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李响 《辽宁地质》2012,(11):5-7
在全球已进入资源、环境制约经济发展瓶颈期的今天,沿海国家和地区正纷纷将竞争的视野转向海洋,并加快调整海洋战略,制定海洋发展政策,促进海洋经济的可持续发展:在被称为“海洋世纪”的21世纪,拥有300万平方公里管辖海域的中国,自然不能落后.  相似文献   

2.
浅议我国海洋地质工作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海洋地质工作直接关系到国家权益、资源和环境问题。新中国成立以来,我国海洋地质工作,有了长足的发展,取得了引人注目的成就,但是还存在不少问题,有待进  相似文献   

3.
辉煌的历程 光荣的任务:我国海洋地质工作回顾与展望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海洋是生命的发源地,海洋以其丰富的资源、广阔的空间以及对地球环境和气候的巨大调节作用而成为全球生命支持系统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21世纪将是海洋开发时代,海洋已成为当今社会极为关注的领域。无论是政界首脑还是社会有识之士都一致认为,海洋是人类生存和社会可持续发展的基本条件之一,海洋资源是人类社会实现可持续发展的宝贵财富。解决人类当前面临的“人口、资源、环境”问题的主要途径之一,就是在保护和优化海洋环境的  相似文献   

4.
对英国近年来主要海洋研究战略、计划、项目及其海洋研究整体布局进行分析,发现具有如下特点:加强海洋研究国家层面的顶层设计;对海洋研究基础设施给予长期支持;根据国家科技现状和国民经济需求确定海洋研究重点领域;未来将重点关注海洋酸化、海洋可再生能源开发和海岸带灾害研究。为此,提出我国海洋科技发展的建议:制订国家级中长期海洋科技发展规划;加强对海洋科研基础设施的投资支持;针对国家战略需求,合理规划海洋科技研究重点。  相似文献   

5.
莫杰 《中国地质》1998,(12):43-44
人类社会发展到今天,已面临着“人口剧增、资源匮乏和环境恶化”三大亟待解决的问题。人类继续生存和发展的出路是开发利用海洋资源,使用现代科学技术手段,调查研究海洋,开发利用海洋和保护海洋;发展海洋产业,从大海中索取更多的海洋资源,来满足人类社会  相似文献   

6.
本文首先论述了我国海洋旅游资源的四大优势。然后详细划分了海洋及有关旅游资源的成因类型,共划为海岸、海岛、海洋生物、海潮、海洋气象气候和海岛人文景观六大类,并进一步细分和举出实例。文中将广东硇洲火山岛归入在陆岛,将台湾兰屿火山岛归入大洋岛。对台湾、海南中型岛屿则侧重于其海演及附近海岛的旅游资源。在我国的海洋旅游资源中首先列表表示与海滨、海岛有关的13处国家重点风景名胜区,接着介绍了上海、深圳、港、澳、台等13处主要沿海旅游区。最后提出加强海洋旅游资源开发和保护的四点建议。  相似文献   

7.
本文简述了矿产资源勘查与开发对国民经济建设和国防建设的重大意义,大陆活化构造和活化区成矿研究是实现找矿勘查重大突破,为国民经济建设和国防建设提供矿产资源保障提供科学理论根据。文章分析了海洋结构、演化历史及海洋活化构造和成矿特征,提出了海洋活化构造将成为国家战略资源供应的重要宝库。  相似文献   

8.
本文首先论述了我国海洋旅游资源的四大优势。然后详细划分了海洋及有关旅游资源的成因因型,共划为海岸、海岛、海洋生物、海潮、海洋气象气候和海岛人文景观六大类,并进一步细分和举出实例。文中将广东硇洲火山岛归入大陆岛,将台湾兰屿火山岛归入大洋岛。对台湾、海南中型岛屿则侧重于其海滨及附近海岛的旅游资源。在我国的海洋旅游资源中列表表示与海滨、海岛有关的13处国家重点风景名胜区,接着介绍了上海、深圳、港、澳、台等13处主要沿海旅游区。最后提出加强海洋旅游资源开发和保护的四点建议。  相似文献   

9.
海洋是生命的摇篮、资源的宝库和国家安全的屏障,是未来人类可持续发展的重要战略空间。到目前为止,广袤深邃的海洋只有5%的区域被人类探索,加快海洋科技创新、提高海洋资源开发能力、保护海洋生态环境是实现“关心海洋、认识海洋、经略海洋”的根本,事关国家发展的命脉。海洋问题的复杂性使其无法通过单一学科的研究得以解决。目前,我国海洋科学的研究已逐步从过去的跟跑阶段进入并跑阶段,但原始创新能力明显不足。本文回顾分析了我国海洋科学领域的研究进展与发展态势,对标找出与世界先进国家的差距,展望了今后的发展方向,指出围绕海洋多尺度相互作用与气候变化、健康海洋、海洋生命过程、跨圈层流固耦合、快速变化的极地系统、海岸带可持续发展等重大科学前沿,加强顶层设计和战略布局,开展跨尺度、跨圈层的多学科交叉研究,组织并发起我国主导的国际大科学计划,从而显著提升我国在海洋科学研究领域的国际影响力,切实提高保障国家安全和服务社会经济发展需求的能力,为建设海洋强国、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提供重要科技支撑。  相似文献   

10.
浙江地域狭小、资源匮乏、环境资源容量有限的困境越来越成为制约经济社会发展的瓶颈。“十二五”期间浙江如何发展?有记者统计,在今年的全省“两会”期间,吕祖善省长谈及最多的词就是“海洋经济”。《浙江省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二个五年规划纲要》明确提出“充分发挥海洋资源优势,实施海洋开发战略,统筹海洋经济与陆域经济发展,  相似文献   

11.
海洋生物高值利用是海洋生物资源可持续利用的重要方面,是全球科技创新中最具实效性和创新性的领域之一。借助于现代生物技术开展海洋生物高值利用研究,开发海洋生物基化学资源、海洋微生物资源、海洋生物基因资源,获得海洋食品、海洋药物、海洋功能制品、海洋生物质能等高值制品,将成为海洋生物资源可持续利用的重要方向和突破口。分析了海洋生物资源高值利用的国内外研究现状,介绍了"十一五"期间中国科学院在该领域的布局情况和所取得的科技创新成果,提出了我国海洋生物资源高值利用研究的发展战略。  相似文献   

12.
海洋是国家战略必争领域,海洋强国建设是世界科技强国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坚持科技自立自强,强化海洋领域国家战略科技力量,是推动海洋强国建设的重要手段.研究了世界海洋科技强国一流科研机构发展态势,分析了我国海洋领域国家级科研机构和科技创新基地建设布局,介绍了中国科学院海洋领域机构改革创新的实践和经验,并对强化海洋领域国家战略科技力量提出了思考和建议:要聚焦最紧迫、最真实的国家战略需求,坚持"有所为、有所不为"的理念,在事关我国海洋核心利益的重点方向进行战略布局,以前瞻性、战略性重大科技项目为依托,充分发挥国家作为重大科技创新组织者的作用,为建设海洋强国提供有力的科技支撑.  相似文献   

13.
海南省海洋地质调查主要进展与成果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中央和地方的共同推动下,海南省海洋地质调查工作取得了长足的进步。为进一步提升海南省海洋地质工作效果,对近年来实施的海洋地质调查工作的主要进展进行了综述,其成果可分为4个方面,即海洋区域地质调查、海岸带与海湾地质环境综合调查与评价、海砂资源调查与评价和岛礁综合地质调查。其中: 1∶100万的海洋区域地质调查已实现了全覆盖,1∶25万的已开展3个图幅工作; 海岸带与海湾地质环境综合调查与评价工作已全面开展,基本查明了本岛沿岸20 m水深以浅的地质概况,重点岸段调查比例尺可达1∶5万,较系统地梳理了海岸带的地质资源与环境现状; 海砂资源调查与评价主要针对锆、钛砂矿和建筑用海砂开展,初步查明了海南岛周边陆架区沉积物类型和海砂潜力分布区,对成矿条件较好的海域开展了详细勘查,圈定了多个海砂开发矿产地; 岛礁综合地质调查工作主要查明了其基础地质条件和开发利用现状,对海岛的进一步开发和管理提出了建议,同时系统地开展了西沙群岛的海陆统筹地质调查工作,掌握了大比例尺的基础地质数据,并研究了其形成和演化过程,为三沙的海岛建设提供了依据。通过地质调查,获得了海南省基础海洋地质数据,查明了海洋资源和环境概况,为海南省的海洋经济发展提供了可靠的地质支撑。  相似文献   

14.
海洋开发与管理的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海洋有着丰富的资源,能为人类社会持续发展提供强大的物质基础。本文从中国实际出发,就海洋意识,海洋矿产,环保与减灾,海洋科技和综合管理五项重大问题与可持续发展的关系进行了探讨,并提出一些意见和建议。  相似文献   

15.
闫菊  李昕  王辉 《地球科学进展》2003,18(5):812-816
海洋和大气是地球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其在全球气候变化中具有重要作用。上层海洋与低层大气研究(SOLAS)作为IGBPII第一个新的核心计划,以海洋中深度在100 m以上的水层和 1 000 m以下的大气边界层为主要研究对象,通过多学科的交叉研究,以揭示海洋与大气相互作用的物理和生物地球化学过程耦合及其在气候变化中的作用。SOLAS科学计划得到了世界各国的积极响应,已有16个国家向国际SOLAS科学委员会提交了SOLAS进展状况的国家报告。我国也制定了自己的科学研究计划重点研究中国近海的大气物质入海、海洋温室气体排放、海-气界面上的物质和能量交换过程及其对气候和环境的影响和反馈。  相似文献   

16.
海洋极端环境微生物活动与油气资源关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王家生  王永标  李清 《地球科学》2007,32(6):781-788
为了弄清海洋极端环境下微生物参与油气资源形成和演化的潜在机制, 进行了现代海洋热泉和冷泉等环境中微生物类型分析和生物量估算, 探讨了极端微生物活动和油气资源的潜在关系.认为海洋极端环境下微生物类型主要为细菌和古细菌, 热泉微生物群落主要为异养发酵菌、硫酸盐还原菌、产甲烷菌等; 冷泉微生物群落主要为ANME-2族的厌氧甲烷氧化古细菌、硫酸盐还原细菌和ANME-1族厌氧甲烷氧化古菌.这些极端微生物利用CH4和H2S等气体进行能量固定, 有较高的生物丰度和较低的分异度, 具有垂向和水平分带性, 并能营生一套独特的宏体生物.极端微生物活动直接和间接地参与了油气资源的形成和改造, 示踪海底油气资源的变迁.对于探索地球早期海洋微生物活动与油气资源形成, 寻找地史时期或华南地史早期烃源岩具有重要理论和实践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17.
海洋生态学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海洋作为水圈的主体对陆地乃至全球以巨大影响,海洋不仅对整个地球气候有着调节作用,而且对生物圈的生态平衡也有着重要影响,海洋是维持生命系统不可缺少的条件,它对人类的生存具有极重要的意义。1 海洋生态学的特点与发展 海洋生态学是生态学的一个分支,也是海洋生物学的组成部分;海洋生态学主要研究海洋生物与海洋环境之间的相互关系,它涉及到众多门类的自然科学、社会科学待别是数学与系统科学,是一门多学科交叉的综合性学科。海洋生态学作为一门系统科学历史较短,它在大量定性描述的基础上已发展为定量研究。近20年来海洋生态学有了较快发展,随着海洋探测手段的提高,如海洋卫星和计算机的应用以及深潜技术的发展,海洋生态学的研究领域和范围不断深入和扩大。随着人口的急剧增长和对资源需求不断增多,陆地上的资源和环境  相似文献   

18.
《探矿工程》2005,32(12):42-42
2005年12月15日,以广州海洋地质调查局为依托单位的国家863计划“天然气水合物探测技术”课题,在北京通过了资源与环境技术领域海洋资源开发技术主题专家组的验收。  相似文献   

19.
大鹏湾海洋地质环境与地质灾害综合分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下载免费PDF全文
广州海洋地质调查局在大鹏湾深圳海域开展了海洋地质环境与地质灾害综合调查研究。笔者根据调查所取得的海水化学、海底表层沉积物和海底工程地质条件(包括潜在地质灾害)等方面的资料,结合实测的海底地形地貌背景,对大鹏湾海域的海洋地质环境进行了单因子评价和多因子综合评价,认为大鹏湾的海洋地质环境总体呈良好状况,并对大鹏湾的海洋开发工程建设提出了有益建议。  相似文献   

20.
和1972年加拿大蒙特利尔24届国际地质大会以来的历次大会一样,海洋地质学在28届国际地质大会上也占有显要的地位,展示了它自27届国际地质大会后四年,在世界各大海洋取得的许多重要成果.从本届大会有关海洋地质的内容与展览来看,海洋地质学向着两个方向发展,一是提高其资料的精度与可靠度,大量引进新技术,改善海洋调查与实验室的设备:另一是与其它学科交叉渗透、互相配合解决全球地球科学中的某些关键问题.一、技术的发展海洋地质学的最大待点是透过水层来研究海底地壳,它的发展取决于技术的进步.有关报告的中心主题是世界资源与环境,其中法国著名的全球板块构造学家勒皮勒教授的报告“海洋:新技术试验的新领域”,十分强调了“海洋地球科学的发展依赖于新技术的发展与应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