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8 毫秒
1.
"银祥"牌大黄鱼慢沉饲料养殖大黄鱼试验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陈振禄  王玮玮  苏永裕 《台湾海峡》2001,20(Z1):112-114
本文报告了用"银祥"牌大黄鱼慢沉饲料和鲜活饲料进行为期50d的大黄鱼(Pseudosciaenacrocea)养殖对比试验.结果表明,慢沉型颗粒饲料较适合大黄鱼的摄食习性和营养需求,有较低的饵料系数(1.62),较高的存活率,降低了饲养成本,减轻了对水质的污染,明显地提高了大黄鱼网箱养殖的经济与生态效益.  相似文献   

2.
"海马"牌配合饲料喂养大黄鱼的试验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张蕉南  陈金翠 《台湾海峡》2001,20(Z1):115-118
本文笔者于2000年5月17日至7月5日在霞浦海区网箱养殖大黄鱼中,进行"海马"牌配合饲料(按不同比例搭配小杂鱼)喂养大黄鱼试验.结果表明在相同的管理和养殖条件下,10%幼鱼粉搭配90%小杂鱼、50%幼鱼粉搭配50%小杂鱼、膨化饲料搭配小杂鱼在提高大黄鱼的生长速度、存活率和降低养殖成本方面均优于单一使用小杂鱼.  相似文献   

3.
温彩霞  林宗宇 《台湾海峡》2001,20(Z1):60-62
利用组织病理、微生物、血液电解质、寄生虫检查方法对欧鳗"狂奔病"进行分析,发现无论是淡水养殖还是海水网箱养殖,病鳗的组织病理变化基本一致,鳃、肠破坏较为明显,肝、脾、肾、心均有不同程度的充血.从微生物学的分析来看,病毒的检出率并不高,形态也不一致,细菌和寄生虫的感染多样化.病鳗的血液电解质检查结果较为一致,主要以氯离子降低为主,下降幅度在30%~50%之间.由此认为本病不象是病毒、细菌和寄生虫所致.  相似文献   

4.
"868"菌粉作饲料添加剂提高甲鱼免疫力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0.5%量添加"868"菌粉作甲鱼饲料添加剂,喂养3个月,用甲醛灭活的嗜水气假单胞菌免疫后,观察甲鱼抗体产生和中性白细胞吞噬能力的变化情况.结果表明,"868"菌粉可促进甲鱼抗体产生,且甲鱼白细胞吞噬率提高了4.1%,吞噬指数提高了8.4%.  相似文献   

5.
本文报告了"合信"牌欧鳗配合饲料精养缓长型欧鳗的试验.结果表明,试验组的平均饲料效率为48.11%,比对照组提高了10.71%;欧鳗的存活率达99.9%,且有较好的肉质,符合出口烤鳗的要求.  相似文献   

6.
温彩霞  郑小宏  高其文 《台湾海峡》2001,20(Z1):169-171
用不同浓度的无机氮,以水浴和注射两种方法对正常欧鳗进行攻击,抽取其心脏血液测定电解质的变化,结果所有实验组的血氯离子均比正常组的低,下降幅度为20%~35%,"狂奔病"症欧鳗的血氯离子也比正常鱼的下降了20%~45%.警示欧鳗配合饲料蛋白质效率(PER)和给饲技术管理的重要性.  相似文献   

7.
紫红笛鲷的养殖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紫红笛鲷(Lutianus argeatimacutatus)也称红细,属笛鲷科、笛鲷属。分布于印度洋和太平洋中部及西部,我国产于南海及东海南部。80年代末,台湾人工繁殖紫红笛鲷取得成功。海水网箱养殖紫红笛鲷也相应开展。但大陆对紫红笛鲷的池塘养殖尚未见完整报道。作者1987年曾从海南省文昌市冯家湾引进天然紫红笛鲷鱼苗进行海水网箱养殖,取得初步成功后,1992~1993年将其进行池塘集约化养殖,并于1993年在国内首次将其驯化到淡水池塘集约化养殖,取得了较好效果。现将几年来的研究结果报告如下。1材…  相似文献   

8.
采用线粒体(mtDNA)控制区序列分析方法,进行了条石鲷养殖群体(F1代和F2代)与野生群体的遗传变异比较研究.结果表明:在长度为484bp的mtDNA控制区片段中,条石鲷养殖群体F1代单倍型多样度水平(h=0.955±0.047)略低于野生群体(h=1.000±0.034),却显著高于养殖F2代群体(h=0.797±0.070);条石鲷野生群体(π=0.021±0.012)、养殖群体F1代(π=0.018士0.010)和养殖群体F2代(π=0.014±0.008)的核苷酸多样度水平呈现明显的递减趋势;核苷酸不配对分布和两两序列相比较碱基差异结果显示条石鲷野生群体、养殖群体F1代和养殖群体F2代也呈现明显的递减趋势.分子方差分析(AMOVA)、两两群体相比较的ΦsT和确切P检验结果皆显示条石鲷养殖群体F1代和F2代与野生群体存在显著的遗传分化.单倍型最小跨度分析和NJ系统分析结果均未检测到显著的谱系结构.  相似文献   

9.
紫红笛鲷遗传多样性的AFLP分析   总被引:21,自引:1,他引:21  
针对广东、海南省4个不同地方(阳江、湛江、榆林、琼海)网箱养殖的紫红笛鲷(Lutjanus argentimaculatus)群体和在三亚采集的野生紫红笛鲷群体,利用AFLP分子标记技术分析我国南方养殖的紫红笛鲷的遗传多态性。最适合的AFLP引物组合是E AGC/M CAA,扩增出的AFLP特征位点为107,养殖样品扩增出的AFLP的带数在5474之间,野生样品扩增出的AFLP的带数为63,4个养殖点紫红笛鲷的多态性标记百分率都超过了40.00%,呈现一定程度的遗传多样性。总的来讲,4个养殖地的紫红笛鲷群体之间的遗传距离差异较小,但与野生群体的遗传距离相对较大,UPGMA聚类分析明显将养殖群体与野生群体分开,表明紫红笛鲷养殖群体已经与野生群体存在一定程度的遗传隔阂。  相似文献   

10.
采用放射免疫分析法测定了养殖与野生黑鲷Sparus macroccephalus、花尾胡椒鲷Plectorhynchus cinctus、军曹鱼Rachycentron canadum、青鲈Nibea japonica、白鲳Pampus argenteus5种湛江海域常见养殖鱼类肌肉中生长激素、雌二醇、孕酮、睾酮及绒毛膜促性腺激素的含量。结果表明,同一种激素含量依鱼种类的不同而有差异。5种激素在5种养殖与野生鱼类中的含量是,生长激素以养殖与野生青鲈最高,雌二醇以养殖黑鲷、野生军曹鱼最高,孕酮以养殖与野生军曹鱼最高,睾酮以养殖与野生白鲳最高,绒毛膜促性腺激素以养殖青鲈、野生花尾胡椒鲷最高。同一种激素含量在同种的养殖与野生鱼类中有显著差异(p<0.01),养殖黑鲷肌肉中5种激素含量分别是野生黑鲷的6.94、4.01、2.81、2.42、2.99倍;养殖花尾胡椒鲷分别是野生花尾胡椒鲷的5.68、2.51、2.15、2.13、1.93倍;养殖军曹鱼分别是野生军曹鱼的46.11、1.71、1.63、5.50、2.91倍;养殖青鲈分别是野生青鲈的6.60、2.75、2.83、3.58、5.38倍;养殖白鲳分别是野生白鲳的2.55、2.67、2.49、2.52、2.70倍。实验结果提示,放射免疫分析法可作为检测水产品中激素含量的有效手段。  相似文献   

11.
光周期是鱼类季节性繁殖最可靠的环境信号。红鳍东方鲀(Takifugu rubripes)是一种春季产卵鱼类, 具有非常高的经济价值。为了探究光周期调控对红鳍东方鲀成熟产卵时间的影响, 在循环水养殖条件下开展了本研究。将90尾亲鱼随机分配至加速组和自然组。自然组亲鱼在3月产卵, 而加速组亲鱼在1月产卵, 最早产卵时间提前约2个月。结果表明, 加速光周期季节变化速率能够促进红鳍东方鲀性腺成熟。光周期调控方法能够应用于红鳍东方鲀全年繁殖调控。  相似文献   

12.
池塘循环水养殖与人工湿地相组合,是将养殖生产与净化养殖废水并举的新思路,研究该组合系统中氮、磷物质的源-汇作用,对系统工艺参数的设置具有指导意义。本文研究了在复合垂直潜流人工湿地-池塘循环水养殖系统中氮、磷生源要素的流向与收支,并通过氮、磷收支评价人工湿地对池塘尾水净化效果。研究表明:在5个月的试验周期内,饲料投入是该养殖系统氮、磷收入最主要的途径,分别占总收入的65.61%和81.44%,其次是水体中带入的氮、磷。在试验初期,由于养殖生物与湿地植物的生物量较小,因此其对系统的氮、磷收入部分贡献较小。沉积物蓄积是氮、磷最主要的支出途径,占总支出氮、磷的比例为28.60%和42.23%;其次为养殖生物的收获,占总支出氮、磷的26.05%和30.77%;人工湿地植物与基质蓄积的氮、磷占总支出的15.81%和16.11%;通过池塘底泥渗漏损失的氮、磷较少。人工湿地对氨氮、总氮、总磷的去除率分别为33.72%~66.32%、36.35%~72.40%、44.69%~57.32%,且氨氮与总氮的去除率受温度影响显著。研究结果表明:人工湿地对池塘尾水有显著的净化效果,可通过植物收割、基质移除等方式去除系统内未被有效利用的氮、磷,减少池塘内源性氮、磷的蓄积。人工湿地-池塘循环水养殖模式具有良好的生态效益,是一种绿色、可持续的养殖模式。  相似文献   

13.
池养乌苏里拟鲿雌雄鱼生长及周年性激素与性腺发育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乌苏里拟鲿(Pseudobagrus ussuriensis)的种质资源保护和商品鱼养殖正在我国悄然兴起。本文首次研究了乌苏里拟鲿雌、雄鱼在池塘养殖条件下的生长规律以及性成熟鱼周年性腺发育与性激素变化特性。研究结果表明,乌苏里拟鲿随着年龄的增长,雌鱼和雄鱼之间的体质量、体长差异逐渐明显,雌鱼体长与体质量的关系式为:W=0.182 5L1.964 6(R2=0.944 5);雄鱼体长与体质量的关系式为:W=0.188 1L2.0059(R2=0.961 8)。在12月份(2龄鱼)至翌年10月份(3龄鱼)期间,雌、雄鱼丰满度呈下降趋势,成熟度、血清雌二醇(E2)和睾酮(T)水平均呈先升高后下降的变化规律。雌鱼的E2和T在5月份达到最高值,分别为(1 624.23±331.4)pg/mL和(1 320.85±279.12)pg/mL;雄鱼的E2在5月份达到最高值(323.17±147.36)pg/mL,而T的最高值则出现在4月份,为(758.33±100.47)pg/mL。雌、雄鱼性腺发育和成熟度基本同步,从外观和组织学观察对性腺的分期显示,2龄乌苏里拟鲿在12月份的精巢和卵巢已发育至第Ⅲ期,在次年6月份均达到第Ⅴ期。  相似文献   

14.
Abstract

Plankton includes the primary producers and consumers that are critical for healthy ecosystem function in the marine realm. My objective was to identify the major contributions of the Leigh Marine Laboratory to our broader understanding of planktonic assemblages. Significant contributions were made prior to 1990 on the ecology of larval fishes. From the 1990s the focus changed to the sensory biology of larval invertebrates and fishes, with a strong emphasis given to the role of reef sound in attracting potential settlers. Both early and post 1980s research has been highly influential in a paradigm shift away from passively drifting larvae that have little control over their fate. Important contributions have also been made on the dynamics of nutrient–phytoplankton interactions, larval development and aquaculture. Opportunities abound for future research on the dynamics of planktonic assemblages in shelf waters and in changing seas.  相似文献   

15.
孔雀石绿的代谢机理及生物毒性研究进展   总被引:30,自引:0,他引:30  
孔雀石绿(Malachite green,MG)是1种三苯甲烷类工业染料,曾广泛用于治疗水产动物的水霉病、烂鳃病、寄生虫病等,但由于具有高毒、高残留、“三致”等毒性性质,许多国家禁止其在经济鱼类(观赏鱼除外)的养殖过程中使用,成为药物残留监控的主要内容之一。本文对孔雀石绿的化学性质、代谢规律及机理、生物毒性等研究现状进行了综述,旨在为药残的监控工作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16.
本研究构建了生态位互补的凡纳滨对虾(Litopenaeus vannamei)、黄鳍鲷(Sparus latus)、鲻鱼(Mugil cephalus)、腺带刺沙蚕(Neanthes glandicincta)和细基江蓠(Gracilaria tenuistipitata)的生态养殖模式。结果表明,腺带刺沙蚕和细基江蓠...  相似文献   

17.
循环水养殖系统具有节水、省地、环保等优点,目前在国内外水产养殖中得到广泛应用,养殖过程中水质的动态变化反映鱼类养殖生长环境状况,氮磷收支规律反馈养殖系统是否具有高效性,二者可评估特定养殖生物在特定养殖条件下的养殖效果。为了了解循环水养殖系统水质变化与氮磷收支规律,通过对不同生长阶段(一龄与二龄)红鳍东方鲀循环水养殖系统的水质、鱼体及饲料中氮、磷的定期采样,计算氮、磷的输入与输出量,比较了系统水质变化与氮磷收支规律。结果显示,一龄和二龄的红鳍东方鲀养殖系统分别在投喂后2、4、10、14 h和2、4、14、18 h出现营养盐浓度高值点,建议针对处于不同生长阶段的红鳍东方鲀养殖系统需对不同时间段进行水质重点监测,主成分分析表明亚硝酸盐氮和硝酸盐氮参数可作为红鳍东方鲀循环水养殖水质的指示因子。一龄和二龄的红鳍东方鲀养殖系统中用于鱼体生长发育的氮元素分别占总输出的25.16%和28.41%,用于鱼体生长发育的磷元素分别占总输出的47.37%和51.66%,二龄的红鳍东方鲀养殖系统与一龄养殖系统的氮磷吸收率相比有显著性提高(P<0.05)。实际生产中可通过增加二龄红鳍东方鲀专用饲料蛋白质与磷...  相似文献   

18.
大黄鱼是我国近海主要的经济鱼类之一。为促进我国大黄鱼产业的可持续发展,文章从产业集聚的角度研究大黄鱼产业的发展规律,采用区位熵和空间基尼系数方法测度2011—2020年大黄鱼养殖产业和捕捞产业的集聚水平。研究结果表明:根据空间基尼系数的测算结果,大黄鱼养殖产业的集聚水平高于其捕捞产业;福建大黄鱼养殖产业的集聚水平相对于浙江和广东而言最高,但呈现下降趋势,浙江大黄鱼养殖产业的集聚水平呈现上升趋势,目前已高于全国平均水平,广东大黄鱼养殖产业的集聚水平较低且基本维持稳定;大黄鱼捕捞产量较少,产业集聚水平相对不高,主要集中在辽宁、广东和海南,其中辽宁大黄鱼捕捞产业的区位熵呈现下降趋势,广东整体呈现上升趋势,海南基本维持稳定,福建、山东、江苏、浙江和上海等捕捞区域的产业集聚水平较低。基于研究结果并结合实地调研情况提出3点建议:加强大黄鱼养殖和加工等技术研究;政府完善并实施相关渔业法规,增加对养殖户的培训,提升大黄鱼品质;保护大黄鱼种质资源。  相似文献   

19.
作者于1983~1984年在普陀朱家尖和定海北蝉大成对虾养殖场调查时,发现虾池内基础饵料生物优势种有4种,主要敌害生物(鱼类)为23种。试验证明,用鱼藤精(1×10~(-6))杀灭敌害生物效果很好,而对对虾无不良影响。  相似文献   

20.
本文对筏式养鲍的海区条件、苗种饵料选择、病害防治、养殖技术及管理措施等方面进行了初步研究。本实验共筏养10万头鲍鱼,经三年养成,成活率达80%以上,年亩纯益达四万元,明显高于其他海水养殖品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