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城市地质灾害中的地下水环境效应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城市地质灾害的特点在于,地质灾害的萌发、发展和形成过程中人类活动起了非常重要的作用。以实例的形式,概要总结了中国城市发展过程中存在的地震、地裂缝,地面沉降、塌陷,水环境恶化,滑坡、崩塌、泥石流,流砂、管涌、软土变形等地质灾害问题;根据产生地质灾害的动力作用性质,对地质灾害进行了分类。详细探讨了城市地质灾害中地下水的环境效应。将地下水的作用形式分为物理作用、化学作用和生物作用等;地下水对地质灾害的环境效应分为、控制效应、辅助效应、次生效应等。提出了城市地质灾害研究中急需解决的,如地震预测预报、水流方程与沉降方程耦合、多尺度非均质中地下水流与溶质运移等几个关键理论问题。  相似文献   

2.
《四川地质学报》2008,28(2):F0003-F0003
走过46载风雨历程的总站。于2000年正式划归四川省国土资源厅成为直属公益性事业单位,主要负责编制和实施全省地质环境监测工作规划、计划,参与编制地质灾害、地下水、地质遗迹等地质环境资源规划。承担重大地质灾害的监测、调查研究、评价和防治工作,开展地质灾害预测预报工作,建立和完善全省突发性地质灾害的速报制度,推进和建立全省地质灾害“群测群防、群专结合”的监测网络体系。组织地下水、地质遗迹、矿山地质环境等地质环境资源的动态监测预报工作,防止地下水过量开采与污染,为全省国土资源管理服务。  相似文献   

3.
地下水降落漏斗是抽水井开采地下水必然产生的物理现象,在其不同的发展阶段与不同的工程地质和水文地质条件结合,会产生截然不同的环境地质问题或是地质灾害.从地下水降落漏斗发生、发展及产生的地质灾害可能性分析出发,按照形成时间、开采井数量、危害程度和发展趋势对地下水降落漏斗进行了分类,旨在帮助人们加深对地下水降落漏斗本质的认识和理解,有助于对地下水资源的科学管理.  相似文献   

4.
《地下水》2017,(4)
地下水是影响地表地质灾害最为重要的因素,对地下水在地质灾害中的作用进行评价、预测以及防治具有重要意义。本文对地下水的物理作用、化学作用及力学作用进行研究,重点对地下水在滑坡灾害和隧洞涌水灾害中的作用进行分析,结果发现,在高强度暴雨作用下,坡体稳定性将受到地下水的影响。当地表水不断入渗,坡体内部会存有连续性的地下水位现象,地层会受到大规模的顺层滑坡影响产生缓坡。而在隧道施工中,隧道涌水灾害产生的频率比较高,也是由于地下水流动性及水头压力过高导致。该研究结果对研究地质灾害对地下水的敏感程度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5.
地下水降落漏斗是抽水井开采地下水必然产生的物理现象,在其不同的发展阶段与不同的工程地质和水文地质条件结合,会产生截然不同的环境地质问题或是地质灾害.从地下水降落漏斗发生、发展及产生的地质灾害可能性分析出发,按照形成时间、开采井数量、危害程度和发展趋势对地下水降落漏斗进行了分类,旨在帮助人们加深对地下水降落漏斗本质的认识和理解,有助于对地下水资源的科学管理.  相似文献   

6.
山东西南部南四湖流域环境地质综合调查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下载免费PDF全文
本文论述了水体污染、矿山环境地质灾害、地下水环境异常、南四湖淤积、地球化学环境与地方病等环境地质问题,探讨了煤炭开采对南四湖湖容演变的积极影响。湖体及主要人湖河流污染严重;流域内煤炭资源开发引起的矿山环境地质灾害比较严重,地面塌陷面积达112.395km^2;各种固体废弃物积存总量6412.68万t;矿井排水对矿区地下水资源造成严重破坏。地方病以地氟病和克山病为主。在对流域内环境地质问题综合分析的基础上,提出了对流域环境地质问题的治理措施。  相似文献   

7.
沧州地处平原区,突发性地质灾害发育较少,但超采地下水引发严重地面沉降,地裂缝、软土触变和盐碱土地质灾害也较发育,沿海地带风暴潮和海岸蚀退地质灾害严重。在调查的基础上,分析这些地质灾害的形成原因,并提出相应的工程防治措施。  相似文献   

8.
德州市地质灾害与环境地质问题主要有地下水降薄漏斗、地面沉降、地面塌陷、地下水污染和地方病等,其发育除受地质、水文地质条件制约外,还与人为因素有关。本文对地质灾害的分布、危害程度和致灾因素做了分析,并提出了相应的防治对策。  相似文献   

9.
河北省沧州市地质灾害与地下水关系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文章主要对沧州市的地面沉降、地裂缝等地质灾害的发育特征进行了分析研究,论述了其与地下水的关系。得出深昙地下水水位降深70m可作专控制地面沉降发展的警戒水位降深,浅层地下水水位埋深7m可作为地裂缝多发的警戒水位埋深的结论。这专地质灾害监测工作相对滞后,而地下水水位监测系统相对完善的平原地区,如何控制地质灾害的发生、发展提供了一个可资借鉴的思路。  相似文献   

10.
《中国地质灾害与防治学报》(季刊 )是经原国家科委正式批准、反映地质灾害学科并向国内外公开发行的学术性刊物。由于贯彻了“双百”方针 ,理论与实践密切结合 ,充分运用地质灾害防治技术 ,重视办刊质量 ,因而受到同行的好评。欢迎广大科技人员和读者积极投稿。注意事项如下。1 征稿内容有关自然和人类工程活动诱发的崩塌、滑坡、泥石流、地面塌陷、地面沉降、地裂缝、地震、黄土湿陷、粘性土胀缩、冻土融陷、地下水污染、海水入侵、矿井突水、岩爆、瓦斯爆炸、水土流失、土地荒漠化、土地沙漠化、土壤盐渍化等地质灾害的发生、发展机制、…  相似文献   

11.
《中国地质灾害与防治学报》(季刊 )是经原国家科委正式批准、反映地质灾害学科并向国内外公开发行的学术性刊物。由于贯彻了“双百”方针 ,理论与实践密切结合 ,充分运用地质灾害防治技术 ,重视办刊质量 ,因而受到同行的好评。欢迎广大科技人员和读者积极投稿。注意事项如下。1 征稿内容有关自然和人类工程活动诱发的崩塌、滑坡、泥石流、地面塌陷、地面沉降、地裂缝、地震、黄土湿陷、粘性土胀缩、冻土融陷、地下水污染、海水入侵、矿井突水、岩爆、瓦斯爆炸、水土流失、土地荒漠化、土地沙漠化、土壤盐渍化等地质灾害的发生、发展机制、…  相似文献   

12.
《中国地质灾害与防治学报》(季刊)是经原国家科委正式批准、反映地质灾害学科并向国内外公开发行的学术性刊物。由于贯彻了“双百”方针,理论与实践密切结合,充分运用地质灾害防治技术,重视办刊质量,因而受到同行的好评。欢迎广大科技人员和读者积极投稿。注意事项如下。1征稿内容有关自然和人类工程活动诱发的崩塌、滑坡、泥石流、地面塌陷、地面沉降、地裂缝、地震、黄土湿陷、粘性土胀缩、冻土融陷、地下水污染、海水入侵、矿井突水、岩爆、瓦斯爆炸、水土流失、土地荒漠化、土地沙漠化、土壤盐渍化等地质灾害的发生、发展机制、规律、…  相似文献   

13.
正北京市水文地质工程地质大队(北京市地质环境监测总站)成立于1955年。主要业务范围包括:(1)北京市地下水位、水质和地面沉降的监测、评价、预报;(2)水文地质调查、地下水资源计算评价和地下水污染调查评价与防治;(3)工程地质调查和地质灾害危险性评估、地质灾害治理工程设计和监理;  相似文献   

14.
东北经济区地下水系统退化的环境效应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李景春  贾伟光  金洪涛 《地质与资源》2005,14(4):272-273,278
东北地区地下水系统的退化主要表现在区域性地下水水位下降和地下水系统自净能力的减弱,其环境效应主要表现在松辽平原西部荒漠化的加剧和东北中部经济带地下水水质的劣化及地面沉降等地质灾害.  相似文献   

15.
山东省地下水开发利用与保护方案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李瑜  王西文  吕红  马世方 《地下水》2009,31(6):50-52
根据地下水主导功能将山东省浅层地下水划分为集中式供水水源区、分散式开发利用区、生态脆弱区、地质灾害易发区、地下水水源涵养区、不宜开采区6类地下水功能区。按照地下水功能区的特点和水资源配置的需要,针对地下水开发中存在的问题,研究并提出分区分类地下水利用与保护方案,评估方案实施效果。对于科学指导地下水开发、利用、保护、治理、修复和加强地下水管理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6.
《地下水》2017,(2)
唐山市属地质灾害易发区,分布有盆地、山区、平原、海洋等地形地貌,近年随着矿产资源和地下水资源的超强度开发利用,加剧了地质灾害的发展。在各县(市)区1:5万地质灾害详细调查基础上,通过掌握的唐山市地质灾害现状,详细分析地质灾害成因与地质环境条件之间的紧密关系。针对唐山市崩塌、滑坡、泥石流、地面塌陷等主要地质灾害类型分别提出防治措施,以避免和减轻相应地质灾害的发生及造成的不必要损失。  相似文献   

17.
任东 《地下水》2012,34(5):47-48
在计算内官-香泉盆地地下水资源量以及多年地下水超采量的基础上,进一步推算了盆地年均地下水超采系数和年均泉水流量衰减率,从理论上证明内官-香泉盆地是中型地下水严重超采区,盆地地下水超采量的年际变化呈明显递增趋势。由于长期持续、过量开采地下水,导致本区域环境地质灾害日趋严重。  相似文献   

18.
王桢  高雪  高伯贤 《地下水》2014,(6):114-116
通过野外调查、原位试验、测试分析和综合分析等手段,进行地下水环境现状分析,预测和分析井田开采过程中对地下水环境可能造成的影响及由此引发的地质灾害,提出根据井田的实际情况,从控制可能产生污染的全过程、地下水监测和地下水污染应急措施等方面的防治措施。  相似文献   

19.
废弃矿山引起的环境地质灾害   总被引:16,自引:1,他引:15  
系统分析了国内外废弃矿山引起的地下水污染、地表水污染、地表塌陷及诱发邻近矿井突水等环境地质灾害特点,论述了废弃矿山与环境地质灾害之间存在的互馈链关系及废弃矿山因地下水位回弹所诱发环境地质灾害的机理,提出了研究和治理废弃矿山环境地质灾害的监测、监控及综合治理的技术思路。   相似文献   

20.
江苏省地质灾害与防治探讨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江苏省地质灾害类型除地震外,主要有地面沉降,滑坡,地下水水质恶化,地面塌陷等几种,地面沉降是因为长期过量开采地下水而引起,主要发生在苏州,无锡和常州,滑坡多为人类工程活动使土体稳定性遭到破坏所致,主要发生在南京和镇江地区;地下水水质恶化是因过量集中开采地下水所致,主要发生在苏州,无锡,常州,南通和徐州地区,地面塌陷是由矿区地下水疏干而造成,主要发生在铜山县,南京和徐州等地的煤矿采空区,江苏地质灾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