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杨克敬  毛宝安  刘军祥 《地下水》2007,29(5):121-123
以平面图形图象设计软件CorelDRAW12为平台,用CorelDRAW12 VBA语言,对CorelDRAW12进行二次开发,将煤田测井常用的"CLGIS煤田测井综合解释程序"处理生成的、不能被其它程序调用的*.DAT数据库文件,转换成可供其它程序方便调用的文本文件格式,再绘制成地质报告中测井部分的各种平面图形.该程序绘制的平面图形文件,可方便地转换成AutoCAD、*.GIF、*.JPG、*.BMP等十多种格式的图形文件.兼容性强,图形美观,编辑容易、方便、简单,打印出图快.CorelDRAW12的坐标可根据绘图需要,反复随意确定,使得程序编写简单.该方法简单易学,实用性强,有一定的推广和实用价值.  相似文献   

2.
几种三维模型文件在OpenGL中的输入与处理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介绍了一些当今比较流行的三维文件的文件格式,如3DS文件、OBJ文件、WRL文件等,并论述了如何将这些文件在OpenGL(Open Graphic Library)中进行输入和处理。重点介绍了OBJ文件的文件格式及怎样利用程序代码来构建模型数据结构、绘制对象模型,然后运用Open-GL的强大功能实现三维显示和交互操作,并应用于地形建模、城市规划,以及虚拟现实等领域。  相似文献   

3.
利用MATLAB语言编写M文件,可以读取指定文件名下的Excel文档中基点网平差时所运用的基本参数进行计算,得到准确的平差结果;该M文件使用时不需要打开源程序,在Excel文件中输入相关数据后,打开MATLAB运行界面中直接输入M文件名就可以进行平差计算,使用简单方便.  相似文献   

4.
黄芳 《贵州地质》2004,21(2):129-132
以汇交的成果地质资料电子文件为例,阐述了按照“成果地质资料电子文件汇交格式要求”,编制符合汇交格式的区域地质成果资料电子文件时应注意的若干问题,并且还讨论了一些在汇交中出现的某些值得商榷的问题。  相似文献   

5.
中国地学断面CorelDRAW图形数据库开发研究   总被引:4,自引:1,他引:4       下载免费PDF全文
彭聪  白金  刘国兴  管烨 《地球学报》2003,24(4):361-366
通过对MapGIS和CorelDRAW软件的对比研究,实现了MapGIS图形数据库向CorelDRAW图形数据的转换,并参照国际GGT指南标准,结合各条断面实际情况,完成栅格数据和矢量数据之间的相互转换。重新建立了地层颜色库模板与符号库模板、构造颜色库模板与符号库模板、时空流程颜色库模板与符号库模板。按照图形数据在网络传输的环境,拆分重组地学断面图的图形与图例,逐一建立起每一条全球地学大断面图形数据子库。为实现在互联网上进行资料共享与交换奠定了基础。本文介绍这项研究的主要过程与关键技术。  相似文献   

6.
详细分析了Auto CAD中.PLT文件的结构,利用这个文件所得供的信息,可以使在Auto CAD软件包中没设驱动程序的那些绘图仪也能输出用它所绘制的图形。  相似文献   

7.
通过实例简要说明了Excel软件、Map GIS软件明码文件及辅助软件MGT6在绘制钻孔柱状图中的应用.实例采用某矿区实际钻孔回次进尺数据,对数据进行整理、计算.利用Excel软件和Map GIS软件生成钻孔回次线明码文件后,进而绘制钻孔回次线,建立钻孔柱状图绘制模板,用Map GIS二次开发辅助软件MGT6进行回次数据输入.钻孔柱状图绘制模板建立后,进行其他钻孔柱状图绘制时可直接输入回次进尺而成图.  相似文献   

8.
郑义 《地球科学》2022,47(10):3603-3615
热液矿床超大比例尺填图是指1∶1 000以及更大比例尺的填图,主要用来记录矿区内露头、平硐、钻孔和手标本上等肉眼可直接观察到的各类地质现象.热液矿床超大比例尺填图的目的是查明成矿作用的地质特征、空间分布和时间演化,对于准确判断热液矿床的成因类型和成矿过程,以及圈定矿体和布置勘探工程等实践活动具有重要意义.在实际工作中,初学者由于对热液矿床的复杂现象不知如何下手,对于“填什么”和“如何填”等问题不甚清楚.鉴于此,(1)从基本原理出发,重点阐述了热液矿床构造、流体、蚀变和矿化形成过程,提出“成矿流体+新鲜围岩→围岩蚀变+矿石”这一热液矿床形成的通用性公式,并提出“构造→骨骼”和“蚀变→血肉”的类比;(2)重点介绍了热液矿床超大比例尺填图过程中一些长期被忽略的问题,如,成矿环境判别、成矿流体通道与圈闭、热液充填与交代成矿作用以及脉体穿插与成矿期次判别等.同时,对这些地质现象背后隐藏的成因启示做了重点阐释.   相似文献   

9.
磁组构在地球科学研究中具有广泛的应用.磁化率各向异性椭球形状可以反映丰富的地质信息.目前磁化率各向异性测量仪器所用软件不能以图形的方式直观地反映样品的磁化率椭球形状,其数据以二进制及文本方式存储,以纯文本方式显示,需借助其它数据处理与绘图程序来判别椭球形状.使用Visual Basic.net编程语言计算岩石样品的主磁化率及主方向,再调用Mathematica数学系统软件核心显示磁化率各向异性椭球的三维图形,调用Grapher绘图程序核心显示主方向,测量数据可直接存储到Excel文件中.首次实现了显示磁化率各向异性椭球的三维图形的功能,同时可以显示主方向的二维图形,可以进行从样品坐标系到地理坐标系的转换及手动输入15个方向磁化率数据进行主磁化率与主方向的计算.  相似文献   

10.
高泽培  任运华  张准 《地球学报》2013,34(S1):76-80
云南省广南县堂上金矿床为“滇黔桂”众多大型金矿床之一, 其矿床特征以矿体数量多(已知矿体89条), 矿化空间范围广(自中三叠统版纳组三个岩性段到上二叠统那梭—长兴组、峨眉山玄武岩、大厂层均赋存矿体, T2b3→T2b2→T2b1→P2n+c→P2β→P2dc), 矿体严格受断裂构造控制, 显示矿床与众不同的特征。矿区已探获普查金资源量18 t, 预测金远景资源量40 t。  相似文献   

11.
在Mg/Ca比值为6的Lagoa Vermelha改良培养基中,对分离自青海湖湖底沉积物的梭菌(Clostridiumsp.)进行了为期100 d的碳酸盐矿物培养实验,同时还完成了一组无菌对照实验。利用X射线衍射仪(XRD)和扫描电子显微镜(SEM)分别对矿物成分和形态进行了测定和观察。实验结果表明:细菌培养实验的沉淀物数量始终多于无菌对照实验;在梭菌SN-1菌株作用下形成的碳酸盐矿物组合的变化趋势是方解石→方解石+单水碳钙石→单水碳钙石+方解石→单水碳钙石,而无菌对照实验产物中矿物的演化方向是单水碳钙石+方解石→方解石+单水碳钙石;在综合分析SEM和XRD观测结果的基础上,推测哑铃状矿物可能是高镁方解石,而球状矿物可能是单水碳钙石。  相似文献   

12.
地学综合信息图库管理系统的进一步开发应用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为使原设计的图库管理系统达到管理和利用资源评价中海量图形和数据的目的,从实际需要出发进一步开发完善了本库管理系统.阐述了地学综合信息图库管理系统的空间数据来源,以及图库系统需要管理的图形及数据文件内容.在原有综合信息图库管理系统基础上,开发完善以下4方面功能:(1) 系统中采用Access数据库存放元数据的路径,程序通过文件名查找元数据文件存放路径,读取元数据文本文件中的内容并显示;(2)利用MapGIS SDK二次开发库函数实现图形文件还原显示,以及利用VC++编程实现图库的目录及文件的在线删除功能;(3)利用MapGIS SDK库中的单类文件转换函数,开发了选定目录下多类(点、线、面)文件的批量转换功能,实现与其他GIS软件的资源共享;(4)使用Smart Install Maker实现图库管理系统的软件标准化安装,使该系统进入实用阶段,完成了 "内蒙古东乌珠-额仁高比一带中大比例尺综合信息成矿预测"项目中的建库任务.  相似文献   

13.
将GPS坐标数据、电测深的视电阻率以及视极化率数据,经mapsource、Excel进行转换与整理,借助MapGIS地理分析系统中的“空间分析之DTM分析模型子系统”、“实用服务之投影变换模型子系统”、“图形变换之输入编辑模型子系统”,可绘制不同角度的测深拟断面图。排列多条相邻剖面的拟断面图,在视觉上有较好的立体感。  相似文献   

14.
地质灾害防范管控的系统性和专业性都很强,是近20 a来一项新的事务,从零起步→基层实践→摸索总结→持续完善,但仍处于初步阶段。随着经济发展、社会进步、科技腾飞和人们对美好生活的向往,需要新的空间、新的格局和新的提升。基于《福建省地质灾害防治“十四五”规划》,结合《福建省群发性地质灾害发生规律》和20多年来作者在典型沿海山区大县(安溪)的基层探索实践,承接作者独撰2006年发表的《地质灾害风险管理对策论》,以福建为例,针对台风暴雨的显著特性,概括现状、立足实际、剖析问题、面对短板和制约瓶颈,以问题为导向,采取“复盘+推演”等方法,对福建地质安全隐患风险的类型及成因、孕灾启动情形、成灾致灾机理、早期识别和排查评价方法的建立展开逐项的分析阐明,初次提出“坡++”建房方式、不可忽视的“两个层积层”等概念,初步提出以本文提及的“创建+依靠”为基础,实施“双控模式+三员模式+四道防线”等相配套的精细化管控新举措,综合归纳为加法、减法、乘法和除法防范组合拳之对策。粗略看法,旨在抛砖引玉,以期待跟广大同行、专家和读者能进一步商榷、探讨和提升。  相似文献   

15.
邓依萍  刘涛 《地下水》2009,31(6):24-25
本文首次将SURFER软件应用到地下水位资料整编工作中,尤其在绘制希尼尔水库地下水位等值线过程中,利用SURFER软件强大的数字化图形功能,结合其与Excel和AutoCAD间的数据共享功能,实现了数字到图形的转换,既节省了人力物力,又节省了时间,具有十分广阔的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16.
仁里稀有金属矿田位于幕阜山岩体西南缘,是华南地区重要的稀有金属矿产地之一。文章旨在通过对区域成矿条件、矿田地质特征、地球化学特征、成岩成矿时代与稀有金属成矿作用的综合分析,为矿田勘查设计乃至华南地区稀有金属找矿与研究提供理论依据。在矿田范围内对燕山期、武陵期花岗岩及每个矿区代表性伟晶岩进行了系统采样,开展了岩石化学成分分析,同时对矿田内二云母二长花岗岩及锂辉石伟晶岩分别进行了锆石U-Pb、白云母Ar-Ar同位素定年。研究表明:①多期造山与燕山期陆内活化是成矿的有利地质背景,多阶段伸展作用导致幕阜山地区多期大规模的多金属成矿作用发生;②矿田构造主要以NE(或NNE)向构造为主,复合改造NW向及近EW向构造,NE(或NNE)向和NW(或近EW)向构造呈现立交桥式的构造格局,控制了花岗岩和伟晶岩分布;③矿田内伟晶岩属极高分异、富硅、过铝质花岗质岩石,燕山期花岗岩属陆壳改造"S型"花岗岩;④幕阜山岩体由岩体内接触带往岩体外接触带(10 km),由黑云母伟晶岩→二云母伟晶岩→白云母伟晶岩→锂云母伟晶岩→锂辉石白云母伟晶岩过渡,形成了较完整的稀有金属演化序列:无矿化→Be→Be+Nb+Ta→Be+Nb+Ta+Li→Be+Nb+Ta+Li+Cs;⑤稀有金属成矿与构造岩浆时空演化、构造组合、特别是岩浆的分异程度密切相关,矿田内燕山期花岗岩年龄139.3~146.2 Ma,稀有金属成矿年龄为130.5~130.8 Ma。  相似文献   

17.
先锋盆地超厚优质煤层的异地成因模式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云南先锋盆地赋存有超厚的优质褐煤。煤层中发育有着丰富的异地成因的沉积学标志。这些成因标志揭示了一种新的异地堆积亚模式,即“腐植型植物碎屑河流远源搬运→植物碎屑扇三角洲沉积+湖滨泥炭沼泽植物碎屑沉积+泥质碎屑沉积→洪水或水下重力流的混合和搬运作用→有机碎屑与无机碎屑的机械分异和再沉积”,简称为“湖相植屑扇三角洲-水下重力流二次堆积”,或者“先锋亚模式”。这种亚模式补充了作者原先所建立的中国中、新生代内陆断陷盆地超厚煤层的成因模式——“阜新亚模式”和“抚顺亚模式”,可以统称为“异地-微异地湖泊二次复合堆积模式”。  相似文献   

18.
解惠 《地质与勘探》2023,59(2):223-235
芒康地区位于藏东玉龙-芒康斑岩铜多金属成矿带上,找矿潜力巨大。但由于工作程度低,多年来找矿效果不佳,区内急需新的找矿模型指导。近年来在本区新发现了与富碱斑岩有关的巴达大型金(铜)多金属矿床。本文在前人工作基础上,根据野外地质调查和室内镜下观察,研究总结出巴达矿床垂向矿化蚀变分带特征:以含矿石英二长斑岩为中心,由地表向深部蚀变分带依次划分为硅化+碳酸盐化带→粘土化+碳酸盐化带→硅化+粘土化+碳酸盐化带→青磐岩化+弱硅化+黄铁绢英岩化带;由地表向深部矿化分带依次划分为铜(银、铅)矿→褐铁矿→铅(银)矿→金(铜)矿。另外,在矿床地表分散流、铅矿物重砂异常重叠区域及附近新发现了7种直接找矿标志,总结出区内找矿突破的巴达金(铜)多金属矿找矿模型,并预测该矿床深部可能存在斑岩型金(铜)多金属矿床,同时在矿区外划分出2处找矿靶区,为今后巴达矿区外围找矿和本区勘查工作提供了重要参考。  相似文献   

19.
滇中腊梅铁矿床位于西南“三江”地区金沙江-哀牢山-红河富碱斑岩带中段,其矿化类型不明,成矿机制和资源潜力不清,制约了该区找矿勘查的深入研究。本次研究工作在详细的地质调查基础上,根据矿(化)体产出特征,将磁铁矿划分为正长斑岩内的豆状-星点状磁铁矿(Ⅰ-Mag)、透辉石角岩内浸染状-团块状磁铁矿(Ⅱ-Mag)和层间破碎带内脉状及囊状充填型磁铁矿(Ⅲ-Mag)3种类型。通过LA-ICP-MS原位微区成分对比,发现3类磁铁矿总体富集Ti、Mn、V、Mg、Zn及Ni,贫Sn、Ga及Sc等元素,并且从Ⅰ-Mag→Ⅱ-Mag→Ⅲ-Mag, Mg、V、Zn含量及Ni/Cr值逐渐增加,Cr、Sn及REE含量逐渐降低,反映3类磁铁矿具有从岩浆成因向热液成因演化的特征。结合Ni/(Cr+Mn)-(Ti+V)、(Al+Mn)-(Ti+V)图解及磁铁矿矿相学特征,认为该矿床属于接触交代热液型铁矿床,其成矿物质来源与富碱斑岩密切相关。3类磁铁矿形成温度约300~500℃,Ⅰ-Mag→Ⅱ-Mag→Ⅲ-Mag的氧逸度有逐渐降低的趋势。地球化学特征及成矿温度、氧逸度等信息指示,腊梅铁矿床深部具斑岩型铜多金属矿床的成矿潜...  相似文献   

20.
在云南先锋盆地和小龙潭盆地的超厚煤层中, 有丰富的异地成因的沉积学标志.这些成因标志揭示了2种新的异地堆积亚模式, 即“先锋亚模式”和“小龙潭亚模式”.其中, “先锋亚模式”可归纳为“湖相植物碎屑扇三角洲-水下重力流二次堆积”; “小龙潭亚模式”可归纳为“湖相植物碎屑三角洲-水下重力流二次堆积”.综合这2种亚模式及笔者原先所建立的“阜新亚模式”和“抚顺亚模式”, 可以进一步概括出完整的中国中、新生代内陆断陷盆地超厚煤层的“异地-微异地二次湖泊复合堆积模式”, 即“腐植型植物碎屑河流远源搬运→植物碎屑扇三角洲或植物碎屑三角洲沉积+湖泊漂浮异地植物碎屑沉积+湖滨沼泽泥炭微异地堆积+湖泊原地藻类泥炭原地堆积+泥质碎屑或砂质碎屑或生物壳屑沉积→洪水、弱风暴流或水下重力流的混合和搬运作用→植物碎屑与无机碎屑的机械分异和再沉积”.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