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朝阳沟岩体属含锡花岗岩体,文章以岩体中宝盖沟锡矿为典型矿床,从矿物成分、微量元素、稀土元素和成岩成矿时代等方面,论述了岩体的控矿作用及其找矿远景.  相似文献   

2.
硐子铅锌矿床位于华北板块北缘成矿带与大兴安岭南段成矿带的叠置区。矿床主要受近东西向断裂控制,属于中低温热液脉型矿床。主控矿断裂F1-1成矿前表现为压性特征,成矿期表现为左行张扭特征,在断裂带产状变陡、走向偏北地段含矿性较好。与矿脉空间分布关系密切的燕山早期花岗斑岩为成矿提供了热动力和含矿热液。矿石中方铅矿、黄铁矿单矿物δ34SCDT值为-4.8×10-3~1.4×10-3,接近陨石值,表明硫主要来源于岩浆,铅锌含量高的围岩安山岩、燕山早期闪长岩、花岗闪长岩和花岗斑岩可能提供了主要的成矿物质。根据矿物组合空间变化特点推测含矿热液在矿区内自西部深层向东部浅层运移。花岗斑岩体、地表及浅部蜂窝状硅质破碎带、铁锰帽可作为本区找矿的直接标志。  相似文献   

3.
高永伟 《甘肃地质》2013,22(4):58-62
甘肃岷县耳阳沟铅锌矿处于西成矿田西延地段,茶埠一沟脑里帚状构造撒开部位,铅锌矿体主要分布在耳阳沟背斜北东翼的中泥盆统榆树坪组地层中,主要岩性为硅化灰岩、板岩、钙质粉砂岩,矿体的顶底板围岩均为泥灰岩.矿体与围岩界限比较明显。矿床平均品位Pb+Zn为5.13%;伴生组分Ag、Cd等。文章通过探讨该矿床地质特征,从地质、化探等方面分析成矿条件,认为泥盆系是本区的矿源层;矿体赋存于NW向断裂蚀变带中,断裂为导矿、容矿构造,区内化探异常均与已知矿体相对应,是地质找矿的重要标志。区内围岩蚀变发育,也是重要的找矿标志。  相似文献   

4.
小西南岔富金铜矿床流体包裹体中子矿物特征及意义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运用显微镜和激光拉曼技术对小西南岔富金铜矿床北山矿段流体包裹体内的子晶矿物进行了鉴定。结果表明,其子晶矿物有硬石膏、石盐、钾盐以及黄铜矿等,这种特征反映该矿床的含矿流体为高盐、高氧化流体和还原流体,为进一步研究该矿床流体性质和矿床的成因提供了重要依据。  相似文献   

5.
邵武水尾银(金)矿贮存于中生代侏罗纪梨山组上段,受北东向断裂带中的裂隙及次级断裂控制明显。矿体总体呈脉状产出。通过对成矿地质条件、矿体特征、矿物成分、矿石结构、构造特征和控矿因素等分析研究,认为该矿属于破碎带蚀变岩型银(金)矿床。  相似文献   

6.
铀镭平衡系数是衡量铀镭平衡状态的重要参数,不仅反映矿体所处的地球化学环境以及铀与镭的贫化、富集、迁移状况,也影响铀矿床储量计算的准确性和可靠性。通过计算了向阳沟矿床铀镭平衡系数,探讨了铀镭平衡系数与铀含量的关系,得出了向阳沟处于氧化—还原过渡带、矿床总体偏铀的结论,为修正该区测井解释结果、确定矿体边界、估算铀矿资源量以及预测成矿有利地段提供了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7.
铀镭平衡系数是衡量铀镭平衡状态的重要参数,不仅反映矿体所处的地球化学环境以及铀与镭的贫化、富集、迁移状况,也影响铀矿床储量计算的准确性和可靠性。通过计算了向阳沟矿床铀镭平衡系数,探讨了铀镭平衡系数与铀含量的关系,得出了向阳沟处于氧化—还原过渡带、矿床总体偏铀的结论,为修正该区测井解释结果、确定矿体边界、估算铀矿资源量以及预测成矿有利地段提供了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8.
巩鑫 《地质与勘探》2020,56(1):49-58
云南维西大宝山铜矿区位于青藏高原东南缘,哀牢山-金沙江构造带西北部雪龙山成矿带中,是典型的中低温热液矿床。矿区主要包括望香台及滑石板矿段,根据矿床、矿体特征及详尽的镜下观察,将矿石类型划分为氧化矿、硫化矿及混合矿。氧化矿主要包括孔雀石及蓝铜矿,多分布在望香台矿段中浅部,是辉铜矿次生氧化富集作用的结果,出露形式多以混合矿产出;硫化矿主要包括辉铜矿及黄铜矿,且独立组成不同的矿物组合类型,分别为望香台矿段、滑石板矿段的主要矿石矿物。不同的矿石组合类型所含矿物种类、矿石结构构造不尽相同。通过对不同样品进行化学分析测试,发现在硫化矿辉铜矿等矿物组合中,Cu品位越高,相应Ag品位越高,存在一定的线性关系;而在硫化矿黄铜矿矿体中,Ag含量与Cu品位无相应关系;混合矿(辉铜矿、孔雀石及蓝铜矿)中此类关系更加显著。此外,辉铜矿、孔雀石、蓝铜矿单矿物矿石及混合矿矿石中含有硫砷铜银矿、深红银矿、雌黄及雄黄等伴生矿物,而黄铜矿中矿物种类较为单一。综合矿区地质特征、矿体分布特征、矿物组合类型认为,矿区中辉铜矿、孔雀石、蓝铜矿等组合类型为含银矿物的主要载体。  相似文献   

9.
以"矿床成矿系列"理论为指导,利用"矿床模型综合地质信息预测"方法分析提取石墨典型矿床预测要素,结合典型矿床及石墨成矿地质特征提取区域预测要素,建立了区域成矿模式及区域预测模型。在陆缘海相对稳定的沉积环境下沉积形成的古元古代荆山群陡崖组徐村段含碳碎屑岩-有机质黏土岩-镁质碳酸盐岩建造、古元古代晚期区内的高角闪岩-麻粒岩相的中—高级变质作用是区内晶质石墨矿床形成的必要条件。区域性褶皱构造的翼部、次级褶皱构造的核部及转折端附近,角闪石、透闪石、透辉石、石墨、黑云母矿物组合特征是石墨矿床成矿、赋矿的重要要素,陡崖组徐村段石墨黑云斜长片麻岩或石墨透辉变粒岩是石墨矿床的重要找矿标志。石墨赋矿层位的高极化率、低电阻率、低磁异常特征是石墨矿床存在的重要指示标志。按照赋矿变质建造分布范围,控矿构造展布方向及区内电性、重磁异常特征等综合因素圈定预测区平面及深部延伸边界。全区圈定预测区85个,其中A级14个,B级11个,C级60个,分区域、地段、深度、级别(类别)定量估算500 m以浅资源量,预测晶质石墨矿物量1亿多t。  相似文献   

10.
马红义 《地质与勘探》2023,59(3):557-569
合峪萤石矿矿集区是河南省萤石矿田相对最集中的地段。近年来,多个地勘单位对周边十多个萤石矿权在进行勘查,共提交CaF2矿物量1000万吨以上。本文从该区萤石矿的成矿地质背景、赋矿岩性特征、成矿构造特征分析入手,详细论述不同方向的构造对萤石矿体的控矿作用。研究认为NW向断裂为区域的主要控矿构造及容矿构造,占区域萤石矿资源量的80%,其次是NE向断裂在马丢矿区形成了规模巨大的萤石矿床,并对萤石矿体沿走向、倾向的赋存特征、矿石质量特征进行论述,指出断裂构造破碎带和合峪花岗岩基的出露区及其内外断裂构造破碎带中硅化、绢英岩化和玉髓化等蚀变特征是找矿的直接标志。通过对比鱼池岭钼矿床的矿床特征,初步总结了萤石矿成矿地质背景,为在该区开展萤石矿找矿指明靶区和方向。  相似文献   

11.
董亮琼  隋真龙  董国臣  潘彦宁  何勇 《地质通报》2014,33(12):1941-1948
为探究不同类型的萤石矿所反映的自然重砂矿物组合所携带的对各类型萤石矿的指示特征,统计了浙江、湖南、湖北、青海、广西、福建、安徽、新疆、甘肃、河北共计10个地区23个典型萤石矿床的自然重砂矿物报出情况,计算各重砂矿物报出率,分析得出热液型矿、后期热液型及热液充填型3种类型萤石矿床各自对应的自然重砂矿物组合和标型矿物组合。结果显示,各类型矿床自然重砂矿物组合既有相同之处也有显示各自的特点。因此,按照矿床类型建立的自然重砂矿物组合及其含量变化,对于新一轮的矿产资源勘查具有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12.
Analysis of Mineralization System and Prediction of New-Type Ore Deposits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The discovery of new- type ore deposits,a focus of themineral exploration community,is im portant to the solutionto the supply of m ineral resources in the 2 1st century. Thediscovery of a new- type ore deposit with great economic sig-nificance can often accelerate exploration and exploitation ofcertain ore species.For example,the discovery of the Jiaojia-type (tectonic altered rock type) gold ore depositand the Car-lin- type gold deposit in China has greatly increased gold re-serves of China…  相似文献   

13.
矿化剂元素硫(S)与成矿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矿化剂元素硫(S)是绝大多数有色金属矿床成矿矿物中必不可少的组成物质,其对矿床形成的直接控制作用不言而喻。在目前收集到的文献资料中,有关S的研究多集中在示踪成矿流体来源方面,而关于地质体中S初始富集及其在成矿过程中的活动特性对成矿的控制却少有涉及。本科研团队历经十余年,在40多个矿床上对矿化剂元素S与成矿进行了系统研究,结果发现,热液成因矿床均产出在富S地质体中,地质体中S的富集与赋矿围岩同期形成,而且伴生有成矿元素的富集,构成初始矿源,奠定成矿物质基础。热液活动期间,初始矿源中矿化剂元素S及成矿元素发生活化、迁移和再富集,是控制成矿的直接因素。青海野马泉铁多金属矿研究结果证实,试验区灰岩中S的富集与灰岩同期形成,同时伴生有Pb、Zn、Ag、Cu等富集,构成矿源层。后期热液作用主导矿源层中S与成矿元素活化、迁移和再富集是成矿的必要条件,矿源层的沉积环境具有其特殊性。此项研究成果对矿床形成机制研究和矿床地球化学勘查均具有借鉴价值。  相似文献   

14.
对贵州威宁沉积型赤铁矿石进行了工艺矿物学研究,重点研究了该矿石的矿物组成、主要矿物嵌布特征和主要含铁矿物赤铁矿的单体解离情况。研究表明,该矿石属于低磷、低硫、微细粒嵌布的赤铁矿石;矿石中主要铁矿物以赤铁矿为主,其次为磁铁矿和褐铁矿,主要脉石矿物以石英为主,其次为绿泥石、云母、高岭石等粘土矿物;赤铁矿嵌布粒度极细,平均粒度0.015mm,且赤铁矿与脉石矿物嵌布关系复杂。本研究为该矿石的开发利用提供基础资料。  相似文献   

15.
紫金山铜金矿床地质地球化学特征   总被引:20,自引:5,他引:20       下载免费PDF全文
张江 《地质与勘探》2001,37(2):17-22
紫金山铜金矿床具有“上金下铜”的垂直分带特征,近矿围岩存在一套中低温热液蚀变,金矿与强硅化关系密切,铜矿与硅化一明矾石化关系密切,下部伴生金的铜矿床属岩浆期后中低温高硫热液型矿床,上部金矿床属岩浆期后中低温-低温高硫热液-氧化次生富集叠加型矿床。  相似文献   

16.
中国超大型矿床的若干统计特征   总被引:7,自引:1,他引:7  
中国是世界上矿产资源丰富的国家之一,具有形成超大型矿床的优越地质条件。作者以全国权威性的矿产储量信息和最新的矿产勘查资料为基础,提出了适合我国国情的超大型矿床储量规模划分标准,对我国48种主要矿产的198个超大型矿床进行了全面的统计分析。文中从超大型矿床储量与矿产地之间的数量关系的角度,讨论了不同矿产的储量集中程度和富集能力,就我国超大型矿床对矿床类型的选择性及其时空分布规律等问题进行了讨论,并提出了新的认识。  相似文献   

17.
福泉磨坊磷块岩矿床是贵州瓮福磷矿的八大矿段之一.主要磷矿层赋存于晚震旦系上统陡山沱组上部,有砂砾状、致密状、团块状及条带状几种矿石类型。矿体厚度品位沿倾向均有线性变化规律;矿体间存在一有相当规模的无矿带,矿石露头局部见磷质叠层石;矿石中磷酸盐矿物以胶磷矿,伴生矿物以白云石为主;碘呈分散状态赋存于磷酸盐矿物中;矿体氧化带深度17~75m,浅部矿石质量优良。矿床成因类型属生物化学沉积的磷酸盐矿床。  相似文献   

18.
山东省金矿床成矿系列及成矿规律   总被引:10,自引:0,他引:10  
以矿床成矿系列理论为指导,选择山东矿业大省中具有重要经济地位的金矿床作为主要研究对象,分析矿产资源潜力和危机形势,通过区域成矿背景的研究,了解地层、构造、岩浆岩对成矿的“捐赠作用”,指出了地层含矿、构造控矿、岩浆致矿的作用,并紧紧地将地壳运动演化与矿产形成联系起来。分析了矿床成因,详细划分了矿床类型。总结了山东金矿床成矿规律,建立了成矿系列。  相似文献   

19.
地质力学矿田构造的进展与前景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余佳 《地质与勘探》2012,48(1):102-109
[摘 要]地质力学矿田构造研究秉承李四光教授构造体系的理论和方法,研究地质构造对成矿区带、矿田、矿床及与成矿有关的岩层、岩体、脉体的形成、改造、分布的控制规律和内在作用机理,实现矿产资源找寻和勘查突破,这是矿田构造研究的基本任务。本文归纳总结了地质力学矿田构造在内生矿产资源方面所取得的成就和进展,指出了地质力学矿田构造预期的发展前景和发展方向,该门学科将在指导矿产资源调查评价和勘探开发中,为国家矿产资源的寻找和勘查作出重要贡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