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09 毫秒
1.
本文详细介绍了利用我国卫星像片编制黄河三角洲地区专题系列图中土地利用图的试验过程,探讨了遥感专题系列制图的方法,并对我国卫星像片的质量做了简要的评价。  相似文献   

2.
根据遥感专题制图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和面向灾害应用时面临的困难,对面向灾害遥感快速制图的关键技术进行了研究。在建立基础制图数据库基础上,实现灾情专题信息与基础制图数据库快速关联与匹配,并进行灾情信息快速空间化表达,最终实现灾害遥感专题图的快速制作流程。在现有的遥感影像处理基础上,可以很好提高整个制图效率,满足遥感实用化过程...  相似文献   

3.
遥感分类结果综合制图方法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本文结合现有的综合制图方法,提出了一套遥感分类结果表达的综合制图方法和流程,并以小麦遥感分类结果为例,详细介绍了数据处理及符号设计过程,最后利用模糊综合评价方法对制图效果进行了评价,结果表明:将综合制图方法引进遥感分类结果的表达能够提高表达结果的总体质量等级;综合制图方法对遥感分类结果表达的各方面均有一定改善,其中在专题内容质量和整饰质量上,有显著提高作用,并且能够表达更多的数据信息。  相似文献   

4.
本文初步研究了遥感、GIS和制图一体化实用技术方法。对黄土丘陵区和沙漠地区TM数据进行了特征信息分析;给出了分层分类和GIS辅助分类结果;经模糊推理和人机交互修改,将提“纯”的遥感专题数据作为GIS的动态信息源,对GIS进行扩充与更新;最后在GIS支持下分层提取专题图并进行辅助制图。  相似文献   

5.
针对三维环境下地质灾害遥感解译成果制图需借助第三方软件,难以自动实现的问题,介绍了基于三维GIS平台iTelluro(网图)的地质灾害遥感解译成果的自动成图方法.以遥感解译专题图制图规范为依据,根据用户选择的比例尺和制图范围,从影像数据库和三维GIS图层中自动获取遥感影像图层、矢量图层、地质地理图层和解译专题图层数据,设置专题地图的渲染样式,并在基于iTelluro的地质灾害三维遥感解译系统上实现了该方法.该方法提高了地质灾害遥感解译成果的制图效率,可及时为地质灾害防治与应急提供信息产品.  相似文献   

6.
遥感专题制图中任意指定区域制图框架的生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针对遥感专题图制作过程中,制图区域为非固定区域这一特点,应用面向对象技术和可视化编程语言Visual C^ 设计,并实现了遥感专题制图中制图框架的自动生成。  相似文献   

7.
万幼川 《地图》1991,(2):42-44
遥感技术是新兴的综合性探测技术,能够从空中获取大量的地表景观信息并以影像的形式再现。从信息源的形式来看主要包括航空遥感和航天遥感两大类。遥感专题制图就是对用遥感手段获取的信息进行解译、处理形成各种专题地图。其方式包括了常规制图和计算机辅助制图。常规制图方法目前虽在广泛使用,今后也将继续相当长时间,  相似文献   

8.
介绍了水土保持图的基本概念,结合实际工作总结出了计算机技术支持下的水土保持系列专题制图技术思路,以邙山小流域为例对水土保持制系列制图进行了具体实践,给出了部分水土保持专题图示例,对今后进行水土保持制图研究具有一定的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9.
水土保持系列专题制图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介绍了水土保持图的基本概念,结合实际工作总结出了计算机技术支持下的水土保持系列专题制图技术思路,以邙山小流域为例对水土保持制系列制图进行了具体实践,给出了部分水土保持专题图示例,对今后进行水土保持制图研究具有一定的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10.
计算机动画在遥感专题制图中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邓晓红  许志海 《地图》2000,(2):9-11
遥感专题制图是采用综合制图的原理与方法 ,以遥感资料为基础信息源 ,依据制图目的 ,按要求的比例尺和分类原则 ,反映与主题紧密相关的一种或几种要素的内容。常规遥感专题地图的表示方法是静态的 ,如表示某种现象空间分布特征的定点符号法、线状符号法 ;表示某种现象的移动方向、路线及其数量和质量特征的运动线法 ;表示某种现象垂直分布特征的剖面法等。由于受纸、笔等技术条件的束缚 ,静态的表示方法在遥感专题制图领域一直占据统治地位。尽管计算机显示能力已经取得很大进步 ,专家也不断呼吁在这一领域要采用创新的手段 ,但大多数计算机…  相似文献   

11.
结合多分类器的遥感数据专题分类方法研究   总被引:19,自引:1,他引:19  
柏延臣  王劲峰 《遥感学报》2005,9(5):555-563
采用标准的多分类器结合方法进行遥感图像的分类研究。首先介绍了标准的多分类器结合的算法,然后以Landsat-TM多光谱遥感数据的土地覆被分类为例,分别给出了抽象级上相同训练特征的多分类器结合、抽象级上不同训练特征的多分类器结合和测量级上的多分类器结合进行土地覆被分类的方法,并进行了实例研究。参与分类器结合的单个分类器包括最大似然分类器,最小距离分类器,马氏距离分类器,K-NN分类器,多层感知器神经网络分类器。分类器的分类精度用总体精度、用户精度、生产者精度、kappa系数和条件kappa系数评价。结果表明,每一种多分类器结合的分类方法都能够比较显著地提高总体分类精度。文章最后对不同多分类器结合方式的优缺点进行了分析。  相似文献   

12.
专题知识引导下土地利用遥感变化自动识别方法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构建了基于GIS专题知识引导的土地利用变化自动检测技术与方法,在配准叠加情况下,以T1完整的土地利用类型图斑为单元构建各类别遥感数据知识库,然后以图斑单元计算遥感影像特征统计量,通过与知识库相关数据的比较与匹配,自动检测变化,识别相应的土地利用类别。  相似文献   

13.
主要讨论了遥感图像变化检测的图像几何配准和阈值选取理论,利用MATLAB强大的数值计算功能实现了遥感图像变化检测.在拓展数学符号计算软件包MATLAB应用领域的同时,探索了一种遥感图像处理软件的快速开发方式.  相似文献   

14.
15.
面向遥感大范围应用的目标,自动化程度仍是遥感影像分类面临的重要问题,样本的人工选择难以适应当前土地覆盖信息自动化提取的实际应用需求。为了构建一套基于先验知识的遥感影像全自动分类流程,本文将空间信息挖掘技术引入到遥感信息提取过程中,提出了一种面向遥感影像对象级分类的样本自动选择方法。该方法通过变化检测将不变地物标示在新的目标影像上,并将过去解译的地物类别知识迁移至新的影像上,建立新的特征与地物关系,从而完成历史专题数据辅助下目标影像的自动化的对象级分类。实验结果表明,在已有历史专题层的图斑知识指导下,该方法能有效地自动选择适用于新影像分类的可靠样本,获得较好的信息提取效果,提高了对象级分类的效率。  相似文献   

16.
福建省生态环境综合系列图编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陈文惠  廖克 《测绘科学》2005,30(3):67-69
福建省生态环境综合系列图是数字福建应用项目《福建省生态环境动态监测与管理系统》中数据库建设的一个重要基础工作,包括生态环境类型图、生态环境评价图、生态功能区划图以及地势图、地貌图、土壤图、植被图、土地利用图等。编制工作是在参考各种图件和文字等资料基础上,以遥感(LandSatETM)为主要信息源,根据影像特征的差异勾绘生态环境单元并记录各单元一系列相关信息,根据单元图属性派生其它图(地势图除外)。编制过程中着重解决了各专题图的分类系统和编码系统、多源信息复合、遥感综合系列制图与地图演绎法结合应用、3S技术的综合应用、多种制图技术的综合应用等问题。  相似文献   

17.
面向农作物监测的遥感信息处理技术研究   总被引:3,自引:1,他引:3  
以区域性主要农作物种类识别、长势分析与产量估算及农业种植结构现状监测为主要研究对象,开展适于农业管理部门业务化运行的卫星遥感信息处理的关键技术研究。从分析主要作物类型识别的遥感物理依据入手,提出了卫星遥感数据处理及专题信息提取的基本技术框架、主要农作物类型及种植面积信息的提取方法以及主要粮食作物长势分析和产量估算模型,并对结果进行了简要的精度分析。  相似文献   

18.
本文利用不同时期的多平台遥感数据,研究了城市动态扩展的监测方法。文中采用了分类结果复合方法,在高速发展的岳阳地区的试验中,取得了良好的效果。在遥感图像的城市信息提取方面,设计了多个不同大小的权系数模板,提取相应的频数矢量作为城市的结构信息。利用这种结构信息,对城市图像进行逐步的结构处理,最终精度在91.7%以上。试验表明,本方法不仅对于一个实用的动态监测系统是一种灵活、实用性较强的监测方法,而且是解决充分利用已有遥感信息资源的有效手段。  相似文献   

19.
本文介绍一种利用高分辨率遥感数据与数学模型绘制针叶林的新方法,适于处理空间影像数据。结果绘制出了伊尔库次克北部Ust-Ilimsk地区的针叶林图。本文认为对景观判读绘制成图的GIS技术需要包括信息调查程序、地图综合数据和以目标为导向的景观图与知识的阐释。应用新方法生产预测林型动态变化的分布图,此方法使用数学分析模型在研究区数字地图上勾绘地表组成,并根据直方图勾绘典型的地表组成。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