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37 毫秒
1.
金川铜镍硫化物矿床岩浆通道型矿体地质地球化学特征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田毓龙  包国忠  汤中立  王玉山 《地质学报》2009,83(10):1515-1525
金川铜镍硫化物矿床6行富铜(铂族)矿体曾因Cu、Pt、Pd等含量明显高于相邻其它矿体而被认为是岩浆期后热液叠加作用的产物,研究发现,空间上该矿体受断层构造控制,在矿石组构、矿物组成和硫同位素组成方面与相邻岩浆融离型1号矿体一致,显示了该矿体岩浆成矿作用的特征。在元素地球化学方面,6行富铜(铂族)矿体的Cu、Ni、Pt、Pd含量及Cu/Ni比值明显高于1号主矿体,而Os、Ir、Rh、Ru却明显低于后者,同时,前者相对富含LREE,轻、重稀土分异程度高于后者。根据硫化物结晶分异过程中金属元素分配规律及稀土元素特征,阐明了6行富铜(铂族)矿体为岩浆通道型矿体,是岩浆硫化物晚期结晶的产物。矿区中西部存在的Cu、Ni、Pt、Pd、Au等含量高,而Os、Ir、Rh、Ru含量低的部位,是寻找岩浆通道型矿体的有利部位。  相似文献   

2.
陕西太白金矿含金角砾岩中铂族元素特征   总被引:1,自引:2,他引:1  
采用硫镍火法试金(NiS-FA)结合电感耦合等离子质谱(ICP-MS)分析了太白金矿硫化物和含金角砾岩中铂族元素的含量,结果显示,与秦岭地区八卦庙相比铂族元素含量较高,而低于原始地幔,其中铂(Pt)、钯(Pd)、钌(Ru)富集,并结合前人研究资料对铂族元素的来源和迁移机制进行探讨。铂族元素可能受深源的影响,IPGE(Ir、Os、Ru)可能主要以硫化物形式存在而PPGE(Rh、Pt、Pd)可能主要以单质存在。  相似文献   

3.
煎茶岭硫化镍矿床的铂族元素地球化学特征及其意义   总被引:8,自引:2,他引:8  
采用ICP-MS分析方法对煎茶岭硫化镍矿床岩石及矿石的铂族元素地球化学研究表明,煎茶岭矿床蛇纹岩的Cu/Pd值低于原生地幔岩浆的Cu/Pd值,说明岩浆熔离作用较弱,其Au/Pd值反映存在后期变质热液成矿作用镍矿石的Pd/Ir比值变化较小,指示其多数矿石属于岩浆型,尽管岩浆活动弱,但以岩浆成矿作用为主。该硫化镍矿床的铂族元素特征参数(Pt/(Pt Pd)、(Pt Pd)/(Ru Ir Os)、Pd/Ir及Cu/(Ni Cu)等)具有过渡特征,这与其处于过渡的构造环境、特殊的岩浆性质和复杂的成矿作用有关煎茶岭镍矿床成矿过程中有壳源物质的混染,整体上岩、矿石铂族元素含量较低,这与其岩浆熔离作用弱,PGE成矿作用不发育等因素有关  相似文献   

4.
铂族元素(简称PGE,包括Pt、Pd、Rh、Ru、Ir、Os)的地球化学性质独特,为强烈亲硫的元素,其中,IPGE(Ir,Ru,Os)是高温矿物(橄榄石、尖晶石、铬铁矿等)的相容元素,PPGE(Pt,Pd,Rh)是强不相容元素.  相似文献   

5.
为探讨贵州下寒武统黑色岩系中铂族元素物质来源及钼-镍、钒多金属形成的沉积环境与成矿作用,在钼-镍、钒多金属层及其顶底页岩、底部硅质岩中采集样品测试分析。通过对样品中金、铂族元素含量(质量分数)及其地球化学特征值研究,结果表明:黑色岩系中金及铂族元素含量显示协同变化特征;Pd富集,Ru、Ir亏损明显,Pt、Rh、Os基本持平或略有变化;样品的原始地幔标准值标准化模式配分曲线从Os、Ru、Rh、Ir、Pt到Pd大致呈“W”型,配分曲线略呈左倾,总体上呈现w(Pd)>w(Pt)>w(Os)>w(Rh)>w(Ru)>w(Ir)的变化关系;黑色岩系铂族元素来源与正常海水及海底热水喷流作用关系密切,地外来源可能性极小;黑色岩系钼-镍、钒多金属层中铂族元素的富集存在单独成矿作用或成矿作用的叠加,而且在钒多金属层内局部存在分层或条带分异。  相似文献   

6.
黔西玄武岩铂、钯地球化学特征与存在状态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来雅文  陈博  肖国拾  常平 《世界地质》2007,26(3):304-308
黔西玄武岩中铂族元素丰度较高,其含量变化顺序为Pt〉Pd〉Ru〉Ir〉Rh,表现为Pt、Pd富集,而Os、Ir、Ru、Rh亏损,说明在地幔熔融形成玄武岩的过程中,铂族元素已发生了明显的分异。在分析黔西玄武岩中Pt、Pd岩石载体所处的大地构造背景、含铂(族)矿床的可能类型和岩石化学特征与Pt、Pd可能存在状态的关系的基础上,研究了黔西玄武岩中Pt、Pd存在状态。结果表明,其状态分属硫化物态.金属互化物态、类质同像亲石态和吸附态,且各状态丰度值依次减少。  相似文献   

7.
来自蛇绿岩地幔的硫(砷)化物矿物组合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近来在西藏雅鲁藏布江蛇绿岩带的罗布莎蛇绿岩块的地幔豆荚状铬铁矿中发现一个包括金刚石、柯石英、自然元素、合金、氧化物以及硫(砷)化物组成的地幔矿物群。该矿物群的硫(砷)化物具有特殊化学成分并呈包裹体分布在贱金属(BM)和铂族元素(PGE)或它们的合金中,大量化学成分分析得知它们主要由下列元素组成:S、As、Te、Fe、Ni、Co、Cu、Pt、Pd、Ru、Rh、Os、Ir、Mn和Ti。根据化学成分可辨别出约30种硫(砷)化物矿物:FeS、NiS、(Ni,Fe)S、Fe3S2、Ni3S2、(Ru,Os,Ir)S2、Rh7As3、Rh5Ni(Cu)As4、Pd4Rh3As3、Pd8As2、Pd3TeAs、Pd7Te3、RuAs、PtAs2、Ni4Rh3As3、Rh(As,S)2、(Rh,Ir)(As,S)2、Ir(As,S)2、MnS、Ti7S3、Ti7N3、Rh3.5Se3.5CuS2、RhS、Ir2S3、(Ir,Cu)2、S3(Co,Ni,Fe)2(As,S)3、(Ir,Pt)(As,S)2、Ru3(As,S)7以及(BM)x(PGE)yS10-(x y)等,其中包括已定名和未定名的矿物。由于矿物粒度小(<25μm),缺乏X射线分析资料,有待进一步研究。  相似文献   

8.
祁连山拉水峡铜镍硫化物矿床矿物学、地球化学及成因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谢燮 《地质与勘探》2014,50(4):617-629
拉水峡中型铜镍矿床几乎全岩矿化。矿石矿物学、矿床地球化学的研究表明,矿石中金属硫化物以紫硫镍铁矿、黄铁矿、黄铜矿为主,热液作用使原生硫化物组合发生了改变,低温热液特征的元素As、Se、Ag、Te富集; 矿石中Ni含量远高于Cu含量,不同类型矿石均属轻稀土富集型,反映了相同的岩浆成因,部分熔融来源特点。热液改造致使块状矿石中Cu/Ni、Ni/Co比值较高,REE分馏程度明显高于原生浸染状矿石;矿石中铂族元素含量平均为2460.5×10-9,具有较高的Ir含量和低的Pd/Ir比值特点,铂族元素与岩浆深部融离作用密切相关,块状矿石Pd/Ir比值和(Pt+Pd)/(Os+Ir+Ru)比值均高于原生浸染状矿石,表明热液作用对Cu、Pt、Pd金属元素富集具有一定作用;岩浆期后流体属中低温度(180~244℃)、中等盐度(8.81~14.67%NaCl)、中等密度(0.86~0.95g/cm3)范围, CH4+N2+CO2成分组合,具有岩浆流体成分特征。综合分析认为,拉水峡矿床主体成因可能仍以岩浆深部曾有过较彻底的硫化物不混熔作用为主,后期经历了热液作用改造。  相似文献   

9.
报道了利用一次溶样和同一化学流程分离富集地质样品中铂族元素(Pt、Pd、Os、Ir和Ru)和Re的方法.该化学流程包括以下几个步骤:(1) Carius管溶样法分解岩石样品中富集铂族元素的矿物;(2)四氯化碳萃取法分离出Os;(3)微蒸馏法进一步纯化Os;(4)阳离子交换树脂法将铂族元素(Pt、Pd、Ir和Ru)以及R...  相似文献   

10.
黄松 《矿产与地质》1993,7(5):343-349
我国西部岩浆岩型铜镍矿床伴生金与主金属元素组合,Au—Cu组合具有同步富集特征,而Au—Ni组合为不相关;伴生金与微量元素组合,Au—Pt、Au—Pd、Au—Se、Au—Te呈正相关Au—Co、Au—Os、Au—Ru、Au—Ir、Au—Rh为不相关的组合特征.该类型铜镍矿床伴生金以矿物态赋存为主,分散金较少,主要载体为黄铜矿及其它硫化物.  相似文献   

11.
<正>1研究目的(Objective)红川铜镍矿是新一轮找矿突破战略行动实施以来,甘肃省地质矿产勘查开发局第四地质矿产勘查院在北祁连造山带西段新发现的岩浆熔离型铜镍硫化物矿床,目前估算镍推断资源量已达中型规模,伴生铂族元素(Pt、Pd、Os、Ir、Rh、Ru)品位均高于伴生矿产综合利用指标。  相似文献   

12.
本文通过与世界著名硫化铜镍矿床百分之百硫化物中铂族元素和金的配分模式的对比,认为金川矿床以Pt、Pd、Au含量高和Ru、Rh亏损以及铂族元素配分曲线斜率陡倾为特征。同时用因子分析方法探讨了金川矿床铂族元素和金的赋存规律,并将其中赋存的铂族元素矿体按成因分为两类:一类是受岩浆期硫化物熔体控制的矿体,另一类是受气液交代作用控制的矿体。它们在元素组合、铂族元素配分模式图上均有明显的差异。此外还讨论了铂族元素和金的地球化学行为,在上地幔硫化物熔融期间,Pt、Pd、Au趋向于液体,Os、Jr、Ru、Rh趋向于固溶体,这是它们富集或亏损的内在原因。  相似文献   

13.
本文通过与世界著名硫化铜镍矿床百分之百硫化物中铂族元素和金的配分模式的对比,认为金川矿床以Pt、Pd、Au含量高和Ru、Rh亏损以及铂族元素配分曲线斜率陡倾为特征。同时用因子分析方法探讨了金川矿床铂族元素和金的赋存规律,并将其中赋存的铂族元素矿体按成因分为两类:一类是受岩浆期硫化物熔体控制的矿体,另一类是受气液交代作用控制的矿体。它们在元素组合、铂族元素配分模式图上均有明显的差异。此外还讨论了铂族元素和金的地球化学行为,在上地幔硫化物熔融期间,Pt、Pd、Au趋向于液体,Os、Jr、Ru、Rh趋向于固溶体,这是它们富集或亏损的内在原因。  相似文献   

14.
奥地利安东帕 《岩矿测试》2007,26(3):文后I-文后I
铂族金属元素(Pt、Pd、Ir、Rh、Ru、Os)在很多重要的领域中被广泛地应用。如被用作汽车催化剂的基本组成元素,以控制车辆排气污染;在石油行业用作精炼催化剂,并且在各类材料工艺学以及珠宝行业大量被使用。  相似文献   

15.
金川铜镍硫化物矿床中富铜矿石铂族元素特征及矿床成因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金川铜镍硫化物矿床是世界单个矿体最大的镍矿床,镍资源储量居世界第三。矿床以海绵陨铁状矿石为主,富Cu矿石在矿床中呈"鸡窝状"产出。基于富Cu矿石的空间分布、矿石结构、硫化物组合、铂族元素地球化学的研究,提出了富Cu矿石的成因:硫化物发生单硫化物固溶体结晶,在重力分异或构造扰动下,富Cu、Pt、Pd的残余硫化物在局部聚集成矿。根据大量铂族数据的统计与模拟计算,获得了金川矿床母岩浆的PGE组成:Os=0.355×10-9,Ir=0.265×10-9,Ru=0.277×10-9,Rh=0.144×10-9,Pt=4.91×10-9,Pd=2.32×10-9,Ni=338×10-6,Cu=174×10-6。通过R因子与硫化物分异结晶过程模拟,金川铜镍硫化物矿床的R因子为300~1000,平均为567,R因子值在1号与24号矿体中明显大于2号矿体。  相似文献   

16.
根据西太平洋麦哲伦海山富钴板状结壳样品的成分特征,对常规的锍镍试金配方作了改进;酌情减少捕集剂羰基镍的加入量,可显著降低铂族元素的空白值。富集后的样品,采用电感耦合等离子体质谱测定铂族元素(PGE)。其中,Ru、Rh、Pd、Ir和Pt用常规外标法测定,^175Lu作内标;Os用同位素稀释法测定。用国家一级标准物质GBW07290和GBW07291作监控分析质量的参考样,结果满足要求。  相似文献   

17.
大别造山带毛屋超镁铁岩的铂族元素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采用镍锍火试金法结合ICP-MS分析了毛屋斜方辉石岩和石榴二辉岩样品中的Ir、Ru、Rh、Pt和Pd的含量,结果显示其铂族元素(PGE)的含量随岩石类型无规律性的变化,原始地幔标准化后的铂族元素分布模式呈负斜率,Pd、Ir发生了分异。毛屋超镁铁岩铂族元素特征的形成受岩石中铂族元素的存在相制约,PPGE富集在富Cu硫化物,而IPGE以类似残留相、不熔的单硫化物固熔体形式存在,其中地壳混染也起了一定的作用;同时,成岩过程中流体的存在造成了Pt和Pd的活化。因此,单硫化物固熔体和流体的共同作用形成了毛屋超镁铁岩类似残留地幔岩的铂族元素分布特征。  相似文献   

18.
方解石作为木落稀土矿床常见的脉石矿物,其中的铂族元素(简称PGE)地球化学特征有可能记录了地质流体的性质。采用ICP-MS分析木落方解石中PGE的含量,并对铂族元素的分布、相关性、成因进行了探讨。木落方解石可以分为两类:I型方解石和Ⅱ型方解石。I型方解石中∑PGE(不含Os)0.62~1.33ng/g,具相对低的Pd/Pt、Pd/Rh、Pd/Ru、Pd/Ir比值,不太显著的Pt-Pd分配模式,为岩浆成因方解石,与成矿作用密切相关;Ⅱ型方解石中∑PGE(不含Os)1.85~2.97ng/g,具相对高的Pd/Pt、Pd/Rh、Pd/Ru、Pd/Ir比值和显著的Pt-Pd分配模式,为热液成因方解石,代表了成矿作用后的一期地质流体作用,与成矿关系不大,仅局部地区存在改造前次流体作用形成的稀土矿体。富CO2热液具有携带PGE的能力,并能够导致PGE的分异,与富CO2岩浆相比,富CO2热液对铂族元素具有一定程度的富集作用。  相似文献   

19.
苏北盘石山、练山地幔捕虏体的PGE地球化学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通过锍镍火试金预富集法,分析了位于郯庐断裂带东侧的盘石山、练山地幔橄榄岩包体中铂族元素(PGE)和Au含量.不同于部分熔融残留成因地幔橄榄岩中通常所观察到的负斜率型或平坦型的分布模式,这两地的地幔橄榄岩以Pt、Pd、Ru相对富集,Ir、Rh相对亏损的"燕子型"分布模式为特征.Pt、Pd等不相容元素富集说明上地幔除经历过早期的部分熔融外,还经历了后期富Pt、Pd的高熔/岩比的熔(流)体的层析分离交代作用影响.盘石山地幔橄榄岩的PGE总量比练山高,Os的含量也比原始地幔值高;而练山地幔橄榄岩的Os含量比原始地幔值低,说明交代作用带走了练山地幔橄榄岩中的Os,却没有很大改变盘石山地幔橄榄岩中的Os含量,这可能与交代熔(流)体含硫量饱和程度有关.Rh的负异常可能与部分熔融过程中熔体较低的fo2有关.  相似文献   

20.
华北与黔西地区晚古生代煤层中铂族元素赋存状态及来源   总被引:9,自引:2,他引:9  
运用电离耦合等离子体质谱仪(ICP-MS)对中国华北和黔西地区晚古生代煤系中54个样品的铂族元素(PGEs)进行了分析。分析结果表明,煤中铂族元素主要是通过岩浆热液活动、低温热液流体、同沉积火山灰、陆源碎屑输入和海水等诸种地质作用形成的,前3种作用是造成煤中铂族元素异常的主要原因。低含量的铂族元素(正常背景值)主要来源于硅质陆源区,煤中铂族元素的背景值为:Ru=0.005μg/g,Rh=0.014μg/g,Pd=0.181μg/g,Ir=0.001μg/g,Pt=0.037μg/g。煤中铂族元素以Pt-Pd分配模式为特征,并且Pd>Pt,Pd>>Ru、Rh、Ir,其中Pd在煤中的背景值约为地壳平均值的18倍。Pd、Pt与煤灰分呈正相关,表现出它与无机矿物的亲和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