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09 毫秒
1.
地质模型的建立,地质思维的正确运用已成为引导地质学前进的两个关键环节。本文以构造地质学领域中近年来的研究成果为基础,探讨了与空间和时间有关的地质思维问题。指出:一个地质现象的观察,一定要结合高一级尺度和低一级尺度的综合研究,才能得出既有形成机制、又有组合规律的全面结论;一个构造形迹,一定要尽力区分出不同的递进变形阶段,以提供以时间为坐标的演化序列。文末,笔者提供了两个研究实例,一个用小构造分析论证区域构造演化,一个据叠加变形原理,把研究对象区分成不同的区段和亚域。  相似文献   

2.
通过大量的节理测量与分析,对研究区的构造形态进行了深入的调查研究,系统总结了研究区的构造特征,恢复了研究区的古构造期次及古构造应力场特征,并对现代构造应力场进行了分析与研究,为下一步煤层气勘探开发提供了可靠的地质依据和有效的指导,探讨了现代构造应力场对煤层含气性的影响。  相似文献   

3.
平衡剖面的制作流程及其地质意义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平衡剖面技术是地质思维和计算机技术的结晶,使对断层构造的研究提高到定量阶段,其依据是在垂直构造走向的剖面上,地层长度和面积(2D)或体积(3D)是均衡的。在此原理基础上利用数学手段对盆地的构造发育史进行正演和反演模拟,直观地再现地下构造的原始几何形态,迅速提供地震剖面的构造解释方案,并对解释结果进行检验(不平衡的剖面其解释一般有问题),为深刻认识构造发育史、分析油气运移及聚集规律提供依据,提高了工作效率。其结果也为盆地模拟、油藏模拟、定量计算构造伸缩量等地质研究打下了坚实的基础[1]。  相似文献   

4.
在多属性决策中,决策者的风险偏好在很大程度上影响决策结果.根据区间直觉模糊数的特点和多属性决策的特征,引进风险偏好因子并构建基于风险偏好的区间直觉模糊得分函数,研究其性质及排序规则;结合区间直觉模糊加权平均算子,建立基于风险偏好的区间直觉模糊多属性决策方法.算例结果表明:该方法能够很好地体现决策者的风险态度,具有实用性和有效性.  相似文献   

5.
珠江口盆地YZ气田群位于陆架边缘区域,气藏埋深大于3 000 m,构造研究面临水深变化大、表层低速泥岩厚度变化大、小范围浅层气等多种因素影响的问题,气藏顶界深度精细预测难度大,给气田开发方案实施带来风险。针对该问题提出一种处理解释一体化的研究思路: 首先,沿目的层及其上部地震反射标志层横向加密拾取地震速度谱,提高速度分析的精度;其次,利用已钻井合成地震记录标定后的速度对地震速度进行宏观校正,消除井震速度系统误差,应用校正后的速度进行时深转换,得到初始深度构造;通过相关性分析法明确井点处剩余误差的主要来源,以相关性趋势面为约束,结合井点剩余误差编辑误差网格以校正初始深度构造。最后,通过校正井点残差得到较高精度的深度构造。气田开发的实践表明,该方法预测的构造深度和开发井实钻深度的误差由原来的10~40 m降至10 m以内,成功提高了目标区构造预测精度,有效指导了该区开发井的设计和实施,降低了气田开发的风险。因此,对于类似地质条件下油气田,其构造精细研究不单是唯数据驱动的速度分析及偏移成像,认清构造影响因素并予以消除也是关键。   相似文献   

6.
信任关系的不确定性是信任评估和可信赖性预测的最大挑战,针对该问题,将具有良好语义表述和推理能力的直觉模糊理论用于描述信任关系的不确定性,提出一种基于直觉模糊推理的信任评估方法。首先,确定了基于直觉模糊推理进行信任等级评估的基本原理,选取了主体提供服务的能力、请求服务的数量、传播速度、评价和关注度等5个分析模式;然后对这5个模式进行归一量化和模糊化,建立直觉模糊推理规则,进行信任等级推理。实验结果表明,该方法能够比较准确的评估出主体的信任等级,与专家经验基本吻合。  相似文献   

7.
低幅构造油藏是文昌X油田的主要油藏类型,目的层段ZJ1_2L油组的储层厚度自东向西逐渐减薄至小于地震资料极限分辨率,随着该油田开发的深入,[JP2]低幅薄层构造是否落实制约着该油田的开发实施效果。根据该区块的地质地球物理特点及已钻井的得失,总结提出了分区构造落实法、基于标准层的井控外推构造图法及时差校正法。通过实例分析,误差量减少了80%,水平段钻遇率提高了40%,利用上述方法,有效落实了低幅局部构造,降低了开发实施风险,对于类似地区的低幅构造研究具有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8.
关于西部大开发的哲学思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运用哲学思维从八个方面探讨了西部大开发面临的重大认识和决策问题,旨在西部人民中唤起艰苦奋斗的创业精神,要把西部大开发的立足点建立在主要依靠中国人自己的基础上。  相似文献   

9.
研究地层、沉积建造是实体、是基础,构造变动是动力、是实质,构造控制建造,建造反映构造。一个地质构造区所形成的岩石组合和沉积建造应该基本相同或类似,构造变动所形成的变动形迹亦应该一致和可以追索得到。本着这个基本点出发认为:在地层研究工作中,不论采用何种手段和研究方法获得的任何论据必须符合于上述基本点。否则,就有必要检查和重新认识论据的可靠性和信赖程度。笔者根据以上思维方法,综合前人资料,结合实际工作,对豫西及豫陕、豫晋交界的中、上元古界,作了划分和对比。  相似文献   

10.
2000年是新旧世纪交替之年,是完成"九五"计划和本世纪末奋斗目标的最后一年,也是全面推进地矿行政管理,促进矿业经济可持续发展的重要一年.高邮市地矿局新年伊始在制定地矿管理各项工作安排中,注重把握全局,服务全局,找准本职与全局的结合点,迅速理清工作思路:以邓小平理论和党的基本路线为指导,认真贯彻党的十五大、中央人口、资源、环境工作座谈会精神,认真贯彻实施矿产资源法律法规,并根据新形势下矿业活动的新特点,通过依法行政,加强监督管理,改善服务质量,切实转变矿政管理的思维方式,树立矿政管理新思维:从传统的行政管理思维方式向以现代市场经济为特征的思维方式转变;从重开发,轻保护向开发与保护并重的思维方式转变;从重资源开发,轻环境保护向资源开发与环境保护协调发展的思维方式转变.  相似文献   

11.
通过对正理庄油田火成岩圈闭形成条件、油藏成因等分析研究,确定出该区有四种火成岩遮挡的成藏类型;应用构造地质剖面图、火成岩底面构造图和砂层顶面与底面构造图等,圈定出火成岩遮挡的圈闭范围,并结合电测、试油试采与开发动态等资料,确定出火成岩遮挡油藏含油范围,计算了石油地质储量。  相似文献   

12.
靖安油田北东区局部构造与石油富集关系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鄂尔多斯盆地的形成演化进入第四阶段时,靖安油田北东部发育了延长组和延安组沉积,它们是主力产油层.区内石油产层的局部构造主要分为岩性差异压实作用所形成的局部性隆起;古地形突起上覆地层形成的披覆构造;由差异升降作用造成,但相对较少且不易与前两类区分.区内的局部构造与石油开发关系密切,直接影响油井产量.  相似文献   

13.
在深层致密砂岩气藏勘探开发中,有效地预测高产量富集带,尤其是预测裂缝发育带已成为目前十分重要的课题。本文详述了主要利用地震资料提取各种信息,应用三维相干分析、P波方位各向异性分析、构造形变分析、构造应力场反演、地层倾角计算等技术,综合预测了须二段气藏裂缝发育及油气富集带,为该气藏的进一步勘探开发部署提供了物探依据。  相似文献   

14.
东风金矿床位于玲珑金矿田内,受招(远)-平(度)断裂下盘次级构造控制。中浅部多以石英脉型为主,深部已渐变为蚀变岩型金矿。该文在系统收集、分析以往矿区勘查开发资料基础上,运用井中激电、测井和构造叠加晕研究,首次建立了东风金矿床构造叠加晕理想模式图,圈定物化探异常区。并利用钻孔对少量异常区进行验证,结果表明物化探异常区与实际见矿位置较吻合,预示该区深部具有较大的找矿潜力。  相似文献   

15.
济宁煤田为鲁西地区的主要煤田之一,岱庄井田位于济宁煤田的中北部,总体呈向SE倾斜的单斜断块构造。岱庄井田内构造以断裂为主,NE向、近SN向和NW向3组断层互相交叉、切割,致使煤层错动,影响工作面和巷道的布置,造成煤炭资源的损失。该文通过对已有地质资料的分析研究,提出在今后生产过程中应采取探、采结合的方式查明断层的构造特征,以达到充分合理开发煤炭资源的目的。  相似文献   

16.
本文依据地震地质、地球物理、第四纪地质和构造地貌等资料,参照目前可以接受的应力-荷载模型、热扩散模型和非对称扩张模型,较详细地论述了江汉洞庭盆地(JDB)的构造演化历史、主要活动断裂的新构造变形与地震活动的相关特征,尝试性地预测未来强震危险程度,并提出若干抗震防灾的对策,目的在于为JDB的长远开发规划、生命线和重要城市的抗震减灾提供基础资料。  相似文献   

17.
中拐地区石炭系火山岩储层性能受到不同期次构造裂缝控制,裂缝对油气的富集及产能具有重要影 响,研 究 构 造 裂 缝发育特征、形成期次及渗流特征将为有效评价与开发有利储层提供依据。该区主要发育高角度缝和斜交缝,裂缝发育方位包括近EW 向(270°±10°)、NW 向(300°±15°)、NE向(45°±15°)和SN(0°±10°)。利用裂缝充填物成分及切割关系、裂缝充填物包裹体测温和岩石声发射试验等研究结果,结合构造演化历史,认为该区构造裂缝至少可以划 分 为4期:第1期构造裂缝形成于海西构造运动中期,充填物为细粒方解石及绿泥石,包裹体均一温度为75~82℃;古构造应力值为49.6 MPa;第2期构造裂缝形成于海西构造运动晚期,充填物为石膏,包裹体均一温度为92~97℃,古构造应力值为39.9 MPa;第3期构造裂缝形成于印支构造运 动期,充填物主要为较粗粒方解石,包裹体均一温度为106~112℃,古构造应力值为34.1 MPa;第4期构造裂缝形成于燕山构造 运动期,该期裂缝几乎未充填,古构造应力值为26.5MPa。受现今应力场的影响,近 EW 向裂缝的张开度大、渗透率高,是布置开发井网时优先考虑的方向,随着油田开发,不同组系裂缝渗透性的动态变化各不相同,要及时进行相应的井网调整。   相似文献   

18.
应用构造-层序地层分析的思维,通过构造格架与地层格架的关联分析,对南堡凹陷东营组沉积充填样式与过程、控制要素进行了综合研究。通过沉降史分析,并结合区域构造演化特征,古近纪可划分为4个次级构造幕。凹陷内断裂发育,同沉积断裂及其时空配置关系对凹陷内结构和沉积体系类型及其展布起着重要的控制作用。控凹断裂直接控制了局部构造带的可容纳空间变化和古地貌形态,从而形成不同的沉积展布特征。高柳断层是南堡凹陷内最为重要的二级断裂,其活动始于Es1沉积时期,在东营组沉积时期活动最为强烈。在东营组沉积时期,高柳断层将凹陷分为南、北两个独立的沉积系统,尤其在Ed3沉积期其强烈的翘倾作用使高柳地区成为一个孤立的湖盆,直接影响到了高柳地区的沉积充填。根据东营组沉积时期同沉积断裂组合样式划分出4种断裂坡折带:断崖型、断坡型、同向断阶型和反向断阶型,为研究南堡凹陷东营组同沉积断裂对沉积格局的控制作用提供了有利的指导,具有重要的石油地质意义。  相似文献   

19.
本文以舞阳凹陷的地层沉积特征为基础,探讨了凹陷的构造形态和湖盆的发生、发展与消亡及盐矿的形成。进一步论述了含盐层的矿化特征,并提出今后勘探开发的意见。  相似文献   

20.
论述了山西省平定县下南茹紫砂陶土矿的赋矿层位、地层特征和矿床成因,以及矿体规模、形态、矿石结构构造、物理化学性能,对矿石的工业应用性能及产品开发方向进行了分析,提出了同类矿床勘查及开发的必要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