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17 毫秒
1.
本文系统介绍了我国沙漠铁路修筑的经验。主要包括有四个方面的内容:(1)铁路沙害的概况、类型及形成原因。(2)沙漠地区铁路勘测要点、利用各种有利地形选择线路方案和有关平剖面设计方面的问题。(3)路基本体设计及其防护、路基两侧工程防护措施和固沙造林。(4)沙漠铁路施工养护的注意事项。这些经验经过较长时间的实践考验,已纳入铁路工程技术规范和铁路工程地质勘测规范中,并取得了较好的经济效益。  相似文献   

2.
塔里木沙漠公路不同固沙体系的性能和成本比较   总被引:9,自引:4,他引:9  
建立固沙体系是保障塔里木沙漠公路畅通的首要条件。通过比较塔里木沙漠公路不同沙体系的性能和成本后认为,尽管采用植物固沙的成本比采用机械固沙或化学固沙的成本高1-3倍,但植物固沙体系的固沙性能、防护年限要远优于机械固沙体系和化学固沙体系;在塔里木沙漠公路固沙工程中,机械固沙应作为一种临时性的、辅助性的固沙手段,植物固沙(栽植灌木固沙带)适于作为塔里木沙漠公路永久的固沙体系,化学固沙在塔里木沙漠公路的边坡固沙及零断面处固沙有较好的应用背景。  相似文献   

3.
青藏铁路错那湖段沙害防治措施研究   总被引:5,自引:4,他引:1  
通过分析青藏铁路错那湖段气候特征、地质地貌、植被、沙丘分布及特征的基础上,分析了该地段铁路沙害的类型与成因,并对近年来在青藏铁路错那湖段采用的固沙和阻沙工程防沙措施进行了评价。从工程性价比、风沙流成因和防护效果的综合角度出发,提出了采用尼龙网沙障、混凝土沙障、活动板挡沙栅栏、截沙沟等阻沙措施和卵(碎)石覆盖沙面、覆膜沙袋沙障等固沙措施以及植物措施相结合防沙措施的建议,这种防沙体系的结构配置对该地段铁路沙害防治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对青藏高原其他地区的铁路、公路防沙也有一定的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4.
流沙是我国沙漠化主要成因之一。本文简要回顾了我国北方沙漠及受沙漠化影响的干旱半干旱地区为保护交通线路而采取的固沙措施和技术,包括工程措施、化学措施和生物措施,主要介绍了这些措施和技术的类型及特点,以及近60年间(1950–2010年)其在不同地区不同交通线路中的应用,包括包兰线、塔里木沙漠公路和青藏铁路沿线的防风固沙。工程措施,如建挡风墙和铺设沙障,在沙漠交通线的防风固沙中非常有效。化学措施因成本高和对环境可能造成的污染风险而应用并不普遍。生物措施比工程和化学措施成本更高,但因其效果好且防护持续时间长而得到推崇。在一些地方,几种措施组合的固沙效果更好。工程措施对沙面的固定以及有条件的地方用地下水或河水灌溉有助于旱生植物的早期定植。本文最后指出了固沙措施和技术的局限性以及未来研究方向。本文对解决蒙古高原受沙漠和沙漠化影响的干旱和半干旱地区与"一带一路"倡议相关的基础设施建设的生态环境问题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5.
流沙是我国沙漠化主要成因之一。本文简要回顾了我国北方沙漠及受沙漠化影响的干旱半干旱地区为保护交通线路而采取的固沙措施和技术,包括工程措施、化学措施和生物措施,主要介绍了这些措施和技术的类型及特点,以及近60年间(1950–2010年)其在不同地区不同交通线路中的应用,包括包兰线、塔里木沙漠公路和青藏铁路沿线的防风固沙。工程措施,如建挡风墙和铺设沙障,在沙漠交通线的防风固沙中非常有效。化学措施因成本高和对环境可能造成的污染风险而应用并不普遍。生物措施比工程和化学措施成本更高,但因其效果好且防护持续时间长而得到推崇。在一些地方,几种措施组合的固沙效果更好。工程措施对沙面的固定以及有条件的地方用地下水或河水灌溉有助于旱生植物的早期定植。本文最后指出了固沙措施和技术的局限性以及未来研究方向。本文对解决蒙古高原受沙漠和沙漠化影响的干旱和半干旱地区与"一带一路"倡议相关的基础设施建设的生态环境问题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6.
新疆策勒县绿洲外围固沙植物带的建设   总被引:3,自引:1,他引:3  
刘铭庭 《中国沙漠》1994,14(2):75-77
沙漠绿洲为沙漠环绕,风沙危害严重。通过封育、造林、引洪灌溉等措施在绿洲外围建立植物固沙带,可有效地降低绿洲内部风速、减少输沙量和空气含尘量;同时也可取得可观的经济效益。  相似文献   

7.
吉兰泰盐湖沙害综合治理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吉兰泰盐场1983年开始运用生物、工程等各项综合沙漠治理技术措施,在流沙危害严重地区建立防护林体系,总结出了适地适树,片状、带状配置,形成乔、灌、草有机结合的防护林带。并对人工林采取喷灌措施提高造林成活率和促进林木及林下植被生长;此外,还配合工程固沙措施修筑1×1m ̄2、1×2m ̄2网格状粘土沙障提高防风沙效果。  相似文献   

8.
通过对河北坝上沙地植被的调查和固沙造林植物种的引种栽植试验,指出适于坝上沙地固沙造林的植物种有9种。适应性强的有褐沙蒿、山竹子两个乡土植物种和华北落叶松、樟子松、沙棘、黄柳;适应性中等的有小叶锦鸡儿、沙柳、花棒;适应性弱的有沙地柏、紫穗槐。  相似文献   

9.
河北坝上风蚀沙化地区固沙造林植物种的选择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通过对河北坝上沙地植被的调查和固沙造林植物种的引种栽植试验,指出适于坝上沙地固沙造林的植物种有9种。适应性强的有褐沙蒿、山竹子两个乡土植物种和华北落叶松、樟子松、沙棘、黄柳;适应性中等的有小叶锦鸡儿、沙柳、花棒;适应性弱的有沙地柏、紫穗槐。  相似文献   

10.
河西走廊50a治沙措施应用中出现的问题及未来思路   总被引:9,自引:1,他引:8  
常兆丰  刘虎俊 《中国沙漠》2001,21(Z1):87-91
河西走廊的防沙治沙在我国西北沙区具有一定的代表性。50a的防沙治沙也是对所采用治沙措施的检验。50a来河西走廊沙区采用的治沙措施主要有植物治沙、机械沙障固沙、封沙育草、机械沙障与栽植灌木相结合以及营造沙区护田林网等。治沙措施的应用在实践中表现出来的问题主要是:①植物治沙的适用范围不清,提取地下水造林成为生态环境继续恶化的因素之一;②造林密度过大,导致人工固沙植被大面积衰败死亡;③机械沙障的应用受到限制;④封沙育草的预期结果不明,实际应用存在盲目性;⑤措施的选用和措施之间的搭配凭借主观经验,其功能得不到充分发挥;⑥打井开荒大量提取地下水,是治沙进一步生态环境退两步的最主要因素。解决上述问题的根本出路是综合治沙。综合治沙是防沙治沙的唯一正确之路,是今后治沙科技进步的突破口。  相似文献   

11.
近地表风沙对植物及植被的影响综述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赵存玉  姚正毅  薛娴 《中国沙漠》2014,34(5):1307-1312
风沙活动是干旱和半干旱地区,尤其是沙漠和沙漠化地区的重要地表营力过程之一。文章就有关近地表风沙对沙地植物及植被的影响与沙生植物及植被对风沙生境的生态适应对策和响应研究进行了归纳总结,指出了需要进一步加强的研究方向、内容,旨在为进一步深入开展相关研究提供参考与借鉴,为干旱,半干旱沙区植被恢复与重建中防风固沙植物种选择、合理配置、沙区植物资源合理利用与管理提供科技支撑。  相似文献   

12.
柔韧性概念在沙生植物中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植物柔韧性是沙生植物抗风蚀的重要影响因子,柔韧性的研究可对风蚀治理措施的选取及沙地风蚀方程的建立提供一些理论依据。回顾和总结国内外植物柔韧性的研究现状,提出沙生刚性植物和柔性植物的概念,指出现在研究中的不足和今后的研究方向即植物柔韧性的量化测定,柔性植物及刚性植物作用机理,柔性植物与刚性植物的划分和界定,以及植物柔韧性在风洞中的模拟。  相似文献   

13.
贺宇  丁国栋  汪晓峰  李家国  肖萌 《中国沙漠》2013,33(6):1711-1716
通过室内试验研究了土壤水分和沙埋深度对4种沙生植物种子萌发和出苗的影响。结果表明:草本雾冰藜(Bassia dasyphylla)种子萌发和幼苗出土喜好水分,水分含量越高,种子发芽率越高;半灌木黑沙蒿(Artemisia ordosica)、灌木沙冬青(Ammopiptanthus mongolicus)和沙棘(Hippophae rhamnoides)种子在含水量为15%~20%的土壤中发芽率高,干旱或水分含量过高会导致种子发芽率降低。沙埋深度显著影响种子的萌发和出苗,雾冰藜种子在无沙埋时发芽率最高,黑沙蒿适宜沙埋深度为0.5 cm,沙冬青和沙棘适宜沙埋深度1.0 cm。  相似文献   

14.
为掌握临哈铁路沿线风沙防护措施的防护效果,优化布设方案,选择临哈铁路K217、K585、K745及其支线天策线K16典型防沙工程区,采用样带同步观测法和测钎法,测定了每个区域的阻风效率和积沙量特征.结果表明:由铁路外侧向内侧,防沙工程对风的抑制效应逐渐增强.1.5 m高沙障积沙带、2.5 m深路堑、10 m和16 m高...  相似文献   

15.
红砂和珍珠的生理生态特性随其生长的环境条件而变化;长期生长在一起的红砂和珍珠其生理生态特性具明显的差异,两者适应逆境的机制亦不相同。红砂和珍珠作为超旱生植物,其生理生态学特性明显区别于其他沙生植物;生长在山前地带的红砂和珍珠,可以在极低的水势条件下保证其生命活动,低的水势可能与渗透调节物质(如大量的脯氨酸)的存在有关,这类物质增加了植物的吸水能力;红砂和珍珠的光抑制程度较其他沙生植物要高得多,且光抑制的产生已对两种灌木光合色素产生了破坏,然而在条件稍好的早晚光抑制可得到恢复。  相似文献   

16.
浑善达克沙地的土地沙漠化过程研究   总被引:18,自引:13,他引:5  
刘树林  王涛 《中国沙漠》2007,27(5):719-724
借助TM/ETM+影像和GIS平台,采用实地考察与野外实验和室内分析整理相结合的办法,对浑善达克沙地土地沙漠化过程进行了初步研究。结果表明,过去50 a来,浑善达克沙地经历了强烈的沙漠化发展。位于沙地中部正蓝旗的沙漠化土地从1987年的5 593.8 km2发展到2000年的6 015.3 km2,发展速率为32.4 km2·a-1。2000年紧急启动的风沙源治理工程,一定程度改善了当地沙漠化发展态势,2005年正蓝旗共有沙漠化土地5 950.4 km2,有约330.7 km2的严重沙漠化土地得到了控制和逆转。其他大部分沙漠化土地虽有不同程度改善,但5 a的时间里尚未发生质的变化。沙漠化过程是原生植被逐步被沙生植被和沙生先锋植被取代的过程;同时也是土壤粗化、贫瘠化和空间重新分布过程。随着土地沙漠化程度的加剧,起沙风速降低,输沙强度增大,沙地近地表表现出相对高风能环境。沙漠化过程以固定沙丘活化为主,主要有发育“马蹄形”风蚀洼地、“鱼钩”型沙丘和“串珠状”风蚀槽三种沙丘活化形式,最终导致景观支离破碎、不少地区出现了流沙连片的现象。同时,农田开垦引起土壤风蚀的危险,也不容忽视。  相似文献   

17.
试验选择在甘肃省武威市民勤县绿洲外缘与沙漠交接地带,以退化的人工梭梭林和天然白刺灌丛为受试植物,辅以滴灌措施,应用多功能高分子植物固沙种草剂进行沙生植物复壮试验研究。结果显示,白刺和梭梭施用试剂的抗旱、保水效果都很显著,尤其在白刺上的使用效果更好;滴灌施用试剂时,梭梭单梢干重平均值、最大新梢长平均值、最小新梢长平均值和最大新梢径平均值,滴灌施用试剂时均比滴灌对照、无滴灌对照和无滴灌试剂高得多;白刺灌丛高、径和冠幅增大,其中,滴灌试剂处理相对滴灌对照处理和免灌对照处理冠幅增长率分别为42.4%和174.4%。可见,该试剂不仅有利于保持林下土壤水分、有效提高其抗旱能力,而且还能够促使植物快速生长,对退化植被有很强的恢复能力。  相似文献   

18.
Reaumuria soongorica and Salsola passerina have significant differences in ecophysiological characteristics, which change with the environmental variations. Although they live together for a long period of time, their adaptive mechanisms to environmental stresses are very different. As two extreme xerophytes, Reaumuria soongorica and Salsola passerina differ significantly from other psammophytes in ecophysiological characteristics; they can survive in lower water potential, and can even grow in piedmont areas. Low water potential may be related to the existence of osmosis-regulating substance, such as praline, which can strengthen the capacity of water absorption. Compared to other psammophytes, Reaumuria soongorica and Salsola passerina have a higher degree of photo-inhibition under the same condition, and the photo-inhibition can lead to destruction of the photosynthetic pigment, nevertheless, this photo-inhibition can be repaired under suitable conditions in the morning and evening.  相似文献   

19.
朱恭  王万鹏  李正平 《中国沙漠》2006,26(4):612-618
采用对比试验,研究了红砂(Reamuria songarica (Pall.))大田容器育苗的容器选择、种子处理、覆土厚度、覆盖保护和灌水方式等措施对出苗率、成苗率和容器苗质量的影响。结果表明:红砂适宜的育苗容器为底部多孔的大规格容器,适宜的覆土厚度为0.3~0.6 cm,覆盖材料的适宜遮光率应控制在60%以下;以遮光率60%的遮荫网为例,适宜的覆盖时间为20~30 d左右;细质地的河沙表面覆盖是较好的覆盖方式。育苗容器和覆盖方式对幼苗质量有显著影响。覆土厚度和覆盖时间对出苗率和成苗率均有显著影响;覆盖方式仅对出苗率有显著影响;种子处理和灌水方式对出苗率、成苗率均无显著影响,但从生产的经济实用性及容器苗质量方面综合评价,种子机械处理和漫灌+喷灌灌水方式更符合生产推广要求。  相似文献   

20.
新疆S214(考干-米兰,考米线)公路位于库鲁克塔格沙漠东南缘,穿越台特玛湖干涸湖盆。由于该区气候干旱,风力强劲,沙源丰富,流动沙丘广布且快速移动,风沙危害对公路运输构成严重威胁。通过对风沙环境和风沙危害定位观测和土壤水盐特征系统调查,确定了风沙危害极为严重的公路区段,提出了合理的风沙防护措施及防沙体系结构。结果表明:该区具有明显的单风向风况,主要盛行ENE和NE风,偶有反向风沙活动,起沙风频率、输沙势、输沙率极高,属于高能-大比率风能环境;受土壤水分、盐分含量影响,地表紧实度差异较大,部分地段为极疏松的沙层,部分地段为紧实的盐壳;S214公路风沙危害防护区段为K4+900~K18+200,设计建造的阻-固-输相结合的机械-植物复合防沙体系,防沙效果明显,保障了道路安全运营。这一强风沙、高盐区公路防沙体系建设模式可为类似环境地区工程防沙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