定提高,中西部地区下降,其中,西部地区下降最明显.②不同规模城市的综合效率变化表现为,特大城市提高,超大城市和巨型城市下降;③不同规模城市的生产率都呈现下降趋势;④不同规模城市的规模效率都呈上升趋势,存在随特大城市规模的增大,城市规模效率提高的趋势呈现递减的现象.  相似文献   

20.
淮海经济区城市效率时空格局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尝试采用DEA方法首先对淮海经济区2006年20个地级城市的效率进行测评,进而选取1995年和2005年两个年份,从动静结合角度对近10年来淮海经济区城市效率的时空格局及其演化模式进行分析。结果发现:目前淮海经济区城市效率相对较高,呈皖北鲁南高、苏北豫东低的空间格局;1995~2005年10年间,淮海经济区以徐州为中心的城市高效率群已初步形成,总体呈现东进南拓的发展态势;城市效率东部继续加强,西部开始崛起,以徐州为中心的城市高效率群还不稳定。近11年来,影响淮海经济区城市效率的主要因素是纯技术效率。因此,从纯技术效率分析,淮海经济区城市效率具有很大的提高潜力。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