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18 毫秒
1.
本文通过分析侧扫声纳与单波束测深仪在探测海底障碍物上的优缺点,提出了综合使用两种探测方法、取长补短,最大限度发挥各自的优势,更精确地测定海底障碍物的位置、长度、宽度、高度等要素。  相似文献   

2.
陈庆贵 《四川测绘》1996,19(4):173-175
在厂房吊车轨道跨距的检测中.如果轨道附近有障碍物,或者在高空直接量距有困难时,可采用间接法检测轨距。此法的主要工作均在厂房的地坪上进行,可避开障碍物,运用较为灵活,精度也能满足要求。本文导出了跨距的计算公式和中误差公式,并附有计算举例。  相似文献   

3.
针对传统光流法检测障碍物准确性不高、适应性差的问题,提出了一种基于金字塔LK光流的旋翼无人机单目视觉自主障碍物检测方法。该方法通过金字塔LK光流法获取光流信息,结合光流大小和拍摄间距与物距的关系设定自适应阈值,比较光流与阈值的大小并对障碍物进行检测与判定。实验证明:该方法可以有效地检测到障碍物,能满足无人机在多种条件下的避障需求,具有较高的准确性、鲁棒性和适应性。  相似文献   

4.
何凭宗 《四川测绘》1995,18(3):133-135
在城市道路放线测量中,碰到障碍物是司空见惯的.障碍物的存在,阻挡了视线的近视;这时测量工作者必须想方设法绕过或跨越障碍物,在实地标定出位于障碍物另一端视线“盲区”内的中线桩的点位.当障碍物比较多而且比较复杂时,通常的做法先有设经纬仪导线,再由邻近的导线点在实地标定出上述中桩点的位置.这种方法既费时又费力,在时间紧、任务重的场合不大适用.本文介绍一种使用红外测距仪快速跨越障碍物的作业方案,既省时又省力,可以大大缩短工期,极大地提高放线测量的工作效率.  相似文献   

5.
众所周知:海中的沉船、礁石、点滩、.特殊深度、各种废弃桩柱、沉雷、沉弹.垃圾堆积物等海底突起物,都是威胁船航行安全的障碍物。其中那些“疑存”“疑位”“概位”等不明性质的障碍物,对舰船的活动影响更大。因此探清海区内的各处航行障碍物,详细地掌握它们的准确位置、高度(深度),确认它们的性质,了解它们的演变情况,提高航海图书资料的现势性,这对保障舰艇作战机动和战备训练等航行安全具有重要意义。然而,测量者在探测实践中如何准确、完善地探测出各处的航行障碍物,却有许多值得注意的问题。  相似文献   

6.
旋翼无人机单目视觉障碍物径向光流检测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针对旋翼无人机在室外复杂环境下传统金字塔LK光流法检测障碍物准确性不高,适应性差的问题,提出了一种基于径向光流的单目视觉自主实时障碍物检测方法。该方法通过融合金字塔LK光流与切向光流求解径向光流,并基于径向光流设计了一种新的障碍物判定策略检测障碍物。试验表明,与传统金字塔LK光流法相比,在不增加算法复杂度的情况下,该方法具有更高的准确性和更强的适应性,可满足工程实践中无人机自主避障要求。  相似文献   

7.
对偶生成法和直接修正法是构造可视最短路径Voronoi图的两种基本途径。本文提出了分段剖分、整体剖分和统一剖分的修正思路;放宽了以往修正法中障碍物端点必为生长点的限制,并提出了能有效处理公共边的分簇算法和最适搜索算法,实现了在有限制的线状障碍物下对普通Voronoi图的有效修正,以生成可视最短路径Voronoi图。  相似文献   

8.
A*算法的规划路径全局最优,但存在拐点多、拐角大的缺点,而人工势场法的规划路径虽然平滑,却无法满足全局最优的要求。为达到机器人快速到达、安全避障的目的,分别对A*算法和人工势场法进行改进,并将两者相结合,提出一种兼顾全局与局部特性的机器人动态路径规划算法。全局路径规划采用剔除冗余节点的A*算法,生成局部目标节点序列;局部路径规划采用改进的人工势场法,提出5方向障碍物探测法替代原有斥力模型,大大减小运算量;设置最小引力场,引导机器人脱离局部最小点;采用扇形区域探测法,有效规避小型动态障碍物。仿真实验结果表明:与传统A*算法与人工势场法相比,该方法不仅生成全局最优平滑路径,而且还能够在顾及机器人移动控制的前提下,及时规避动态障碍物。  相似文献   

9.
线状障碍物的可视最短路径Voronoi图生成   总被引:8,自引:1,他引:7  
对偶生成法和直接修正法是构造可视最短路径Voronoi图的两种基本途径。本文提出了分段部分、整体部分和统一剖分的修理思路。放宽了以往修正法中障碍物端点必为生长点的限制,并提出了能有效处理公共连的分簇算法和最适搜索算法,实现了在有限制的线状障碍物下对普通Voronoi图的有效修正,以生成可视最短路径Voronoi图。  相似文献   

10.
直线穿越障碍物放样方法的应用探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阐述在直线外设站,根据通视方向的方位角或通视方向线与后视方向线间的夹角,快速计算放样数据,采用方位角法、转角法、面积系数法进行直线穿越障碍物放样方法.  相似文献   

11.
奚毓敏 《测绘通报》2007,(2):61-61,78
介绍在直线上两已知点通视与不通视情况下,在直线外任意设站放样直线点的方法。该法采用傍导线法可以灵活、方便地放出障碍物间一系列直线点。  相似文献   

12.
覃辉 《四川测绘》2002,25(3):130-131
本文讨论了当建筑主轴线的通视条件被障碍物破坏后,在障碍物上测设1-2个中间点以恢复轴线的方法。  相似文献   

13.
针对现有道路障碍物遥感检测方法对配准精度要求高、受成像条件影响大、自动化程度不高以及需要专业人员操作等不足,提出了一种基于反向特征匹配的道路障碍物检测方法和路段通过性评估方法。该方法基于尺度不变特征变换(scale-invariant feature transform,SIFT)特征提取算法,通过获取灾后影像上道路缓冲区内不能匹配的特征点集来检测定位障碍物,然后采用多种子点区域生长算法获得障碍物分布范围与形状,最后通过与道路矢量数据叠置分析进行路段通过性评价。实验结果表明,该方法能有效地提取因自然灾害而产生的山区公路障碍物位置和面积信息。  相似文献   

14.
田金伟 《河南测绘》2005,(4):24-24,32
一、序 街道狭窄,道路上汽车、行人交错,树木郁郁葱葱,视线通视条件不好,需要测量的地块障碍物较多,地形复杂,在控制点安置仪器不宜过长等等,一切客观条件给测量造成了一定的难度。极坐标法是根据测站点与一个已知点的构成的已知方向,测定已知方向至测站到碎部点之间的水平夹角,并测量测站至碎部点之间的水平距离。极坐标法无疑对解决城镇地籍测量的透视障碍起到一些作用。  相似文献   

15.
张书毕  刘作才 《测绘工程》2002,11(4):53-54,66
从GIS控制网联测国家高级平面和高程控制点所遇到的实际问题出发,讨论了觇标下、障碍物附近等困难条件下,GPS网观测时段的优化问题,提出了相关精度因子的概念,具有很实用的指导作用。  相似文献   

16.
机场净空限制面及障碍物位置图的制作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机场净空限制面及障碍物位置图,是了解掌握限制面和障碍物关系的专业地图。文中分析了机场交空限制面及障碍物的特点,论述了应用计算机处理数据、制作机场净空面及障碍物位置三维图的过程和技术,并介绍了立体图的动态显示和应用。  相似文献   

17.
本文介绍测定两相邻三角点间的视线超越障碍物的高度(以下简称视线高度)法,供三角选点员在利用高杆高梯作业决定觇标高度和三角观测员或检查人员了解各方向的视线高度情况时参考。假若我们已知测站点至照准点的距隔,以及障碍物在此方向线的部位,由图1可知视线高度  相似文献   

18.
沈笑云  张海峰  焦卫东 《测绘科学》2015,40(1):81-84,76
考虑到机场周围障碍物对飞行安全的影响,文章提出一种基于World Wind的障碍物评估方法。该方法根据机场环境和飞行程序设计要求建立OAS面数学模型,对给定的数据进行分析计算;对World Wind进行二次开发,实现障碍物与OAS面关系的三维可视化,结合客观数据分析和三维仿真结果给出评估报告;并分析障碍物对导航信号遮蔽影响,完成对障碍物的进一步评估。通过对天津机场障碍物验证分析表明,该方法对障碍物评估计算结果与ICAO使用的专业软件结果一致,并且更便捷直观,同时通过研究障碍物对某DME台信号的遮挡影响,结果证明能够准确地计算DME信号近距有效覆盖范围。  相似文献   

19.
针对机场净空区障碍物分布广、测量难度大的问题,本文提出了采用GPS-RTK与免棱镜脉冲激光测距全站仪联合进行机场净空区障碍物单向三角测量的方法,并对其测量精度进行了理论分析,为快速、准确地测量机场净空区障碍物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20.
飞行安全是机场通航的必备条件,可靠的飞行程序是飞行安全的重要保障,飞行程序设计所需的基础资料中,地面障碍物数据是极其重要的基础数据。本文根据飞行程序设计对于障碍物基础数据的具体要求,结合北京大兴国际机场障碍物普查工作的开展实施,从障碍物的认定到障碍物的测量梳理出了一套具体的作业方法,经过实际验证,通过该作业方法采集提供的障碍物数据完全满足要求,为同类型的大型普查项目开展实施提供了强有力的参考借鉴。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