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87 毫秒
1.
总结肖长江教授治疗颈心综合征的经验。肖教授认为阳气不足是本病的发病之本,基于阳气具有荣养形神的生理功能,结合颈心综合征郁痹并发的临床特点,从外邪易侵致筋脉不通则痛与筋脉失养致不荣则痛两方面,论述阳气不足导致颈心综合征痹痛的病机;从五脏阳虚导致神失所养论述颈心综合征郁证的产生。治疗上,肖教授采用“温、通、宣、动”内外同治,动静结合之法,振发激活机体阳气,实现形神共养,促进颈心综合征的康复。  相似文献   

2.
介绍肖长江教授基于“阳主阴从”理论论治心脏神经症的经验。肖教授认为,心脏神经症的发病除肝郁脾虚、心肾不交等病机外,亦与阳虚密切相关,心阳不足、肾阳亏损、脾阳耗伤、肝阳被郁均会引起心脏神经症。阳气是推动人体生命活动、维持人体生长发育之根本,同时又可固护肌表、防御外邪,使阳气不伤、百病不作,故肖教授基于“阳主阴从”理论构建“药物扶阳”“动则生阳”“乐则生阳”“善则生阳”的治疗模式,提出应从药物、运动、情绪以及心态方面治疗心脏神经症。并附验案1则,以资佐证。  相似文献   

3.
介绍肖长江教授从心脾论治扩张型心肌病的经验。肖教授认为,本病以正气虚弱为本,邪毒、血瘀、痰浊为标,强调心、脾病变在本病中起着关键作用。一者脾虚运化无力,痰湿内生,二者心失所养,主血无力,两者相兼,气血瘀滞,痰浊内蕴,心脉痹阻,发为本病。临证分早、中、后三期论治,分别予银翘散加减、生脉散加减、四逆汤合参附龙牡汤治之。同时运用自创“语言疗法”疏导情志;建议素食,以免肥甘厚味损害脾胃;鼓励适当运动,以助心、脾等脏腑阳气的生发。并附验案1则,以资佐证。  相似文献   

4.
从扶阳理论及内阳外阴的本体结构角度出发,对“春夏养阳,秋冬养阴”的句意及内涵进行新的阐述与探讨。笔者认为,人体阴阳二气中阳气起主导作用,且阴阳二气在人体的结构为阳在内,阴在外。因此,“春夏养阳,秋冬养阴”的深层含义应是春夏之时,要顺自然阳气生长之势,养护人体阳气;秋冬则顺自然阴气收藏之性,调护人体阴气。但笔者认为秋冬调养人体阴气的真正目的是固藏人体阳气,“藏阳”就是“秋冬养阴”的进一步明确,重视调护阳气才是“春夏养阳,秋冬养阴”之真实含义,也是《内经》重阳思想的反映。  相似文献   

5.
介绍唐涛教授治疗新型冠状病毒感染后综合征(简称“新冠后综合征”)的经验。唐教授认为新型冠状病毒感染多为寒湿伤阳所致,引发以肺、脾为主要受累脏腑的功能、气机紊乱,从而诱发大气下陷,并强调脾、肺阳气的固护和升发,以及中医药的早期正确干预对新冠后综合征防治的重要性。附验案1则,以资佐证。  相似文献   

6.
介绍李心沁运用综合疗法治疗焦虑症经验。李教授认为素体阳虚为本病发病基础,脾胃虚弱、神失所养、气机失衡乃病机关键所在,病位在心、肝、脾,继而提出“阳为神之母,神为阳之用”“阳不足则鬼神扰之”“治疗当以脾为重”等理论;治疗上遵循扶阳健脾、理气调神的治则,采用针刺调气、安神,运用中药从阳入手,以扶阳之弱、开阳之路、益阳之源,并配合隔药灸脐、督灸等方法综合治疗焦虑症,并附验案1则,以资佐证。  相似文献   

7.
总结王清海教授应用血脉理论论治动脉粥样硬化的经验。王老认为气血不和、痰浊郁滞、气虚血瘀等致脉道不通,心阳气不足,无以鼓动营血,加之痰浊留滞血脉,血脉凝滞,故气血不通是为动脉粥样硬化的病机。其根据病因辨证,多从“血脉”论治,强调从血脉论治亦需分清病机演变,不可一味活血化瘀。其根据“病在脉,调之血;病在血,调之络”的理论,自拟心绞痛方治疗本病。方中以水蛭、红花、丹参活血通脉,党参、黄芪等益气健脾,充养后天气血,陈皮、瓜蒌、茯苓化痰,更有点睛之笔——桂枝温阳通脉。该方虽为治疗胸痹验方,但全身血脉相通,故对不同脏腑血脉疾病亦有良好疗效。  相似文献   

8.
介绍肖四旺教授运用温肾助阳法治疗腰痹的经验。肖教授崇尚《内经》“温肾助阳”理论,认为本病以肾阳不足为本,气滞血瘀为标,当以温肾助阳为治法,温补肾阳,行气活血,临床自拟温肾宣痹汤治疗,并随症灵活加减,临床疗效显著。  相似文献   

9.
介绍樊瑞红教授治疗缓慢性心律失常的经验。缓慢性心律失常属中医学“胸痹迟脉症”范畴。樊教授认为,本病为心肾阳气不足,不能温煦周身脏腑血脉所致,因此,寒凝心脉、脉络不畅为本病病机,治疗以温补心肾阳气、固表通卫为原则,可取得较好的临床效果。并附验案1则,以资佐证。  相似文献   

10.
介绍肖长江教授从肝脾肾论治微血管性心绞痛(MVA)的经验。肖教授认为,MVA多与情志相关,其病位在心,涉及肝脾肾,临床辨证应以“心”为中心,脏腑辨证为主体,气血津液辨证为补充。肖教授坚持采用“双心”医学治疗模式,建立“国学病房”,倡导学习中国优秀传统文化,丰富患者精神世界。并将“语言疗法”与药物治疗相结合,疏导患者情绪,达到身心同治的目的。同时肖教授还注重饮食、运动的综合调摄,建立“素食病房”,改变患者饮食习惯,并教患者其自创的“拍膻中、拍百会、小鸟飞”等养生保健运动,临床疗效显著。  相似文献   

11.
介绍吕哲教授治疗失眠的经验。吕教授认为失眠总的病机为“心神被扰,阳不入阴”,辨证分虚实两端,实则为阳盛,火热伤神,常见于肝郁化火、痰火扰心证;虚则为阴血不足,虚热扰乱心神,常见于心肝血虚、肝肾阴虚之证。临床治疗以补虚泻实,调整阴阳,辨证求本与安神治标并举,疗效颇佳。附验案1则,以资佐证。  相似文献   

12.
总结王诚喜教授基于“扶阳”理论治疗慢性肺系病的临床经验。王教授认为,本病初期多以邪气入侵为先,继而邪干脏腑,气机宣降失衡,生痰生湿,结瘀化火。邪气久稽,则伤正气,致肺脾肾三脏亏虚,终成正虚邪恋之候。王教授善于运用“扶阳”理论治疗慢性肺系病证属虚寒者,并创立了扶阳三法(运脾阳、温肺阳、助肾阳),自制了补肺固元膏、补肺利气丸、冬病夏治丸等以温补为法的方药。这些方药应用于慢性肺系病的临床治疗,取得了良好的效果。  相似文献   

13.
总结陈新宇教授治疗围生期心肌病的临床经验。陈教授认为,妊娠妇女素体阳气不足为围生期心肌病发病之主因,在阳气不足的基础上,或生瘀血、痰浊、水湿、癥瘕之邪。治疗上,陈教授主张以温补阳气为根本,再辨证施以化瘀、祛浊、利湿、消癥之法,收效较好。  相似文献   

14.
介绍潘敏求教授治疗恶性肿瘤骨转移癌痛(BCP)的临证经验。潘教授认为BCP以阳虚寒凝证居多,其基于《黄帝内经》阴阳理论,形成对于本病“阳化不足,阴成太过”的基本病机观,临床上常使用“桂枝-连翘”药对代替阳和汤治疗,寒温并用,去性存用,达到调和阴阳、内驱癌毒止痛的目的。在临证施治中,强调结合三焦生理及阳气化生宣发等特性,补阳温阳无忘通阳运阳,同时注重阴阳互根互用,阴阳调和之度,阴平阳密之要。  相似文献   

15.
介绍肖长江教授从肝脾肾论治高血压伴焦虑状态的经验。肖教授认为高血压伴焦虑状态为肝、脾、肾共同病变引起,其病机为肝郁失达、脾虚失运、肾虚失养,病性虚实错杂多变,以脏腑气血阴阳之变为本,风、火、痰、瘀为标,临床从肝脾肾辨证论治,治以清肝泻火、疏肝健脾、补益肝肾,兼以解郁安神为法。此外在辨证治疗的基础上,肖教授还强调注重情志疏导、身心同治,饮食调摄、运动强身,首创“心理话疗”及“拍百会”“敲膻中”“小鸟飞”等系列保健养生操,积极倡导以素食为主的低盐低脂饮食方式,以达综合调摄身心的目的,临床疗效显著。  相似文献   

16.
介绍王敏主任医师基于“阳气者,精则养神”治疗中风后肢体麻木的经验。王师认为,中风后患者窍闭神匿,神机失用,阳气潜藏,营卫不运,内生痰瘀,发为麻木。“阳气者,精则养神”,故通过调摄机体阳气,涵养神气,以促进肢体麻木的恢复。王师基于上述理论,通过针刺头部激发脑中阳气,养元神之府;针刺背部穴位,激发督脉与五脏俞穴阳气,养五脏之神;针刺四末穴位,激发四末及体内阳气,养四末之神,从而促进患者麻木的恢复。  相似文献   

17.
目的:基于以方测证总结国医大师刘祖贻治疗脑梗死后遗症期的证素及用药规律。方法:采用SPSS 25.0软件,通过“以方测证”的方法将方药功效形成的不同证素以聚类分析方法研究证素分布规律,并采用关联规则分析、频数分析方法,分别探究证素分布与症状、处方用药之间的关系。结果: 排前6位的证素依次为肾虚、血瘀、气虚、阳虚、痰浊、肝风。4种证型为阳气亏虚证(3.0%),肾虚血瘀证(68.0%),肾虚血瘀、阳气不足证(17.0%),肾虚血瘀、风痰阻络证(12.0%)。肢体活动不利、肢体麻木、肢体疼痛、头昏、肢体乏力、头痛、畏寒、言语障碍、汗出、早醒、心慌、胸闷、耳鸣等症状与4种证型密切相关。用药方面,排前10位的中药为枸杞子、丹参、黄芪、山楂、葛根、制首乌、淫羊藿、地龙、石菖蒲、川芎、郁金。结论:刘老辨治脑梗死后遗症期的基本病机为肾虚血瘀、阳气亏虚,基本治法为补肾温阳、益气活血,体现了其辨治此病“脑髓阳生阴长”“气阳主用”“治肾为本、气阳主用;经脉通达,脑髓得养”的学术思想。  相似文献   

18.
介绍蒋益兰教授基于祛瘀生新法论治肿瘤相关性贫血(CRA)的经验。蒋教授认为本病病机为正气亏虚、因虚致实,患者机体常处于“瘀、毒、虚”状态,应以“祛瘀生新”为治疗大法,通过活血祛瘀纠正机体之“瘀”,解毒祛瘀制约机体之“毒”,常用补气升阳、健脾益肾、益气生血为法以改善机体之“虚”;使瘀血得去,新血得生,常可取得较好疗效。并附验案1则,以资佐证。  相似文献   

19.
介绍杜武勋教授多年运用五脏生克制化辨证模式治疗冠心病的临床经验。五脏生克制化辨证模式是杜教授多年潜心研究五运六气所创立的一种辨证模式,该辨证模式以五运六气理论为基础,结合患者出生、发病、就诊等关键时间点综合分析其脏腑盛衰及发病倾向,进而对临床提供指导。五脏之间因生、克、复的关系而紧密联系,一脏有病必累及他脏,故临证治疗冠心病除应考虑“心”外,还应考虑与心有关的其他脏腑,并综合分析病机,顾及整体平衡,以提高临床疗效。并举验案1则,以资佐证。  相似文献   

20.
介绍张烨教授运用角药治疗卵巢早衰(POF)的临证经验,阐释POF的病机特点及药物配伍特点。张教授提出POF以肾精亏虚为主要病机,与心肝脾三脏密切相关,其补益肾精的治法特点贯穿疾病始终,常用“熟地黄-黄精-山茱萸”补益肾精而生血,“党参-白术-山药”健补脾胃,使运化有源,“香附-丹参-当归”活血化瘀,“香附-柴胡-川芎”疏肝行气以调冲任,“酸枣仁-远志-首乌藤”养心安神,运用角药配伍逐个击破,共奏补肾调经之效。从其机出发设5组角药并附验案1则,以供参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