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6 毫秒
1.
海螺沟风景区自辟为旅游区之后,由于其位于中山至极高山区域,环境地质条件复杂。因此,环境地质问题如地震活动性、边坡稳定性、坡面剥落、山崩、滑坡、泥石流、以及冰崩和雪崩等就成为急待研究的课题。本文系笔者参加“海螺沟风景区环境地质研究”项目之后,对海螺沟环境地质条件进行的论述。这为海螺沟旅游资源的合理开发利用提供了科学依据,进而为保护和改善环境质量制定相应的措施。  相似文献   

2.
贡嘎山海螺沟为冰川地质作用的冰川谷,其中、下游河谷为古冰川谷,上游发育着现代冰川,它是横断山主峰贡嘎山地区冰川群中最宏大的一条冰川.自第四纪以来,强烈的冰川地质作用塑造了海螺沟流域特殊的山地与河谷地貌,因其距大城市较近,成为人们研究和观赏冰川奇观不可多得的地点.使之越来越受到中外游客的青睐.  相似文献   

3.
西藏浪卡子-洛扎地区地质旅游资源丰富,地理位置、交通条件和社会环境都十分有利于当地旅游业的发展。本文将该区划分为四个地质旅游区,大部分旅游资源是首次发现。  相似文献   

4.
大九寨国际旅游区是世界自然遗产黄龙寺和九寨沟的所在地,它不但是属于中国的,已成为国家4A级旅游区。但是,地质灾害的预测预警系统怎样,环境地质状况如何,我们能否建成环境一流的绿色走廊,建成四川省第一条生态旅游示范线?这既是机遇,又是挑战。  相似文献   

5.
《上海国土资源》2007,(3):F0004-F0004
四川海螺沟冰川国家地质公园,位于著名的贡嘎山峰东坡,是一条长30.7km的冰川峡谷,面积约200km2。海螺沟冰川生成于1600年前,长14.2km,地质学家称其为现代冰川,末端落入森林带内6km,形成冰川与原始森林共生的绝景。海螺沟冰川中冰面河、冰下河、冰裂隙、冰阶梯、冰石蘑  相似文献   

6.
海螺沟风景区地质灾害对旅游的影响及防治对策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本文综述了海螺沟环境地质灾害的发育分布,活动与危害现状,作出了危害程度与危险程度综合评价分区及灾情预测评估,针对海螺沟游风景区的特点,提出了重点灾害及危险地段的防灾,减灾对策。  相似文献   

7.
海螺沟生态旅游景区地质环境评价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海螺沟作为国家级风景区,其地表生态现象和生态过程与其地质环境演变有着密切关系,加之近年来西部大开发中人类活动在沟内陡然增长,人为致灾陆续发生。在实地调查的基础上,对该沟的地质环境状况进行了较翔实的评价,分析了孕育这些人-地互馈演变作用的独特地质背景,为下一步的合理开发提出了可行的防治对策。调查表明,沟内的地质环境问题主要包括雪(冰)崩、融冻、岩土体蠕滑、崩塌、滑坡、泥石流、水土流失和地震等。分析认为导致这些灾害问题的主要作用包括五个方面,即强烈的新构造抬升运动、复杂的地质构造体系、冰川作用显著、强降水丰沛以及人类活动不当等。最后针对海螺沟开发提出了加强地质环境保护和整治的建议,对一号营地进行稳定性评价,二号营地进行崩塌与泥石流整治和热泉水开发,三号营地进行泥石流沟建设。  相似文献   

8.
苏州地处长江三角洲冲积平原,矿产资源匮乏。对石灰石资源的争抢滥挖使环境遭到严重破坏。论述了石灰石在苏州地区的需求和石灰石资源的开采现状。从地质条件和区域经济条件2个方面提出了规划开采石灰石的可行性以及保护风景旅游区自然环境的设想。  相似文献   

9.
余勤 《地质学刊》1998,22(A12):31-32
回顾了20余年来江苏省在浅层地下水调查评价,城市环境地质,区域性地质环境综合勘察评价,地方病与地质环境关系调查研究,配合长江太湖综合治理重大工程开展的环境地质勘查研究及其他专题性勘察研究等环境地质工作中的取和的主要成果,并分别就江苏省平原区和低山丘陵区存在的主要地质问题进行了概述。  相似文献   

10.
地质环境是自然环境的一部分,是人类赖以生存的客观地质实体。地质环境的开发利用,保护与改造,在现实生活中往往是比较突出的矛盾。著名的佛教胜地,风景旅游区和重要的多金属矿产基地的南京栖霞山,在这方面就存在许多问题。对之应采取护岸工程,治水,治支,治坡,保护和改造地质环境,限制地下水的开采量,保持地下水资源的供需平衡等措施,是根治栖霞山地质环境问题的基本对策。  相似文献   

11.
许权辉  朱洪  张承云  杨强 《安徽地质》2015,25(4):308-312
地质公园是一类特殊的旅游区,以地质遗迹保护、地学知识普及和地方经济发展为主要目标。本文在系统介绍安徽马仁山地质公园地质遗迹资源类型特征的基础上,从旅游学角度对公园地质旅游定位、旅游开发原则进行论述,并结合地质公园实际情况提出一些开发建议,以期规范公园科学化管理,保护区内地质遗迹资源,促进皖南地区地质旅游健康可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12.
本文通过对北京市矿山地质环境现状的分析研究,运用质量指数模型方法,对全市矿山地质环境进行综合评价,划分出矿山地质环境严重区。较严重区及一般区。并对矿山环境地质问题发展趋势进行了分析,为合理开发矿产资源、保护矿山地质环境、治理矿山环境、恢复与重建矿山生态系统以及实施矿山地质环境监督管理,提供基础资料和决策支持。  相似文献   

13.
为加强我国现代军事地质研究和我军战场地质环境建设保障体系,采用地质环境研究思维分析陆战场空间的结构特征、空间变化规律、物理化学界面和动态变化趋势,构建军事地质环境研究内涵与关键技术。提出军事地质环境包括作战环境和地质环境,研究要素分别为战场空间结构、军事地理环境、军事行动环境和地质体时空环境、地质体现状环境、地质体应用环境。军事地质环境研究内涵是将作战环境和地质环境整合分析研究,从宏观上把握战场空间的结构特征和军事地理与军事行动环境背景,据此确定地质需求内容和军事地质应用主题;通过研究地质体背景条件、物理化学状态、空间分布规律及动态变化趋势等,分析一定区域地质环境的质量、容载和反馈能力,为军事作战应用地质条件提供利弊研判和优劣预测。适宜军事地质环境数据获取和信息表达的关键技术包括民用地质数据军事应用改化、境内快速立体调查、境外遥感地质解译和按需定制专题图。概括认为当前我国军事地质的主要探索研究方向有地质环境动态监测下的作战环境质量评估与治理、地质客观规律的普适性与特殊薄弱点军事应用、隐匿军事目标靶区的地质环境定位预测、地质模型的军事地质环境信息表达。  相似文献   

14.
初论农业环境地质与农业环境地质问题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本文初步提出了农业环境地质的概念,对它的科学地位和学科体系进行了探讨,并简述了五类主要的农业环境地质问题,以期丰富环境地学学科内容,保进农业环境地质研究。  相似文献   

15.
2013年1月在贡嘎山海螺沟3个不同采样点共收集了多个雪样,利用GC-MS分析了雪样中16种优控多环芳烃的含量,探讨了多环芳烃的短周期分布特征与来源,估算了采样点与排放源的直线距离。结果显示,海螺沟各采样点雪样中多环芳烃的总含量在163.7 ng/L~281.4 ng/L之间,其中菲的含量最高。雪样中2~4环多环芳烃占多环芳烃总量的百分比为92.0%~93.7%,表明污染来自较远距离传输,但主要排放源离海螺沟的直线距离不超过357 km。将雪层与气象资料的降雪期对应,结果表明从2012年11月到2013年1月这个短周期内,海螺沟雪样受多环芳烃污染的程度没有太大变化。对海螺沟雪样中的多环芳烃进行了来源分析,结果表明海螺沟雪样中的多环芳烃主要来自煤燃烧,不排除少部分木材燃烧,这一源解析结果与海螺沟及其周边地区主要以煤炭作为燃料的能源特征相吻合。  相似文献   

16.
三峡水库区地质条件复杂,是我国地质灾害的多发区及重灾区.文家滑坡位于巴东县内龙船河国家旅游区入口处,神龙溪大桥南侧.论文在研究了三峡水库区文家滑坡的工程地质条件及滑坡体基本特征的基础上,介绍了该滑坡的结构及变形特征.从滑坡形成条件、诱发变形因素两方面分析了滑坡形成的原因及诱发滑体失稳的主要因素,并结合工程实际境况,对滑坡治理进行初步研究,提出了一些可行的防治措施和建议,为三峡地区相同类型的滑坡的治理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17.
本文从强调研究地质环境~工程设施系统的协调稳定性出发,建议在研究、分析地质环境对城市建设的适宜性和适应性基础上,以城市工程地质环境稳定性作为其质量评价指标。而城市工程地质环境稳定性可由研究、分析地壳稳定性,地面稳定性和地基稳定性等综合进行评定。文中初步提出了地壳、地面及地基稳定性级别划分的原则和标准,也提出了城市工程地质环境稳定性的简单判别式,并附一实例。该方法对地震区城市工程地质环境区划和城市建设规划将有实用意义。  相似文献   

18.
全国矿山地质环境调查与综合评估技术方法探讨   总被引:13,自引:2,他引:13  
就全国矿山地质环境调查与评估的技术方法进行了探讨。介绍了矿山地质环境调查的内容、技术路线和工作方法,在调查数据的基础上提出了矿山地质环境影响评估的指标体系和方法,并结合6省的矿山地质环境调查数据,按照不同的矿类对采矿造成的矿山地质环境影响进行了分区评估,为下一步开展全国矿山地质环境调查综合研究及成果集成奠定了基础。  相似文献   

19.
当前资源环境承载能力的研究多针对区域尺度,县域尺度地质资源环境承载能力评价较少。以江苏宜兴市为例,基于承载本底和承载状态建立了评价指标体系,并从地质资源、水土环境和地质安全3个方面,开展了地质资源环境承载能力评价,为县市地质资源环境承载能力评价技术要求制定提供了支撑和参考。评价结果显示,宜兴南部丘陵山区地质资源承载能力大于北部平原区,地质安全承载能力则小于北部平原区,水土地质环境承载能力总体为中等水平,提出宜兴市应加强南部山区资源环境保护与地质灾害防范,中部地区水土污染重点防控,为宜兴市地质资源合理利用与地质环境安全保障提供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20.
安徽铜陵地区是我国典型的硫铁矿集中开采区。研究区内新桥硫铁矿等数座硫铁矿山的长期开采造成了生态环境的破坏,对铜陵地区硫铁矿集中开采区矿山进行地质环境评价可为矿山生态恢复提供依据。本文在资料分析和实际调查的基础上,选取了地质环境背景、矿业开发、矿山地质环境问题和地质灾害4种要素下20种评价指标,采用层次分析(analytic hierarchy process,AHP)法确定了各要素和指标的权重值。在此基础上运用模糊数学综合评判对研究区进行矿山地质环境评价,并采用ArcGIS的网格化插值评价法对比验证。结果表明:地质环境背景、矿业开发、矿山地质环境问题和地质灾害对矿山地质环境影响的权重值分别为0.10、0.14、0.37、0.39。模糊综合评价二级初判结果为:矿山地质环境问题对研究区矿山地质环境总体上影响较大,其中水土污染问题最为突出;一级初判结果为研究区内矿山地质环境总体较好。网格化插值评价将研究区矿山地质环境划分为严重区、较严重区和轻微区,面积占比分别为4.62%、32.04%、63.34%。模糊数学综合评价与网格化插值评价结果基本一致,AHP与模糊数学综合评判法对硫铁矿集中开采区的地质环境评价适用性较好。评价结果可为当地开展矿山地质环境保护和治理工作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