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一九七五年至一九七九年,笔者研究了新疆、西藏地区的二叠纪地层及其所含的植物化石后,发现在新疆和西藏的古植物地理分区,以及其对安加拉和华夏、冈瓦纳三大植物区系的关系的研究探讨上是很有意义的。新疆北部地区(即北疆的准噶尔、吐鲁番两个盆地)二叠纪的植物基本上属“安加拉”型,即与苏联库兹涅茨盆地的库兹涅茨植物群相类似(库兹涅茨植物群也称“安加拉”植物群,是以该盆地中的“安加拉”河命名的)。但其中也有不少与华夏植物混生的情况出现。新疆南部的塔里木盆地则是以华夏植物群为主,在北缘亦有混生的安加拉型分子,而藏北是华夏植物区,藏南却是冈瓦纳植物区。总之,新疆、西藏地区在研究安加拉植  相似文献   

2.
孙克勤  邓胜徽 《地质论评》2004,50(4):337-342
要贺兰山一带石炭纪、二叠纪地层发育,晚石炭世早期至二叠纪的地层连续出露,其中富含植物化石,特别是晚石炭世纳缪尔B—C期的红土洼组含丰富的早期华夏植物群分子。笔者多年来的研究表明,在此连续剖面上,植物化石反映出植物群的演化趋势颇为明显,构成石炭纪和二叠纪植物群较为连续的演化序列。植物群中含有大量的华夏型分子,属典型的华夏植物群。内蒙古阿拉善左旗呼鲁斯太剖面晚石炭世早期红土洼组是迄今为止含华夏植物群的最有代表性层位,所含植物化石是目前已记载的最为丰富的晚石炭世早期华夏型植物组合,因此笔者认为贺兰山一带可视为华夏植物群的起源中心。  相似文献   

3.
华南二叠纪的植物化石组合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正> 华南二叠系分布广泛,化石丰富,为主要含煤地层之一。笔者通过对湘、粤二叠纪植物化石的研究,结合对其中的动物群综合分析,认为华南二叠纪植物群在不同时期的组合面貌差异较大,可划分为四个植物组合。一、华南二叠纪植物化石组合的划分和时代1.三角织羊齿-带羊齿组合(Emplectopteris triangularis-Taeniopteris Assenblage)此组合为李星学(1963)建立,重要分子在华南早二叠世早期的栖霞组梁山段(马鞍  相似文献   

4.
新疆阿尔泰震旦系的初步划分与对比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正> 阿尔泰山震旦系展布在中苏、中蒙边界线以南,为一套绿色片岩相的浅变质岩系。1935年,苏联学者划为卡宾岩系;1955年,地质部第十三大队苏联专家将其划分为“哈巴河群”。新疆地质局区测大队六分队于1978~1979年在阿尔泰山北部哈拉斯一带工作时,在该套变质岩系中采到早震旦世微古植物化石,定名为哈拉斯群(下震旦统)。  相似文献   

5.
笔者在研究了新疆地区的二迭纪地层及其所含的植物化石后,发现对新疆二迭纪的古植物地理分区,以及安加拉和华夏两大植物区系的关系问题的研究,是有意义的。新疆北部地区(即北疆的准格尔、吐鲁番二个盆地)二迭纪的植物基本上属“安加拉”型,即与苏联库兹涅茨盆地的库兹涅茨植物群(也称“安加拉”植物群)相类似,但其中也有不少与华夏植物混生的情况出现。新疆南部的塔里木盆地则是以华夏植物为主,在北缘亦有典型的安加拉型分子。总之,新疆地区在研究安加拉植物区系与华夏区系的关系上有重要意义及独特的地理上的价值。笔者于1977年3月参加在新疆召开的北方地槽地质会议期间,在会上粗略介绍了有关新疆二迭纪植物的区系问题,现整理成文,错误和不成熟之处难免,望批评指正。对提供资料和化石的新疆石油局、地质局、156煤田地质勘探队等单位和有关人士,笔者深表谢意。   相似文献   

6.
该书系统描述了内蒙占清水河地区和山西河曲晚古生代植物化石共53属162种,其中2新属25种为本区特有的种型。这些植物化石几乎包括石炭纪和二叠纪维管植物的主要门类,作者通过对该植物群的分析和化石层位的对比,总结了本地区晚古生代植物分布的规律。这项研究成果丰富了华夏植物群的内容,对东亚晚古生代植物群的阶段发育和某些属种分类提供了最新的佐证;丰富了对华夏植物群面貌和发展规律的认识,为植  相似文献   

7.
新疆北部脊椎动物化石层位及其有关问题的讨论   总被引:3,自引:1,他引:3  
新疆北部脊椎动物化石较为系统的研究始于1928年,袁复礼等在吉木萨尔、乌鲁木齐、吐鲁番一带进行了考察和采集。解放以来,在新疆北部广大地区自二叠系以上的地层中普遍发现脊椎动物化石的踪迹,尤其是六十年代中期,古脊椎所考察队在准噶尔盆地和吐鲁番盆地,进行了系统的调查和发掘,为研究新疆北部二叠系以上地层和脊椎动物化石提供了有力的依据。新疆北部二叠纪一第四纪的陆相地层出露完整,剖面基本连续,为世界上所少有。本文是在编制《西北地区区域地层表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分册》(下面简称新疆地层表)和古生物图册的基础上对脊椎动物化石的层位和有关问题作初步的总结和讨论。  相似文献   

8.
豫西—皖北地区二叠纪植物地理区系性质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基于对豫西-皖北地区和华北、华南二叠纪植物化石分布状况的全面对比统计,简略分析了豫西-皖北地区二叠纪植物群演替,将该区各阶期与华北及华南同期植物群进行了工对其间Simpson相似性系数作了求算。结果表明它应作为华夏植物各华北植物区内的一个次级植物地理单元对待其成因与华北、华南二叠纪时古板块的旋转、漂移、聚散等行为及其特定的古地理条件密切相关。  相似文献   

9.
中国二叠纪植物群与地层分区的关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中国二叠纪分布着安格拉植物群、华夏植物群和冈瓦纳植物群。三个植物在地地层中的分布是受古地理模式控制的,安格拉植物群沿北部边缘地层区,塔里木地层区展布;冈瓦纳植物群仅见于喜马拉雅地层区;华夏植物物群分布在华北地层区和华南地层区。三个植物群常混生有欧美植物群的分子。在植物群与地层分区关系的基础上,探讨了中国二叠纪植物群古气候特征。  相似文献   

10.
吉林省二叠纪植物地理分区的点滴认识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区内二叠纪植物地理区,据李星学先生的划分,可分为安加拉区(混合区)和华夏区。鉴于区内所处的地理位置和显示出的地质环境,各地质时期的生物群在不同生物地理区中,常有混生情况。一、二叠纪植物的发育与分布据目前所掌握的资料,基本上以辉发河——富尔河——古洞河深大断裂为界,吉林省二叠纪植物化石特征显示其明显的差异。深大断裂以北属天山——兴安岭大地槽,所产的植物基本上属安加拉植物群、混有华夏植物群及欧美式植物群,属安加拉植物区  相似文献   

11.
在辽西阜新北部原建平群大理岩系中发现了大量的微古植物化石,经鉴定有5个属,其组合时代为中元古代。这些微古植物化石的发现为确定这些大理岩形成时代提供了可靠证据,并对进一步探讨华北板块北缘古大陆边缘构造演化及整个东北亚地区的前寒武纪地质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2.
(一) 多年来,在两北地区发现了不少泥盆纪植物化石。虽然对其正式研究报道的还不多,但积累的资料已相当丰富。这些化石所代表的植物群面貌,有的已研究清楚,有的正在进行研究。就目前所知,西北地区泥盆纪植物群的产地主要有新疆的西准噶尔、甘肃的北祁连山和西秦岭(包括四川最北部)地区。其中西准噶尔地区所产的植物群,以内容丰富、保存完美和时代齐全(早泥盆世至晚泥盆世)为特征,开始引起有关方面的重视。西秦岭地区只见有早泥盆世和晚泥盆世植物群比较发育,北祁连山地区仅晚泥盆世植物群保存较好。此外,还  相似文献   

13.
2012年1月9日,河南省国土资源厅印发通知,正式授予禹州市华夏植物群省级地质公园建设资格。 禹州市位于嵩箕地块南部,地貌上处于伏牛山与华北平原的过渡地带,境内二叠纪地层出露完整,发育最佳,层位连续,保存良好,不仅形成了著名的“北型南相”含煤地层,而且古植物化石含量极其丰富,河南中北部地区分布的石炭纪——二叠纪地层共发现古植物化石约130属540种,  相似文献   

14.
河南西部“山西组”含大羽羊齿植物的层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张士  姚庚云 《地层学杂志》1991,15(3):215-220,208
<正> 大羽羊齿类植物是二叠纪华夏植物群的典型代表,它们的始现时间一直是地质古生物工作者所关注的问题。近年来,不断有关于华北山西组中发现大羽羊齿类植物化石的报道,但由于对山西组的含义认识不同,或者没有图片佐证,因而大多对此持保留态度。本文以河南西部(图1)几个“山西组”剖面中产大羽羊齿类植物化石的层位为例,讨论一  相似文献   

15.
以吴家窑剖面为基础,讨论了大同煤田南部晚古生代含煤地层内植物化石的垂向分布特征。认为植物群面貌在小煤与5煤之间发生了重大改变。小峪砂岩之下发育了以Neuropterisouata为代表的早期华夏植物群;其上则出现了许多具二叠纪色彩的植物分子,如Emplectopteristriangulariscladophlebismanchuricus,TaeniopterismultinervisPrecopterisWongiiPtaiyuanensis因此,本区石炭、二叠系界线应置于小峪砂岩之底。  相似文献   

16.
泥盆纪时期森林首次出现,陆生植物最早成煤.新疆北部准噶尔盆地西缘的中—晚泥盆世地层中报道了丰富的植物化石,也发现了最早的森林和煤层,对于烃源岩和古油藏的发现具有重要指示意义.本文通过研究新疆北部布龙果尔地区泥盆系古油藏的岩石地层和植物化石,将该古油藏地层确定为呼吉尔斯特组上段,讨论认为该古油藏的地质时代应为中泥盆世吉维...  相似文献   

17.
韩江  聂立军 《吉林地质》2003,22(3):19-23
在延边开山屯地区大蒜沟组地层中,发现的植物化石大部分在吉南—辽东地区太原组中所常见,具有明显的晚石炭世华夏植物群的色彩;动物化石也大多属石炭—二叠纪常见分子。将具有这种生物组合的大蒜沟组置于晚石炭世—早二叠世早期是合适的。  相似文献   

18.
郑月娟  苏飞  陈树旺  张健  黄欣  公繁浩 《地质通报》2013,32(9):1423-1435
下三叠统幸福之路组分布于大兴安岭南部,时代为早三叠世.重新实测了幸福之路组三段建组剖面,采集了孢粉、叶肢介、双壳及植物化石,其中孢粉化石为首次发现.孢粉化石为A lisporites communis-Vittatina costabilis组合,叶肢介为Cyclotun-guzites-Euestheria组合.综合分析孢粉、叶肢介化石组合特征,认为其时代相当于早三叠世早期;幸福之路组孢粉组合在古植物地理区划上与新疆北部晚二叠世—早三叠世孢粉组合关系密切,但也含有华北地台晚二叠世晚期的一些分子,记录了安加拉和华夏两大植物群的交流.幸福之路组与林西组孢粉组合具有明显的连续性.  相似文献   

19.
华夏植物群及其与全球同期植物群的比较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孙克勤 《地学前缘》2002,9(3):73-84
文中研究的焦点是华夏植物群及其与全球同期植物群的比较 ,并论证了石炭纪和二叠纪的古植物地理再造。在石炭纪和二叠纪 ,华夏植物区和欧美植物区皆位于具热带气候的赤道区 ,在类似的气候条件下 ,这两个地区的一些植物具有形态上的相似性。此外 ,华夏植物群含有一些与欧美植物群共有的分子 ;因此 ,这两个植物群的关系比较密切。尽管华夏植物群具有相当数量的分子是与欧美植物群所共有的 ,但是在大羽羊齿类植物中 ,在种级上两者并没有相同的成分。华夏植物群是以热带雨林气候为特征。在二叠纪 ,华夏区的气候比欧美区的气候更为湿润。华夏植物群的分子不同于安加拉植物群的分子 ;此外 ,安加拉植物群代表了温带气候条件。在石炭纪和二叠纪 ,冈瓦纳植物群分布在南半球高纬度地区 ,不同于分布于北半球低纬度的华夏植物群的组成分子 ;因此 ,这两个植物群没有必然联系。在石炭纪和二叠纪 ,在北半球华夏植物群与欧美植物群的一些植物在形态上的相似性以及在南半球 (西藏、沙特阿拉伯、土耳其、新几内亚和伊拉克 )一些华夏型分子的分布可以是起因于类似的气候条件、大陆位置、板块运动、洋流作用、古地理环境等因素的影响。华夏植物群与其同期植物群的差异反映了植物群成分、古气候、古地理位置和陆地生态系在时?  相似文献   

20.
甘肃玉门华夏和安加拉混生植物群的发现及其意义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孙克勤  刘俊  刘旭阳  李录 《地质论评》2010,56(3):305-311
本文报道了发现于甘肃玉门大山口上二叠统肃南组华夏和安加拉混生植物群,含16属26种。根据植物分子的组成,植物群的时代属于晚二叠世早期,相当于二叠纪(三分)的吴家坪期(Wuchiapingian)。这些保存颇佳的植物化石对于研究华夏和安加拉两个植物区系的关系提供了新的依据,具有重要的古植物地理学意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