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80 毫秒
1.
福建宁化上石炭统筵类生物地层自下而上划分为4带3亚带:1)Pseudoendothyra ninghuaensis带,2)Fusulina—Fusulinella带,其中包括Fusulinella helenae—Pseudostaffella paxadoxa亚带、Beedeina mayiensis亚带和Fusulina quasicylindrica亚带,3)Protriticites obsoletus带和4)Montiparus montiparus—Quasifusulina fusiformis带。该区生物地层可与我国华南、华北和西北沉积区以及俄罗斯地台同期地层进行对比,其年代地层归属于上石炭统达拉阶至逍遥阶下部,相当于国际地层表上石炭统(宾夕法尼亚亚系)的莫斯科阶和卡西莫夫阶。  相似文献   

2.
福建宁化上石炭统类生物地层自下而上划分为4带3亚带:1)Pseudoendothyraninghuaensis带,2)Fusulina-Fusulinella带,其中包括Fusulinellahelenae-Pseudostaffellapaxadoxa亚带、Beedeinamayiensis亚带和Fusulinaquasicylindrica亚带,3)Protriticitesobsoletus带和4)Montiparusmontiparus-Quasifusulinafusiformis带。该区生物地层可与我国华南、华北和西北沉积区以及俄罗斯地台同期地层进行对比,其年代地层归属于上石炭统达拉阶至逍遥阶下部,相当于国际地层表上石炭统(宾夕法尼亚亚系)的莫斯科阶和卡西莫夫阶。  相似文献   

3.
中国上石炭统上部及下二叠统海相地层中阶的划分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下载免费PDF全文
明确而详细地提出了中国上石炭统上部及下二叠统海相年代地层单位的具体框架。将上石炭统上部划分为消遥阶、下场家河阶;下二叠统划分为上杨家河阶、范家河阶、垭口阶及隆林阶。明确了阶的定义、动物群特征、磁性地层特征及其与相关地层的关系。所划分的阶均能与世界标准年代地层进行详细而有依据的对比。  相似文献   

4.
扬子地台西南缘下石炭统中间界线地层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吴祥和  季强 《地层学杂志》1997,21(4):253-258
通过对滇东、黔南和桂林一带典型地层系统、微古生物序列、结合层序地层分析,发现位于扬子地台西南缘下石炭统中间界线地层内第一个海泛面出现的同时产生了Ozawainelidae最原始的代表——无旋脊“Eoparastaffela”类群,而最大海泛面形成期间则发育了真正的Eop-arastaffela,它们之间的序列关系代表了Ozawainelidae早期演化谱系。以有孔虫无旋脊的“Eoparastafela”—真正的Eoparastafela演化谱系中具二个壳圈、壳缘宽圆的原始Eop-arastaffela出现为标志,作为杜内阶-维宪阶分界的下石炭统中间界线。这一界线在扬子西南缘位于大塘阶的万寿山组、祥摆组和黄金组第一段内部。  相似文献   

5.
桂北地区浅水碳酸盐台地上泥盆统额头村组-下石炭统英塘组有孔虫十分丰富,可划分为10个组合带,每个带均可进行大范围对比,是研究泥盆系/石炭系界线及建立以及孔虫系演特征为标准的杜内阶/维宪阶界线的重要依据。  相似文献   

6.
在对福建上杭上石炭统蜓类系统研究的基础上,根据蜓类化石在地层中的分布和垂向变化规律,自下而上建立了2个蜓带:Profusulinella带和Fusulina-Fusulinella带.Profusulinella带细分为2个亚带:Profusulinella staffellaeformis亚带和Profusulinella wangyui-Eofusulina triangula亚带;Fusulina-Fusulinella带细分为3个亚带:Fusulinella helence-Pseudostaffella paxadxa亚带,Beedeina meyiensis亚带及Fusulina quasicylindrica亚带.通过与我国华南沉积区和欧美同期蜓类生物地层的对比,解决了本区上石炭统地层的时代归属,为福建以及我国石炭系的划分和对比提供重要的基础资料.  相似文献   

7.
在对福建上杭上石炭统[竹蜓]类系统研究的基础上,根据[竹蜓]类化石在地层中的分布和垂向变化规律,自下而上建立了2个[竹蜓]带:Profusulinella带和Fusulina-Fusulinella带。Profusulinella带细分为2个亚带:Profusulinellastaffellaeformis亚带和Profusulinella wangyui-Eofusulinatriangula亚带;Fusulina-Fusulinella带细分为3个亚带:Fusulinella helence-Pseudostaffellapaxadxa亚带,Beedeina meyiensis亚带及Fusulinaquasicylindrica亚带。通过与我国华南沉积区和欧美同期[竹蜓]类生物地层的对比,解决了本区上石炭统地层的时代归属,为福建以及我国石炭系的划分和对比提供重要的基础资料。  相似文献   

8.
雪峰古陆边缘沅陵地区的上石炭统岩性特殊,以灰岩为主平白云质灰岩、砾屑灰岩与砾岩、砂岩相互成层,交替出现,因此,相对海平面升降变化在这种类型沉积中表现明显,利用层序地层的研究。上石炭统为1个三级层序,底部以I型层序与震旦系留茶坡组硅质岩接触;顶部仍以I型层序边界与下二叠统黔阳组成邻。包括低水位体系域、海进体系域和高水位体系域;依据准层序的叠是分为两个准层序组,即海进体系域和高水位体系域。  相似文献   

9.
桑继镇 《地质与勘探》2018,54(S1):1451-1458
新疆和田县甜水海地区上石炭统恰提尔组沉积地层沉积了一套陆源碎屑岩夹碳酸盐岩地层,岩石类型较多,且灰岩中化石发育。该套地层主要岩石类型包括:泥质板岩、粉砂岩、粉砂质板岩、石英砂岩、含岩屑石英砂岩以及微晶灰岩、生物碎屑灰岩、角砾灰岩等。根据野外地质特征由下至上可将其划分为三个岩性段;结合岩石类型及岩性组合可以识别出三种沉积相带:浅海陆棚相、碳酸盐岩台地—斜坡相、滨岸相,它们共同组成了一个海侵—海退的沉积旋回,与区域上裂解事件相对应。  相似文献   

10.
安徽南部下石岩统—下二叠统有孔虫化石群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笔者在安徽南部贵池-东至地区上石炭统-下二叠统中首次发现丰富的有孔虫化石,经系统研究在上石炭统建立了两个组合,下二叠统建立了三个组合,并与国内相应地层有孔虫组合进行了对比。从而填补了该区晚石炭世-早二叠世有孔虫生物群的空白,丰富了生物群的内容,并讨论了林阶在该区的存在。  相似文献   

11.
天山南缘老虎台一带,在阿克苏群上亚群或青白口纪花岗岩之上,由西向东分别出露一套碎屑岩、碎屑岩夹碳酸盐岩、碳酸盐岩的岩石组合,原1:20万图幅区调统一划归为上石炭统康克林组,后来多沿用之.通过<新疆拜城县老虎台一带1:5万区域地质矿产调查>项目的工作,依据沉积特征、沉积体系、生物组合特征,确定其为一套障壁海岸沉积体系潮坪沉积,并进一步分为潮上、潮间坪、潮道,并将该套岩性组合划分为上石炭统喀拉治尔加组与康克林组,二者为相变过渡.  相似文献   

12.
雪峰古陆边缘上石炭统陆源碎屑和碳酸盐混合沉积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张雄华 《地层学杂志》2003,27(1):54-56,58
湖南沅陵雪峰古陆边缘上石炭统主要包括下列岩相类型 :冲积扇砂砾岩相、前滨海滩砂岩相、浅滩碳酸盐相及混积岩相、潮下碳酸盐岩相及滩后局限碳酸盐岩相。通过沉积相分析和古岩溶面的确定 ,在该区上石炭统中共划分出 13个海侵海退旋回及 5个三级层序。对上石炭统中发育的混积岩也进行了讨论。  相似文献   

13.
张雄华 《地层学杂志》2003,27(1):54-56,58
湖南沅陵雪峰古陆边缘上石炭统主要包括下列岩相类型 :冲积扇砂砾岩相、前滨海滩砂岩相、浅滩碳酸盐相及混积岩相、潮下碳酸盐岩相及滩后局限碳酸盐岩相。通过沉积相分析和古岩溶面的确定 ,在该区上石炭统中共划分出 13个海侵海退旋回及 5个三级层序。对上石炭统中发育的混积岩也进行了讨论。  相似文献   

14.
安徽省华北型石炭—二叠纪地层的划分与对比一直存在着不同的观点。在《中国地层指南及中国地层指南说明书》(2001)思想框架下,采用多重地层分类原则,对区内岩石地层、生物地层、年代地层和层序地层进行划分对比研究。岩石地层可划分为本溪组、太原组、山西组、下石盒子组、上石盒子组和孙家沟组,其中山西组和上石盒子组为主要含煤地层;在生物地层方面,建立2个组合带和5个植物组合带;区内石炭纪地层仅发育上石炭统,二叠纪地层齐全;区内石炭二叠系含煤地层划分为6个三级层序。通过多重地层划分与对比,突出了不同地层单位的属性特征,优化了区域等时地层格架,有助于煤炭资源的预测与评价。  相似文献   

15.
滇西保山地块下石炭统的新发现及特征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区域地质调查过程中在保山地块的东部发现了一套与原下石炭统明显不同的沉积组合,定为下石炭统张家田组,岩石以出现较多碎屑岩、凝灰岩及夹两层蚀变玄武岩为重要特征,产丰富的牙形石化石,可分为三个生物带,时代为早石炭世岩关期一大塘早期。  相似文献   

16.
在对塔里木盆地西南缘石炭系剖面研究的基础上,结合前人区域研究资料,用露头层序地层学方法对莎车县炮江沟上石炭统剖面进行了层序地层研究。结果表明:①塔里木盆地西南地区晚石炭世地层中发育大量碳酸盐岩米级旋回,以莎车县炮江沟剖面为代表,其主要类型有L-M型、深水非对称型、潮下型和环潮坪型;②塔里木盆地西南缘上石炭统中主要发育相对海平面快速上升所形成的淹没不整合型间断面,相对海平面快速下降所形成的暴露型间断面层序界面也有发现;③三级层序的不同体系域中发育不同类型的米级旋回序列,它们在垂向上有序叠加构成有规律的三级层序。  相似文献   

17.
南华北地区石炭系—二叠系烃源岩广泛发育,是未来页岩气勘探的重要目标;然而,其研究程度低,区域地质构造复杂,岩性地层对比关系不清。基于高分辨率层序地层学及沉积学的相关理论,以区内12口井的钻测井资料和两口井的岩心资料为依据,开展了南华北地区及北部邻区上石炭统—中二叠统层序地层划分。结果显示,研究区内太原组、山西组和下石盒子组属于一个不完整的超长期旋回,内部可划分为5个长期旋回和14个中期旋回。中期基准面旋回结构样式可分为3类:(1)以上升半旋回为主的不完全对称类型,多发育在近岸三角洲背景下;(2)以下降半旋回为主的不完全对称类型,多发育在深水的潮间-潮下/潟湖环境;(3)上升半旋回与下降半旋回近于相等的近完全-完全相等的对称类型,在三角洲和潮坪相浅水区域均有发育。从南北向与东西向层序地层年代格架剖面分析可以发现,研究区内不存在大型的或者区域性的沉积间断与不整合面,但研究区因后期构造作用,南部与北部产生“翘板式”转换抬升,局部出现剥蚀间断,形成与上、下地层假整合接触。  相似文献   

18.
塔里木盆地上泥盆—下石炭统层序地层格架与古地理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利用110余口钻井的录井和测井资料,结合地震资料,运用沉积学原理和层序地层学原理,建立了塔里木盆地上泥盆-下石炭统层序地层格架.自下而上,塔里木盆地上泥盆-下石炭统发育东河层序(SQd)、巴楚1层序(SQb1)、巴楚2层序(SQb2)、卡拉沙依1层序(SQk1)共4个三级层序,每个层序均可划分出海侵体系域(TST)和高...  相似文献   

19.
刘淼  李伟  陈井胜  李斌 《地质与资源》2016,25(3):213-217
赤峰敖汉旗丰收附近石炭系地层比较发育,上石炭统酒局子组为一套陆源碎屑岩组合,在区域上较为特殊.在野外实测剖面的基础上,根据岩石组合特征、组构特征、垂向变化规律,将酒局子组划分为1个Ⅲ级层序,2个Ⅳ级层序,3个Ⅴ级层序(高频旋回层序).  相似文献   

20.
1.广东高明富湾银矿:1993年度,主要对富湾银矿江根村矿床进行了普查及外围异常查证,均取得重大进展。江根村银矿床是在对长坑金矿的勘查过程中,于1991年在富湾地段的金矿之下发现的,已知属大型隐伏独立银矿床。矿体产于下石炭统与上三叠统接触面的断裂破碎带内,以及断裂带下盘下石炭统碳酸盐岩的次级构造裂隙中。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