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21 毫秒
1.
本文根据找矿矿物学,矿物学填图的基本原理和方法对漠滨贫硫化物型脉金矿床进行矿物学填图研究,同时对矿物包体、矿物组合及自然金成色作测定,编制了漠滨金矿区PD265-390中段矿物量分布图,反映出漠滨金矿有一定分带性.区域内此类矿床可分为不同亚类,为找矿预测提供了一定依据.  相似文献   

2.
一、地质矿物填图的意义和任务地质矿物填图是苏联最近报导过的地质领域内的新事件.国外文献只见简要的叙述,实例不多.国内地质界尚未作过这方面的尝试.由于地表露头矿日益减少,地质找矿的难度逐年增大,探寻隐伏矿已成为当前地质科研工作的重要课题.苏联学者用矿物学方法进行矿产评价并将这方面的理论和方法总结成为一门新的地质学分支——找矿矿物学.地质矿物填图就是应用找矿矿物学的知识,把矿物标型特征填在地质图上,通过资料分析以评价矿床.  相似文献   

3.
文章从石英流体包裹体的研究入手,采用矿物学填图的方法,探讨了流体包裹体的岩相学特征和爆裂温度等热爆参数方面的成因矿物学信息.岩相学填图表明,包裹体大小在8~11μm之间,分布密度越大的样品对应的金矿化越好;依据石英起爆温度、爆裂温度范围、热爆曲线形态及主爆峰值等特点,将矿区所有样品的石英热爆裂归纳为4种基本类型,起爆温度低且具主爆裂峰的Ⅰ型曲线指示有利于金矿化的地段,爆裂峰越高和爆裂温度区间越宽的样品对应的金矿化越好.流体包裹体的爆裂法测温在找矿实践中取得了较好的效果.并通过此方法初步预测了前河金矿区的深部远景.  相似文献   

4.
绝大多数金矿床的形成或多或少都与热液活动有关。成矿过程中伴随流体的运移和演化,流体与围岩会不断发生水-岩反应并导致金物质在适合的构造空间堆积成矿,同时在流体途经区留下蚀变产物。这一过程中形成的蚀变矿物特征和矿物组合能够指示成矿过程的物理化学条件的变化,是找矿的重要信息。这一能够标识成矿过程的矿物学特征统称为矿物标型特征。基于与金矿矿化关系密切的常见矿物蚀变现象及其时空分布规律,并以矿物标型特征参数(如载金矿物黄铁矿热电性特征、蚀变矿物短波红外光谱特征和蚀变岩磁化率特征等)为基础,通过蚀变矿物分带和矿物学填图,可以建立成矿模式和找矿模型,进而指导找矿勘查。本文通过对多个矿床实例的总结分析,认为以矿物标型特征为主要参数的矿物学填图是有效缩小找矿靶区或进行深部预测的找矿方法之一。  相似文献   

5.
胶东乳山金矿石英中H2O和CO2相对光密度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李胜荣  陈光远 《矿物学报》1995,15(1):97-103
本文利用时间序列法并首次利用矿物学填图方法研究了石英Dco2和DH2O在乳山金矿的时空演变特征。论述了石英DCO2和DH2O在该金矿两期成矿方案划分中的作用,提示了石英DH2O与流体包裹体均一温度有一定的负变关系。探讨了石英DCO2和DH2O的找矿标志意义,提出了“贫中找富”的新思路。  相似文献   

6.
以玲珑金矿田阜山金矿区为实测地区,研究了胶东构造岩浆岩浆活化区玲珑-焦家式金矿的矿源岩系,对2km^2内矿源岩的构造变形岩相形变进行1/2000填图。在此基础上,提出矿化趋势度(MTD)的概念并完成阜山金矿区矿化趋势度的分布图。矿化趋势度的概念及其填图研究方法对于探讨将成矿模型转化为找矿模型、逐步建立更具体量化的找矿预测实测方法有重要的参考价值和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7.
以蚀变岩作为重要填图图例,首次完成了焦家金矿田构造岩相成矿图(1∶5万)。通过区域填图结合大量的巷道剖面实测,厘定了硅化蚀变带、黄铁绢英岩化蚀变带、强钾化蚀变带和弱钾化蚀变带的分带特征。对两类金矿蚀变带的地球化学特征分析发现,绢英岩化蚀变阶段是矿化元素富集的主要阶段。通过岩石矿物计算方法建立了蚀变带主要成岩矿物的交代剖面,结果显示蚀变岩型金矿主要发生硅化和钾长石化,而石英脉型金矿的形成主要伴随硅化和去钙化作用。  相似文献   

8.
吕古贤 《地球学报》2002,23(2):107-114
以玲珑金矿田阜山金矿区为实测地区,研究了胶东构造岩浆活化区玲珑-焦家式金矿的矿源岩系,对2km^2内矿源岩的构造变形岩相形迹进行1:2000填图。在这一研究工作积累的基础上,提出矿化趋势度(MTD)的概念并完成阜山金矿区矿化趋势度的分布图。矿化趋势度的概念及其填图研究方法对于探讨将成矿模型转化为找矿模型,逐步建立更具体量化的找矿预测实测方法有重要的参考价值和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9.
利用便携式短波红外光谱矿物测量仪(PIMA)研究了河南前河金矿区的蚀变矿物种类、相对含量.PIMA共识别出19种蚀变矿物,对相对含量大于5%的6种蚀变矿物,伊利石、多硅白云母、硬石膏、蒙脱石、绿泥石、方解石进行了矿物学填图,并将其与矿体形态和金品位进行对比,初步分析了蚀变-矿化带的变化趋势,探讨了矿区深部的成矿远景.  相似文献   

10.
花岗岩类的分类理论决定其填图方法,现行的单元-超单元填图方法是依据花岗岩类的I型、S型分类理论和同源岩浆演化理论而建立的,由于同源岩浆演化理论的不完善性、地质作用过程的多样性,导致了形成花岗岩类源岩组分的复杂性,使得I型、S型分类的不确定性,因而单元-超单元填图方法在实践中存在较多问题和矛盾,笔建议的花岗岩类填图办法是,以基本岩石分类方案为依据,以野外可识别、易掌握的客观岩石学、矿物学、组构学为准则,客观、真实的反映花岗岩类的地质特征。  相似文献   

11.
河北围场朝阳湾金矿,1:1万地质填图发现金矿点20处、矿化点40处。金矿最高品位达每吨18克。  相似文献   

12.
金矿矿物学研究在第15届国际矿物学大会上占有很重要的地位,与第14届相比,无论在研究的广度和深度方面国内外均有重大进展。提交大会有关金矿的论文58篇,主要内容包括金矿物和金的赋存状态研究;成因矿物学和找矿矿物学研究;包体研究及矿石矿物学研究。  相似文献   

13.
花岗岩类的分类理论决定其填图方法。现行的单元-超单元填图方法是依据花岗岩类的Ⅰ型、S型分类理论和同源岩浆演化理论而建立的。由于同源岩浆演化理论的不完善性,造山带地壳结构及地质结构特征的复杂性、地质作用过程的多样性,导致了形成花岗岩类源岩组分的复杂性,使得Ⅰ型、S型分类在造山带具有不确定性,因而单元-超单元填图方法在造山带实践中存在较多问题和矛盾。造山带花岗岩类填图方法应以基本岩石分类方案为依据,以野外可识别、易掌握的客观岩石学、矿物学、组构学为准则,客观、真实地反映造山带花岗岩类的特色。  相似文献   

14.
以陈光远教授为主要执笔人编写的《胶东金矿成因矿物学与找矿》(重庆出版社,1989年3月)一书,是将成因矿物学与找矿矿物学的思想、理论和方法,全面应用于胶东金矿成矿的的一部专著。基于作者们八年来的潜心研究,集前人成果之大成,紧密联系找矿实际,分剖缕析,系统论证,引人入胜。其思维方法和工作方法体系,不仅可用于类似胶东金矿的矿区,对国内外其它金矿或金属矿的找  相似文献   

15.
滩间山金龙沟金矿区找矿矿物学填图应用效果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国家辉 《贵金属地质》1998,7(4):258-268
在简要介绍青海滩间山金龙沟金矿床地质特征的了,重点阐述了找矿矿物学填图在该矿区的应用效果。黄铁矿热电性特征参数填图不仅判断矿体剥蚀深度和延伸情况、半定量估算矿体垂深进而推测矿床规模,而且可确定矿液活动中心和运移方向;石英热发光曲线特征不仅可区分矿石、矿化、无矿石英类别和反映成矿期次、阶段及其温度区间进而反映矿化强弱,而且通过特征参数填图可建立矿区温场特征、确定矿液活动中心和运移方向。  相似文献   

16.
通过对界河金矿中石英的成分、晶胞参数、天然热发光、红外谱、包裹体、同位素、矿物学填图的研究,表明其石英富含Al、K、Na其a_0、c_0大于理论值;其天然热发光具多峰,并且由Ⅰ到Ⅲ成矿阶段强度增大;由无矿到富矿,其红外谱相对光密度D_2/D_1变大;其包裹体富含K、NaCl、F、CO_2、H_2O,pH=7.08-7.13,Eh=-6.1--6.2V;其氧同位素变化范围小;其热发光积分强度填图显示矿体向深部变大,并分枝。用上述研究方法预测了几个矿体,其中的一个矿体已被证实。  相似文献   

17.
为了查明黔西南地区的地层、岩石、古生物及卡林型金矿分布等特征,充分应用了数字地质填图新方法和现代地质理论及测试手段,开展1:5万敬南幅、巴结幅、坡脚幅区域地质调查。结果表明: 依据岩石组合、生物组合等特征,厘清和划分了研究区地层填图单元,并新建了18个非正式填图单位; 首次发现右江盆地北西侧早三叠世晚期产于陆棚相区的海生爬行动物(鱼龙)化石; 首次发现中三叠世台缘礁相带海生爬行动物(幻龙)化石; 新发现矿化点11处,其中金矿化点9处、钼矿化点1处、胶磷矿化点1处,共圈出了卡林型金矿的3个找矿远景区和1个找矿靶区。该研究为区内开展相关地质矿产调查和研究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8.
国家辉 《地质与资源》1998,7(4):258-268
在简要介绍青海滩间山金龙沟金矿床地质特征的基础上,重点阐述了找矿矿物学填图在该矿区的应用效果.黄铁矿热电性特征参数填图不仅可判断矿体剥蚀深度和延伸情况、半定量估算矿体垂深进而推测矿床规模,而且可确定矿液活动中心和运移方向;石英热发光曲线特征不仅可区分矿石、矿化、无矿石英类别和反映成矿期次、阶段及其温度区间进而反映矿化强弱,而且通过特征参数填图可建立矿区温场特征、确定矿液活动中心和运移方向.  相似文献   

19.
通过某金矿床黄铁矿晶体形态和热电系数等标型的研究,指出不同阶段、不同矿化类型和不同标高晶形和热电系数、导型的演化趋势及其与金矿化的关系,发现了矿体从+20m标高→-70m标高,矿体经历了一个“再现→尖灭”的过程,并从晶形的角度定量地模拟出标高与单形晶{100}+{hk0}含量和的关系方程,从而算出了矿体尖灭再现的纵向距离为93m,借助于计算机有效地找到了矿物学填图参数——黄铁矿热电系数均方差,进行了矿物学填图,对矿体进行深部定位预测。  相似文献   

20.
李胜荣 《地学前缘》2013,20(3):46-55
成因矿物学是现代矿物学的重要组成部分。它研究矿物与矿物组合的时空分布、矿物各内外属性间的关联、矿物形成与变化的条件和过程、矿物与其介质间的相互作用及相应的宏微观标志、和矿物成因分类及矿物成因信息的应用等方面的内容。矿物发生史、矿物标型学、矿物温压计、矿物共生分析和矿物成因分类共同构成本学科的理论体系。其中,矿物标型学是该体系的核心。以陈光远先生为代表的中国矿物学家,在20世纪下半叶,创新性地开展了成因矿物族的研究,建立了完善的成因矿物学理论体系,提出矿物标型六性和矿物学填图的四化法则,提出变质岩、花岗岩、铅锌铁金辰砂萤石等矿床的矿物成因标型和找矿标志,有力地指导了中国的地质研究和找矿实践。进入21世纪以来,矿物学填图参数和方法被进一步发掘和完善,矿物磁学和近红外谱学等便捷填图手段得到广泛应用;大纵深蚀变矿化和矿物标型分带规律得以揭示;矿物标型的地球动力学、构造动力学和矿物系统的演化意义得到深度阐释;成因矿物学作为环境与生命过程研究的指导思想,逐步形成了环境与生命矿物学新分支,将矿物个体发生及矿物标型的思想用于对鱼耳石和有孔虫等生物矿物环境响应的研究,将矿物生物交互作用思想用于土壤能量系统修复研究,将矿物环境耦合思想用于生物有机质对矿物自组装结构和过程的调控研究以及海洋矿物对海洋及大气环境的指示研究等,极大地丰富了矿物发生学和矿物标型学的理论。今后应注意有关成果的系统整合,加强矿物个体发生史的实验研究,保障原创性成果的产出;要注重国际交流,使我国成因矿物学的成果真正成为人类的共同精神财富。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